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甘草酸苷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甘草又名甜菜、蜜草、美草,是一种豆科植物。中医理论认为,甘草性甘、平,人肝、脾、肺经,能调和诸药,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五痨七伤,能润肺解毒,和中缓急。甘草的作用十分广泛,主要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惊厥、抗肿瘤、镇痛、利尿等作用。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皂苷,又称甘草酸苷(glycyrrhizin)、甘草甜素,从甘草根中提取,由一分子的甘草次酸和两分子的葡萄糖醛酸组成。抗病毒作用是甘草酸类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之一。近年来,有关甘草酸苷对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及其它病毒的作用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这一内容作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海洋抗病毒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是地球上资源最丰富的领域,海洋生物是抗病毒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近十几年来,已从不同的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海洋生物抗病毒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井对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植物中抗病毒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从植物中发现的一些抗病毒活性成分进行概括分类,主要包括酚类、萜类、挥发油、生物碱、植物蛋白、植物多糖等,为临床探求抗病毒天然药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草酸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近10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对甘草中的甘草酸抗病毒及抗菌作用进行综述,探讨甘草酸在治疗肝炎、艾滋病、流感等疾病的临床作用和用药参考,对不同细菌的体内、体外抗菌作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进一步探讨甘草酸在其他病毒性疾病和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的抗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从茶叶提取的一组多酚美物质的通称,通常为儿茶素和没食子酸衍生物。茶多酚有多种功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降压降血脂、减肥,提高免疫力、抗菌、抗毒素、抗病毒、抗辐射及抗癌等作用。有些功能已经用于各个领域中,如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中抗氧化,以及食品着色剂等。而茶多酚的天然低毒高效抗病毒作用正受到生物医学领域的高度关注,试图以茶多酚作为突破口,筛选出理想的抗病毒药物。TF2B(3-异茶黄素-3-单没食子酸酯)图1茶多酚中的主要化合物结构及其英文缩写名1抗流感病毒茶多酚对流感病毒A3直接灭活作用实验表明,在3·12~…  相似文献   

6.
7.
甘草酸在食品、化妆品以及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综述了甘草甜素在抗炎保肝、抗病毒、抗肿瘤以及解毒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病毒胶囊是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甘草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肺炎等症.其中绿原酸为金银花中清热解毒的有效成分之一,甘草酸为甘草解毒和抗炎的有效成分,为了有效地控制该产品的内在质量,本研究建立了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绿原酸和甘草酸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物碱类是一类含氮碱性有机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活性,是发现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源泉.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生物碱具有多种抗病毒活性,主要包括抗流感病毒、抗乙型肝炎病毒、抗丙型肝炎病毒、抗登革病毒、抗寨卡病毒、抗基孔肯雅病毒、抗艾滋病病毒、抗柯萨奇病毒及抗疱疹病毒等,且效果良好.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碱类化合物对抗常见病毒...  相似文献   

10.
11.
甘草的心脏保护作用是由其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甘草酸类化合物引起的。这两类化合物都具有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其中异甘草素是通过抗氧化、抗炎以及阻滞L型钙电流通道和电压依赖性钾电流通道,而甘草酸类化合物是通过抗氧化、抗炎以及阻滞心血管细胞间缝隙连接,产生抗心律失常和心肌保护作用。临床上已经将甘草酸和甘草酸二铵试用于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和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2.
甘草酸在体内水解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类似于甾体激素,因此甘草酸是甘草次酸的前体药物。甘草酸和甘草次酸是甾体激素代谢失活酶(尤其是Ⅱ型11β-羟化甾体脱氢酶)抑制剂,可提高内源性和外源性皮质激素的活性。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又可作为配体,与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呈现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因此长期使用甘草或甘草酸类药物产生的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可用于艾迪生病的治疗,但用于其他疾病治疗时,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就有可能成为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或高血压),约占甘草和甘草酸类药物不良反应的50%以上;并对其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或高血压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动物实验研究证实甘草酸对缺血再灌注性、梗阻性、高血糖性、药物性(如马兜铃酸、庆大霉素、顺铂、阿霉素、镉等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肾损伤都有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肯定了甘草酸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中的疗效。已经有一些报道称甘草酸对慢性肾脏疾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肾小管酸中毒、阿昔洛韦致急性肾衰竭和防治心脏手术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也有疗效,但还需要其他研究在临床上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配比黄芩甘草合煎液的表面张力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探讨甘草酸对黄芩苷增溶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Wilhelmy吊片法测定不同配比黄芩甘草合煎液的表面张力;采用HPLC测定不同配比条件下黄芩苷含量和甘草酸的浓度,并作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图.结果 黄芩甘草的比例为3∶2时,黄芩苷的提取率最高,此时甘草酸的临界胶束浓度是0.22 g/L.在0.22 g/L之前,随着甘草酸浓度的增大,黄芩苷的溶出度逐渐增大;当甘草酸浓度达到0.22 g/L后,黄芩苷的溶出度不再增加.结论 甘草酸对黄芩苷有一定的增溶作用,并且在达到它的临界胶束浓度0.22 g/L时,增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瘦素、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以及雌激素(estrogen,E)与冠脉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98例:男53例,女45例)和非冠心病组(89例:男47例,女42例),对纳入对象分别计算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冠脉总钙化积分,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FAS、E、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血清磷(P3-)、血清钙(Ca2+)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 FAS、瘦素及钙化积分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而血清E水平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脉钙化水平与瘦素(r=0.640,P<0.05)、FAS(r=0.420,P<0.05)、TG(r=0.120,P<0.05)、TC(r=0.179,P<0.05)、CRP(r=0.125,P<0.05)呈正相关、与E(r=-0.453,P<0.05)、HDL-C(r=-0.110,P<0.05)呈负相关;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瘦素、FAS、E、TG、TC、HDL-C。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E水平显著低,提示E可能具有保护血管、拮抗钙化的效应;而患者血清瘦素、 FAS浓度水平明显升高,瘦素、FAS水平可能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优化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方法: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甘草酸脂质体,用均匀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HPLC测定其包封率,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 结果: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的甘草酸脂质体球形圆整,大小较均匀,粒径40~60 nm,包封率63.0%~89.0%. 结论:薄膜分散法优化工艺后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在医学教育改革中注重医学教育的特点,遵循医学教育的规律,结合实际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是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利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甘草中甘草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甘草酸含量和提取总时间的影响,确定微波萃取甘草中甘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在优选出的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下,考察了提取溶剂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并与超声波提取法、室温冷浸法和索氏提取法比较。结果 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0.5%氨水为提取溶媒,微波功率为2000W,体系温度升至60℃后保温提取40min。微波萃取54min与索氏提取4h、室温冷浸44.3h的甘草酸得率相当。结论 微波萃取具有快速、高效、节能、选择性好的特点,可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甘草酸及其代谢产物甘草次酸对芍药中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探索芍药与甘草配伍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大鼠单独ig给予芍药苷或分别与甘草酸、甘草次酸联合用药,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LC-MS测定芍药苷血药浓度,建立药物浓度-时间曲线,采用DAS2.1.1软件计算、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 甘草酸能减小芍药苷Cmaxtmax,降低芍药苷AUC;甘草次酸能增加芍药苷Cmaxtmax,显著提高芍药苷AUC。结论 甘草提高芍药苷生物利用度可能与甘草酸的代谢产物甘草次酸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参苓白术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参苓白术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inochrom-C18(5 μm,4.6 mm×250 Imm),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甘草酸在41.28-825.6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1.81%.结论 该方法能准确、可靠地对参苓白术颗粒中的甘草酸进行定量检测,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