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陈汤对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影响。方法:连续给予小鼠吗啡(9 mg/kg,sc,7 d),使小鼠产生显著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啡组、二陈汤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五组,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吗啡组注射吗啡,二陈汤组注射吗啡,同时给予三种不同剂量的二陈汤灌胃,并且检测对小鼠的奖赏效应或厌恶效应。结果:吗啡组小鼠在伴药箱中停留的时间明显延长,二陈汤可抑制吗啡引起的小鼠位置偏爱的形成。结论:二陈汤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视频跟踪-计算机自动分析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系统。方法:位置偏爱系统主要由电脑、摄像头、活动盒、隔音箱以及相应的分析软件组成。用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评价建立的位置偏爱实验系统,同时研究条件化训练过程中,吗啡对小鼠在伴药盒的运动活性的影响。结果: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腹腔注射低(1mg/kg)、中(3mg/kg,5mg/kg)、高(10mg/kg)剂量的吗啡都能显著延长小鼠在伴药盒的停留时间,但无明显剂量反应关系。并且中、高剂量的吗啡显著增强小鼠在伴药盒内运动活性,其中5mg/kg、10mg/kg吗啡诱导运动敏感化形成。结论:成功建立视频跟踪-计算机自动分析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系统,该系统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视频跟踪-计算机自动分析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系统.方法:位置偏爱系统主要由电脑、摄像头、活动盒、隔音箱以及相应的分析软件组成.用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评价建立的位置偏爱实验系统,同时研究条件化训练过程中,吗啡对小鼠在伴药盒的运动活性的影响.结果: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腹腔注射低(1 mg/kg)、中(3 mg/kg,5 mg/kg)、高(10 mg/kg)剂量的吗啡都能显著延长小鼠在伴药盒的停留时间,但无明显剂量反应关系.并且中、高剂量的吗啡显著增强小鼠在伴药盒内运动活性,其中5 mg/kg、10 mg/kg吗啡诱导运动敏感化形成.结论:成功建立视频跟踪-计算机自动分析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系统,该系统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AST)对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效应的影响及其与中枢NO水平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吗啡CPP模型,观察AST对CPP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O水平。结果吗啡(6mg/kg,sc)可诱导小鼠对伴药箱产生显著的CPP,小鼠脑组织NO水平亦显著升高(P<0.01);训练阶段于每次给予吗啡前30min给予AST(40~160mg/kg)可拮抗小鼠对吗啡的CPP效应(P<0.05、0.01、0.001),且AST(80~160mg/kg)能降低脑内NO水平(P<0.01);仅在测试前30min一次给予AST(160mg/kg)可抑制小鼠已形成的CPP(P<0.01),并降低脑内NO水平(P<0.01)。结论AST可抑制吗啡诱导的小鼠CPP效应的形成和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中枢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甲基苯丙胺诱导的斑马鱼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方法 根据药物依赖实验研究中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原理,设计斑马鱼位置偏爱箱.根据斑马鱼的天然位置偏爱特性,决定其偏爱侧与非偏爱侧.模型组斑马鱼腹腔注射甲基苯丙胺后,放于非偏爱一侧(伴药箱);注射生理盐水后,放于偏爱一侧(非伴药箱),共训练5d,观察甲基苯丙胺诱导的斑马鱼位置偏爱效应.结果 空白对照组造模前后斑马鱼在伴药箱的活动时间无明显变化[分别为(287.5 ±80.18)s,(276.3±85.04)s],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经5d训练,斑马鱼在伴药箱的活动时间明显延长[(465.5±113.49)s],与造模前[ (247.9±95.62)s]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空白对照组[(276.3±85.04)s]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甲基苯丙胺能诱导斑马鱼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本实验建立的斑马鱼位置偏爱模型可作为一种新的药物依赖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青风藤及其有效成分青藤碱对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及脑内组胺(H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位置偏爱箱法,连续皮下注射吗啡(9mg/kg·b.w.)6d,引起小鼠产生显著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实验分空白对照组、吗啡模型组(9mg/kg·b.w.)、青风藤醇提液组(10g/kg·b.w.)、青藤碱组(60mg/kg·b.w.)、苯海拉明组(30mg/kg·b.w.)、CP48/80组(5mg/kg·b.w.)和L-组氨酸组(750mg/kg·b.w.),后5个给药组分别在位置偏爱训练的第4天开始给药,连续用药3d。脑内组胺含量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实验同时检测青风藤、青藤碱、苯海拉明、CP48/80及L-组氨酸对小鼠的奖赏效应或厌恶效应。结果吗啡模型组小鼠在伴药箱中停留的时间明显延长,小鼠脑内HA水平显著升高(P<0.01)。青风藤或青藤碱连续用药可显著抑制吗啡引起的小鼠位置偏爱的形成,降低脑内的HA含量。青风藤、青藤碱及L-组氮酸对正常小鼠脑内组脑水平有升高作用(P<0.01),但3药本身并不使小鼠产生奖赏或厌恶效应。CP48/80能使正常及吗啡依赖小鼠脑内组胺含量明显减少(P<0.01),但该药对CPP无明显影响。结论吗啡诱导的小鼠位置偏爱效应与脑内HA水平升高、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激活有关。青风藤及青藤碱能消除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形成,对脑内组胺水平的改变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青龄大鼠在吗啡奖赏效应和行为激活效应上是否比成龄大鼠更加敏感.方法 使用条件化位置偏爱程序检验吗啡奖赏效应和行为敏感化效应,青龄雄性大鼠(出生后35d)和成龄雄性大鼠(出生后67d)每天接受盐水或吗啡(3mg/kg)注射,进行6d的位置条件化训练,同时记录条件化训练期间大鼠在伴药箱的水平运动量,训练结束24h后对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进行检测.结果 青龄大鼠没有形成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盐水组(20.89±31.14)s,吗啡组(90.75±27.91)s,P=0.15];成龄大鼠形成了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盐水组(31.5±41.24)s,吗啡组(266.13±32.26)s,P<0.01];成龄大鼠的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显著高于青龄大鼠(p<0.01).青龄吗啡组大鼠d3~d6的水平运动量均显著高于dl(P<0.05或P<0.01),成龄吗啡组大鼠d2~d6的水平运动量均显著高于d1(P<0.05或P<0.01);对吗啡给药大鼠进行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年龄主效应不显著[F_(1,14)=0.33,JP=0.57],年龄×处理交互作用不显著[F_(5,70)=0.85,P=0.52].结论 青龄大鼠对吗啡的奖赏效应不如成龄大鼠敏感,但与成龄大鼠有着类似的行为敏感化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自行建立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探讨N-硝基-L-精氨酸(NO2Arg)对阿片类物质诱导的精神依赖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吗啡、二氢埃托啡精神依赖的昆明种小鼠,在皮下注射NO2Arg前后于条件性位置偏爱箱偏爱侧停留的时间,判断小鼠精神依赖情况。结果:4mg/kg NO2Arg使吗啡和二氢埃托啡精神依赖小鼠在偏爱侧停留时间分别由给予NO2Arg前的(6.09±2.02),(7.98±0.72)min增加到给予后的(9.31±1.10),(9.48±1.21)min(P<0.01)。结论:NO2Arg可逆转吗啡和二氢埃托啡所致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提示NO在阿片类药物精神依赖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的消退方法对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消退及随后小剂量药物诱发点燃的影响。方法小鼠采用交替隔日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后在伴药箱或非伴药箱训练共8 d,即接受吗啡和生理盐水训练共4个轮次,使小鼠形成CPP。采用不同的消退方法使小鼠CPP熄灭。方案1:自然消退。小鼠吗啡CPP形成后不做任何处理,待21 d后,每隔7 d进行1次测试,观察其消退程度。方案2:测试消退。小鼠吗啡CPP形成第2天起,每日进行1次消退测试观察其消退程度;方案3:训练消退。小鼠吗啡CPP形成第2天起,用生理盐水代替吗啡,小鼠每日分别在伴药箱和非伴药箱完成一轮训练,每训练2轮测试1次,观察其消退程度。待各组完全消退后间隔2~7 d,皮下注射5 mg/kg吗啡对小鼠CPP进行重建测试。结果吗啡处理诱导小鼠出现显著的CPP效应,自然消退组在CPP形成后第28天仍保持CPP行为,第35天CPP效应消失。消退测试6次,训练熄灭4轮均使得CPP效应消退。以上3种方案消退的小鼠均可被5 mg/kg的吗啡点燃。结论吗啡诱导的小鼠CPP模型可维持28 d以上(自然消退),测试及训练消退的方法均可加速其消退,且5 mg/kg吗啡可诱导各组CPP效应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张延军  程玉芳  李琳  徐江平 《广东医学》2006,27(12):1793-1795
目的考察自制的抗吗啡单克隆抗体对吗啡效应可能的抑制作用。方法小鼠热板法考察抗吗啡单抗对吗啡镇痛效应的作用,以痛阈延长时间及延长率为观察指标;小鼠纳曲酮催促戒断实验考察单抗对吗啡躯体依赖性的作用,以跳跃次数及体重减轻为指标,并以RIA法测定小鼠外周血及脑组织中的吗啡浓度;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考察单抗对吗啡精神依赖性的作用,以实验动物在伴药盒中的停留时间为指标。结果抗吗啡单抗可以显著性地缩短吗啡致病阈延长时间、降低延长率;减轻吗啡致跳跃反应及体重减轻等催促戒断症状,降低外周血及脑组织中的吗啡浓度;缩短大鼠在伴药盒中的停留时间。结论抗吗啡单抗对吗啡效应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应激和肾上腺切除在药物成瘾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肾上腺切除组、糖皮质激素Ⅰ组(肾上腺切除+氢化考的松20mg/kg)、糖皮质激素Ⅱ组(肾上腺切除+氢化考的松40mg/kg)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0只,观察肾上腺切除及给予糖皮质激素对强迫游泳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形成的影响。结果:①肾上腺切除组动物在药物搭配侧箱体中停留的时间与在对侧箱体中停留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黄芪醇提物对小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黄芪醇提物对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效应的影响。方法 吗啡6mg/kg连续给药适应训练6d,建立小鼠吗啡CPP模型,观察黄芪醇提物对CPP的影响。结果 吗啡可诱导小鼠对伴药箱产生显著的CPP;训练阶段于每次给予吗啡前30min给予黄芪醇提物200,400和800mg/kg可拮抗小鼠对吗啡的CPP效应(与吗啡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1);测试前30min一次给予黄芪醇提物800mg/kg可抑制小鼠已形成的CPP(P〈0.01),但黄芪醇提物200和400mg/kg不影响其效应(P〉0.05);且黄芪醇提物自身不会使小鼠产生CPP。结论 黄芪醇提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吗啡诱导的小鼠CPP效应的形成和表达,其自身无潜在精神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褪黑素减弱小鼠对吗啡的精神和身体依赖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褪黑素(m elatonin,MT)对吗啡依赖小鼠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ce,CPP)模型及吗啡身体依赖进行观察。结果:单纯MT组小鼠在偏爱侧(黑箱)的停留时间给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与吗啡同时ip MT10 m g/kg 5 d,显示出抑制吗啡精神依赖性反应的作用(P< 0.01)。单次ip 给药,MT10和20 m g/kg,或连续与吗啡一同给予MT 10和20 m g/kg,可剂量依赖地减少小鼠的跳跃次数(P< 0.05)。结论: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MT具有抗小鼠对吗啡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的作用,且本身未显示精神依赖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多巴胺D2受体阻滞剂舒必利对吗啡奖赏特性及其与中枢cAMP水平的效应,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试验及放射免疫测定观察小鼠对吗啡所致奖赏的行为及中枢cAMP水平变化。结果显示:吗啡组小鼠在吗啡搭配箱体中停留时间及其中枢cAMP水平较盐水组及舒必利加吗啡组显著增加(P〈0.05),而盐水组与舒必利加咖啡组之间无差异(P〉0.05),说明舒必利对吗啡的奖赏特性有对抗作用,该作用是通过舒必利抑制中枢cA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方法 (1)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MOR组),纳洛酮促戒断组(NAL组),PHC治疗组(PHCl,2,3组),对照组(NS组),每组8只.剂量递增法连续5 d皮下注射吗啡(10~50mg/kg,每日2次)及纳洛酮催促戒断(5 mg/kg),建立吗啡躯体依赖大鼠模型.实验第6天上午,纳络酮催促戒断前30min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PHC(0.5,1.0,1.5 mg/kg).观察各组大鼠在20 min内的体质量丧失情况及戒断症状.(2)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诱导组(MOR组),PHC治疗组(PHC1,2,3组),对照组(NS组),每组8只.连续7d交替皮下注射吗啡(10mg/kg,每天1次)或生理盐水,诱导大鼠的吗啡位置偏爱效应.实验第8天停用吗啡,NS组与MOR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PHC治疗组则分别腹腔注射PHC 0.5,1.0,1.5 mg/kg.各组大鼠行CPP测试.结果 (1)PHC治疗组能明显缓解吗啡依赖大鼠的催促戒断症状,其体质量丧失[(8.53±1.20)g、(7.36±1.06)g、(5.40±1.79)g,(12.63±2.22)g,F=83.16,P<0.01]和戒断症状评分[(25.36±3.11)分、(21.38±3.50)分、(17.06±1.78)分,(31.69±2.76)分,F=256.56,P<0.01)]明显低于NAL组,且呈剂量依赖性.(2)PHC治疗组的灰区停留时间与MOR组比较显著缩短[(529±83)s、(460±107)s、(418±97)s,(643±111)s,F=13.22,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HC急性治疗能剂量依赖的抑制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和条件性位置偏爱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