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组织工程尿道重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综述组织工程技术在尿道重建中应用的近况.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组织工程尿道重建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目前已经能够在体外获取、培养和扩增出足够数量的尿路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尿道重建包括只用支架材料,依靠机体诱导新生组织长入或者将细胞与材料复合修复尿道.结论组织工程材料修复尿道下裂、尿道狭窄的小段尿道缺损已获成功,但复杂尿道缺损的重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结肠粘膜重建尿道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粘膜替代尿道治疗复杂性较长段尿道狭窄或闭锁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结肠粘膜重建尿道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6例复杂性较长段尿道狭窄,患者术前有平均3次不成功的尿道修复史,用结肠粘膜重建的尿道长10-15cm,平均12.7cm。术后随访时分别行逆行尿道造影,尿道镜和尿流率检查。结果 术后随访3-14个月,平均7.8个月。1例在术后3个月并发尿道外口狭窄性,经手术矫正后排尿通畅,术后1年随访时最大尿流率28.7ml/s。余5例术后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大于15ml/s。术后6个月4例经尿道镜检查,肉眼较难将尿道的结肠粘膜与正常的尿道粘膜相区别。结论 结肠粘膜重建尿道治疗较长段尿道狭窄或闭锁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适合阴茎皮肤或膀胱粘膜利用有困难时的尿道重建。  相似文献   

3.
尿道修复重建始终由于其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而面临困难甚至失败。近年来,尿道修复重建在临床与基础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尿道重建的手术方式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组织工程学的突破性发展,为泌尿道的修复与重建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尿道内切开术适用于部分患者,尿道成形术仍旧是尿道狭窄治疗的金标准,组织工程管状化尿道可用于复杂性尿道重建。本文就尿道修复重建的临床治疗及组织工程学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4年4月至2005年12月行长段尿道狭窄重建244例,采用游离口腔黏膜移植片(MSH)重建236例,占97%,狭窄长度平均9.5(1~25)cm。术后第1年每3个月以后每半年复查尿流率和 剩余尿1次。尿流率〈20ml/s或剩余尿〉50ml,或发生感染者行尿道镜检查和(或)尿道造影。236例中复发尿道狭窄16例(6.8%),必须重新治疗,其中手术治疗11例,拒绝再手术行尿道探扩张治疗5例。  相似文献   

5.
尿道狭窄是常见的男性下尿路疾病,该疾病的治疗难点在于其相当高的手术后狭窄复发率,因此如何防止尿道狭窄术后的复发,已成为下尿路重建外科领域的研究重点。除了注意常规的手术操作要点外,适当的药物运用也是防止尿道狭窄复发的常见方法。本文归纳总结了已有的各种药物在预防尿道狭窄复发中的研究报道,探索效果最佳的药物并反思现有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黏膜重建尿道治疗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的应用价值与疗效.方法:对既往已有平均2.5次不成功的尿道修复史的35例患者,采用结肠黏膜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其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所用结肠黏膜重建的尿道长10~20cm,平均14.6cm.术后分别行尿道造影,检测尿流率,部分患者行尿道镜检查.结果:患者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28.5个月.31例术后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大于15 ml/s.1例因结肠黏膜新尿道与前列腺部尿道吻合区血供较差,术后继发尿道狭窄;1例在术后3个月并发尿道外口狭窄,经手术矫正后排尿通畅;2例分别在术后46,20个月时发生与重建尿道无关的球膜部尿道狭窄,采用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后排尿通畅.结论:利用结肠黏膜重建尿道治疗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或闭锁,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适合在较多常规方法治疗失败者.  相似文献   

7.
组织工程尿道重建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泌尿生殖道的先天性畸形和后天性疾病都可造成器官损伤或者组织缺损。其中,尿道损伤与狭窄重建由于有限的可用组织替代品和其复发率而成为泌尿外科医师在临床上遇到的一大难题。而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给尿道的修复与重建带来了曙光,本文就组织工程技术在尿道重建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硬化苔癣(LS)发生于包皮、阴茎头和尿道远侧2cm处可导致包茎、尿道口狭窄和远侧尿道狭窄。作者介绍适用于不同病变程度的手术治疗方案。2000—2004年确诊LS77例。平均年龄47(5—77)岁。曾行包皮环切51例,尿道重建26例,其中56%为复发手术,采用口腔黏膜盖板手术14例,尿道口切开2例,尿道口成形5例,网孔皮尿道成形2例,Bracka阴茎头重建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复杂性尿道狭窄应用耳后皮片重建尿道的可行性、手术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5月~2002年9月,选择17例复杂性尿道狭窄患者,前尿道狭窄6例,后尿道狭窄11例.切取合适大小耳后皮片,修整为刃厚或中厚皮片,彻底剔除原狭窄段尿道及瘢痕,行狭窄段尿道重建,其中二期成形术14例,一期成形术3例.术后均常规留置尿道支架和耻骨上膀胱造瘘管,给予抗生素冲洗尿道.结果术后均获12~24个月随访,其中术后4~5周排尿通畅15例,尿道造影结果良好,测定最大尿流率14~32 ml/s,手术成功率为88.2%.术后6个月内出现并发症2例,1例因感染致吻合口瘘,经修补治愈;1例后尿道严重再狭窄,经使用对侧耳后皮片再次移植重建成功.术后6个月后,前尿道轻度再狭窄1例,后尿道轻度再狭窄2例,经尿道扩张后均获满意效果.结论耳后皮片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效果满意的尿道替代材料修复重建复杂性尿道狭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组织工程修复与重建尿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天性畸形、外伤或肿瘤等疾病致使尿道损伤、狭窄或缺损,常需要进行尿路修复与重建,其中长段或复杂型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往往需要替代材料,可临床上常因理想材料的缺乏或选择不当,使重建手术困难甚至失败。  相似文献   

11.
开放性尿道重建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回顾了开放性尿道重建手术的进展,介绍了自体组织在尿道成形术的应用和组织工程技术在尿道重建中应用的实验及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尿道、阴茎     
经尿道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76例;影响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附243例);男性顽固性下尿路症状的病因探讨;冷刀12点位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前尿道狭窄疗效观察;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在膀胱阴道瘘和前尿道狭窄手术中的应用;自体阴茎皮瓣和口腔黏膜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尿道下裂术后远端尿道狭窄的早期修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术后远端尿道狭窄早期修复的可能和手术方法。方法 2000年2月~2004年3月收治尿道下裂术后发生远端尿道狭窄患儿16例,年龄1~8岁。均采用早期切开狭窄段尿道,应用阴茎远端三角形皮瓣与切开狭窄尿道瓦合,一期修复远端尿道狭窄。结果 修复了远端尿道狭窄,移位皮瓣成活。术后7d排尿通畅,尿线粗。11例获随访2个月~4年,效果满意。结论 局部阴茎皮瓣与残存的狭窄尿道瓦合,在尿道下裂术后远端尿道狭窄发生的早期重建远端尿道,手术方法简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复杂性前尿道狭窄的治疗(附78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复杂性前尿道狭窄手术方法的选择及成功的关键。 方法 对 78例复杂性前尿道狭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尿道成形术 ,其中不同黏膜重建尿道 4 0例 ,带蒂皮瓣一期尿道成形 2 6例 ,狭窄段尿道劈开、二期尿道成形 (Johanson术 ) 12例。 结果 术后随访 6~ 36个月 ,平均 16 .5个月。 6 7例排尿通畅 ,11例效果欠佳。其中黏膜重建尿道组发生尿道皮肤瘘 1例 ,尿道外口狭窄 2例 ,阴茎弯曲 1例 ;带蒂皮瓣尿道成形组发生尿道狭窄 3例 ,尿道皮肤瘘 1例 ,尿道皮肤瘘合并成形段尿道内毛发生成和结石形成 1例 ;Johanson术组发生阴茎弯曲 2例 ,其中 1例合并成形段尿道内毛发生成。 结论 复杂性前尿道狭窄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尿道狭窄段长短、位置和严重程度。尿道狭窄段 <8~ 10cm者宜选用阴茎皮肤 (包括包皮 )带蒂皮瓣 ,阴茎皮肤取材有困难时可选用膀胱或口腔黏膜 ;尿道狭窄段 >10cm者可选用结肠黏膜 ,尤其在膀胱黏膜取材有困难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狭窄手术对勃起功能以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行尿道重建手术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年龄、尿道狭窄部位、长度、手术方式、手术次数、狭窄复发对术后勃起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共收集172例患者(52.8%)有效数据,平均随访时间28.5个月。手术后勃起功能(P=0.002)、性生活质量评分(P=0.026)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前56例(32.6%)患ED,术后88例患ED(51.2%),增加18.6%;术前勃起功能正常116例中有38例(32.8%)术后出现ED。结论:尿道狭窄部位、手术方式、术后尿道狭窄复发会降低尿道重建术后患者勃起功能、性生活质量。后尿道狭窄、采用经会阴途径尿道吻合患者术后ED发生率更大。勃起功能、性生活质量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在尿道修复重建领域搭建一个国内外学者交流的平台,提高尿道疾病诊治水平,分享临床心得经验,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尿道疾病诊治中心主办的“2010年亚欧尿道修复与重建国际学术论坛暨尿道修复与替代技术学习班”将于2010年12月17~19日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相关的知名专家,包括部分国际尿道修复界的权威,围绕经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价值、前尿道狭窄替代修复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严重的尿道损伤的重建对外科医生的专业技能是一种挑战。医生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专业的知识、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技巧。尿道重建有很多方法,可以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一般情况下,利用阴道组织进行尿道重建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尿道重建比较好的方法。巨大尿道缺损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尿道重建,而且同时行抗尿失禁手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自制尿道引流管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尿道引流管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合适的引流方法。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自制尿道引流管联合Foley导尿管引流修复74例尿道下裂,其中远端型尿道下裂(阴茎头、冠状沟、阴茎前1/3)22例,中段尿道下裂(阴茎中1/3)28例,近端型尿道下裂(阴茎阴囊交界、阴囊、会阴)10例,行一期尿道重建;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5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9例,行再次手术。结果74例患者术后获随访4个月~4年,3例拔导尿管后出现尿瘘,3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其中5例均已获二期手术治愈。其余67例一期治愈,无尿瘘和尿道狭窄发生。结论尿道引流管和Foley导尿管联合经尿道引流是一种尿道下裂术后有效、可行的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儿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手术治疗及远期疗效。方法对我院1989年4月~2003年4月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小儿后尿道狭窄或闭锁36例,随访1~14年,平均6年。结果远期效果良好,优良率97%。结论采用经会阴开放手术治疗小儿后尿道狭窄或闭锁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经尿道手术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附364例报告)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目的 提高经尿道手术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的成功率。方法 总结364例经尿道手术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的经验。患者平均年龄43岁。病程1个月~23年。尿道狭窄与闭锁长度平均2.2cm。结果 364例中手术成功343例(94.23%),其中一次成功290例,二次手术成功34例,三次手术18例,四次手术1例;手术失败21例,其中20例改为开放手术,失败原因主要为骨盆骨折致尿道错位成角,骨片压迫尿道。术后268例随访4~138个月,平均34个月。17例感染性尿道狭窄者及29例骨盆骨折后尿道狭窄者术后曾需短期尿道扩张,其余排尿通畅。结论经尿道手术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安全、有效,是尿道狭窄与闭锁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尿道扩张是防止再狭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