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诊断的颈部、腋窝、锁骨区或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患者80例,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肿大淋巴结的解剖学形态、内部回声、纵横比,并进一步了解病灶部位血流分布状态、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情况,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比较。结果 80例患者中,17例检出恶性病灶,63例检出良性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下淋巴结最小0.5 cm×0.5 cm,最大5.2 cm×2.7 cm,良性淋巴结为3.2 cm×1.6 cm,恶性淋巴结为5.2 cm×2.7 cm。超声检查病灶检出率为100.0%,诊断符合率为93.75%(75/80)。良性病灶超声下形态以椭圆形结节为主,淋巴门正常,门部存在回声,包膜相对完整,纵横比>2。恶性病灶下形态饱满,多呈圆形,边缘不规则,内部多为低回声,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2;恶性病灶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显著高于良性病灶(P<0.05)。结论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理想,能实现良、恶性的鉴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肿块26例和乳腺恶性肿块38例的超声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结果本组恶性肿块二维图像以低回声,较低回声为主,无包膜,边界不光整,周围强回声晕,但<10mm的恶性肿块边界尚光滑,内部回声光点分布不均匀,有的可见微粒钙化,导管内结构紊乱,后方回声衰减,肿块纵横比>1,肿块内血流较丰富,血流形态不规则,有穿枝血流,PI>1.2,RI>0.70,部分患者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良性肿块以中低回声为主,边界光滑清晰,有包膜,少数呈分叶状,内部回声光点分布均匀,后方回声无衰减,常伴有侧边声影,肿块纵横比小于1,周边及其内偶见点状血流,PI<1.2,RI<0.70。结论彩超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诊治中使用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的诊疗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行超声诊断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80例患者的120个病灶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在超声定位引导下对患者的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探讨超声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穿刺病理诊断,80例患者的120例病灶中,良性病变的有110个病灶,恶性病变的有10个病灶,良性病变率为91.67%,恶性病变率为8.33%。经彩色超声诊断,结果显示,12个呈囊性回声,边界清晰、回声均匀,108个呈低回声。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清晰的观察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图像,还能引导穿刺活检和切除治疗,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CT、MRI、B超对腹部淋巴结病变的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CT、MRI、B超对腹部淋巴结的病变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CT、MRI、B超各种检查优势,来分别观察淋巴结病变的特征影像表现,使其互相取长补短,把其特征表现出来.结果 按其正常腹部淋巴结的解剖分区,主要分为腹壁淋巴结和腹腔脏器淋巴结.腹壁淋巴结又分为腹前型、腹后型组等,而腹腔脏器淋巴结又分为主要的三大群.分析淋巴结病变的影像特征在横断面影像上优为突出,淋巴结在CT图像上为圆形、椭圆形的软组织影,呈均匀强化,常通过与周围脂肪比衬而识别;MRI比CT有更高的分辨率,在T1WI上淋巴结的T1驰豫时间较脂肪长,显示为低信号的结节,与周围的高信号的脂肪形成对比;超声检查淋巴结可广角度观察,正常淋巴结的超声表现为椭圆形,被膜呈线状强回声,中心髓质为强回声,周边皮质为低回声.结论 CT、MRI、B超常根据淋巴结大小来判断有无异常,虽然对有微小转移灶而大小属正常范围的淋巴结诊断存在假阴性,但一般来说,断面影像诊断淋巴结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性,可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结合病理分析超声内镜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并行内镜切除或外科切除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不同检查结果选择具体术式,术后行病理检验,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对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并根据病理总结超声内镜误诊经验。结果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85.19%,常规胃镜诊断符合率为62.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诊断平滑肌瘤38例,内部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楚,其中30例起源于黏膜肌层,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间质瘤52例,≤2.0cm者表现为均匀低回声,局部可见点片状稍高回声,边界清楚。≤1.0cm者回声信号低,部分与平滑肌瘤鉴别困难。>2.0cm者,瘤体内点片状高回声稍多,具有恶性倾向者内部回声不均匀更为明显,边缘不规则,侵犯浆膜层。其中7例起源于黏膜肌层,35例起源于固有肌层,10例侵及浆膜层。脂肪瘤5例,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回声,后方常伴有声影,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均起源于黏膜下层。囊肿5例,表现为均匀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稍增强,边界清楚,起源于粘膜下层。异位胰腺8例,表现为不均匀的高回声,大部分白光下可见脐样凹陷,内部可见管状结构,边界不清楚,无明显包膜,常累及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结论超声内镜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分辨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的起源层次,术前可判断隆起病变性质,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炫国  章早立  黄薇 《江西医药》2012,47(7):631+633-631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常规测量甲状腺大小,并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包膜、后方回声及周围组织情况,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血供情况.结果 35例患者的甲状腺内均可见不规则形低回声区,无明显边界,无明显包膜,内部回声欠均匀,有的病灶近似于无回声,其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彩色多普勒表现为低回声区周边血流信号增多,内部血流稀少.结论 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浅表组织囊肿中的作用.方法 将69例浅表组织囊肿的患者使用高频超声,观察浅表组织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及后方的回声情况.结果 66例(95.7%)肿块部位处于皮下组织,3例位于腋下实质内(4.3%).肿块直径在6~72 mm之间.59例患者(85.5%)图像显示边界清晰、形态完整,具有明亮完整性包膜,10例包膜不完整.26例内部呈低、中回声,且分布均匀,28例呈现密度强回声夹杂小管道样低回声,10例回声不均匀分布,内部有小片无回声区,5例回声不均匀分布,内部散在强光斑.66例(95.7%)肿块后方回声增强,仅3例后方回声增强不明显.69例肿块内均无彩色血流信号.结论 高频超声在浅表组织囊肿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用于浅表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超声表现,以提高对PTL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18例经病理穿刺证实为甲状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图像特点。结果:12例非霍奇金弥漫性B细胞型淋巴瘤,4例非霍奇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型6例,其中2例为单发结节,4例为多发结节,以低回声为主,多发结节者边界不清,部分相互融合成团,呈不均匀低回声型;弥漫性7例,超声表现为一侧腺体及峡部增大,以低回声为主,内部可见粗细不等的“条索状”及“网格状”回声;混合型5例,病变回声不均匀性减低,与桥本氏病声像图表现非常相似。肿块后方回声增强者1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血流情况:条状血流6例,星点状血流2例,混合血流(两者兼有)10例;肿块形态规则3例,不规则15例;颈部同侧淋巴结肿大者4例,无肿大者14例。结论:超声检查有助于PTL病变诊断,但其超声表现具有多样性,对于不典型病灶,需要多种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高频彩超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超检查,对肿块边界、内部回声和肿块血流情况等进行分析,同时与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 68例良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6%,24例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95.8%;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且包膜不完整,内有钙化,良性肿瘤多数形态规则且内部回声均匀。良性病变者0级、Ⅰ级血流比例显著高于恶性病变者,Ⅱ级及Ⅲ级比例显著低于恶性病变者。结论高频彩超可对乳腺肿块形态、内部血流状况加以明确,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但在微小肿块诊断上有一定局限性,需与穿刺病理检查相结合展开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各种淋巴结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旨在肯定彩超对淋巴结病变性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方法:93例淋巴结病变经彩超观察其形态,长与宽的比,包膜,内部回声,血管分布形态,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情况。结果:在淋巴结病变的声像图诊断中,彩超对良恶性淋巴结分辨;主要依据其长与宽的比,包膜是否完整,内回声的变化及血流情况。良性淋巴结长轴/短轴大于2,即L/S>2,包膜完整,内回声均质,血流分布规律,阻力指数RI小于0,7,为高速低阻型;恶性淋巴结长轴/短轴小一2,即L/S<2,包膜不完整,内回声不均质,血流分布不规则,阻力指数RI大于0,7,为高速高阻型。结论:彩超判断淋巴结病变性质,符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孟亚新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43+45-43,45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腹膜后肿大后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与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48例(95枚)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在行组织活检前应用彩超观察内部回声,血流特点,大小及其形态特征,多普勒测值(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改变)结果良性肿大淋巴结多呈椭圆形,内部回声尚均质,但结核性肿大淋巴结内见钙化强回声及液化,并破溃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团,界限不清,血流为零星,阻力指数在0.42~0.55,为低阻力型;恶性肿大淋巴结多呈类圆形及圆形,内部回声不均匀、稍低,边界欠规则,血流极其丰富,有者达包膜下,呈树枝状分布,走形迂曲,阻力指数0.59~0.79,为高阻力型。结论通过对淋巴结超声测值即大小及形态特征,结合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关系,血流分布情况,阻力指数等改变,对淋巴结良恶性鉴别具有使用价值,可作为肿大淋巴结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并为进一步穿刺活检及超声造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超声表现,并与其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反应性增生20例,炎性肿大15例,结核6例,淋巴瘤6例,转移癌25例。良、恶性淋巴结在形态、包膜、淋巴门、皮质回声、纵横比及血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检查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下乳腺图像的特点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0名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析患者超声彩色图像的特点,观察患者原发病灶的具体情况,并将患者的病理诊断作为标准,分析患者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80名患者原发病灶的最大直径、血流丰富程度、肿瘤数量以及有钙化病灶与腋淋巴转移有很大的关系,钙化病灶、多发或弥漫性,血流丰富度为Ⅱ~Ⅲ级的肿瘤容易出现腋淋巴转移的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单因素分析后将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经过分析后钙化灶对腋淋巴转移的相对危险度比较低,只有0.947,但血流丰富程度对腋淋巴转移的相对危险度比较高,达到8.211.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的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了解患者的淋巴结的具体情况和患者原发病灶的直径和血流显像,为手术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标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54例超声诊断胃癌经胃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患者,先经腹扫查胃区及周围组织,然后饮造影剂,对胃内组织以及胃部周边组织进行逐一细部检查,要确定胃部器官的润滑度,各个部位的轮廓是否完整,纹理是否清晰可见,以及移动情况。结果在超声诊断中,呈现胃体病变、胃窦占位病变、胃壁增厚的患者分别有10例、33例、11例,引起胃闲加厚原因不明的有7例,胃部内系统不明显2例,胃部纹理清晰可见的有3例。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胃癌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浅表淋巴结病变的主要超声特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转移性浅表淋巴结组26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31例和淋巴瘤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超声表现,比较3组患者淋巴结长径/短径、淋巴结血流分布和淋巴门髓质部形态。结果淋巴结长径/短径、淋巴结血流分布和淋巴门髓质部形态3组患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使用超声能够对浅表淋巴结病变有较好的鉴别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钼靶X线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的钼靶X线诊断及病理诊断结果,根据BI-RADS进行评估。结果 210例术后病理诊断,恶性病变135例,乳腺叶状肿瘤2例,良性病变73例。而钼靶X线诊断恶性肿瘤141例,良性病变69例。误诊18例,误诊率8.6%。病理诊断135例恶性病变者及两例交界性肿瘤中,伴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者59例,其中C-erbB-2阳性44例,C-erbB-2阴性15例。C-erbB-2阳性与淋巴结肿大(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P〈0.001)。良性病变73例中,腋下淋巴结肿大者仅6例。结论结合病理诊断,仔细分析乳腺肿块的伴随征象,可提高钼靶X线检查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结节病的18F-FDG PET/CT表现,为结节病的正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的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ET/CT表现,分析总结病变累及部位、大小、标准摄取值(SUV)特点。结果有咳嗽、胸闷等症状者12例,无症状者4例;淋巴结累及者16例:15例累及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5例累及锁骨上窝淋巴结,4例累及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2例累及腹股沟淋巴结;有临床症状者淋巴结大小为(27.42±8.92)mm,无临床症状者(26.25±8.54)mm,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918)。两组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临床症状者SUV最大值(8.34±3.54),无临床症状者SUV最大值(4.20±2.56),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273)。结外脏器累及:双肺多发结节影或斑片影8例,胸膜累及2例,皮肤累及1例,所有结外病灶代谢均有增加,SUV最大值为1.5~4.5不等。结论 PET/CT能准确地反映结节病的病灶分布范围和病灶活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45例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行18F-FDGPET/CT全身显像,将拍摄的PET/CT片用视觉判断和测定356参数值,对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作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45例患者中找到原发灶者40例,占88.9%(40/45),其中3例为炎症,2例为结核,假阳性率为11.1%(5/45)。结论 18F-FDGPET/CT全身显像能有效地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的原发灶,能了解全身各脏器病灶分布情况,为肿瘤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评估病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秦 《现代医药卫生》2009,(13):1933-1935
目的:探讨超声在浅表肿大淋巴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观察71例155个肿大淋巴结,并回顾性分析淋巴结的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活检后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3月。结果:71例患者155个肿大淋巴结中,18个为急性淋巴结炎,26个为反应增生性淋巴结,15个为淋巴结结核,8个为淋巴瘤,45个为转移性淋巴结,20例患者43个淋巴结误诊。超声诊断准确率是约72%。结论:超声检查在浅表肿大淋巴结中有较强的诊断价值,对鉴别淋巴结良、恶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在诊断中有部分交叉,最后诊断仍要靠组织病理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CT评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特点及其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手术方式选择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50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50例中,Ⅱ+Ⅲ区颈淋巴结转移14例,Ⅳ区19例,Ⅴ区1例,Ⅵ9例。43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者39例边缘规则。32例乳头状癌中,31例淋巴结明显强化密度与正常甲状腺相似,10例有囊性变,其中8例淋巴结囊内有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9例有细颗粒状钙化。11例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中,10例淋巴结明显强化,10例与甲状腺原发或复发肿瘤密度一致,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结论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周围、气管食管沟,淋巴结明显强化、与正常甲状腺密度一致、囊性变、囊壁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及细颗粒状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淋巴结明显强化、与甲状腺肿瘤密度一致为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转移淋巴结的特点。它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和选择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