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翳风穴放血、完骨穴放血、肺腧穴放血等方面综述了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和研究概况。参考文献14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单纯针刺治疗与急性期加刺络放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本着急性期着重远端取穴,针刺面部穴采用浅刺法,留针时间短,禁止加电针;后期着重局部取穴留针时间长的原则,施以相同的取穴。但治疗组于急性期加取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每日1次,连续使用7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1%和100%,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0%和71.1%,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同时加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庞立红 《河南中医》2014,34(1):142-142
目的:观察巨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针刺患侧局部、健侧合谷后在患侧牵正、翳风两穴用三棱针点刺皮肤出血,然后拔留罐5min,以出10mL恶血为宜。结果:急性期及早应用本法是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程,提高面瘫治愈率的有效方法。结论:巨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加刺络拔罐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1岁;发病时间最短1d,最长18个月,多数在7d内就诊。诊断要点:(1)急性起病,1~5d内达高峰。(2)病前可有病毒感染、受凉、过劳等原因,病初...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9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愈显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4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刺络拔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耳后疼痛症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宏伟  李琳 《光明中医》2010,25(9):1674-1674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耳后疼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刺络拔罐法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0.00%、52.7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耳后疼痛症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筋透刺合刺络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筋透刺合刺络组与常规针刺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治愈率为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一定疗效,而治疗组的治愈率高。结论:经筋透刺合刺络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瘫是多发病、常见病 ,任何年龄均可起病 ,但以青壮年为多见。本病发病急速 ,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肌肉驰缓麻痹。近年来笔者联合采用针刺加刺络拔罐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80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 ,男 4 8例 ,女 32例 ;年龄最小8岁 ,最大 81岁 ;发病时间最短 1天 ,最长 18个月 ,多数在 7天内就诊。2 诊断要点2 .1 发病年龄不定 ,急性起病 ,1~ 5天内达高峰。2 .2 病前可有病毒感染、受凉、过劳等原因。病初可有耳后疼痛。2 .3 主要症状为病侧表情肌瘫痪 ,即额纹消失 ,眼裂变大 ,闭目不严 ,鼻…  相似文献   

9.
翳风穴刺络拔罐为主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笔者采用翳风穴刺络拔罐为主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48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96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 ;病程均在 10d以内 ;其中男 40例 ,女 5 6例 ;年龄最大 80岁 ,最小 7岁 ,以青壮年居多。按初诊次序随机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48例。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穴位针刺辅助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及对H-B分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各7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联合组给予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H-B分级评分、症状和体征评分及FDI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痊愈率为70.00%,高于针刺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针刺组为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下降,联合组患者额纹消失程度、面部表情自然程度、鼻唇沟变浅程度、眼裂闭合程度和口角歪斜程度积分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分级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6周,联合组患者的H-B分级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DI评分均明显改善,联合组患者的FDIS评分低于针刺组,FDIP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针刺辅助刺络拔罐治疗可以降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H-B分级评分,改善患者的症状和FDI评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痤疮,中医称为"粉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素体湿热内蕴,加之感受风邪。刺络拔罐法是刺络放血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中医疗法,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回顾近5年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有效率高,且简便易行,配合针刺、耳针、电针、火针、中药等方法 ,使痤疮的治疗手段更加丰富,疗效更显著。但存在放血量、留罐时间、疗程长短及证型分类不统一,远期疗效评价少见,机理研究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以来,笔者采用以针刺、拔罐为主,辅以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并设对照组60例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多数为急性起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面部表情肌瘫痪可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常表现为面部表情动作不灵活、口眼(喁)斜等.大多急性期为7d~10d,恢复期为10 d~3个月.虽然本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康复效果的确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早期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135例,并和单纯针刺治疗85例相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粗针快刺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瘫 ,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中医称为口眼斜 ,其病机多为脉络空虚 ,风寒之邪 ,乘虚侵袭阳明 ,少阳经脉所致。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 ,筋脉纵缓不收而致 ,据笔者多年临床经验与观察 ,用粗针快刺拔罐疗法 ,治疗周围性面瘫 ,疗效较好 ,简便快捷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文所涉 2 78例患者 ,男性 1 92例 ,女性86例 ,年龄 2 0~ 3 0岁 1 3 2例 ,3 0~ 40岁为 95例 ,40~ 5 0岁为 5 1例 ,病程 :1 0天 87例 ,1 0~ 2 0天 1 42例 ,2 0~ 3 0天 49例。 部位 :左侧 1 3 5例占 48. 5 4 % ,右侧 1 43例占 5 1 . 41 %2 治疗方法2 . 1 取穴  …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失治误治或个体因素导致周围性面瘫病程超过2个月仍遗留面部功能障碍称为顽固性周围性面瘫[1].笔者采用透刺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7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78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男37例,女41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  相似文献   

16.
络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2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7.
对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从单纯刺络拔罐法、刺络拔罐疗法配合药物疗法、刺络拔罐配合耳穴(耳尖放血、耳穴压丸)疗法、刺络拔罐配合其他疗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刺络拔罐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围性面瘫(以下简称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笔者近年来采用刺络拔罐配合电针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脑外伤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加刺络拔罐法.结果:针刺加刺络拔罐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两周后患者周围性面瘫治愈.结论:针刺疗法加刺络拔罐疗法配合三间穴可通调气机,使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加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能,从而加速机体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根据其发病原因,笔者有针对性地选用翳风穴为主进行治疗。通过对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56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本法具有选穴少、痛苦小、疗程短、疗效高的特点。本组56例全部有效,痊愈率达8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