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驻戈壁沙漠部队军人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驻戈壁沙漠部队1 608名军人进行PU症状及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并进行胃镜检查、Hp检测。结果:军人PU相关症状发生率(Sc≥5)15.3%,标化后的PU患病率8.21%,其中军龄≥5年、特种兵、边防兵PU患病率高。Hp感染(0R3.2)、胃病家族史(OR2.5)、持续高强度军事训练(OR2.3)、躯体创伤史(OR1.9)、菌痢史(OR1.9)、年龄(OR1.1)与PU症状发生的关系较大。性格和生活事件与PU发生无关。结论:军人PU患病率较低,有下降趋势;发病情况在不同军龄、兵种之间存在差别,Hp感染、胃病家族史、持续高强度军事训练、躯体创伤史、菌痢史等与军人PU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军人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研究军人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特点,对减少平战时非战斗减员,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军人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幽门螺杆菌 (HP)由于其寄生特点 ,可免受胃酸对其损害 ,HP对胃组织的定向性以及与胃黏膜细胞表面存在有利于HP吸附的受体 ,使HP在胃黏膜细胞表面长期定植并与细胞表面型受体和细胞外基质受体结合 ;HP的空泡细胞毒素 ,干预了表皮生长因子 (EGF)激活信号性转导线路 ,抑制EGF刺激胃黏膜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 ,是溃疡易生成和不易根治、难以愈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近6年在本院进行胃镜检查的58 8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消化性溃疡的胃镜检出率、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性别构成比、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等。结果:胃镜检出消化性溃疡11 307例,总检出率为19.20%。其中十二指肠溃疡7 140例(63.15%),胃溃疡3 179例(28.12%),复合性溃疡988例(8.73%)。11 307例溃疡患者中Hp阳性者5 461例,总Hp检出率为48.30%。在年龄构成比方面,〈20岁人群组溃疡发病率(11.46%)最低,〉60岁人群组溃疡发病率(33.74%)最高。在发病季节方面,1~3月发病率(39.25%)最高,7~9月发病率(11.34%)最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惠州地区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和Hp检出率比较低,老年人已成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患病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四联短程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四联短程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 得乐冲剂 (枸橼酸铋钾颗粒剂 ) 1 1 0mg,每日 4次 ;盐酸雷尼替丁 3 0 0mg ,每晚 1次 ;阿莫西林 (羟氨苄青霉素 )胶囊 5 0 0mg,每日 4次 ;呋喃唑酮 1 0 0mg ,每日4次 ;1 0d为 1疗程。结果 溃疡治愈率 93 3 %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94 2 % ,不良反应 3 3 3 % ,年复发率 1 5 0 %。结论 四联短程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高 ,不良反应小 ,年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Hp(+)溃疡和Hp(-)溃疡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分组比较112例Hp(+)溃疡和86例Hp(-)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特征和黏膜病理改变。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构成、伴随疾病无统计学差别。Hp(-)组服用NSAIDs比例36.0%高于Hp(+)组21.4%(P<0.05);Hp(+)组消化道症状评分高于Hp(-)组[(6.0±2.1) vs (5.2±1.5)],以上腹痛最为突出,而Hp(-)组的恶心及呕吐症状更多见(P<0.05)。两组溃疡均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但Hp(-)组胃溃疡比例40.7%高于Hp(+)组24.1%,Hp(+)组十二指肠溃疡比例62.5%高于Hp(-)组47.7%(P<0.05)。内镜下两组溃疡分期、数目、合并胆汁反流无统计学差别。Hp(+)组长径1.0 cm以下溃疡比例68.7%高于Hp(-)组48.8%,Hp(-)组长径1.0 cm以上溃疡比例51.2%高于Hp(+)组的31.3%,Hp(-)组镜下出血率30.2%高于Hp(+)组17.9%(均P<0.05)。Hp(+)组黏膜慢性炎性反应、炎性反应活动性、淋巴组织增生、肠化生等病理改变高于Hp(-)组(P<0.05),黏膜炎性反应及炎性反应活动性与Hp密度呈正相关(P<0.01,r=0.560和0.547)。结论 Hp(+)溃疡消化道症状较重,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溃疡较小,病理改变更明显。Hp(-)溃疡与NSAIDs密切相关,胃溃疡比例较高,溃疡较大,呈多发趋势,更易合并出血。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洪森  张健  陈中渠  陈红 《武警医学》2005,16(5):378-379
消化性溃疡 (Pepticulcer,PU)是一多病因疾病 ,归纳病因不外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等攻击因子增强 ,黏膜屏障、黏膜血流、前列腺素等保卫因子减弱 ,近年来发现PU中有很高的H .pylori检出率[1,2 ] 。有足够证据表明 :H .pylori是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发病的一个重要病因[3 ] ,称为H .pylori相关性慢性胃炎。基于PU病因研究和治疗药物的发展 ,本病的疗效有了革命性的提高 ,现综述如下 :1 H2 -受体阻滞剂 H2 -受体阻滞剂药物有抑制胃酸强 ,消除症状快 ,促进愈合疗效高的特点。H2 -受体阻滞剂发展经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近10年中远洋船员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病情况.方法 调查某海港医院及港口医院1998年6月至2008年6月969例中远洋船员(中远洋船员组)门诊、住院和体检时获得的胃镜检查结果,并与644例本港口陆地工作人员(对照组)行胃镜检查者PU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中远洋船员组共检出PU 416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cer,DU)203例,胃溃疡(gastric ulcer,GU)197例,复合溃疡(complex ulcer,CU)16例;对照组共检出PU 179例,其中DU 90例,GU 70例,CU 19例;2组DU、GU发病年龄、溃疡发生部位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cori,HP)检出情况均不相同,中远洋船员组较对照组发病率明显偏高,初发年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远洋船员因受多种因素影响,PU发病率明显偏高,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舰船环境对口腔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舰船环境对口腔幽门螺杆菌(H.pylori)孳生的作用和对消化性溃疡(PU)的影响。方法:对舰船患PU者60例和非PU者60例进行口腔卫生调查,同时对其使用的牙刷和口腔牙菌斑进行H.pylori-PCR检测,以60名陆地人员作为对照。结果 口腔卫生PU组优良率仅38.3%,明显低于非PU组(70.0%)和陆地组(73.3%)(P<0.05)。H.pylori-PCR检测发现,牙刷H.pylori阳性率舰船两组分别为56.7%和48.3%,明显高于陆地组35.0%(P<0.05);牙菌班H.pylori阳性率三组分别为81.7%,31.7%和36.7%,PU组明显比其他组高(P<0.01),非PU组与陆地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舰船环境适于H.pylori在牙刷上孳生,H.pylori在口腔的聚集受口腔卫生的影响,PU的发病可能与口腔H.pylori有关,舰船环境可能是船员PU发病率和复发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09、2010年全军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随机抽样调查2009、2010年全军监控点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与分布情况,分析其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趋势.方法 随机抽取全军10个军事训练伤监控点部队,以2009年度和2010年度的参训军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采集所有军事训练伤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年中被调查的63 132名参训军人共发生各类训练伤10 775例,其中2009年参训军人27 230人,发生军事训练伤4076例,总发生率15.0%; 2010年参训军人35 902人,发生军事训练伤6699例,总发生率18.7%,2010年军事训练伤发生率明显高于2009年(P<0.01).军事训练伤中骨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器官损伤的构成比2009年分别为33.5%、48.4%、18.1%,2010年分别为19.7%、73.3%、7.0%,其中骨关节损伤及器官损伤的构成比明显下降,而软组织损伤的构成比显著上升.2009、2010两年度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连续出现双高峰期现象.结论 在军事训练伤中应重视相关损伤的预防.加强军事训练伤预防知识的普教育,严格贯彻《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是有效降低军事训练伤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部队官兵消化性溃疡(PU)复发的影响,寻找降低部队官兵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方法。方法 489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官兵,经正规抗HP治疗后(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根据HP阳性分为HP根除组和HP未根除组,随访1年,比较两组在溃疡复发率、消化道出血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HP根除率为71.2%、溃疡愈合率为92.2%,HP根除组溃疡复发率、消化道出血复发率均明显低于HP未根除组(P<0.01,P<0.05)。结论根除HP可明显降低部队PU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探讨武警某部官兵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发病因素的相关危险性.方法 选择2012-01至2015-12在我院军人内科住院治疗的PU患者78例(PU组)以及同期在门诊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125例(对照组),分析兵龄、职务、工作性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服用史、PU家族史、吸烟史、饮食状况、作息状况及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PU发生的关系.结果 PU组中兵龄2年以上的官兵、长期担负执勤任务的官兵、HP感染者、长期服用NSAIDs、既往有PU的家族史、无规律饮食及无规律作息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将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兵龄、工作性质、PU家族史、吸烟史、NSAIDs服用史、作息状况与PU发生密切相关(P<0.05).PU在新兵、上等兵以及中级以上士官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6.4%、12.8%与9.0%,在初级士官的发生率则明显升高,达到71.8%,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兵龄、工作性质、PU家族史、吸烟史、NSAIDs服用史、作息状况与PU发生密切相关.为减少PU的发生,重点应放在初级士官以及担负执勤任务的官兵中,特别是这些人群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治疗方案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方案对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经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经碳呼气试验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85例,男224例,女161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34.8±14.4)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3例,男115例,女78例;年龄18~74岁(平均35.2±14.7)岁。治疗方案为: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1 125 mg,2次/d,7 d后继续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21 d。对照组192例,男109例,女83例;年龄17~65岁(平均34.5±13.6)岁。对照组为: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及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7 d后继续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21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7.9%和92.2%,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2%和85.4%,HP根除率分别为90.7%和82.3%。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均是轻微可接受的。结论虽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治疗方案在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是否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代替阿莫西林根除HP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不同病变时期HSP70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治疗过程中以判定疗效为主的溃疡病变程度不同时期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并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HP清除率,以酶联免疫技术对患者胃黏膜匀浆及切片进行HSP7o检测.结果HP阴性与阳性、HP清除与未清除者HSP70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期与愈合期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二者明显高于瘢痕期患者(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不同病变时期存在不同水平HSP70表达,HP可能不是影响其调控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南方某部军人反流性食管炎(RE)的患病情况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通过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调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91例军人病例作为GERD组,并根据症状积分分为低分组(12~15分)47例,中分组(16~20分)34例,高分组(>20分)10例.另随机抽取60例非GER...  相似文献   

17.
某特种作战团2011年度训练伤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特种作战部队训练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相关影响因素、好发部位,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5月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某特种作战团464名官兵,对训练损伤及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核对2010年5月-2011年5月该部队各级医疗记录及体系医院住院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64名接受问卷调查的官兵中,165人一年内从未发生过训练伤,占35.6%,299人一年内发生过训练伤,占64.4%,共计发生训练伤505人次,发生率为109次/100人年.发生训练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爱好数量多、入伍前劳动强度大、入伍前体育锻炼频率高、训练负担致睡眠及饮食不良、SCL-90躯体得分高,主要保护因素包括职务高、训练强度低、文化程度高、入伍前劳动频率高、SCL-90恐怖得分高、SCL-90忧郁得分高、SCL-90精神得分高、训练合理性评价高.下肢和腰背部是训练伤的主要发生部位,占73.0%.膝以下损伤最多(49.0%),其中足部占6.5%、踝关节占13.6%、小腿占7.3%、膝关节占21.6%;其次是腰背部,占20.7%.结论 军事训练伤的危险因素涉及多个方面,持续高强度、高难度训练是发生训练伤的主要原因,下肢和腰部是损伤的主要部位.心理因素与训练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合理设置训练内容及强度、提高参训人员的身心素质对训练伤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