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及治疗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急性心脏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征。部分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很快演变成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而另一些可能在24h内恢复。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疼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状态。未经适当治疗的UA有较高的病死率,由于病情不稳定,它既可逆转为SA,又可恶化为AMI,甚至发生猝死,本院在1997-06~2000-12对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严格内科治疗及加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1997-06~2000-12入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符合WHO1979年心绞痛分型标准[1],全部病例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  相似文献   

3.
曹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5):177-177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规范化诊治方案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所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住院的10例U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1例冠状动脉造影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9例临床治愈出院。结论:UA规范化诊治方案简便易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本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结果治疗组中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中有效2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无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明显肌痛、无力及转氨酶、肌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改善血脂正常UA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具有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于2004年5月至2005年2月应用血塞通注射液(ginsenosideinjection)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及住院治疗UA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UA诊断标准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心肌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治疗组37例,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41~82岁,平均56岁。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9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0例,自发型心绞痛8例。对照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8~78岁,平均54.3岁。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素E1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体会(附5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状态 ,约 15 % U A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 ,约 5 0 %以上的心肌梗塞是由 U A发展而来 [1 ] ,我们应用 PGE1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很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 1996年 1月至 1999年 7月住院患者。根据 1979年 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和诊断标准 [2 ] ,本组 5 2例临床症状、心电图和酶学检查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 5 2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2 6例 ,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45~ 75岁 (平均 5 4.7岁 )。其中初发劳力性 13例 ,恶…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简称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由于其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及时诊断、正确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1年5月UA患者  相似文献   

8.
刘侃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49-50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本院心绞痛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HA)诊断标准的UA。把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奥扎格雷160mg/d,1次/d,共14d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6000U/d,每次12h,共7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30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3.21%;对照组30例中,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71.20%。两组心电图比较,治疗组心电图有效改善26例,总有效率为87.21%;对照组心电图有效改善20例,总有效率为66.7%。结论: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奥扎格雷钠的出血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1次/d,10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hs-CRP下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显著改善UA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活性有关,是临床治疗UA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用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atable angina,UA),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9例UA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的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经常规抗心绞痛(包括阿司匹林、肝素)治疗12d,心绞痛未控制,心电图仍有缺血性ST段偏移者。男64例,女25例,年龄56.3±6.1岁(39~79岁),病程2.3±1.8年(1.1~4.0年)。其中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26例,恶化劳累性心绞痛28例,自发性心绞痛19例,变异性心绞痛7例,梗死后心绞痛9例。均经酶学检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AMI)。  相似文献   

11.
林莉  林海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116-1116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因其易发生顽固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等严重心脏事件而倍受临床医师重视。通过对UA患者血脂测定,分析UA患者血脂水平对近期预后的影响。1资料和方法本组98例,其中男68例,女30例,年龄36~  相似文献   

12.
那君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3):152-152
目的观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UA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选用赛诺菲(中国)公司生产的低分子肝素钙(速避凝)0.4ml,2次/d,腹壁皮下注射,连用7d。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肌缺血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1997年4月~2001年10月,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6例,取得了临床较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6例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心绞痛诊断及分级标准,均为住院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52~82岁,平均(58.2±8.6)岁;病程7~32天,平均20.5天。心绞痛分级:Ⅲ级34例(73.9%),Ⅳ级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PCI治疗的442例U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随访观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根据有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分析患者冠状动脉周围FAI,对患者进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AI、GRACE评分单独及联合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效能。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FAI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2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3.6(3.5,3.7)年,其中40例(9.0%)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事件组),非事件组402例。事件组患者FAI、GRACE评分均高于非事件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AI、GRACE评分单独及联合预测UA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0.704、0.767,GR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尿酸(UA)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AMI患者8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5例,健康对照组70例的临床资料,测定CRP及UA数值。结果:AMI组CRP、UA含量均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CRP、U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的CRP与UA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两种检测因子可以有效地评估AMI的发生率及临床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16.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一组可危及生命的重要临床综合征 ,常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血液减少引起。目前 ,对UA的治疗 ,常采用两种策略 :早期有创治疗和早期保守治疗。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逆转受损内皮功能的作用[1]。本文探讨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UA的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2年 6月收住院 50例病人 ,其中男 43例 ,女 7例 ;年龄 3 6~ 82岁 (58 3± 11 7岁 )。本组UA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建议的标准[2 ]。血浆胆固醇 (TC)≥ 1 70mmol/L ,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91年1月~1995年12月对50例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UA)给予大剂量尿激酶(UK)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显效为64%,总有效率90%。随访平均24个月,显效组病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猝死率明显降低。提示本疗法治疗UA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而且尚可减少AMI和猝死的发生。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刘茂祥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264-1264
目的 :研究丹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佐250ml静滴 ,每日1次 ,10天1疗程。观察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及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丹佐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冠心病住院患者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首个心肌缺血生化标志物[1],可在缺血早期被检出。本研究探讨IMA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11月因急性胸痛就诊于我院的诊断为UA患者55例,男性29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抗栓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炎症反应(UA)的临床疗效,探讨IL-6在U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抗栓号对UA患者IL-6的影响。方法:50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抗栓号+化学药基础治疗)及对照组25例(化学药基础治疗),对照观察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6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6测定值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L-6无显著性差异(P=0.067)。结论:炎症反应物在UA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栓号治疗UA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对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