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养心汤对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探讨养心汤对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寒凝加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血瘀模型,给予不同浓度养心汤进行干预,观察各给药组对模型大鼠全血黏度的影响及对血脂含量的影响。结果养心汤能减轻心肌缺血寒凝血瘀证大鼠心电图ST段异常抬高;养心汤和参附注射液均能降低模型大鼠的低、中、高切的全血黏度值,血脂检测结果显示养心汤高、低剂量组和参附组均能显著性降低模型组的异常升高。结论养心汤通过改善寒凝血瘀大鼠血脂代谢水平、降低动脉硬化指数改善血瘀证动物的黏凝浓聚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复方龙脉宁处方中各味药材提取物进行不同配比,探讨复方龙脉宁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的影响;对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心电图机记录大鼠心电图,比较各组大鼠给垂体后叶素前后心电图T波高度变化情况;另建立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肝素抗凝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复方龙脉宁配比组3能明显抑制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T波高度变化以及显著降低寒凝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论:复方龙脉宁配比组3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可能具有预防性及治疗性保护作用;对大鼠寒凝血瘀模型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人参新炮制品黑参抗血栓药理作用。方法:观察黑参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黑参能明显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卡松黏度,能够减轻大鼠血栓湿重,加快小鼠耳廓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延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结论:人参新炮制品黑参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抗凝血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大血”不同剂量提取物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剂量注射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四大血”提取物,测定实验动物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四大血”的水提醇沉液的高(4g/kg)、中(2g/kg)、低(1g/kg)剂量组在切变率为1/s、5/s、50/s时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其高、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而对红细胞压积和血浆黏度无明显影响。结论:“四大血”能够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具有一定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5.
丹参金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丹参金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凝血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冰水刺激制备“血瘀”模型。检测主要流变学指标;以ADP为诱导剂,观察其对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结果①丹参金能显著降低血瘀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②丹参金可以延长血瘀大鼠的凝血时间;③丹参金能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结论丹参金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瘀大鼠的凝血时间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淫羊藿苷对大鼠离体心脏的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ICA)对大鼠离体心脏的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实验,观察ICA对冠脉的作用以及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或溶媒组相比,ICA(2.0mg/L,4.0mg/L)能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减弱心肌收缩力;ICA(12mg/kg,6mg/kg)能有效预防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结论:淫羊藿苷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安灵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及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用冰水刺激制备"血瘀"模型,检测主要流变学指标;以ADP为诱导剂,观察其对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①心安灵能降低血瘀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②心安灵可以延长血瘀大鼠的凝血时间;③心安灵能降低血瘀大鼠的血液黏度;④心安灵能抑制血瘀大鼠红细胞的聚集能力,并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结论心安灵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瘀大鼠的凝血时间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沙棘提取物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冰浴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采用电刺激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观察沙棘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沙棘提取物 4、8 g/kg 组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的时间显著延长 (P<0.05、001);与血瘀模型组相比较,沙棘提取物 4、8 g/kg 组体外血栓的长度减少,血栓的干、湿质量降低 (P<0.05、0.01),血小板聚集率降低 (P<0.05、0.01),红细胞压积降低 (P<0.01),凝血时间延长 (P<0.05、0.01),血液黏度降低 (P<0.05、0.01)。结论 沙棘提取物具有抑制血瘀模型大鼠血栓形成及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流变学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红对血液流变学及血栓、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血瘀模型组、注射用丹红(2.5、5.0、10.0 g/kg)组及丹参注射液组(5.0 g/kg)。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注射用丹红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影响;采用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观察注射用丹红抗血栓形成作用。结果注射用丹红5.0 g/kg组可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10.0 g/kg组可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切变率5、1/s),血沉、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相对黏度。注射用丹红5.0、10.0 g/kg组可抑制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并可使体外血栓长度缩短、干湿重降低。结论注射用丹红的抗缺血作用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0.
瓜薤胸痹滴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瓜薤胸痹滴丸对急性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瓜薤胸痹滴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瓜薤胸痹滴丸1.54g/kg剂量组能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1.54g/kg和0.77g/kg剂量组能抑制急性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结论 较高剂量瓜薤胸痹滴丸具有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减少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赤雹根乙醇提取物(AETR)预处理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的方法制作大鼠急性血瘀模型,以红细胞压积(HCT)、血沉方程K值、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为指标,评价AETR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AETR(1.4g/kg、0.7g/kg、0.35g/kg)各剂量组大鼠的HCT、血沉方程K值、血浆粘度及全血粘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AETR预处理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高脂喂养结合冠脉结扎建立WHBE兔痰瘀证心肌缺血模型。方法 18只WHBE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NC)组、心肌缺血模型(MI)组和痰瘀证心肌缺血模型(PBSS-MI)组,每组6只,MI组和PBSS-MI组均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然后NC组和MI组饲喂普通饲料,PBSS-MI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造模4周,制备痰瘀证心肌缺血模型,分别通过测定动物的体重、心肌酶指标、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和心肌梗死面积(MIS)来评价模型的建立和痰瘀证的病理进程,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C组比,MI组体重略有降低,但血清CK、LDH、TG、血浆粘度、卡松粘度和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升高(P0.05,P0.01),PBSS-MI组体重降低不明显,但血清CK、LDH、TC、TG、LDL-C、HDL-C、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卡松粘度、心肌梗死面积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MI组比,PBSS-MI组TC、LDL-C、HDL-C、高切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和心肌梗死面积均高于MI组(P0.05,P0.01)。相关分析显示,MI组MIS与TC、TG和HDL-C指标密切相关(P0.01);而PBSS-MI组MIS与TC、TG、HDL-C、LDL-C、LDH、CK、高切和低切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和卡松粘度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高脂喂养结合冠脉结扎法在WHBE兔体内可成功建立痰瘀证心肌缺血模型,且缺血程度与血脂、血液流变学有相关性变化,这些可反映了中医"痰瘀互结"的相关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愈心安神滴丸对"血瘀"大鼠血流变及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制造大鼠"血瘀"模型,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采用大鼠股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给药组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不同时间点Ⅱ导联心电图心率及血清CK、CKMB、HBPH、MDA、AST、LDH、NO及SOD含量的变化。结果:愈心安神滴丸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后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ηb)、全血还原黏度(ηr)、红细胞聚集指数(AI)及血浆黏度(ηp);对大鼠由于注射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心率下降未见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大鼠由于注射垂体后叶素所致的血清CK、CKMB、HBPH、MDA、AST和LDH的升高以及NO和SOD的下降。结论:提示愈心安神滴丸能明显降低"血瘀"大鼠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性,调节血液的"浓、黏、聚、凝"状态;能明显改善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的急性心肌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14.
黄媛恒  覃斐章  李映新  原春兰  蒋丽梅  王琳  庞辉 《重庆医学》2017,(36):5047-5048,5051
目的 探讨螺旋藻激酶(SPK)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和SPK高、低剂量组,灌胃给药7 d,采用肾上腺素冰水浴刺激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应用全自动血流变测定仪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DI)和红细胞刚性指数(ER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cAMP的水平,采用二磷酸腺苷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用比浊法测定最大聚集率.结果 SPK可以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EAI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升高血浆cAM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DI和ERI无明显影响.结论 SPK能明显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且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心络胶囊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研究通心络胶囊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通心络胶囊治疗 ,观察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 ,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微循环明显改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降低血液黏滞性、聚集性及凝固性 ,改善微循环 ,从而改善心肌缺血 ,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SMI患者应用益母草注射液治疗,观察动脉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血脂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益母草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液凝固性、粘滞性、聚集性及血脂,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高脂、静脉注射维生素D3(VD3)和异丙肾上腺素建立痰瘀互结证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方法 15只雄性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Ctr)组、高脂(HFC)组和痰瘀互结证心肌缺血模型(CMI)组,每组5只,Ctr组饲喂普通饲料,HFC组饲喂高脂饲料,CMI组采用高脂饮食、静脉注射VD3和异丙肾上腺素联合建立痰瘀证慢性心肌缺血模型,连续造模24周,分别通过测定动物体重、心电图、活动、血脂、心肌酶、血液流变学、炎症、心脏指数(CI)和心肌缺血面积(MIS)来评价模型的建立及痰瘀互结证的病理进程。结果 与Ctr组,HFC组体重、心率(H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低、中、高切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EP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P<0.01);CMI组体重、HR、24 h总的ST段升高数(∑ST)、24 h内平均ST段升高数(ST_average)、活动度、TC、甘油三酯(TG)、LDL-C、HDL-C、A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1(cTn-1)、低、中、高切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EPT、卡松粘度(CV)、hs-CRP、IL-6、CI和MIS均显著升高(P<0.05, P<0.01),脂联素(APN)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与HFC组比,CMI组AI、CK、LDH、cTn-1、低、中、高切全血粘度、EPT、CI和MIS均明显高于HFC组(P<0.05, P<0.01),且APN水平则显著低于HFC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MIS与TC、LDL-C、AI、CK、LDH、cTn-1、APN、高、中、低切全血粘度、EPT、CV、hs-CRP和IL-6有关(P<0.05, P<0.01),同时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痰瘀与TC、LDL-C、AI、CK、LDH、cTn-1、APN、EPT、CV、hs-CRP和IL-6有关(P<0.01),进一步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痰瘀衍变与TC、CK和IL-6密切相关(P<0.01)。结论 高脂喂养和注射VD3和异丙肾上腺素能成功建立痰瘀互结证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且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心肌酶代谢和炎症可作为痰瘀互结证的客观生化物质基础,这些变化可反映了中医理论"痰瘀互结、瘀毒致变"的相关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跌打正骨软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观察跌打正骨软膏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瘀斑及机械性压迫所致痛阈值的影响;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观察其活血化瘀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扭体法实验,观察其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的影响。结果跌打正骨软膏可促进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瘀肿恢复,提高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机械性压迫所致的痛阈值。跌打正骨软膏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显著降低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全血黏度;高剂量跌打正骨软膏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程度,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P<0.05)。结论跌打正骨软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有确切治疗作用,且具有活血化瘀、抗炎、镇痛作用,符合其改善临床症状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