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例 1,男 ,2 8岁。骨盆骨折后出现左下肢疼痛、肿胀1月 ,诊断为左髂股静脉血栓 (中央型 )。患肢较健侧增粗 (最大周径 )大腿 5 cm,小腿 4 cm。例 2 ,男 ,6 4岁。风心病患者。左下肢肿胀 15天 ,诊断左髂股静脉血栓 (中央型 )。患肢较健侧增粗大腿6 cm ,小腿 4 .5 cm。治疗方法 :2例均采用游离对侧大隐静脉 30~35 cm切断 ,结扎远端 ,近端经耻骨上皮下遂道至患侧大隐静脉 (血栓下方 )端—侧吻合。结果 :转流术后 3天 ,患肢开始出现肿胀消退 ,7天明显。最大减少值达 4~ 5 cm,临床效果明显。术后彩超检查均提示耻骨联合上方转流静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在抗凝血药治疗的基础上施以精心的细致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16例,男9例,女3例,年龄26~77岁.发生于左下肢12例,右下肢4例,全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发病诱因:发病前有近期手术史10例,发病在术后3~20天.在原发病基础上并发DVT:恶性肿瘤2例,糖尿病2例,高血压1例,1例发生于瘫痪肢体;临床表现主要有患肢疼痛及肿胀,患肢髌骨上缘10cm处较健侧增粗5.98±4.24cm,髌骨下缘10cm处较健侧增粗6.00±3.48cm,增粗最明显者达20cm.  相似文献   

3.
本院从 1996年 2月 - 2 0 0 1年 2月收治住院深静脉血栓患者 6 2例 ,治疗方法效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历 6 2例 ,男 38例 ,女 2 4例 ,年龄 2 5~ 71岁 ,左下肢发病 4 7例 ,右下肢 15例 ,均有患侧下肢明显肿胀 ,胀痛 ,浅静脉扩张 ,腓肠肌压痛等症状 ,周围型 2 5例 ,中心型12例 ,混合型 2 0例 ,其中股青肿 5例 ,表现 :患肢青紫、发冷、剧痛、高度肿胀 ,1例伴有血压下降。起病最短 1d ,最长3个月 ,病史中有明显发病因素占 5 4 % ,其它原因不明。本组病例全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 ,下肢深静脉病变处血流信号缺乏或消失 ,探头加压…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不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疗效。方法 确诊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7~81岁,70岁以上15例。左下肢35条,右下肢5条,患肢较健侧增粗2~7cm。病程多数在1~30天。常规抗凝溶栓治疗33例,介入治疗7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病侧动静脉留置溶栓导管。结果 常规治疗组,3~5天患肢开始缩小。介入治疗组,2天后患肢明显缩小,3例导管留置处皮下血肿,腹部、大腿皮肤青紫明显。两组均抗凝溶栓3~10天。显效3例(均为介入治疗组3/7),有效36例,死亡1例。结论 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治疗安全、有效,介入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赵平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80-881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急性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两侧下肢深静脉及伴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动脉血流速度的测定,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患侧股、腘静脉内径明显较健侧增宽(P〈0.01),两侧股、胭动脉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3,患侧股、腘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较健侧增快(P〈0.01),而两侧的舒张期反向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患肢深静脉内径增宽,而其伴行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是超声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间接征象,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t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不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疗效.方法 确诊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年龄27~8l岁,70岁以上15例.左下肢35条,右下肢5条,患肢较健侧增粗2~7cm.病程多数在1~30天.常规抗凝溶栓治疗33例,介入治疗7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病侧动静脉留置溶栓导管.结果 常规治疗组,3~5天患肢开始缩小.介人治疗组,2天后患肢明显缩小,3例导管留置处皮下血肿,腹部、大腿皮肤青紫明显.两组均抗凝溶栓3~10天.显效3例(均为介入治疗组3/7),有效36例,死亡1例.结论 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治疗安全、有效,介入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梁艳秋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235-23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大腿周径差小于5cm的行药物溶栓治疗,大腿周径差5~10cm的行手术取栓,术中、术后抗凝、溶栓治疗。结果16例经溶栓治疗后肿胀完全消失,大腿周径与健侧相同,2例术后症状消失,2周后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完全再通;1例术后肿胀减轻,手术后有轻度血栓后综合征表现。结论根据发病时间短、病情进展缓慢、患肢周径轻度增大、张力不增大的情况下溶栓治疗也可取得较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治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病例资料。结果病例随访至2011年6月,2例患者患肢较健侧肿胀,站立时有静脉曲张,其余病例均治愈。结论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与病人因素、手术、解剖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围手术期应重视预防。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深静瓣功能不全的可靠方法,包括顺行性和逆行性造影。我院1991年4月~1994年4月对23例28条下肢进行了深静脉造影术。全部病肢顺行性造影,3例患肢做了逆行性造影,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23例,28条下肢;男性16例,女性7例;单肢病变18例,双肢病变5例;年龄18~67岁,平均36.5岁。行顺行性造影肢体28条,其中又行逆行造影3条。 1.2 临床表现 18条下肢均有不同程度浮肿,大隐静脉曲张26条,下肢沉重和疼痛18条,小腿下段色素沉着14条,有溃疡形成6条。 1.3 设备及其它准备 使用Super、100V、1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下肢 ,1 992年— 2 0 0 0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89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4例 ,女 35例 ,年龄 2 0岁~ 75岁 ,病程 3天~ 2年。左下肢 5 2例 ,右下肢 33例 ,双下肢 4例。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 ,临床分 3型 :①周围型8例 ,只有小腿部疼痛 ,压痛以及轻度肿胀 ,Homans征( + ) ;②中央型 5例 ,患肢肿胀严重 ,局部有炎症反应所引起的疼痛和压痛 ;③混合型 76例。本组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及彩超确诊。2 治疗方法 ①中药活血祛瘀汤 :党参 1 5 g ,黄芪 2 …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是诊断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可靠方法。我院自 1993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对 891例共95 6条下肢施行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91例 ,男性 4 89例 ,女性 4 0 2例 ,年龄 5 0 .0 8± 16 .4 8岁 (6~ 82岁 )。病史 1个月~ 4 0多年。 95 6条下肢中 ,浅静脉曲张 82 7条 (86 .5 % ) ,肢体肿胀 4 4 6条(46 .7% ) ,酸痛不适 399条 (41.7% ) ,小腿下段色素沉淀 4 81条 (5 0 .3% ) ,足靴区溃疡 181条 (18.9% ) ,下肢皮肤血管痣2 3条 (2 .4 1% ) ,下肢粗长 2 9条 (3.0 3% ) ,腹壁浅静脉…  相似文献   

12.
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屈文华  谢春明 《当代医学》2010,16(11):128-130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介入治疗,其中12例经患肢大隐静脉,32例经患肢足背静脉微泵加压推注尿激酶顺行溶栓,44例行介入置管溶栓术,13例置管溶栓后患者行球囊扩张术,共有50例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以健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为评价指标,治疗随访1年。结果88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体有效率93.2%,溶栓前、后的健患侧大腿周径及小腿周径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静脉通畅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静脉通畅率52.1%±15.9%,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静脉通畅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疗效良好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我们应用丹参、低分子右施糖酐与肝素、尿激酶合用治疗深静脉血栓形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1~ 1999年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共 6 2例 (均为单侧 ) ,其中男 4 1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6 2岁 ,发病时间最长 6个月 ,最短 3天 ,其中发病半个月以内者占 6 5%。多数患者明显体征为患肢肿胀 ,患肢的大腿周径比健侧粗约5~ 10cm不等 ,小腿周径比健侧粗 4~ 6cm不等。静脉血栓部位有较明显压痛。Homans征呈阳性。患肢行动不便或有小腿疼痛 ,深静脉造影或彩超检查示 :不多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不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适应性厦疗效。方法:确诊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左下肢35条,右下肢5务。患肢较健侧增粗3cm-8cm。病程多数在1d-30d。常规抗凝溶栓治疗25例,介入治疗15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病侧静脉留置溶栓导管。结果:常规治疗组3d-5d患肢开始缩小。介入治疗组2d后患肢明显缩小,3例导管留置处皮下血肿,腹部、大腿皮肤青紫明显。显效2例(均为介入治疗组2/15),有效37例,死亡1例。结论:深静脉血栓常规溶栓抗凝治疗安全、有效,不爱严格条件限制,介入治疗更具优势,可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高位置管隐股交界处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手术治疗的35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前均行传统造影及大隐静脉高位置管顺行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手术方式,并通过手术中所见及术后随访评价术前检查的准确性。结果35例患者46条患肢术前两种造影方法均获成功,确诊率为100%,4条患肢为单纯性大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10条患肢为股深静脉1度反流,25例2~3度反流,7例4度反流。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置管隐股交界处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全程显影效果好,显影速度快,造影剂用量少,患者痛苦轻,确诊率高,对手术方案制定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发育不全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7年3月,我们在300例下肢深静脉造影中,发现先天性下肢深静脉辩发育不全4例。本文就该病的诊治特点及对倒流性静脉病的分类意见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例(4条肢体),均为男性;年龄19~28岁,平均22.5岁;病程6~12年,平均8.7年。主要表现:肢体肿胀、沉重、胀痛、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湿疹、溃疡等。1.2特殊检查1.2.1深静脉顺行造影:造影剂经隐-股静脉瓣及交通支向浅静脉倒流;深静脉呈直管状扩张,股、静脉无明显瓣膜形态;小腿段深静脉主干较正常粗,辩膜数量较正常少,分布不匀。1.2.2经皮-静脉…  相似文献   

17.
尿激酶和巴曲酶联合治疗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高 ,溶栓治疗风险大 ,目前尚未有溶栓治疗的统一方案。我院自 1999年起 ,采用巴曲酶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人DVT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6月期间入院的患者共 33例 ,所有患者均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确定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伴患侧下肢肿胀疼痛 ,行走困难 ,双大腿周径相差0 .5~ 6cm ,平均 3.5cm ,小腿周径相差1.5~ 4 .5cm ,平均 3.1cm。33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 18例 ,男10例、女 8例 ;年龄 5 6~ 75岁 ,平均6 6 .4岁。 …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病。我院自 1 993年 8月~ 2 0 0 2年 5月共收治 1 4 5例该病患者 ,现就其治疗问题谈谈体会。1 临床资料男 6 5例 ,女 80例 ,均为单侧。年龄 4 1~ 84岁。周围型 31例 ,中央型 4 6例 ,混合型 6 8例。发病至治疗时间 ,2天内 2 4例 ,3~ 5天内 4 6例 ,6~ 8天 1 8例 ,1 0天以上5 7例。其中实施手术取栓者 4 1例。2 治疗方法非手术组 1 0 4例。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分期分别给予尿激酶 2 0~ 1 0 0万u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中 ,每日由患侧静点 1次。手术组 4 1例。亦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分期 ,采用吸引管吸引…  相似文献   

19.
下肢静脉疾病是外科常见病 ,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引起倒流性静脉疾病和浅静脉曲张最主要的原因[1] 。自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科对 5 6例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 6 0条患肢施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人工血管包窄术 ,取得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14例 ;左下肢 5 2条 ,右下肢 8条 ;双侧 4例 ,共有患肢 6 0条。年龄为 36~76岁 ,平均 5 4岁。病程 3~ 4 5岁 ,平均13 6年。其中 4条曾做过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手术。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大小隐静脉曲张 ,患肢…  相似文献   

20.
杨斌  岳巍  侯青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6):647-647,655,658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外科常见病 ,临床就诊患者多处于中、晚期病程 ,患者常出现患肢溃疡、色素沉着、水肿、沉胀 ,传统的治疗方法及现行的瓣膜手术的远期疗效多不满意。我们设计了“股浅静脉干上段包缩术”,1993~1999年应用此法治疗 5 4例患者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 5 4例 ,女 11例 ,男 4 3例 ,年龄 2 6~ 6 5岁 ,平均年龄 4 5 .5岁。病程 6~ 2 5年。1.2 临床表现 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沉重、胀痛 5 4例 ,患肢浮肿 4 8例 ,湿疹样改变、足靴区色素沉着 18例 ,慢性溃疡 12例。 39例按孙建民等 [1 ] 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