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和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对442名福建省高校教师施测,结果显示,福建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不佳; 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新生自我效能、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剖析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UPI调查表、自我接纳感调查表、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分层随机抽取100名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9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第1类(具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共2名,第2类(轻度心理问题)52名,第3类(心理状况良好)46名;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感相关(r=-0.282,P<0.01),与自我接纳问卷总分相关(r=-0.376,P<0.01);不同等级自我效能感的护理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约54%学生有轻度或明显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及专业和意愿符合程度相关,护理本科新生应提高自身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风险感知能力及其心理健康现状,探究医务人员个体恐惧体验及自我效能感在医务人员风险感知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量表(PRCPS)、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新型冠状病毒恐惧量表对50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风险感知、抑郁-焦虑-压力及新型冠状病毒恐惧体验相互间均呈正相关(P<0.01),风险感知、抑郁-焦虑-压力与自我效能感间均呈负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和个体的恐惧体验分别在风险感知与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7.7%和34.9%。结论:医务人员的风险感知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同时也可以通过医务人员的恐惧体验和自我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化疗期的焦虑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相关性研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调查5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化疗期的焦虑和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老年直肠癌患者化疗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本次调查直肠癌患者中存在焦虑者达46%,而患者化疗期的自我效能水平偏低,焦虑程度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化疗期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和需求,运用自我效能理论,积极开展自我管理教育,充分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患者的焦虑水平,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医学生自我效能感现状,为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3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工具为学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医学生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2.58±0.46)分;性别、年龄、小学学校、初中及高中学校级别、幸福感与其总体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相关性(P〈0.01),初中学校、高中学校、专业、家庭收入与总体自我效能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我校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应根据医学生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医学生学习成绩、临床技能,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交往和一般自我教能感两个因素。方法:随机选取8个班对640名大学生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同伴交往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同伴交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负相关,并且社会喜好和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测23.0%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提示在教育过程中改善大学生同伴交往水平和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是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继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和社交焦虑量表(IAS)对1600名医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结果: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社交焦虑的发生率为24.0%;女生社交焦虑发生率高于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女性、家住农村和矿区、年级是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子,联合解释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变异的13.8%。结论: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等干预措施,对医学生的社交焦虑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354例DR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为(137.62±37.5)分,心理问题检出率达44.63%。生存质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负向效应(β=-0.238,P<0.05),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负向效应(β=-0.111,P<0.05),回避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正向效应(β=0.110,P<0.05),屈服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正向效应(β=0.280,P<0.05)。结论 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年龄、职业、视网膜病变病程、视力分级、饮酒情况是影响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通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效能感和积极面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首次提出,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教学、心理健康、职业决策等方面都起到相当的作用.自80年代以来,国外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相当多,其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国内心理学界的广泛注意,本文将就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化疗期卵巢癌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可能提高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对策。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采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82例化疗期卵巢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82例化疗期卵巢癌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3.40±6.46)分,其中仅17例(20.73%)表现出高水平自我效能。不同年龄、长住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临床分期、疾病病程、化疗次数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期卵巢癌患者总体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护理人员制定护理措施及对患者随访时应该评估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并给予适当干预以提高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特点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关系,为开展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1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8.37±16)分,且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创伤后成长各维度中,除与他人关系成长维度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相关外,其他维度不具有相关性。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能较好地预测创伤后成长。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呈中等程度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增强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对促进其创伤后成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佟洋  王家同  杨业兵  黄启科 《医学争鸣》2008,29(14):1340-1342
目的:探讨士兵认知评价特征(主观应激事件、自我效能感以及主观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某部队陆军370名,应用陆军义务兵生活事件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SCL-90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主观应激事件、自我效能感及主观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都具有主效应(P值分别为0.000,0.025,0.000),主观应激事件与主观社会支持之间还具有交互作用(P=0.006).结论:士兵的认知评价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加强军队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研究,对提高部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与工作效能的关系.方法 运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上级评定工作效能,对26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四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相关分析发现一般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分与SCL-90总均分显著负相关( r =-0.31, -0.29,P <0.05),回归分析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客观支持分数、支持的利用度和SCL-90总均分进入回归方程,回归系数达到了显著性(β=0.41,0.36,0.35,-0.28,P <0.05).结论 护士的工作效能主要受到一般自我效能感、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了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应从这几方面综合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4.
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首次提出,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教学、心理健康、职业决策等方面都起到相当的作用。自80年代以来,国外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相当多,其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国内心理学界的广泛注意,本文将就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一、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和作用机制1.定义: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本质上是自我生成的能力,是人类最根本的能力,人们通过它可以对技能进行权衡和判断,也可以对自己的思想加以评价和改变[1]。自我效能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自尊、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的异同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应用自尊量表、自我价值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随机抽取19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贫困大学生在自尊、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等方面与非贫困大学生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并没有弱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武警士兵群体自我效能感在安全感和抑郁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安全感量表,对不同兵龄的725名武警部队士兵的自我效能感、安全感、抑郁水平进行测评,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及层次回归分析.结果:(1)二、三年兵自我效能感、安全感分值低于一年兵,抑郁分值高于一年兵;(2)武警士兵自我效能高分组抑郁分值低于自我效能低分组的分值,安全感分值高于自我效能低分组分值;(3)武警士兵的安全感和抑郁分值呈负相关和自我效能呈正相关,自我效能和抑郁呈负相关;(4)自我效能感对安全感和抑郁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以上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警士兵群体自我效能感在安全感和抑郁之间具有调节效应,在进行心理健康服务时应注意培养士兵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米星星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71-177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剔除术后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腹腔镜剔除术治疗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1周时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其自我效能感状况,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剔除术后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82例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剔除术后31例自我效能感低,占比37.80%,51例自我效能感高,占比62.20%;经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低、MBIS评分高及CD-RISC评分低均是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剔除术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文化程度低、MBIS评分高及CD-RISC评分低的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剔除术后自我效能感较低,故临床可给予针对性的方案干预,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健康授权理论在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采用健康授权教育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评估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自理能力、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健康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患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状况,可以提高病患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及信心。结论可以进一步细化健康授权理论在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为专科疾病的护理及患者身心康复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COPD患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并分析情绪调节效能感对COPD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COPD患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得分整体较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COPD患者的病程、病情显著相关,与复发次数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提高COPD患者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能有利于COPD患者的保健、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考察一般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系统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庆市2 010名大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成瘾损害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结果 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的戒断反应,耐受性与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健康与学业问题和强迫与突显性4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文化程度、性别、自我效能三个变量对网络成瘾进行了有效的预测,预测网络成瘾总变异的7.6%.结论 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等干预措施,对青少年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