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尿道板纵切卷管法(TIP)与加盖岛状皮瓣法(OIF)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并对其进行比较,探讨术式选择的条件。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TIP术和26例OIF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TIP术组年龄2~13岁,平均4.76岁;其中Ⅱ型3例,Ⅳ型1例。38例为初次行尿道成形术者,4例为初次尿道成形术失败、再次行尿道成形术者。OIF术组年龄2~10岁,平均4.72岁,其中Ⅱ型23例,Ⅲ型3例,均为初次行尿道成形术者。结果TIP术平均手术时间80min,有尿瘘7例,阴茎头裂开1例,无尿道狭窄,但有尿道外口狭窄1例,3例再次尿道成形术者未发生并发症;OIF术平均手术时间115min,有尿瘘5例,阴茎头裂开l例,无尿道狭窄。两种手术方法的尿瘘、尿道狭窄、阴茎头裂开、一次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平均手术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与OIF尿道成形术可用于阴茎头冠状沟、阴茎体、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治疗,TIP术操作简单,且更适用于初次手术失败、需再次行尿道成形术的病例。对于阴茎发育差,尿道板条件不好的初次手术病例,仍以选择OIF术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道板宽度对尿道下裂行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TIP)术后并发症、外观、排尿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行TIP尿道成形术的89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尿道板宽度分为A组(尿道板平均宽度≥6 mm) 52例和B组(尿道板平均宽度<6 mm) 37例,通过随访并发症的发生率、阴茎外观及排尿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疗效。结果 A组患儿尿道板平均宽度6.15(6.00~7.45) mm,B组平均宽度5.00(3.50~5.30) mm。两组患儿手术年龄(P=0.28)、尿道下裂类型(P=0.10)、阴茎头直径(P=0.11)、是否行背侧白膜紧缩(P=0.05)及留置尿管型号(P=0.30)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并发症10例(19.23%),包括尿道瘘7例,阴茎头裂开2例和尿道外口狭窄1例;B组术后并发症7例(18.92%),包括尿道瘘5例,尿道外口狭窄2例;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P=0.97)和尿道瘘的发生率(P=0.99)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无并发症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肉膜覆盖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中预防尿瘘的应用。方法:140例尿道下裂患者均行TIP术式修复,其中85例远端型尿道下裂采用纵行腹外侧阴茎肉膜瓣覆盖新尿道;55例近端形尿道下裂采用阴囊前动脉带蒂肉膜瓣覆盖新尿道。结果:12例患者出现尿道皮肤瘘,其中远端型尿道下裂患者7例;近端型尿道下裂5例。结论:远端型选择腹外侧阴茎肉膜瓣覆盖,近端型选择阴囊前动脉带蒂肉膜瓣覆盖,较少出现尿瘘的并发症,是TIP术中较理想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加盖岛状皮瓣(OIF)与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分析预后影响的独立因素。方法 2013年2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16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TIP组82例,采用TIP治疗;OIF组82例,采用OI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根据愈后情况分为两组,即预后良好组(手术治愈,151例),预后不佳组(手术未治愈,1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独立因素。结果 OIF组手术治愈率为96.34%,高于TIP组的87.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TIP组的2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组手术时间为(95.95±12.35)分钟,短于O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尿道下裂分度、Barcat分型是影响尿道下裂患儿预后因素,术前阴茎下弯程度、阴茎头宽度、手术方式属于可疑因素。结论 OIF与TIP治疗小儿尿道下裂均具有良好疗效,其中OIF手术成功率更高,TIP手术时间更短。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术前尿道下裂分度、Barc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