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特点及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学艳  杨秋平  逯静茹 《河北医药》2009,31(13):1606-160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由生殖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异常导致的排卵障碍性疾病,在无排卵的不孕症患者中约占70%。本文分析210例PCOS患者的代谢特点,分别采用饮食运动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代谢相关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予维生素D口服,1200IU/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等内分泌代谢指标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卵泡刺激素水平[(5.86±1.64)mIU/mL]略高于对照组[(5.74±1.45)mIU/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率[(4.27±1.42)mIU/Ml]、(34.65±8.27)nmol/L、18.92%]均低于对照组[(6.35±1.74)mIU/mL、(40.54±9.86)nmol/L、43.2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5-羟基维生素D3浓度[(35.62±6.51)nmol/L]高于对照组[(32.45±5.87)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补充辅助治疗可以通过提高患者血清中25(OH)VD3浓度来降低PCOS患者的睾酮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控制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紊乱,降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与胰岛素抵抗(IR)存在密切关系的临床综合征.从PCOS患者IR的分子基础、IR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和抗IR在POCS治疗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讨论IR在PCOS发病以及治疗方面的机制,为临床治疗PCOS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及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 ,其发生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 5 %~ 10 % ,主要表现为卵巢多囊性改变高雄激素血症无排卵性功血 ,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近年来逐渐对PCOS患者存在的糖代谢异常引起了重视 ,表现为胰岛素抵抗 (IR)及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认为IR及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发病环节之一。本文就PCOS患者中IR基础及临床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胰岛素作用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糖激素。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最主要是调节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调节碳水化合物 ,脂肪及蛋白质在肝…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者排卵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观察组(B),每组25例。两组病例均采用氯米酚促排卵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两组血孕酮和胰岛素水平。随机选取胰岛素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5例作为C组,BC两组比较用氯米酚(CO)促排卵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两组同时的血孕酮和胰岛素水平。结果AB两组治疗后各项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C两组间各项指标检测均无显著性(O〉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促排卵可提高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降低妊娠后流产率,是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的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Cap)对代谢综合征(MetS)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系统、一氧化氮(NO)及其合成、血糖和血脂以及氧化应激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雌雄各半,建立MetS大鼠模型;将病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模型Cap 7mg/kg;3组大鼠分别肌肉注射消毒溶媒或药物,每日1次×4周;测定大鼠血压、空腹血糖(FBG)和口服糖耐量试验2h血糖(OGTT-2hBG)及血浆空腹胰岛素(FIns),血浆血糖含量(FPG),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NOS(iNOS)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etS大鼠血压升高、FBG和OGTT-2 hBG、FPG和FIns含量增高,ISI减弱,血清TG、TC、TNF-α和肾素、血管紧张素含量增高(P<0.05)。经Cap处理MetS大鼠后,血压降低(P<0.01),FPG,FBG,OGTT-2hBG降低和IGT改善(P<0.05),纠正高胰岛素血症(P<0.05),增强ISI(P<0.05),降低TG、TC、NO和丙二醛(MDA)含量,抑制NOS和iNOS活性,提高SOD活性(P<0.05),下调血管紧张素和TNF-α含量(P<0.05);但比较LDL-C,HDL-C和肾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对抗MetS大鼠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纠正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Ⅱ转换以及增强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降脂排卵方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对配体激活的核受体超家族转录因子(PPA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PGC-1α)及含有"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结构的核转录因子(SREBP-1c)、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采用降脂排卵方治疗,西药治疗组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3个周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则同时采用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方法联合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脂质代谢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以显著提高PPARα、PGC-1α及降低SREBP-1c、SCAP拷贝数,可以显著降低体质量指数,中药组次之,而西药组则对脂质代谢相关因子及体质量指数的调控作用不明显.三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2%、75.00%、92.86%.结论 降脂排卵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质代谢相关因子PPARα、PGC-1α及SREBP-1c、SCAP有明显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甲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6例非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乙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体重均有明显下降(P〈0.05);患者卵巢内小卵泡数量、血清性激素均有明显下降(P〈0.05);乙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排卵率均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增加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体内代谢及内分泌紊乱,治疗难度相较非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较大。  相似文献   

9.
徐宇虹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38-23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25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平均T值、A值及BMI值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LH≥20IU/L、A≥9 nmol/L、T≥2.2nmol/L、BMI≥26 kg/cm2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条件下的PCOS患者均有雄烯二酮的增加情况,没有LH的不正常增加。大多数胰岛素拮抗的PCOS患者有肥胖的表象,但是胰岛素抵抗不是PCOS患者的相同特点,这在一定的条件上与体质量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胰岛素抵抗和非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8例,按照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非胰岛素抵抗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胰岛素抵抗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SH、E2、TC及LDL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BMI指数、TG显著高于对照组, HDL及LH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抵抗和非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性激素存在明显差异,在治疗中需对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予以有效改善,从而控制相关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性激素、排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1年3月在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达英-35,于月经第1天或黄体酮撤药性出血的第1天起口服,1片/d,连续服用21 d,停药7 d后重复,共治疗3个月。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250 mg/次,3次/d,餐后口服,1周后剂量增至500 m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达英-35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00 mg,1次/d,早餐后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FINS、HOMA-IR、LH、FSH、E2、T、A水平均降低,且排卵率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在改善FINS、HOMA-IR、LH、FSH、E2、T、A水平,提高排卵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达英-35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比二甲双胍能更快更好地改善PCOS的胰岛素抵抗,改善性激素水平,提高促排卵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改变及其在PCOS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36例PCOS患者和26例对照组的血清瘦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PCOS组血清瘦素及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ISI低于对照组。PCO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结论PCOS患者存在血清瘦素水平异常,瘦素通过对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在PCOS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溴隐停、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分别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促炎细胞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及血脂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十一酸睾酮加绒促性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建立PCOS大鼠模型,连续口服给予溴隐停、二甲双胍、罗格列酮6周,观察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OGTT-2 h BG)、胰岛素(insulin,Ins)、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NF-α、睾酮(testosterone,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growthfactor-1,IGF-I)、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hs-CRP)、瘦素(leptin,L)、脂联素(adiponectin,A)、抵抗素(resistin,R)等的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ity index,ISI)的变化。结果:PCOS大鼠FBG、OGTT-2hBG、Ins、hs-CRP、TNF-α、leptin、resistin、IGF-I、TC、TG、LDL-C和T水平明显升高,而ISI和adiponectin、HDL-C含量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溴隐停、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大鼠的上述病理改变(P〈0.01~0.05)。结论:溴隐停、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和血糖、血脂代谢异常,以及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4例PCOS患者与28例对照组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胰岛素受体蛋白在PCOS增殖期与对照组增殖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子宫内膜增殖症的腺上皮细胞表达显著高于PCOS增殖期以及对照组增殖期,PCOS分泌期子宫内膜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分泌期。结论增加的胰岛素受体与超生理剂量的胰岛素结合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的原因之一;胰岛素受体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周建敏  郭文建  于荣强 《中国医药》2013,8(9):1222-1223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高血压伴有代谢综合征患者56例,完全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28例)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组(28例),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80mg/次,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1次/d.进行为期12周的临床观察.监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 h Ins)、TC、TG、HDL-C、LDL-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2hP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治疗后FIns、2 hIns和HOMA-IR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ns:(12.1±2.4) mIU/L比(16.6±2.7) mIU/L,2 h Ins:(66±4)mIU/L比(80±5)mIU/L,HOMA-IR:(3.1±0.9)比(4.3±1.0),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后FIns、2 h Ins和HOMA-IR分别为(16.7±1.9) mIU/L、(81±6)mIU/L和(4.4±1.1);2组治疗后FIns、2 h Ins和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后TC分别为(5.53±0.37)、(4.39±0.26) mmol/L,TG分别为(3.3±0.6)、(2.2±0.4) mmol/L,LDL-C分别为(3.5±0.6)、(2.7±0.6)mmol/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后TC、TG、LDL-C分别为(5.56 ±0.37)、(3.3±0.5)、(3.5±0.6) mmol/L;2组治疗后TC、TG、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卵泡发育时间段卵泡抽吸术对多囊卵巢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符合PCOS诊断标准的不孕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分别在卵泡发育期和卵泡成熟期穿刺抽吸卵泡。B超监测排卵后指导同房,观察未孕患者穿刺前及第1次穿刺后促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素、睾酮、窦卵泡数目;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率,卵巢过激发生率、流产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量。结果 1组患者多胎妊娠率较2组显著增高(P<0.05);流产率、OHSS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1、2组未孕患者穿刺前较第一次穿刺后LH、T水平显著下降(P<0.05);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未孕患者第1次穿刺后较穿刺前窦卵泡数目显著减少(P<0.05)。结论卵泡穿刺术可提高降低患者LH和T水平,减少窦卵泡数目,减少OHSS的发生率,临床可根据患者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卵巢被膜的厚度等选择着合适的时间进行穿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的表达以及应用二甲双胍后子宫内膜IR和IGF-1表达的改变。探讨影响PCOS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原因。方法选取6周龄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模型组40只。应用来曲唑灌胃建立PCO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40只随机抽取10只作造模效果评价,其余30只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15只和PCOS组15只分别喂服二甲双胍和生理盐水。14 d后麻醉大鼠并取材,光镜观察子宫内膜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3组子宫内膜IR和IGF-1的表达水平。结果 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中I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F-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R表达较PCOS组显著增高(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GF-1表达比PCOS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仍然较高(P<0.05)。结论 PCOS大鼠子宫内膜IR和IGF-1均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通过二甲双胍治疗后可部分逆转此变化,说明IR和IGF-1与PCOS子宫内膜改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is possibly the most common endocrinopathy of reproductive age, characterized by hyperandrogenism and oligomenorrhea. Additionally, approximately one-third to one-half of all women and adolescent girls with PCOS tend to fulfill many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criteria, and many view PCOS as a premetabolic syndrome condition, predisposing to a high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mpaired arterial structure, or proinflammatory markers are early features of atherosclerosis, and can be used as surrogate indicators of fu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women with PCOS. However, as the latest studies show, these symptoms are the result of deleterious effects that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particular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besity, produce on the vascular wall, rather than to the presence of PCOS per 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androgenemia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controversial and needs to be clarified. Further research is warranted to understand the pathogene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COS, and to identify subtypes of PCOS in which the presence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may result in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events, leading to high morbidity or mortality rates caused b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相似文献   

19.
顾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11-2813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PCOS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氯米芬和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口服二甲双胍500 mg/次,3次/d.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月经周期、血清睾酮含量及血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均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指数明显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P<0.05);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92.5%、65.0%,均高于对照组的57.5%、37.5%(χ2=4.74、5.18,均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的厚度为(8.96±0.68) mm,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74±0.61)mm(t =2.17,P<0.05).结论 二甲双胍能够显著改善PCOS患者的排卵情况,提高妊娠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