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1例已得到病理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暗适应 ERG 作了分析。其中8只眼为无波型,3只眼为降低型。无波型中,病理证实5只眼已为眼外期,3只眼为眼内期。降低型中,3只眼均为眼内期,ERG的 a 波和 b 波的振幅在其肿瘤较大者比肿瘤较小者要低,于强光刺激下,3只眼的振荡电位均消失。作者认为暗适应视网膜电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视功能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客观指标。它可协助提示肿瘤对视网膜损伤的广度及深度,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估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电图(ERG)是视网膜对视觉刺激所产生的综合电位反应,振荡电位(OPs)是叠加在a 波和b 波上的有节律的子波。部分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及微电极技术的研究,证实b 波及OPs 均起源于视网膜内层,其变化与视网膜内层血液循环的状态有关。主要用于一些由视网膜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检测。目前较多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疗效判定等方面,尚未见有用于动脉阻塞者。本文对31例31眼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白光ERG 及其OPs 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电图的振荡电位 (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是叠加在 ERG b波上升枝的数个小而快的有节律的一串子波。6 0年代初期国外逐渐应用于眼科临床电生理检查中。较为公认的看法是 :振荡电位起源于内层视网膜 ,可能是代表从无长突细胞到双极细胞间的抑制性反馈回路。振荡电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 ,预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及提供激光治疗的适应证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 ,振荡电位对中央静脉阻塞的早期诊断和分型是一种敏感而可靠的方法 ;振荡电位对静脉阻塞在判定病情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视网膜脱离患者患眼的振荡电位振幅降低甚或消失 ,峰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ogram,ERG)的检测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视功能评价的可能性。方法 对21例RVO患者及23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ERG检测,测a、b波振幅、峰潜时和振汤电位振幅。结果 RVO组最大反应a、b波振幅对照组明显下降,峰潜时延长、振荡电位幅值也明显降低,CRVO与BRVO组间有显著差异,说明随病变程度而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缺血性眼病体外反搏前后视网膜振荡电位的变化。方法14例15只眼缺血性视网膜视神经病变患者,体外反搏前及后检测了视网膜振荡电位的变化。结果反持前视网膜振荡电位15只眼中6只眼(占40%)为熄灭型;4只眼(占26.7%)为低下型;3只眼(占20%)属正常范围,但低于对测健眼;2只眼(占13.3%)正常波形。体外反持后13只眼(占86刀%)视网膜振荡电位恢复正常,同时随视网膜振荡电位恢复好转,视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加1~2行以上,少数增加4~5行以上。结论体外反搏对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等缺血性眼病是一种无创伤、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视网膜振荡电位可作为该类眼病的疗效分析、预后判断等一种比较客观的视觉电生理学方面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眼球震颤婴幼儿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测试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根据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ERG标准化方案,应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Neuropack MEB-2200K电生理仪对出生2个月至72个月的眼球震颤婴幼儿共46例(92只眼)进行测试。结果:46例(92只眼)眼球震颤婴幼儿中,除1例(2只眼)在闪烁光刺激时无法记录到ERG闪烁光反应外,其余病例皆可记录到5种类型的ERG。其中视杆细胞ERG、标准混合ERG、振荡电位、单次闪光视锥ERG和30Hz闪烁光反应的异常率分别为65%,86%,61%,77%和62%。若对每1只眼5种类型ERG进行综合评估,有5只眼表现为单纯视杆反应降低、11只眼表现为以视杆反应改变为主的杆锥反应异常、14例表现为单纯视锥反应降低、23只眼表现为以视锥反应改变为主的锥杆反应异常、8只眼表现为单纯混合反应异常、8只眼表现为全部记录不到反应的熄灭型,各有5只眼出现全部ERG的轻度下降、中度下降、重度下降,仅8只眼记录到正常ERG。结论:眼球震颤婴幼儿的ERG异常率达91%,表明视网膜的异常在眼球震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非常复杂,目前临床上视网膜功能的客观评估主要依靠视网膜电图(ERG).对主要累及外层视网膜的疾病,ERG可以准确判断病变所处的组织学部位,但对主要位于内层视网膜,即视细胞突触以后的视网膜病变,视觉电生理检查的辨识度尚远不及于外层视网膜,这是因为内层视网膜神经传导通路较长、内层视网膜也受外层视网膜视觉信号传入变化的影响以及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的反应存在相互影响,因此客观了解内层视网膜的功能是一个难点.近20年来,一些新的能够用于检测内层视网膜功能的ERG检测技术,如振荡电位(OPs)、ON-OFF反应、明视负波反应(PhNR)、暗视阈值反应(STR)等已用于临床,这些ERG指标主要起源于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评估内层视网膜疾病的有用工具.临床眼科医师应充分了解这些ERG检测指标在内层视网膜疾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8.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和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OPs)各参数的变化特点,寻找反映早期DR的敏感指标。方法 对16例(32只眼)正常人进行OPs和F-ERG检测。对27例(53只眼)糖尿病病人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OPs和F—ERG检测。结果 OPs中Os波幅、O4波幅、OPs总波幅及F-ERG中b波峰潜时较其他指标敏感,其中O4波幅和b波峰潜时为最敏感指标,但均不能反映早期DR的严重程度。结论 OPs的O4波幅和F—ERG的b波峰潜时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黄斑区视功能变化问题。方法 :采用三种视功能检查方法 (视网膜电流图振荡电位OPs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 -VEP ;静态视野SVF) ,对 3 1例 (62眼 )内科确诊为Ⅱ型糖尿病 ,病程在 5年以内 ,眼底无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前期病人进行检测分析 ,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 :视风膜电流图中OPs的振幅、静态视野的视敏度和缺损值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 ;OPs的潜伏期及VEP的振幅和潜伏期与正常人无差异性。结论 :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开始受损部位是在黄斑以外网膜 ,黄斑区视功能的下降可能在其后。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4例视网膜动脉阻塞病人,使用了高压氧疗法。治疗期间所有病人都收入院。根据病情每天作高压氧1—2次,每次暴露在2—3个大气压下两小时。每例在各次治疗前后皆进行眼部全面检查及电生理试验,(视网膜电流图ERG、和眼电图EOG)并作了数次荧光素血管造影。第一例,12岁女孩,发现右眼视物不清,当即住院。视力为0.1,视野除鼻下象限外,其余象限均明显缩小。眼底呈现视网膜中央动脉下枝阻塞,经2天常规治疗无效。第三天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前ERG电位振幅(amplitude of oscillatory potential)轻度降低,EOG基值(base value)明显减少,仅作了一次治疗ERG与EOG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视网膜电流图(ERG)了解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D)复位术后的视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孔源性RD患者73例(73只眼),均进行单次巩膜扣带术,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分别检测ERG,随访1-5月。结果 视网膜脱离后,ERG各指标振幅明显下降,潜伏期延迟。手术后1月,ERG的a波、b波振幅较术前明显回升,潜伏期在术后均延迟。随复位时间的延长,振幅无明显变化,潜伏期有缩短趋势。视网膜脱离复位后,最大反应振幅b/a比值呈增加趋势。术后1月,暗视视杆细胞反应振幅可恢复至对照组的58.11%,30Hz闪烁光反应的振幅则恢复至对照组的45.89%。结论 视网膜脱离复位后视功能在1-2月内恢复最快且程度较大,视网膜内核层的恢复较光感受器层迅速,视杆系统较视锥系统恢复迅速且较完全,但随复位时间的延长增进缓慢。ERG的不完全的恢复表明视网膜仍存在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视网膜挫伤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mf -ERG) ,在视网膜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3 0例 ( 3 0眼 )视网膜挫伤 ,应用德国罗兰多焦电生理系统RETIscanversion 3 .15进行mf ERG检查 ,对 1环、1~ 3环、4~ 6环及 1~ 6环的波和P1波的振幅密度和潜伏期与对侧正常眼对照 ,并对患眼 4个象限的N1波以及波的振幅密度和潜伏期进行比较。结果  1环、1~ 3环、4~ 6环及 1~ 6环的N1波和P1波的振幅密度与对侧眼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潜伏期的差异显著性 (P >0 0 5 ) ,患眼 4个象限的mf ERG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mf ERG能够客观反映视网膜挫伤的视功能损害程度 ,是评价视网膜挫伤时后极部视网膜功能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王煊  王润生 《眼科研究》1990,8(2):111-112
对48例(48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病例,行暗适应ERG振荡电位(OPs)检测,其中缺血型26例除5例OPs幅值极低外,21例波幅熄灭;而22例郁滞型OPs则无一例波幅熄灭,两型的OPs波形或幅值有明显不同。证实和补充说明了Hayreh对CRVO分型的正确性,同时对早期区分两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段俊国  邓亚平 《眼科研究》1990,8(3):170-173,158
用Q—开关红宝石激光多脉冲辐照法制作39只青紫蓝灰兔脉络膜视网膜玻璃体出血模型,从视网膜电图的角度研究脉络膜视网膜重度激光损伤对视觉电生理的影响。结果:动物眼经激光辐照损伤后四档强度ERG的a、b波振幅分别下降至原来的1/2~1/3,峰潜时明显提前。单眼激光损伤后,对侧非辐照眼a、b波振幅分别降低至原来的92.6%、87.5%。激光辐照后一定时期ERG振幅有一定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定量分析不同强度背景光照明下,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各子波的变化,探讨背景光照明对振荡电位子波的影响.方法:记录出生25~29天Albino鼠暗视及四个不同强度背景光("弱"、"次弱"、"次强"、"强")照明下全视野ERG a波,b波和振荡电位.刺激闪光和背景照明光源均为白炽灯.刺激闪光强度1.43×102cd/m2,闪光时程75ms,闪光间隔时间1分钟;背景照明光强度1.43×10-6~1.43×100cd/m2,以二个对数单位分级.结果:振荡电位各子波在不同强度背景光照明下反应不同,"弱"背景光照明下,O1和O2振幅增高;O1振幅在"次弱"背景光照明时增高更明显;在"次强"背景光照明下,O1和O2消失,O3、O4和O5,均显著增高;当采用"强"背景光照明时,所记录的O3和O4振幅显著下降,O5振幅无变化.同时记录的ERG a波和b波在"次强"和"强"背景光照明下振幅显著降低.除O2峰时在"次弱"照明时显著延长外,其余子波在二个弱背景光照明下峰时无变化;但在二个强背景光照明下,O3、O4和O5峰时均明显缩短.结论:Albino鼠眼振荡电位各子波在不同强度背景光照明下的不同反应提示它们在视网膜的起源不同.弱背景光照明下短峰时子波活跃而强背景光照明时长峰时子波活跃,提示短峰时子波可能与暗视系统相关而长峰时子波则与明视系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为预防DR的发生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时期糖尿病DR共37例(74只眼)进行分组,第一组:眼底正常组20只眼,第二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只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4只眼为第三组,正常人10例(20只眼)设为对照组,进行ERG、振荡电位OPs和VEP检测并记录。结果OPs:三个组的振幅总和(Σ0)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ERG:第一组和对照组比较,a波、b波的峰值期延长,有明显差异(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a波、b波的峰值期延长及波幅降低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第二组与第三组间比较,a波、b波的峰值期延长及波幅降低也有明显差异(P<0.05),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前后a、b波峰值期时间延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VEP:第二组及第三组P_(100)波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 05)。结论OPs是目前诊断早期DR较敏感的指标,ERG a、b波峰值期的延长和振幅的变化可成为监测DR发展的指标,DR后VEP的改变主要是潜伏期的延长。  相似文献   

17.
适应症手术前对视网膜功能的评定对于屈光间质混浊不能作眼底检查者,在拟作角膜移植术、白内障摘出术及玻璃体切割术,术前通过ERG 检查来了解视网膜功能的优劣是十分有益的,它将比色觉检查、光定位检查提供更确切的结论;②早期诊断对有视功能障碍不会言语的婴幼儿,检查ERG 可提供或排除视网膜原的依据;③鉴别诊断对早期或中期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病人,检查ERG 可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对夜盲病人可鉴别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对白点状视网膜病可鉴别是静止型还是进展型;④遗传学的研究ERG 检查有助于对那些影响到眼底的遗传  相似文献   

18.
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及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全视野视网膜电图及振荡电位改变已有不少研究。近来 ,Sutter等 [1 ]发明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s,MERG)技术 ,可同时分别刺激视网膜多个不同部位 ,能在较短时间测量整个测试野内许多细小部位的 ERG,其一阶反应可反映视网膜内层的功能 [2 ]。本研究观察了 6 4例 DR患者 6 4只眼的 MERG改变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对象 :经散瞳直、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 DR ~ 期的患者 30例 30只眼 ,其中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49~…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 ,ERG)振荡电位 (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和色觉监测的指标。方法 尚无 DR改变 (DR0期 )的糖尿病患者和DR1期患者共 70例 (134眼 )分别用 Neuropack- 电生理仪测试 ERG OPs及用 FM- 10 0 Hue色相子排列法检查色觉 ,并与 30例 (5 9眼 )正常人的测试结果相比较。两种检查的测试结果亦作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 OPs各小波潜伏期延长 ,振幅及各子波振幅总和下降 (P <0 .0 5 ) ,异常率为 40 .3%。除 OP3振幅外 ,DR1期组各波振幅及振幅总和低于 0期组 (P <0 .0 5 )。色觉异常率为 39.6 % ,轴向分析表明全部为蓝色觉异常 ,1期患者比 0期的平均错误分高 (P <0 .0 5 )。二者检查结果有良好一致性 (x2 =12 .1,P <0 .0 0 5 ) ,但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x2 =0 ,P >0 .0 5 )。结论  ERG OPs和色觉检查可作为评价患者视功能及 DR进展的指标 ,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及 DR的早期防治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g,DR)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DR 中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振荡电位(Oscillatorypotentials,OPs)的改变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注意,国内已先后由王小婕、杜力等报导,然对DR 前期(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ERG OPs 改变的报导尚少,作者等对内分泌科已确诊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