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控制性降压麻醉在鼻内窥镜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160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在局麻加度冷丁下手术,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控制性降压麻醉下行鼻内窥镜手术,除常规护理外加强循环系统的监测和管理.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常规组(P<0.001),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P<0.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窥镜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麻醉,能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疗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加强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是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杨灵君  张涛  项海民 《临床医学》2007,27(10):52-53
目的探讨局部表面麻醉在鼻内窥镜手术术中对控制性降压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随机分成4组,单纯全麻组(甲),全麻 表面麻醉组(乙),全麻 硝酸甘油组(丙),全麻 表面麻醉 硝酸甘油组(丁),每组各15例。记录诱导前后及术中各时段HR、MAP的变化,每30 min取最高、最低各两个值的均数作点状图。结果局部表面麻醉在鼻内窥镜手术术中可增加控制性降压的效果,使血压更易控制,并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鼻内窥镜手术,全麻 局部表面麻醉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下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鼻内窥镜直视下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降压组25例,先行静吸复合全麻后用硝酸甘油[1~10μg/(kg.m in)]控制降压;对照组25例,为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液量、血压(BP)、心率(HR)、尿量、输血量。结果在静吸复合全麻后用硝酸甘油控制降压,术中血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降压组均实现控制性降压。降压组出血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输液量和尿量较对照组减少(P<0.01),无任何并发症。两组术中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下用硝酸甘油控制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控制性降压下内窥镜鼻窦鼻腔手术的护理配合方式,总结积累经验.方法 将80例全麻下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患者分为控制性降压组及非控制性降压组,回顾性分析其护理配合方法和操作程序.结果 降压效果满意,控制性降压组出血量少于非控制性降压组(P<0.05),输注的液体量少于非控制性降压组(P<0.05),且护理配合得当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控制性降压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液体输注,从而缩短手术时间,而护理策略应着重于术中的循环、出血量以及术后的呼吸、神经系统的密切观察并协助医师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控制性降压治疗胸外科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6例胸外科手术后出血患者实施控制性降压,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使用微量注射泵精确输注降压药物,监测有创血压变化,加强重要器官功能监测,避免并发症.结果 6例患者控制性降压均取得了迅速、确切的止血效果,避免了二次手术.结论 实施控制性降压治疗胸外科术后出血时须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监测重要器官功能,以保障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降压药物口服超前控制性降压在鼻腔内窥镜手术中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ASA 1~2级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5例。观察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行超前控制性降压;对照组使用硝酸甘油行术中控制性降压。对比2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术中、拔管时、拔管后30 min、回病房后3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分别记录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创面渗血量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渗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AP较对照组患者更为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行超前控制性降压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能保证术中血压平稳、术中血压控制理想;术前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渗血量少,是鼻内窥镜手术控制血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在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全麻FESS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Ⅰ组为普通全麻组,Ⅱ组为控制性降压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手术时间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Ⅱ组显著小于Ⅰ组(P<0.05)。Ⅱ组降压效果良好(P<0.05)。结论:硝酸甘油降压可明显减少FESS术中出血量,且手术时间较短,是安全有效的控制性降压方法。  相似文献   

8.
钱冬兰 《护理学报》2014,(21):54-55
总结8例开胸术后早期出血患者应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的护理。遵医嘱正确应用硝酸甘油,由于控制性降压为非生理状态,具有潜在风险,如脑供血不足,低血压反应等,硝酸甘油泵入的速度及降压效果因人而异,护理人员在保证降压药物匀速持续泵入的同时,需加强生命体征及重要脏器功能的观察,做好有创血压的监测与维护,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保证降压治疗安全实施。本组8例开胸术后早期出血患者采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均取得迅速、确切的止血效果,避免了2次手术。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手术412例全麻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全身麻醉的优点及其管理。方法:对鼻中隔偏曲、单侧或双侧鼻窦炎、鼻息肉以及鼻窦炎复发患者行鼻内镜术的412例患者施行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术,并对手术过程中失血较多的患者施行控制性降压。结果:患者处于气管内插管全麻状态中顺利配合手术治疗,术中创面渗血较多的患者施行控制性降压后创面失血明显减少。结论: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术中镇痛完善,必要时采用控制性降压能有效地减少失血量,以及配合术者精细操作等优点,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选择,但由于手术部位与气道临近,因此全麻的管理又有别于其他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对全麻下的鼻内窥镜的手术配合常规进行总结。方法对在病房手术室施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的95例患者手术配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气管插管的全麻下并局麻强化下施行手术,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与器械组合、密切的手术配合、系统的器械保养和管理在鼻内窥镜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手术中由于鼻腔及鼻窦的解剖学特点,手术时出血较多。因此,手术过程中常需要采用控制性降压措施。2004年开始,我们在全麻下用硝酸甘油、艾司洛尔联合应用行控制性降压,以减少术中出血,还可净化术野,便于手术操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期鼻内窥镜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和降压组(II组),每组2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体重45 ̄66kg;年龄14 ̄50岁;ASA I ̄II级。无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2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1.2麻醉方法术前常规应用阿托…  相似文献   

12.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腔术野狭小,鼻黏膜毛细血管丰富导致鼻内窥镜术中出血多,妨碍术野及手术操作。控制性降压的目的是提供良好的术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为此本研究探讨瑞芬太尼和硝酸甘油联合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实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对照组实施硝酸甘油控制降压,观察组实施硝酸甘油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降压达标时间、硝酸甘油使用总量、全麻苏醒时间等手术情况及降压前即刻(T0)、降压后30 min(T1)和术后30 min(T2)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降压达标时间、硝酸甘油使用总量、全麻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停用降压药物血压回升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中实施硝酸甘油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保证术野良好质量,降压缓和,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降低硝酸甘油中毒风险,不良反应少,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对全麻下的鼻内窥镜的手术配合常规进行总结.方法 对在病房手术室施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的95例患者手术配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气管插管的全麻下并局麻强化下施行手术,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与器械组合、密切的手术配合、系统的器械保养和管理在鼻内窥镜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护理对缓解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病人疼痛的作用。[方法]将80例行鼻内窥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术中和术后均接受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评估两组病人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护理对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病人的疼痛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院自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月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方式为鼻疾患者手术 12 9例。麻醉方法经历局麻 ,局麻加强化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全麻插管并控制性降压四个阶段。现将全麻插管做鼻内窥镜手术 5 7例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5 7例患者中男 3 1例 ,女 2 6例。年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院开展的鼻内窥镜下鼻寞手术(FESS)中,由于鼻窦解剖上的原因,术中出血面较多,如何采用控制性降压减少术中出血,使术野清楚,有利于手术操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在术中采用硝酸甘油与艾司洛尔进行控制性降压的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佟姝艳 《护士进修杂志》2013,(21):1945-1946
目的观察嗜铬细胞瘤患者在该腔镜切除后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要点。方法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严格执行医嘱,术前施以降压和扩容等药物并配合心理护理。术后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数据准确无误。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得到准确调整泵入,做好嗜铬细胞瘤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3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均在有创血压监测下调整去甲肾上腺素和胰岛素剂量,血压、血糖、心律得以有效控制,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成活率100%。结论腹腔镜微创行有创血压监测,严密观察及护理,可使病人安全度过肾上腺危象期,是提高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微创鼻内窥镜手术的手术野小.鼻窦血管丰富且毗邻重要结构.因此要求术中出血少,保持术野清晰.故常需术中施行控制性降压,本次研究比较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行控制性降压与瑞芬太尼联合异氟醚、硝酸甘油联合七氟醚行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鼻内窥镜电凝治疗高血压鼻腔大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应用鼻内窥镜电凝治疗高血压鼻腔大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0例高血压鼻腔大出血患者术前积极预防失血性休克,针对性给予心理护理,合理应用降压药物;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维持血压稳定,加强对鼻腔渗血的观察和护理。结果:50例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鼻内窥镜电凝治疗高血压鼻腔大出血迅速准确,创伤小,止血效果好,而术前、术后周密细致的观察与护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