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和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和间断使用巴曲酶预防脑梗死和TIA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伴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急性脑梗死和(或)TIA患者依治疗情况分为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组和巴曲酶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根据随访资料观察患者脑梗死和出血性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内脏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筛选共有93例符合标准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入组,其中阿司匹林组52例,巴曲酶和阿司匹林联合组41例.在平均3.3±2.5年的随访期内,阿司匹林组有17例(32.7%)患者发生脑梗死和(或)TIA,巴曲酶和阿司匹林联合组有6例(14.6%)发生脑梗死和(或)TIA,经卡方检验,巴曲酶和阿司匹林联合组再发脑梗死和(或)TIA的比例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阿司匹林组有1例患者发生脑出血,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内脏出血发生,巴曲酶和阿司匹林联合组有1例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无内脏出血发生.结论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相比,间断使用巴曲酶使血液纤维蛋白原水平保持在较低水平,可有效减少脑梗死和TIA的发生.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组相比,巴曲酶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不明显增加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和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2配对方法,对58例复发脑梗死患者(复发组)和116例初发脑梗死患者(初发组)入院当天血小板聚集率进行测定,并开始服用拜阿司匹林,100~200mg,每晚顿服,连续服用7~10 d,复测血小板聚集率,并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结果:入院时复发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初发组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7~10 d后复发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高于初发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复发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积极的抗血小板聚集,防治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帕伐他汀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及对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尼莫地平联合帕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ET-1、NO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7、14 d时ET-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帕伐他汀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非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05例非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死亡组严重昏迷、高热(≥39.1℃)、平均动脉压(>145mmHg)、血液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0.1或P<0.05).死亡组中脑出血量、收缩压、脉压、血清Ca2+、AG、ALT、AST、LDH、CK、HBD、糖、Cr和TG的均值亦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或P<0.05).结论脑出血合并严重昏迷、高热、高血压、脑出血量大和破入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扩大及血液生化异常改变的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6月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5例脑梗死,61例脑出血,分别设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组、脑梗死组、脑出血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和比较心电图异常情况,评价心电图结果同预后之间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400例不同年龄段AIDS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①AIDS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比较:46~50岁组高于11~15岁组(P=0.008)、21~25岁组(P=0.041)、31~35岁组(P=0.022)、41~45岁组(P=0.001)、51~55岁组(P=0.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缓慢心律失常发生率:46~50岁组高于31~35岁组(U=2.44)、36~40岁组(U=2.18)和41~45岁组(U=2.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左房室肥大发生率:11~15岁组小于46~50岁组(U=2.53)、56~60岁组(U=1.97)、60岁以上组(U=2.94),>60岁组大于36~40岁组(U=2.22)、41~45岁组(U=2.48)和51~55岁组(U=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AIDS患者均可出现心电图异常,但与年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急诊死亡的脑血管病296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死的年龄、性别、季节和危险因素等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急诊室死亡的296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脑出血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集中在12~3月;脑梗死以夏季发生率最高,主要集中在5~7月;存在季节性差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季节分布无明显差异。脑出血中以高血压、吸烟为重要危险因素(P<0.01);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为主(P<0.01);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P<0.01)。结论 (1)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季节与其临床类型及危险因素密切相关;(2)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是造成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后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湄潭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并对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阴性组与阳性组患者记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多元回归法对脑微出血阳性组患者实施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脑白质稀疏及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脑白质稀疏、高血脂及腔隙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微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阳性组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及病死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阳性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较高的脑微出血发生率,而且脑出血和患者高血脂、脑白质稀疏、腔隙性脑梗死及高血压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尼莫地平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7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奥扎格雷钠 尼莫地平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对照组37例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用14 d.治疗后第3、7、14 d经颅多普勒(TCD)连续监测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观察发病30 d内的病死率、DCVS发生率和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DCVS发生率及SAH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与尼莫地平可有效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优于单用尼莫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表达的阳性率,从而探讨脑出血患者自体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方法采用HEP-2、鼠肝片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及健康对照组在内的血清ANA的表达。结果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及健康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45.61%、29.89%、12.33%,脑出血组的阳性率高于脑梗死组(P〈0.05)及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组不同年龄亚组A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6.36%(40~50岁)、33.33%(51~60岁)、68.0%(61~70岁)及64.52%(≥71岁)。与40~50年龄段亚组比较,60岁以上脑出血亚组ANA的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脑出血轻、中、重三组A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23%、48.98%、68.18%,脑出血轻、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病情越重血清ANA表达阳性率越高。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可能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异常,ANA可能成为脑出血急性期免疫功能紊乱的指标之一,早期进行ANA检测可以为脑出血的免疫功能评估、预后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龚家俊  王文敏 《新医学》2021,52(5):371-375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急性脑卒中后患者,分为脑梗死组52例、脑出血组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47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实验室检查以及在内科基础上进行保护心肌治疗。治疗完成后,比较2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CCS的发病率、心肌酶变化,并随访6个月,比较有无CCS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脑出血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的心律失常及入院第3日心肌酶异常发生率均高于脑梗死组(P均< 0.017)。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CS发生率分别为6%、20%、38%,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的CCS发生率高于脑梗死组(P < 0.017)。随访6个月,发生CCS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为58%,高于未发生CCS患者的20%(P < 0.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尤其是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较易出现CCS,造成患者的不良预后,需重视对该类患者心功能的监测,若患者出现CCS,应立即调整治疗方案控制CCS病情,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对原发性蛛NNTN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SAH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每3d给予1次脑脊液置换,共计5次。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VS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发生CVS的患者症状较轻,预后相对较好(均P〈0.05)。结论:配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可降低原发性SAH并发CVS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2例。2组均给予常规补液治疗,并给予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片口服;试验组加用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分别于治疗7、14 d采用NIHSS评分和BI评分评价2组的恢复情况;治疗14 d后,检测2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治疗后90、180 d回访。结果:治疗14 d后,试验组的NIHSS评分、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也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2,P=0.498);2组治疗后90、180 d,BI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Logistic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8例,分析2组年龄、血压、手术时期等基本资料,并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9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预后良好60例,预后不良38例。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50岁、血压等级、Hunt-Hess分级、APACHEⅡ评分、再次出血及脑血管痉挛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脑血管痉挛、Hunt-Hess分级、再次出血及年龄是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ACHEⅡ评分、脑血管痉挛、Hunt-Hess分级、再次出血及年龄是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与急性期脑梗死体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的水平,评价其与急性期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65例ACI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并与58例脑出血患者和8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比较.结果 ACI组24h血清slCAM-1水平C(4.73+0.26)mg/L)]明显高于脑出血组((2.81士0.18)mg/L]和健康对照组[(2.64士0.25)mg/L],直至发病后14 d仍高于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1).大梗死组(梗死灶>10 cm3)血清sICAM-1水平[(5.14±0.34)mg/L]明显高于中梗死组[梗死灶4~10 cm3,(4.47±0.20)mg/L)和小梗死组[梗死灶<4 cm3,(4.12士0.28)mg/L,P均<0.01].ACI后伴感染组在14 d内血清sl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不伴感染组(P<0.05或P<0.01).结论 血清siCAM水平的变化与ACI梗死灶的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预后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观察组39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口服;对照组29例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NIHSS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7 d后Hcy及hs-CRP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但2组NIHSS分值并无显著差异。在临床治疗21 d后,2组患者ESS、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脑梗死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反应C蛋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其二级预防作用。方法: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52例,按治疗的不同分为阿司匹林组及联合治疗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NSE、CRP的水平,以及二级预防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第7天及第15天的血清S100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血清中S100、NSE、CRP水平低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在脑梗死复发、并发心肌梗死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较阿司匹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的死亡率较阿司匹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100、NSE、CRP水平,且能降低脑梗死复发率、心肌梗死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132例脑血管疾病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收集脑出血病例 66例 ,脑梗塞病例 66例 ,及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 ,对其血脂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脑出血病人TC、HDL 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 ,而TG、LDL C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脑梗塞病人TC、TG、LDL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脑出血病人 (P <0 .0 1) ,HDL C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与脑出血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出血与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 ,脑出血与血脂其他成份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新疆地区维、汉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狭窄相关因素及分布差异性。方法:回顾性选择维吾尔族脑梗死患者36例(维吾尔族组)及汉族脑梗死患者92例(汉族组),经DSA证实有血管狭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维吾尔族组比较,汉族组前循环血管病变率显著降低,后循环及前-后循环联合病变率升高(P0.05)。2组均以颅内血管病变多见,与维吾尔族组比较,汉族组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率明显降低,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率及颅内-外联合病变率升高(均P0.05)。与维吾尔族组相比,汉族组颅外血管轻、中度狭窄的比率较低,重度狭窄、闭塞率较高(P0.05)。与维吾尔族组比较,汉族组椎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血管病变率升高,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病变率降低(P0.05)。与维吾尔族组比较,汉族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体质指数≥25 kg/m2、高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吸烟、饮酒比例升高(P0.05)。结论:维吾尔族与汉族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的分布特点不同,脑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布有民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薤白联合阿司匹林或单用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9月就诊的188例高危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89例)和对照组(99例)。两组均予口服阿司匹林0.1g,1次/d。实验组同时给予口服薤白0.9g,3次/d。观察两组患者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管总事件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19.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梗死发生率为1.1%,对照组为9.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下出血、血尿、黑便、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阿司匹林加薤白可显著降低高危患者心脑血管总事件发生率和脑梗死发生率,增加疗效,而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