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实际流量以及不同流量和连接方法下导管再循环率的情况。[方法]对16例右侧颈内静脉临时血液透析导管利用transonic HD02血液透析监护仪进行实际血流量监测,同时对正接和反接时泵设流量分别为150mL/min、200mL/min、250mL/min、300mL/min、350mL/min进行再循环测定。[结果]无论正接还是反接,实际流量均能达到150mL/min~350mL/min,且与泵设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接时泵设流量在150mL/min~350mL/min范围内几乎没有再循环;反接时泵设流量在150mL/min~350mL/min范围内都存在再循环,再循环率(9.49±4.88)%;不同泵设流量时的再循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血流量充足,正接时没有再循环,反接时存在再循环,且不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病人连续监测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及再循环率的临床意义,为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连续观察12个月,应用超声稀释技术每3个月对这些自体动静脉内瘘实际通路流量和再循环率进行1次检测,连续检测3次,然后随访6个月。观察期间记录自体动静脉内瘘在透析过程中实际的透析回路流量(Qa)、透析时的再循环率(AR)、动静脉内瘘流量(AF)、心输出量(CO)。[结果]所有参与研究的病人中,72例完成了第1次、第2次的内瘘监测,70例完成了第3次的数据测量,有2例病人因内瘘闭塞而改用中心静脉导管透析退出随访。在12个月的连续监测过程中病人AF值为256mL/min~2 340mL/min(888mL/min±419mL/min),第1次5例病人AR5%,这5例病人AF值均500mL/min(256mL/min~490mL/min),到随访结束时均发生了栓塞。3次A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例病人动静脉内瘘在随访结束时共发生栓塞18例,发生栓塞的18例病人3次监测的平均AF值为709 mL/min±337mL/min,未发生栓塞的54例病人3次监测的平均AF值为1 171mL/min±692 mL/min;栓塞组和未发生栓塞组病人AF值及再循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监测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及再循环率对内瘘栓塞风险有很好的预测价值,是早期诊断通路功能不良、早期发现栓塞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陈云波  王滢  姚海燕  张严松 《护理研究》2011,25(18):1632-1634
[目的]应用尿素模式鉴别和量化血管通路再循环率探讨再循环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断和维护血管通路的效能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50例(31例内瘘、19例中心静脉置管)常规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测定,在病人透析1 h后由3名技术操作熟练的血液透析护士同时从股动脉、对侧上肢的肘前静脉及体外循环血路的动脉、静脉采样口抽取血标本。采血后立即降低血流量到120 mL/min,10 s后关闭血泵再次从血路的动脉采样口抽取血标本,然后分别依据从外周静脉、股动脉及关闭血泵后动脉采样口抽取血标本的尿素氮浓度计算再循环率。[结果]使用尿素作为标识溶质,再循环率分别为股动脉0.14%±2.03%;尿素模式0.09%±1.76%;外周静脉6.92%±2.61%。[结论]尿素模式测定法不仅能准确反映再循环率,并且方法简单易行;血管通路正确操作流程对降低再循环率也起到置观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亿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435-1436
血液透析患者行经皮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具有血流量充足且稳定(达200~300ml/min)、操作简单易行、可反复使用、安全、不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等优点,但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引起的感染可产生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为避免插管时皮肤表面微生物的污染、导管被污染或医务人员的手污染,采取正确的方法预防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院内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76岁,因"尿毒症"开始行血液透析,起初以右颈内静脉植入临时中心静脉导管提供血管通路,之后为长期血液透析提供血管通路,因考虑到患者高龄,肢体血管条件差及合并有慢性心功能不全预计不能耐受内瘘分流故而选择留置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之后使用该导管血透时血流速度可达250ml/min以上,3个月后出现静脉端血流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资源已耗竭的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血管通路的建立方法。方法 6例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并有多次多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史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血管彩超及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证实存在多处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对其狭窄或闭塞的头臂静脉行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然后经颈内静脉途径置入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术后应用导管透析,1例患者第2次透析时血流量仅达180ml/min,调整导管位置后血流量达到250ml/min以上,其余患者血流量均在250ml/min以上,随访2~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导管功能不良及感染。结论对于血管资源耗竭的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开通狭窄或闭塞的中心静脉留置长期透析导管,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冯福祥  师新梅 《全科护理》2013,(33):3103-3104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病人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间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探寻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入路.[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使用股静脉和颈内静脉临时导管行血液透析的120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股静脉组60例和颈内静脉组60例,比较两组病人穿刺置管时间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颈内静脉组和股静脉组置管所需时间分别为13.57 min±2.73 min和9.86 min±1.69 min,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0.0%和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相比,血液透析病人股静脉穿刺置管时间较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建立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血液透析通路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颈内静昧双腔留置导管,对58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进行698次血液透析。结果58例颈内静昧插管均为一次或功.导管留置时间10-96天.平均为31.8±5.46天.透析血流量180-250ml/min.平均218±34.5ml/min,导管标本培养均为阴性,除2例因导管弯曲凝血,血流量下降,更换新导管后继续留置,表明颈内静昧双腔留置导管置管成功率高,血流量充分,感染率低,且不影响患活动,也便于观察和护理,因而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是目前急慢性血液透析中最常用、安全和有教的临时血液透析通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一种处理纤维鞘的新方法以改善透析患者的血流量.方法 6例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并有多次多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史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证实存在导管相关纤维鞘.对纤维鞘行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然后经颈内静脉或股静脉途径置入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术后应用导管透析,1例患者第2次透析时血流量为220ml/min,其余患者血流量均在250ml/min以上,随访2~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导管功能不良及感染.结论球囊破坏纤维鞘可以改善导管的通畅性及血流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通路再循环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将40例以动静脉内瘘通路行透析的患者按照再循环率的大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采用尿素模式测定,分析再循环率的影响因素.结果静脉压>17.1 kPa或动脉压<-13.3 kPa,血流量<200 ml/min,动静脉穿刺针距<8 cm时,再循环率有明显增高.结论检测瘘管功能,正确使用内瘘血管,保持充足的血泵流量对减少通路再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