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产麻黄的形态组织学研究——Ⅰ.北方主产的七种麻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生  李胜华  楼之岑 《药学学报》1989,24(12):937-948
据文献记载和作者的调查,我国产麻黄属(Ephedra)植物共有13种3变种1变型。本文报道我国北方生产的7种麻黄生药形态组织学比较研究结果。7种麻黄是: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unge、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膜果麻黄E.przewalskii Stapf,单子麻黄E.monosperma Gmel.ex Mey.、雌雄麻黄E.fedtschenkoae Pauls和细子麻黄E.reaeliana Florin。文中附有生药性状与组织构造特征比较表及生药组织图。  相似文献   

2.
据文献记载和作者的调查,我国产麻黄属(Ephedra)植物共有13种3变种1变型。本文报道我国北方生产的7种麻黄生药形态组织学比较研究结果。7种麻黄是: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unge、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膜果麻黄E.przewalskii Stapf,单子麻黄E.monosperma Gmel.ex Mey.、雌雄麻黄E.fedtschenkoae Pauls和细子麻黄E.reaeliana Florin。文中附有生药性状与组织构造特征比较表及生药组织图  相似文献   

3.
中药透骨草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延明  李胜华  楼之岑 《药学学报》1982,17(12):928-941
目前中药应用的透骨草主要有五种——大戟科植物地构叶Speranskia tuberculata(Bunge)Baill.的地上部分、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lna L.的地上茎、紫葳科植物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Lam.的地上部分、毛茛科植物黄花铁线莲Clematis intricata Bunge的地上部分(黄花铁线透骨草)和细叶铁线莲C.aethusaefolia Turcz.的地上部分(细叶铁线透骨草)的生药形态、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HPLC、LC-MS等手段确定了丹参提取物中的小组分丹酚酸E,并考察了加水量、提取温度、时间和pH对丹酚酸B、E相对含量及丹酚酸B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提取条件下,丹酚酸B、E相对含量变化显著,推测两者存在一定转化机制。丹酚酸B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丹参药材中加入8倍体积水,用1 mol/L盐酸调至pH 4 0,70℃提取60min,丹酚酸B的收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5.
通过历代文献考证和现代植物学的研究,对《金匮要略》中钩吻的原植物来源进行考证,确定书中记载钩吻应为伞形科植物毒芹Cicuta virosa L.或毛茛属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禺毛茛R.cantoniensis DC.、扬子毛茛R.sieboldii Miq.和茴茴蒜R.chinensis Bunge.等一类植物。  相似文献   

6.
知母中的两种新呋甾皂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知母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煎提取、大孔吸附树脂SP825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等进行分离,并通过化学手段和光谱分析(FAB-MS,1H NMR,13C NMR,1H-1H COSY)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知母根茎中分离得到6种甾体皂苷,分别鉴定为:(25S)-26-O-β-D-吡喃葡糖基-22-羟基-5β-呋甾-2β,3β,26-三醇-3-O-β-D-吡喃葡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知母皂苷N,1),知母皂苷El(2),(25S)-26-O-β-D-吡喃葡糖基-22-甲氧基-5β-呋甾-2β,3β,26-三醇-3-O-β-D-吡喃葡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知母皂苷O,3),知母皂苷E2(4),(25R)-26-O-β-D-吡喃葡糖基-22-羟基-5α-呋甾-2α,3β,26-三醇-3-O-β-D-吡喃葡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purpureagitosid,5),marcogenin-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 (6)。结论化合物1和3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知母皂苷N和知母皂苷O,化合物5为首次从知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败酱科败酱属的八种植物进行了生药形态组织的比较研究和描述,讨论了几种败酱根茎中周皮的发生部位以及木质部中薄壁组织环带的发生与发展,并指出北京延庆县采到的双蕊败酱与从其模式标本产地辽宁老铁山采得的标本虽然形态上相同,但组织构造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丹参种子、丹参油、丹参种子饼中是否含有丹酚酸B、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以及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豫西丹参种子、丹参油、丹参种子饼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丹参种子、丹参种子饼中检出丹酚酸B,丹参油中未检出丹酚酸B,丹参种子、丹参种子饼及丹参油中均未检出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结论丹参种子及其加工品中含有丹参根及根茎中的丹酚酸B成分,为合理利用新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膜荚黄芪中新异黄酮苷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芪为常用中药,有利尿、降压、强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为满足市场需要,江苏省从山东引种膜荚黄芪至徐州等地栽培,由于生态条件的差异,徐州黄芪外观呈一定木质化,有碍销售,为此,作者曾对其进行比较研究[1],发现外观木质化与活性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北马兜铃的化学成分研究——Ⅱ、马兜铃酸E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om the root of 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 six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one of them is a new phenanthrene compound containing nitro group for which the name aristolochic acid E is suggested. By means of spectral methods combined with chemical analysis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aristolochic acid E was determined to be 7-methoxy-8-hydroxy-aristolochic acid. The other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as allantoin, aristolochic acid A, magnoflorine, β-sitosterol and daucostero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准确鉴定药材,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并进一步制定多花筋骨草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及数码显微成像技术.结果:明确了多花筋骨草根、根茎及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多花筋骨草的鉴定及区别同科同属植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垂盆草对四环素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以及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分离垂盆草的不同部位,即醇提部位、水提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利用四环素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采用生化法检测小鼠肝功能和血脂指标、HE染色检测病理组织学改变、生化法测定氧化损伤指标等,从而确证垂盆草的有效部位。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四环素24 h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甘油三酯(TG) 和胆固醇(CHO)显著降低,肝组织丙二醛(MDA)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下降,肝脏的中央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周围出现肝细胞肿胀、水样变性等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正丁醇提取部位能显著抑制血清转氨酶的升高,缓解血脂的降低;醇提部位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可明显减轻上述病理改变;正丁醇提取部位对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显著;此外,正丁醇提取部位中黄酮的含量高于醇提部位的黄酮量。结论 垂盆草的不同部位可显著缓解四环素所致小鼠脂肪肝的作用,尤其是正丁醇提取部位作用更强,其作用与其成分中含黄酮量高有关,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增强其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薤白中腺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部位、不同加工方法的薤白中腺苷的含量 ,将结果进行比较得出 :(1)在花期 ,薤白中的腺苷主要向花和叶中转移 ;(2 )春秋两季则主要存在于鳞茎中 ,易于进行采摘 ;(3)新采集的薤白经蒸法加工其腺苷含量高于煮法 .本实验结果为薤白的栽培、采收及加工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文冠果各部位中文冠果皂苷E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文冠果各部位的文冠果皂苷E(bunkanka saponins E)的含量。方法采用重结晶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HPLC法测定其含量。用Hypersil ODS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体积比为70.00∶30.00∶0.02),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4℃,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文冠果皂苷E质量浓度在0.009 8~0.196 0 g.L-1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6);果壳、果柄、种皮和种仁中文冠果皂苷E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值分别为100.4%、1.64%(n=6);100.2%、2.72%(n=6);100.2%、2.12%(n=6);99.2%2、.28%(n=6)。结论该方法为文冠果不同药用部位(果壳、果柄和种皮)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酸枣仁皂苷E的结构鉴定酸枣仁皂苷E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酸枣仁(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酸枣仁的化学成分,用波谱(IR,UV,MS,NMR)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酸枣的干燥种子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枣仁皂苷E(1,jujuboside E),酸枣仁皂苷B(2,jujuboside B)及酸枣仁皂苷A(3,jujuboside A),白桦酯酸(4,betulic acid),硬脂酸(5,stearic acid),蔗糖(6,sucrose)和肌苷(7,inosine)。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5,6和7为首次从酸枣仁中获得。  相似文献   

16.
王天志  楼之岑 《药学学报》1985,20(2):123-136
本文对败酱科败酱属的八种植物进行了生药形态组织的比较研究和描述,讨论了几种败酱根茎中周皮的发生部位以及木质部中薄壁组织环带的发生与发展,并指出北京延庆县采到的双蕊败酱与从其模式标本产地辽宁老铁山采得的标本虽然形态上相同,但组织构造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黄芪茎叶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黄芪茎叶与根部化学成分,探索其有无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提取含量测定的方法对黄芪茎叶与根部化学成分对比分析。结果:黄芪茎叶与根部化学主要成分比较,只是成分含量上的差异。结论:黄芪茎叶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白薇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结果:白薇中含有C_(21)。甾体皂苷、白薇素、挥发油、强心苷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等方面药理活性。结论:白薇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对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节缬草的解剖构造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黑龙江省毛节缬草的解剖构造,明确其鉴别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缬草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结果:明确了黑龙江省毛节缬草的根、根茎、茎和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毛节缬草的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猫眼草全草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猫眼草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对其中的43种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所鉴定的成分占总流出峰面积的75.86%。其中醛类化合物14种,占30.77%;酮类8种,占19.02%;醇类14种,占17.08%。结论本文首次分析了猫眼草全草挥发油成分,为了解猫眼草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