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景制方阴阳配伍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林德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89,9(1):8-9
本文认为仲景应用阴阳配伍制方的理论基础在于人体生理上的阴阳平衡、病理上的阴阴盛衰,以及治则上的阴阳调协及药物的阴阳属性,并总结出仲景制方寒热、温凉、气味、升降、散敛、补泻、阴阳合用等八种阴阳配伍规律。 相似文献
2.
陈林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82,(1)
关于阴阳的标本问题,首见于《素问·标本病传篇》现分为三方面来谈。一、标本的意义标者末也,如树的枝叶;本者原也,如树之根系,用以说明病之先后缓急等。因为在病变中,若干 相似文献
3.
刘燕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1984,3(1):22-26
阴阳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指导着中医的医疗和预防工作,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发掘中医学宝库有必要搞清阴阳学说的实质,并加以正确地运用.谈到阴阳学说必然要涉及到阴阳的概念及其实质.从历史上看,“辨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毛泽东(《矛盾论》).我国最早的阴阳学说就是这样一种宇宙观,也可以说是一种辨证哲学思想,它来源于人类较原始的实践(包括医药实践)活动.由于自然科学自发的辨证唯物主义倾向和人类 相似文献
4.
周衡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4)
指出阴阳离合理论是《内经》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运用三阳离合、三阴离合及阴阳表里离合理论加以系统整理,对发掘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阴阳自和”中人身阴阳的深层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祝世讷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3):147-151
“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秦汉时期提出“阴阳自和”的概念和理论,张仲景的《伤寒论》及其后世研究对人身“阴阳自和”有了明确认识和临床运用。从现代系统自组织理论来看,“自和”是人身阴阳的深层规律,即人身的自组织规律,“阴阳自和”论是中医学关于人的自组织理论。但迄今的研究对这项理论重视不够,需要重新把它提出来,作为阴阳学说的一项基本理论,加深理论和临床研究,提示“阴阳自和”在发病和愈病中的枢机地位,发现 相似文献
6.
“阴阳自和”是人身阴阳的深层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祝世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3)
“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秦汉时期提出“阴阳自和”的概念和理论,张仲景的《伤寒论》及其后世研究对人身“阴阳自和”有了明确认识和临床运用。从现代系统自组织理论来看,“自和”是人身阴阳的深层规律,即人身的自组织规律,“阴阳自和”论是中医学关于人的自组织理论。但迄今的研究对这项理论重视不够,需要重新把它提出来,作为阴阳学说的一项基本理论,加深理论和临床研究,揭示“阴阳自和”在发病和愈病中的枢机地位,发展诊“自和”、用“自和”、助“自和”、调“自和”的诊治方法,确立“调其阴阳之所自,阴阳自和必自愈”的治则。 相似文献
7.
8.
9.
回顾了细胞基本结构模式图的发展历程,指出细胞结构的进化与易理相通。对易、太极、两仪、四象等概念做了考证并给出名称和图示一致的表述,用统一的逻辑揭示了四象图(俗称阴阳图、太极图)的生成过程。认为细胞生命产生和结构完善过程,符合"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经典论述。尝试为中医理论认识细胞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郑林珠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5):5-6
阴阳消长运动形式及太极图表示之我见郑林珠(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合肥230038)关键词:阴阳消长运动形式;太极图阴阳,最早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与现象的概括,即含有对... 相似文献
11.
气血阴阳大补汤能显著促进不同浓度 ConA(7.5~22.5μg/ml)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3H—TdR 掺入(P<0.05),及能显著刺激小鼠脾条件培养液(SCM)中克隆刺激因子(CSFs)产生(P<0.001)。结果提示该方剂有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刺激骨髓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中风选用阴阳经穴规律研究进展刘琴1卜彦青21山东中医药大学1995年级硕士研究生2500142山东省针灸科学研究所250014指导张登部关键词针灸中风阴经穴阳经穴中图法分类号R246·1针刺治疗中风已取得可喜进展,方法繁多,单就选经用穴而论,... 相似文献
13.
黄继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4):12-12,15
借助系统论某些原理,将人体阴阳的运动分为:初始平衡态、阴阳的自发运动态、人体的自我稳定,三步.认为"阴升阳降",是人体借助外部的物质、信息、能量以自我稳定的过程.这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依据,也使传统中医理论易混淆的三个概念:阴阳相和,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得到明确. 相似文献
14.
气味是中医药性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以气味分阴阳,则有气与气相对之阴阳、味与味相对之阴阳、气味相对之阴阳.气味各有厚薄,气味因其厚薄又可以各分阴阳.经典中医理论中关于气味阴阳的论述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其中气味之阴阳方面的问题主要有4个,气味之厚薄及其阴阳方面的问题主要有8个.这些问题长期未能引起学术界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夏桂成教授运用易学中的后天八卦学说建立阴阳太极八卦图的模式,诠释月经周期演变的实质,冀此指导临床更有效的对生殖节律失常的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依照"气分为二,必判阴阳"的原理,诠释《周易·系辞》之经典论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严格逻辑意义上规范了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等的图示与概念。易是创世之前的表征,太极是创世之初气无阴阳的混沌状态,两仪是阴阳二气由一元之气分化而出的状态,四象是表征了具有阴阳属性的二气相互作用的状态,八卦及其推演说明气分阳阳无限发展的规则。论证了四象图的生成过程,并推演了从一爻至八卦、从八卦至六十四卦的生成过程。揭示了八卦与四象图相结合的内在规律性、统一性,解开了千百年来的一个文化迷团。从而证明了阴阳规律有其内在严格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general law of science development, the articles analysised the main problem that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aced. Suggestion that if to make progress of theory of TCM can‘t leave the expanding of study fields aside. The ideal of evolution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guidance thinking to annotation theory of TCM as well as to make it progress. At the foundation of holding Yin-yang theory,five-zang organs theory correctly, suggested that using these theory to study the Phenomenon about cell、dissection and constitution etc.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指出阴阳盛衰,是导致疾病的根源;恢复人体阴阳相对的动态平衡,是治疗的目的。但在临床中阴阳失衡表现得错综复杂,恢复人体阴阳平衡的阈值,也非易事。医生要善于透过临床的症状抓住疾病的本质,才能更有效的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9.
老子思想对中医阴阳学说形成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阴阳学说源于<易经>,而又深受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此影响下,通过历代医家的努力,逐步形成中医所特有的阴阳学说,指导着临床实践.老子阴阳思想对中医归纳阴阳属性、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和三阴三阳等方面认识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药引应用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一清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18(3):3-4
药引是指方剂中以引导诸药直达病所及其他使之更好发挥治疗效果或消除某些副作用的药物,它是在中医方剂配伍原则及中药归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古人对药引的应用十分重视。尤在泾谓:“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医学读书记》)张睿也说:“汤之有引,如舟之有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