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丙二醛(MDA)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20例(观察组),其中角膜上皮炎82例,角膜基质炎38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FN-γ和MDA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FN-γ[(12.02±2.0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1.01±3.2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MDA[(8.02±1.10)nmol/mL]明显高于对照组[(3.81±1.02)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基质炎患者血清IFN-γ[(9.10±2.02)pg/mL]明显低于角膜上皮炎患者[(13.40±1.9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基质炎患者血清MDA[(10.55±1.23)nmol/mL]明显高于角膜上皮炎患者[(6.88±1.03)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FN-γ和MDA呈负相关(r=-0.239,P0.05)。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IFN-γ水平降低,而血清MDA水平升高,与角膜炎类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小鼠角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8、9阳性细胞计数、细胞来源及临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基质炎(HSK)模型,分别收集正常角膜和感染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后2d、7d、14d的小鼠角膜,行免疫组化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免疫组化切片的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不同时间点MMP-2、8、9在角膜组织中的定位,并分别统计中央角膜及周边角膜基质中MMP-2、8、9阳性细胞、MMP-2、8、9阳性的中性粒细胞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总细胞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后第2天,上述各细胞表达增加,主要位于浅表基质层及上皮下的炎性细胞,周边角膜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和MMP-2、8、9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中央角膜基质中;感染后第7天,MMP-2、8、9及中性粒细胞表达下降;感染后第14天可见中央角膜坏死及角膜溃疡形成,同时角膜基质和浸润的炎性细胞中尤其溃疡处,可见MMP-2、8、9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HSV-1感染角膜后,大量中性粒细胞自角膜缘血管网侵入中央角膜基质。中性粒细胞与角膜细胞释放大量的蛋白水解酶(MMP-2、8、9),可能在角膜上皮炎、角膜溃疡穿孔、新生血管形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环磷酰胺、来氟米特和甲泼尼龙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的疗效。方法将7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来氟米特组及甲泼尼龙组(n=15)。空白组气管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溶液0.2 m L,其余5组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 mg/kg)建立肺纤维化模型,24 h后分别对空白组、模型组每日用0.2 m L 0.9%氯化钠注射溶液灌胃,药物组每日分别用环磷酰胺(50 mg/kg)、来氟米特(4 mg/kg)和甲泼尼龙灌胃(10 mg/kg)。并于造模后第7、14、28天分批处死小鼠,取小鼠肺脏评估肺泡炎程度及纤维化的程度。结果 (1)博来霉素诱导组小鼠体质量较对照组减轻(P<0.05),环磷酰胺、来氟米特组和甲泼尼龙组小鼠在第7、14、28天小鼠体质量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加(P<0.05)。(2)与模型组相比,环磷酰胺组与甲泼尼龙组小鼠7天、14天时肺泡炎评分降低(P<0.05);第7天、14天、28天时纤维化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来氟米特组小鼠肺泡炎及纤维化评分较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磷酰胺和甲泼尼龙能显著降低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减轻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但来氟米特没有类似作用。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干预长春新碱抑制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芎嗪(LH)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生长及干预长春新碱(VCR)抑制小鼠BMSC增殖的作用。方法①LH5、10、20、40μg/mL,以及VCR2.5、5、10、15μg/mL分别与BMC共同培养14d,测定细胞增殖。②LH5、10、20、40μg/mL与BMC预培养1h后再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μg/mLVCR继续培养  相似文献   

5.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促进皮肤创面的新血管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是有促进血管生成作用的CXC类趋化因子,研究发现其在调节一些重要组织/器官的损伤修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对其在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还不很清楚.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在创面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6/08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六室完成.材料:SPF级昆明小鼠6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30g;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抗体为美国Santa Cruz Biotechnology 公司产品.方法: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伤模型,分为3组,即对照组,10mg/L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抗体组和20 mg/L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抗体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在创面及创周连续6d注射不同质量浓度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抗体(0,10,20mg/L).主要观察指标:创伤后3,4,5,6,7 d,以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创面CD146表达情况,并观察创面微血管密度及创面收缩率.结果:伤后各天,10 mg/L抗体组和20 mg/L抗体组CD146 mRNA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均少于对照组(P<0.05),伤后5,6,7 d,抗体组CD146 mRNA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多于3,4 d(P<0.05);伤后6,7 d,10 mg/L抗体组创面收缩率低于对照组(P<0.05),伤后5,6,7 d,20 mg/L抗体组创面收缩率低于对照组(P<0.05),抗体组间仅在伤后7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阻断创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作用,能够降低创面新血管化程度,从而可能影响创面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哌替啶类衍生物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ndine,MPTP)建立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对小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7在北京宣武医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选择C57BL/6L小鼠60只,采用不同剂量MPTP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随机分6组,MPTP40mg/kg皮下注射1次组10只;MPTP20mg/kg腹腔注射,每2h1次,注射3次组10只;MPTP25mg/kg腹腔注射,每2h1次,注射3次组10只;MPTP45mg/kg皮下注射1次组10只;MPTP35mg/kg皮下注射1次组10只;正常对照组10只。采用Lowry法测定纹状体组织中多巴胺含量/蛋白质含量。结果:纳入动物60只,52只进入结果分析,其中8只均在处死前死亡。MPTP使小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性下降。正常对照组多巴胺含量为(136.39±41.61)μg/g;MPTP35,40,45mg/kg皮下注射1次组分别为(107.97±26.92),(85.91±24.60),(74.13±12.49)μg/g,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79.16%,62.99%,54.35%;MPTP20,25mg/kg腹腔注射每2h1次,注射3次组分别为(44.90±18.41),(44.30±29.44)μg/g,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32.92%,32.48%。5个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MPTP20mg/kg腹腔注射每2h1次,注射3次和MPTP40mg/kg皮下注射1次两种模型是对帕金森病不同研究方向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和香青兰总黄酮对哮喘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白藜芦醇用药组(空白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和香兰总黄酮用药组(香兰总黄酮组,空白组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分组后,对各组小鼠称重。构建哮喘小鼠模型,出现阳性反应后5周。白藜芦醇用药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10μl/g灌胃,白藜芦醇组灌胃95 mg/kg白藜芦醇溶10μl/g,地塞米松组小鼠灌胃1 mg/kg地塞米松溶液10μl/g。香青兰总黄酮组:香青兰总黄酮组小鼠灌胃香青兰总黄酮溶液95 mg/kg,其余同白藜芦醇用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 d。实验后,对各组小鼠测定体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白藜芦醇用药组和香兰总黄酮用药组小鼠BLAF中IL-6、TNF-α和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进一步两两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BALF中IL-6和TNF-α含量增多(P 0. 05);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香青兰总黄酮组和地塞米松组哮喘小鼠的BALF中IL-6和TNF-α降低(P 0. 05),但白藜芦醇组哮喘小鼠BLAF中IL-6的抑制作用低于地塞米松组(P 0. 05),而香青兰总黄酮组TNF-α含量高于地塞米松组(P 0. 05);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香青兰总黄酮组和白藜芦醇组小鼠体重下降(P 0. 05)。结论白藜芦醇和香青兰总黄酮对哮喘小鼠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通过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细菌内毒素标准品(LPS),建立内毒素诱导一氧化氮(NO)升高的小鼠模型。方法50只小鼠,雌雄各半,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内毒素标准品(LPS)溶液:Ⅰ组:每只小鼠注射0.2ml0.9%生理盐水;Ⅱ组:每只小鼠给予LPS2.5mg/kg;Ⅲ组:每只小鼠给予LPS5mg/kg;Ⅳ组:每只小鼠给予LPS10mg/kg;Ⅴ组:每只小鼠给予LPS5mg/(kg·d),共给药3d;观察给药后各组小鼠血浆、肝组织、脑组织中NO浓度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Ⅰ-Ⅴ组小鼠血浆中NO浓度分别为(μmol/L):84.58±9.82;160.46±62.21;320.26±180.03;261.44±189.34;79.08±39.70;其中Ⅱ、Ⅲ、Ⅳ组与Ⅰ组有统计学差异;Ⅰ-Ⅴ组小鼠肝组织中NO浓度分别为(μmolo/gprot):16.39±1.06;15.25±0.09;20.41±2.06;22.12±1.59;20.29±1.59;其中Ⅰ、Ⅱ组与Ⅳ、Ⅴ组、与Ⅲ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Ⅰ-Ⅴ组小鼠脑组织中NO浓度(x-±s)分别为(μmologprot-1):7.21±2.86;5.80±1.93;13.47±4.64;13.84±2.63;16.40±5.27;其中Ⅰ、Ⅱ组与Ⅲ、Ⅳ、Ⅴ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注射LPS标准品5mg/kg以上,可以建立内毒素诱导的NO升高的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龙虾壳聚糖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4/12在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生化研究室和江苏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动物选用45d的健康雄性ICR清洁级小鼠100只。①龙虾壳聚糖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取正常小鼠20只,禁食3h后测定空腹血糖,按血糖水平的高低随机抽签法分成龙虾壳聚糖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龙虾壳聚糖用10g/L醋酸配制,龙虾壳聚糖组小鼠按剂量200mg/(kg·d)连续灌胃;正常对照组以10g/L醋酸20mL/kg灌胃,连续30d。30d后禁食3h测定其空腹血糖值。②制备糖尿病模型:取正常小鼠80只,用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尾静脉注射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剂量100mg/kg,容积10mL/kg,6d后测定禁食3h后各小鼠的空腹血糖,以血糖值≥25mmol/L者确定为高血糖模型成功动物。③龙虾壳聚糖对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取高血糖模型成功大鼠40只,随机分成龙虾壳聚糖50,100和200mg/kg3个剂量组和高血糖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给予10g/L醋酸灌胃,剂量20mL/kg,连续30d;龙虾壳聚糖50,100和200mg/kg剂量组分别给予龙虾壳聚糖50,100和200mg/(kg·d)(用10g/L醋酸配制),连续30d。第31天禁食3h后测定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值,比较各组动物血糖值及血糖下降百分率。血糖下降百分率=[(实验前血糖值一实验后血糖值)/实验前血糖值]×100%。④龙虾壳聚糖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在各组小鼠测定空腹血糖值后,龙虾壳聚糖50,100和200mg/kg剂量组分别继续给予龙虾壳聚糖50,100和200mg/(kg·d);模型对照组给予10g/L醋酸灌胃,剂量20mL/kg。15~20min后经口给予葡萄糖溶液2.0g/kg,于0,0.5,2h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血糖值。观察模型对照组与龙虾壳聚糖50,100和200mg/kg剂量组在给予葡萄糖后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血糖曲线下面积=0.25×(0h血糖值 4×0.5h血糖值 3×2h血糖值)。结果:实验小鼠10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①龙虾壳聚糖在50,100和200mg/kg的剂量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01),血糖降低百分率分别达16.08%、19.05和25.00%,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血糖值仅降低9.92%。②龙虾壳聚糖100和200mg/kg剂量组均具有不同程度地增强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作用,血糖曲线下面积:模型对照组为(57.6±3.69)mm2,龙虾壳聚糖100和200mg/kg剂量组分别为[(52.1±3.06),(49.2±2.52)mm2],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和P<0.001)。③龙虾壳聚糖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④模型制备和行为学结果:糖尿病小鼠模型制备6d测定禁食3h后各小鼠的空腹血糖值为25~28mmol/L,并出现了明显的多饮多尿消瘦等糖尿病症状。结论:龙虾壳聚糖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和增强糖耐量的作用,且不影响正常糖代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川崎病小鼠心肌损伤及血管炎症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只5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川崎病模型组、Rb1低剂量组和Rb1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干酪乳酸杆菌细胞壁提取物(LCWE)建立川崎病模型,空白对照组和川崎病模型组进行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Rb1低剂量组和Rb1高剂量组分别灌胃30 mg/kg和60 mg/kg人参皂苷Rb1,1次/d,连续21d。分别于干预前1 d以及干预后7、14、21 d对各组小鼠进行称重并记录。干预结束后,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内皮素-1(ET-1)水平,总一氧化氮(NO)检测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NO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采用全自动凝血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小鼠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浆AT-Ⅲ水平。结果 干预后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及剂量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入住的75例脓毒症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起始分别给予0.5 μg/kg和1.5 μg/kg右美托咪定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小管Fc受体(FcRn)调节尿蛋白稳态和肾损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48只无特定病原体级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肾损伤组(n=24)与对照组(n=24).肾损伤组经尾静脉注射抗胸腺细胞血清0.5 mg/100 g,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记录2组小鼠建模第1、7、21天的24...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蛋白C(PC)及血浆蛋白S(PS)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初诊MPN患者40例、MPN治疗后患者4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初诊组、治疗后组、对照组。观察3组研究对象、不同临床特征MPN患者的NGAL、VEGF、PC及PS表达水平,分析影响MPN患者的NGAL、VEGF、PC及PS表达水平的因素。结果初诊组、治疗后组的NGAL[(18.34±2.11)、(10.49±1.87)ng/mL]、VEGF[(239.29±10.45)、(151.34±9.13) pg/m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7±0.45) ng/mL、(78.66±8.35) pg/mL],初诊组、治疗后组的PC[(1 794.35±142.49)、(2 918.21±85.35) ng/mL]、PS[(43 424.64±102.41)、(63 467.47±125.48) ng/m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瘦素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I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小鼠的心肌保护作用,探讨瘦素参与的机制.方法 将36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①假手术组(12只);②短暂缺血/再灌注(I/R)组(6只):缺血3 min后再灌注5 min,进行3个短暂的循环;⑨标准I/R组(6只):缺血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④IPC组(6只):行3个短暂I/R循环后再进行标准I/R操作;⑤瘦素预处理组(6只):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50μg/kg小鼠重组瘦素.假手术组和短暂I/R组分别于再灌注后0(RP刻)、5、30、120 min取血,动态监测血清瘦素水平;其余各组于再灌注后120 min处死小鼠,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瘦素水平、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短暂I/R处理后5 min血清瘦素水平即较假手术组同期显著升高[(6.24±2.34)μg/L比(1.35±0.45)μg/L],30 min达峰值[(12.36±1.33)μg/L],之后逐渐下降,与假手术组水平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6±1.33)μg/L比(1.16±0.25)μg/L,P>0.05].与标准I/R组比较,瘦素预处理组与IPC组均可显著缩小梗死面积[(11.50±2.86)%、(9.00±1.90)%比(37.00±2.53)%],降低心肌瘦素[(8.36±3.42)μg/g、(6.71±2.03)μg/g比(15.51±3.92)μg/g]、MPO((17.10±3.95)μg/g、(13.33±2.88)μg/g比(30.83±4.06)μg/g]以及血清瘦素[(15.03±1.87)μ/L、(11.85±0.72)μg/L比(29.55±2.31)μg/L]、TNF-α[(35.10±10.12)ng/L、(27.04±5.18)ng/L比(81.34±14.20)ng/L]、IL-6[(167.39±72.83)ng/L、(149.13±37.69)ng/L比(477.30±29.09)ng/L]水平(均P<0.01).结论 低剂量瘦素预处理可模仿经典的IPC以减轻MIRI,瘦素参与IPC的心肌保护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ous endocarditis,IE)术后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相关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凝血功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IE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38例IE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Th17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sICAM-1及凝血功能指标[可溶性P-选择素(P selectin,sP-SLT)]浓度,并对两组间相关指标的浓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血清IL-1β、IL-6、IL-17及IL-21浓度[(29.88±6.49)、(14.89±3.31)、(21.89±3.01)、(563.26±67.36)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6.56±4.11)、(7.52±2.34)、(12.91±1.01)、(423.38±56.4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30、10.74、17.20、49.48,P均<0.05)。观察组术前血清sICAM-1、sP-SLT浓度[(1247.57(581.39,1794.66)μg/L、(60.29±6.6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837.28(405.68,954.47)μg/L、(27.37±5.5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37、t=22.30,P均<0.05)。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IL-1β、IL-6、IL-17及IL-21浓度[(16.19±4.07)、(7.73±2.40)、(13.83±0.94)、(425.33±52.12)ng/L]较术前[(29.88±6.49)、(14.89±2.31)、(21.89±3.01)、(563.26±67.36)ng/L]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02、13.25、15.76、9.98,P均<0.05)。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sICAM-1、sP-SLT1浓度[(901.46(472.15,1276.58)μg/L、(30.70±5.31)mg/L]较术前[(1057.26±463.06)μg/L、(60.29±6.61)mg/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16、t=21.51,P均<0.05)。结论在IE患者中Th17相关因子、sICAM-1及sP-SLT呈高浓度表达,同时术后上述因子浓度降低,提示以上因子可能作为辅助诊断、评估IE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中不同肾盂内压对患者术后肾功能、疼痛程度、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FUR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肾盂压力将患者分为高压组(肾盂压力≥30 mmHg且持续10 min以上,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断指再植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P选择素(GMP-140)水平变化的动态观察,探讨断指再植术患者血液出现高凝状态与再植成活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断指再植患者80例(再植组),采用定量ELISA法测定再植组患者术前、术后的VWF与P选择素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再植组术后2个指标的动态变化;比较同一观察时间点再植成活组与失败组间VWF与P选择素水平.结果 再植组与健康对照组间VW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6,P<0.01);再植组血浆VWF水平在术后1、4、8、16 h分别为(1 715±493)、(1 396±549)、(1 266±504)、(1 163±436)U/L,与健康对照组(903±187)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植组与健康对照组间P选择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6,P<0.01);再植组血浆P选择素水平在术后1、4、8、16、24 h分别为(14.7±2.6)、(12.5±3.0)、(11.8±3.2)、(11.1±3.0)、(10.5±2.6)μg/L,与健康对照组(9.1±1.2)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植成活组VWF水平在术前、术后1、4、8、16、24、48、72 h分别为(854±209)、(1 535±389)、(1 177±407)、(1 040±283)、(958±216)、(829±193)、(777±151)、(713±137)U/L;再植失败组分别为(1 202±164)、(2 333±243)、(2 146±161)、(2 039±244)、(1 865±170)、(1 645±283)、(1 427±331)、(1 188±262)U/L,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4、5.12、6.10、8.43、10.17、8.85、5.10、4.61,P均<0.05);再植成活组P选择素水平在术后1、4、8、16、24、48、72 h分别为(13.9±2.5)、(11.2±2.0)、(10.2±1.6)、(9.6±1.2)、(9.2±0.9)、(9.5±0.6)、(9.3±0.4)μg/L;再植失败组分别为(17.2±1.0)、(16.9±1.0)、(17.0±1.3)、(16.1±1.1)、(14.9±1.5)、(13.8±1.4)、(12.8±1.2)μg/L;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2、9.91、10.35、12.79、9.46、9.45、9.33,P均<0.01);术后不同时间段VWF、P选择素有动态变化,在术后1~4 h升高明显,持续至24、48 h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与VWF与P选择素水平有关.动态监测两者水平对判断血液出现高凝状态和抗凝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轻、重型聚丙烯网片植入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儿术后疼痛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亳州市人民医院91例经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轻型组(n=45)和重型组(n=46).其中轻型组患儿给予轻型聚丙烯网片植入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重型组患儿则给予重型聚丙烯网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源性缓激肽释放酶表达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38)与非复发组(n=38),并选择同期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体检的健康者7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内源性缓激肽释放酶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激肽释放酶-1(KLK-1)[(1.42±0.14)μg/L]、血清激肽释放酶-6(KLK-6)[(3.19±0.11)μ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KLK-1[(1.10±0.17)μg/L]、KLK-6[(3.01±0.12)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的血清KLK-1[(1.68±0.09)μg/L]、[KLK-6(3.43±0.10)μg/L]水平显著高于非复发组的KLK-1[(1.25±0.11)μg/L]、[KLK-6(3.11±0.07)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源性缓激肽释放酶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越高则患者的预后效果越差,可将内源性缓激肽释放酶作为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多模式镇痛应用于骨折术后治疗中对患者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 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选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选用多模式(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比较2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