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茎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阴茎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 方法 1997 年~2003年,对31例尿道下裂患儿,其中阴茎阴囊型21例、会阴型10例,按照尿道下裂的不同病理解剖,进行阴茎包皮岛状皮瓣设计、移位和尿道成形修复手术.阴茎包皮岛状瓣最长7.5 cm,宽1.5~1.8 cm. 结果修复后阴茎外形良好,不臃肿、无扭曲,尿道开口达到正常解剖部位,排尿正常或接近正常.术后发生尿瘘11例,其中阴茎阴囊型6例、会阴型5例,经修补后痊愈. 结论阴茎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联合应用包皮与阴囊独立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阴囊及会阴型尿道下裂患者一期修复重建尿道的新术式。方法:联合应用包 阴囊两独立带蒂皮瓣施行尿道重建术一期修复阴囊及会阴型尿道下裂患者13例。结果:11例获得成功。2例术后出现尿瘘,其中1例经尿道扩张治疗。3周后尿瘘愈合,另1例行二期尿道成形术后尿瘘痊愈。结论:联合应用包皮与阴囊两独立皮瓣重建尿道的优势明显,更我的集中了目前治疗阴囊及会阴型尿道下裂众多术式的优点。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4.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3,(9)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尿道下裂尿道板和包皮中的来源于HOX家族的HoxA13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以探讨HoxA13在尿道下裂发病的作用。方法:取30例(3.311.6岁)尿道下裂患儿包皮及尿道板以及10例(3.111.6岁)尿道下裂患儿包皮及尿道板以及10例(3.110.4岁)包茎患儿包皮和10例(48.110.4岁)包茎患儿包皮和10例(48.175.6岁)阴茎癌尿道未受侵犯患者的尿道作为对照。分为尿道下裂前型、中间型、后型及对照组,每组10例。采用逆转录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包皮与尿道板组织中的HoxA13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结果:逆转录PCR:HoxA13 mRNA表达水平在对照组(包皮:1.409±0.441,尿道板:1.270±0.209)明显高于中间型(包皮:0.848±0.338,尿道板:0.684±0.228)和后型(包皮:0.497±0.218,尿道板:0.464±0.164)(P<0.05或P<0.01);前型(包皮:1.071±0.342,尿道板:1.054±0.189)表达水平明显多于后型(P<0.05)。免疫组化检测:HoxA13蛋白表达水平在对照组(包皮:12 050±4 112,尿道板:13 420±2 636)明显高于中间型(包皮:5 217±1 993,尿道板:5 238±3 065)和后型(包皮:2 095±1 591,尿道板:2 238±2 217)(P<0.01);前型(包皮:8 223±3 212,尿道板:10 450±2 12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后型(P<0.05)。结论:尿道下裂患者的包皮和尿道板中HoxA13的转录及表达量与尿道异常开口位置有关,这种异常的表达可能影响尿道的发育和成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长隧道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治疗阴茎体型尿道下裂的疗效. 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4月收治阴茎体型尿道下裂患儿28例,年龄1.5 ~6.0岁,平均2.0岁.均行长隧道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尿道开口均位于阴茎体部,距离阴茎头顶端16 ~ 37 mm,平均25immn;分离尿道及纠正阴茎下曲后尿道缺损30 ~ 42 mm,平均38 mm.手术要点:沿尿道开口环形切开阴茎皮肤,分离至尿道板,横断尿道板,沿尿道板与海绵体之间分离隧道至阴茎头正中,隧道长度26~38 mm,平均33 mm.尿道开口至阴茎头之间全程由隧道贯通,尽量保持阴茎腹侧皮肤与组织完整,取带蒂包皮内板制作新尿道,将新尿道通过阴茎侧方深筋膜下通道转移至腹侧隧道进行吻合.术中人工勃起试验证实合并轻度阴茎下曲13例,无明显阴茎下曲15例. 结果 28例均一期修复成功,手术时间50~70 min,平均55min.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20个月.28例患儿均排尿通畅,尿线粗直.尿道呈矢状开口于阴茎头正中,阴茎下曲纠正满意,外观好,未发生尿瘘或狭窄. 结论 长隧道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适用于无或合并轻度阴茎下曲的阴茎体型尿道下裂,尤其适合年龄小或阴茎体细小患儿,手术简单,效果好,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在尿道下裂患者包皮组织中的表达,分析ZE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尿道下裂的关系。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包皮组织来自于37例尿道下裂修复术患儿和11例包皮环切术包皮过长患儿,37例尿道下裂根据尿道口的位置归类为24例轻中度尿道下裂和13例重度尿道下裂,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对ZEB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ZEB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轻中度尿道下裂组为75.0%(18/24)、重度尿道下裂组为100%(13/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1/11),且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T-PCR显示ZEB1 mRNA表达在对照组,轻中度、重度尿道下裂组织中的相对累计光密度值比分别为(0.67±0.21)、(0.81±0.24)、(1.55±0.29),除对照组和轻中度尿道下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64),对照组和轻中度尿道下裂组分别和重度尿道下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ZEB1在尿道下裂患儿的包皮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且与尿道下裂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ZEB1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导致尿道下裂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尿道下裂与SRY基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与SRY基因的关系及意义。结果 采用PCR方法对42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进行SRY基因检测。结果 发现2例染色体核型为46,XY患者SRY基因缺失,DNA样品加入EF3、ER3引物及新Taq酶后,PCR反应结果可见332bp的Sox9基因片段,对照46,XY正常成年男性基因组DNA扩增产生436bpSRY基因片段。结论 (1)SRY基因不是性别决定的唯一基因。SRY基因缺失或突变可能导致性发育的一系列异常改变,尿道下裂的发生与SRY的缺失、变异有关。(2)先天性尿道下裂是一种性别发育异常,尿道缺失是性腺发育不全表现。(3)对尿道下裂患者进行SRY基因检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尿道下裂是一种尿道发育不全的生殖器畸形,大部分病例的具体发病原因仍不清楚。本课题主要研究雄激素受体(AR)基因(包括CAG重复序列以及甲基化类型)和DNA甲基转移酶(DNMT)家族基因缺失在尿道下裂患者中的作用。主要分析CAG重复序列长度、甲基化状态、AR基因表达水平,DNMT家族主要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和DNMT3A位点序列。 相似文献
9.
《中华男科学杂志》2020,(5)
目的:通过分析包皮岛状带蒂皮瓣的两种不同转移途径的操作特点及疗效差异,总结尿道下裂手术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科采用包皮岛状带蒂皮瓣的122例首次尿道下裂手术病例,根据包皮带蒂皮瓣转移途径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阴茎体单侧面途径转移包皮皮瓣80例,观察组经血管蒂中间孔途径转移包皮皮瓣42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延长[(164.43±25.03) min vs(134.71±32.37) min,P<0.01];但导尿管保留时间缩短[(2.93±0.97)周vs(3.68±0.73)周,P<0.01]。两组新建尿道长度无统计学差异[(2.86±0.71) cm vs(2.83±0.82) cm,P=0.863]。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2%vs 25.00%,P=0.041)。结论:经血管蒂中间孔途径转移包皮带蒂皮瓣术虽然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但是术后尿管保留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为提高一期修复尿道成功率,总结应用带蒂双面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PPDIF)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1991—2006年间,应用单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140例,应用双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180例,对比分析单面、双面皮瓣尿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单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愈率75.0%、双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愈率89.4%,双面皮瓣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单面皮瓣。结论带蒂双面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成功率高,且成形后阴茎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比较己烯雌酚和布洛芬对包皮环切术后阴茎勃起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行相同术式包皮环切患者随机分成布洛芬使用组(A组)和己烯雌酚使用组(B组)。A、B二组服药时间均为术后当天开始至术后第3天。A组每人每次口服布洛芬200mg,3次/日;B组每次口服己烯雌酚1mg,3次/日。观察两组术后夜间勃起疼痛次数和维持时间、清晨勃起、夜间阴茎肿胀,术后伤口疼痛情况等指标。观察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夜间勃起次数、勃起维持时间、清晨勃起、夜间阴茎肿胀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对比中,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伤口疼痛明显较B组轻。B组药物不良反应较A组明显(P〈0.05)。结论:包皮环切术后不,必常规服用己烯雌酚,服用布洛芬可以较好控制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基于蛋白组学观察尿道下裂患儿的差异蛋白特点,并分析相关蛋白ZEB1的表达.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泌尿外科44例尿道下裂患儿外周血标本,同时收集44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液样本.取两组患儿血浆样本,提取总蛋白,进行二位凝胶电泳分离和图像分析,筛选出差异蛋白,利用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并运用RT-PCR...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先天性尿道下裂不同术式的选择与并发症的发生关系。方法:总结1988年3月~2001年8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尿道下裂成形术资料,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尿瘘及尿道狭窄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尿道口前移,龟头成形术(MAGPI),Onlay island flap法(加盖岛状皮瓣技术),阴囊中线岛状皮瓣术式,Mathieu术式(翻斗式皮瓣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原位皮管法,Dennis-Brown(皮条埋藏法)及Duckett法发生率较高。结论:阴茎头冠状沟型的尿道下裂尽量采用MAGPI,阴茎体型宜采用Matheiu法,远端宜采用Duplay+Duckett或Onlay island flap法。二期手术宜采用Dennis-Brow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分型及与合并外生殖系统畸形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632例尿道下裂患者资料,分别统计各型尿道下裂的比例及合并外生殖系统畸形的比例,采用精确概率法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632例尿道下裂患者中,轻度尿道下裂80例(12.6%),中度144例(22.8%),重度273例(43.2%),特重度135例(21.4%).发生阴茎阴囊转位、隐睾、鞘膜积液、隐匿型阴茎、假阴道等外生殖系统畸形共184例次,合并畸形157例,占24.8%.尿道下裂分型与总体畸形、阴茎阴囊转位、隐睾的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呈正相关;而尿道下裂分型与鞘膜积液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道下裂患者以中度以上者占多数,以合并阴茎阴囊转位者最常见,其次为隐睾、鞘膜积液;尿道下裂越严重,合并外生殖系统畸形的概率及发生阴茎阴囊转位、隐睾的概率越高.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type of hypospadias and external genital system malformations. Methods From Jan 2000 to Oct 2009, the data of 632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hypospadias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proportion of all types of hypospadias and the frequency of external genital system malforma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Among all cases, 12.6% exhibited mild hypospadias, 22. 8% moderate, 43. 2% severe and 21.4% had extremely severe hypospadias. One hundred and eighty-four cases with external genital system malformations were classified into penoscrotal transposition, cryptorchidism, hydrocele of tunica vaginalis,concealed penis and pseudovagina. The probability was about 24.8% (157 cases) of 632 patients with hypospadia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the type of hypospadias with total malformations, penoscrotal transposition, cryptorchidism. Conclusions In this patient cohort, moderate and severe hypospadias accounted for the majority of hypospadias. Penoscrotal transposition was the most frequent external genital system malformation in hypospadias, followed by cryptorchidism and hydrocele of tunics vaginalis. More severe hypospadias is accompanied with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the external genital system malformations, penoscrotal transposition and cryptorchidism.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尿道下裂(Hypospadias)是初生男婴常见的泌尿生殖道畸形,发病率逐年上升,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在探究其病因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对于占大多数的单纯型尿道下裂的病因仍知之甚少。近年来注意到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发病与胎儿时期暴露于外源性雌激素及其他多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有关,本文就雌雄激素及其受体与先天性尿道下裂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OX9基因在尿道下裂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SOX9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结果:在实验组尿道下裂患者和对照组的SOX9基因外显子片段中,我们未发现任何位点的突变。只是在外显子3的3’UTR发现了1个SNPA/C,经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OX9基因在性别分化的初期起作用,其变异直接影响性剐取向,结果导致两性畸形或性反转,而非单纯性尿道下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