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通过生物学观测和超微结构研究,获得对西北地区8种民族药及民间药的重要显微鉴定特征.方法 在野外生物学观测的基础上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8种常见荒漠药用植物的种子微形态结构.结果 8种荒漠药用植物种子的微形态结构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结论 其种子超微结构特征可为这些民族药及民间药的鉴定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生物学观测和种子超微结构的研究,获得对蒙古族民间药—乌赫尔的重要显微鉴别特征。方法在野外生物学观测的基础上,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蒙药乌赫尔及其近缘种(Caraganaspp.)9种1变种的种子微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形态学观察。结果乌赫尔原植物及其近缘种的种子表面纹饰为脑纹状和网状条纹状两种类型,且存在过渡形态。结论其种子超微结构特征可为这一民族药的鉴定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DNA条形码序列对9种常见的蒿属药用植物进行鉴定,为常见蒿属药用植物的鉴定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对9种常见蒿属药用植物的4条候选DNA条形码序列(ITS2、rbcL、matK、psbA-trnH)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比较各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效率,应用BLAST1、Distance方法来评估各序列的鉴定效率。此外,基于MEGA5分析9种常见蒿属药用植物ITS2序列种间K2P遗传距离并构建NJ树。结果 除matK外,其余3条片段的PCR扩增和测序效率均为100%,ITS2序列对9种蒿属药用植物的物种水平鉴定成功率最高,为100%,而psbA-trnH、rbcL、matK、matK+rbcL的鉴定成功率(BLAST1法)分别为83.3%、66.7%、54.5%、75%。通过ITS2序列的种间K2P遗传距离及NJ树均能将不同物种全部区分。结论 ITS2序列可以作为鉴定蒿属药用植物的潜在条形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为黄芪种子鉴定提供方法,为按中药材GAP原则制定相关标准操作过程(SOP)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肉眼直接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进行扫描观察,比较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种药用黄芪的种子形态特征和微观结构;通过萌发试验,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通过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形态差异不明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萌发孔形状、种脐和种皮的微观结构有明显差异;蒙古黄芪较膜荚黄芪种子硬实率高,萌发不整齐,萌发高峰滞后。结论在电子显微镜下能够对两种黄芪种子准确地做出鉴定,种脐、萌发孔、种皮的微观结构可作为鉴别两种黄芪种子的指标;种子硬实率和萌发动态规律可用于两种黄芪种子的辅助鉴别。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通过对桑寄生(Taxillus sutchuenensis)的花粉和叶进行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扫描观察,为桑寄生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和叶.结果:桑寄生的花粉形状为三岐状,外壁纹饰呈突起呈颗粒的疣状.叶的表皮细胞多为扁平的方形、不规则形状组成.叶表面气孔呈平轴式,副卫细胞2个,细胞大多数为四边形、少数为类三角形和五边形.叶表面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是不光滑,有多数鳞片状物,并可见许多气孔.结论:本实验结果对揭示花粉纹饰和孔沟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桑寄生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舌乳头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方法 取健康大鼠舌组织,充分清洗,制成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结果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大鼠舌背侧粘膜表面可见四种类型舌乳头:即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其中丝状乳头在舌的不同部位其形态不同.结论 丝状乳头是SD大鼠的特征性舌乳头. 相似文献
10.
山丹(LiliumpumilumDC.)、有斑百合(L.concolorSalisb.var.Pulchellum)和毛百合(L.dauricumKer.)是百合科百合属的药用植物[1],其中山丹的花及鳞茎入药,能接骨、治伤、去黄水、清热解毒、止咳止血。主治骨折、创伤出血、虚热、铅中毒、毒热、痰中带血等。有斑百合的花及鳞茎入药,功能主治同山丹。花粉粒的形态特征是对植物进行鉴别的可靠依据之一,特别是对于以花入药的植物更是一个重要、直接的指征。本文通过对这三种药用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不仅可以将三者加以区别,同时可对三种…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重建青蒿素合成代谢途径,以研制青蒿素高产微生物反应器.[方法]以低温预处理青蒿试管苗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紫穗槐二烯合酶基因(ADS),并导入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青蒿ADScDNA测序结果已在GenBank注册.当ADS cDNA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ST)融合并在大肠杆菌表达后,其菌体裂解上清中可检测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表明ADS基因已有可溶性表达.当裂解上清与法呢基焦磷酸(FDP)保温后,成功地检测到青蒿特有的倍半萜烯.[结论]青蒿ADS基因已在细菌体内实现功能性表达.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石竹科蚤缀属植物的化学研究表明,三萜皂苷是该属植物中的一类主要化学成分。迄今已从6种蚤缀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约21个三萜皂苷化合物,其中19个为新化合物。现简述这些新三萜皂苷的名称、结构、植物来源及该属植物中其他化学成分的研究状况,为开发利用蚤缀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中国特有鹿蹄草属植物共17种3变种的资源分布,以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该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鞣质、多酚类、醌类及其他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止咳、平喘、祛痰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抗炎、止咳、平喘、祛痰等,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黄瓜籽蛋白最佳提取工艺,并对蛋白等电点及分子量进行考察。方法采用盐溶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进行提取工艺考察,通过测定最低溶解度的pH值确定蛋白等电点、硫酸铵分级沉淀及膜透析除盐得到黄瓜籽蛋白,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蛋白分子量。结果黄瓜籽蛋白最佳提取工艺为NaCl溶液浓度0.14 mol/L、料液比1:3、提取温度4℃、pH值5、浸提时间8 h、提取次数为3次,经计算生药黄瓜籽中蛋白含量为3.04%,硫酸铵沉淀饱和度为55%,等电点为3.8,蛋白分子量分布于35 KD以下。结论本法确定了黄瓜籽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性质,为蛋白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从河南新县产的四种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中分得了七个新二萜化合物和五个已知的二萜化合物。列出了这些新化合物的结构、名称、分子式、分子量、熔点、比旋光度、紫外吸收值及最主要的~(13)C—核磁共振化学位移值。简述了它们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青蒿中青蒿素的提取工艺,并为工业化提取青蒿素建立快速测定原料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超声提取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制得样品溶液;含量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68∶32),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青蒿素在1~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9%,RSD值为1.34%(n=6)。结论本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青蒿素工业化提取原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黄花蒿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黄花蒿幼嫩花序作外植体,在MS+6-BA8+IAA10培养基上一步分化成苗,在MS+6-BAI1.5+IAA0.2培养基上增殖,20d可继代一次,花序作外植体的增殖率是茎的2-3倍,分化出的苗在1/2MS+I110.5+NAA0.5培养基上迅速生根,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青蒿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物质基础,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传统加热回流提取法,用水作为提取溶剂对青蒿中抗氧化成分进行提取,并利用溶剂萃取、D101大孔树脂等分离手段对水提取物进行组分划分,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总酚酸和总黄酮的测定。结果 从青蒿水提取物中制备得到11个组分,且70%乙醇洗脱液(S10)、乙酸乙酯萃取物(S6)、大孔树脂20%乙醇洗脱液(S9)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与其所含的总酚酸和总黄酮密切相关。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青蒿中大孔树脂70%乙醇洗脱液(S10)、乙酸乙酯萃取物(S6)、大孔树脂20%乙醇洗脱液(S9)为青蒿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为今后青蒿资源在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