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七情配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七情配伍探析周祯祥,柯新桥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将用药的基本情况总结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即为"七情"。其中单行是指单味药物治病,"不与诸药共剂"(《本草蒙筌》),故不屈配伍的内容。其余六者,都是说明药物配伍关系的...  相似文献   

2.
握瑜 《家庭中医药》2006,13(10):15-16
三、相杀、相畏、相恶 最有争议的是对相杀、相畏、相恶配伍的认识。这三类配伍都属于制约性配伍,但如何制约甲制约什么?历代医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不统一。《神农本草经》将前二者并提:“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就是说相杀相畏的配伍可以使药物的毒性受到制约之意,如“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  相似文献   

3.
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也称“七情”,是机体的精神状态。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属于正常精神活动的范围。但是,由于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是引起疾病主要因素之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喜伤,则心神不安,精神焕散,思想不能集中,或语无伦次,哭笑无常,精神错乱,举止失常,甚致发狂。怒伤,则肝气上逆,血郁于上,可致神昏暴厥或呃逆呕吐,腹胀食滞。思伤,则食  相似文献   

4.
中药七情系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配伍关系,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中药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是中药配伍理论的核心内容。相恶是中药七情中最具争议的配伍关系之一,其内涵在历代本草中不尽相同,是否作为配伍禁总也未见定论。现代《中药学》教材将相恶定义为: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宵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笔者对相恶涵义的历史沿革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初步考证与探讨,希冀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相恶理论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很重视人的。C理活动对机体的影响。由于各种矛盾普遍存在,不良心理因素致病的现象日益增多,重温《内经》中关于七情理论的阐述,探讨七情在发病及防病治病中的规律是非常有意义的。1七情与发病七情即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的心理活动状态。祖国医学认为,。C理活动的异常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定的心理活动异常诱发相应的病理改变,是一类特殊的致病因素。故《内经》有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是。C情愉快的表现,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调和,乃为健康无病之象。…  相似文献   

6.
7.
中药配伍 ,是中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 ,也是基本形式。它是中药向方剂过渡的一个桥梁 ,中药配伍之后 ,再确定恰当的剂量和剂型 ,既成为方剂。中药配伍应用 ,可以适应复杂的病情 ,或者增强药物的作用 ,改变药物的作用方向 ,还可以减轻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中药“七情”配伍理论的记载 ,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序例云 :“药……有单行者 ,有相须者 ,有相使者 ,有相畏者 ,有相恶者 ,有相反者 ,有相杀者。凡此七情 ,合和视之。”并曰 :“当用相须相使者良 ,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 ,可用相畏相杀者 ,不尔 ,勿合用也。”至今 ,现行“中药…  相似文献   

8.
七情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医七情护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深刻体会,对中医七情护理的重要性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张义涛  刘喜微 《河北中医》1998,20(2):124-125
中药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者,是指单用某一种药物,以其单项作用治疗某种疾病并收到效果.因其不具备相须、相使等配伍意义,故我们不拟论述.爱将后六者分别论述如下.中西药物合理配伍应用治疗各种疾病能使药物更好发挥治疗效果,使中西药物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有些中药还能降低或消除西药的毒性.反之,不合理的伍用则降低药物疗效或产生毒副作用.1中西药物配伍之相须、相使中西药物合用,只要做到药物选择正确,剂量恰当、给药途径及方法合理,一般都能起到相须、相使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七情配伍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伍是中药运用的基本形式。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将中药的运用情况总结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简称为“七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称《本经》)。“七情”构建了中药配伍的平台,奠定了中药配伍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七情致病的规律和特点,指导中医养生、预防和治疗。方法对50份精神障碍患者填写的提纲式作业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对问卷内容中情志导致症状的相关字段进行编码,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怒、思(怀念)、悲、恐四种情志可以导致症状,其中恐导致症状的频率最多;情志所导致的症状以失眠最为常见;不同情志所伤的脏腑没有显著差异(P0.05);思(思维)不能单独导致症状但可以与其他情志协同导致症状。结论研究结果不支持"恐伤肾"等"本情志伤本脏"学说;情志致病主要涉及心、肝两脏,其次为脾,病机以郁、火、虚、风等为特点;思在七情当中具有中心地位;临床上面对症状尤其是失眠需要谨慎考虑是否由情志因素所导致。  相似文献   

12.
郑绍勇  梅晓云 《光明中医》2009,24(11):2088-2089
七情学说蕴含着丰富的有效防治经验,但它以整体、辩证的角度认识生理病理现象,本文从人体气机变化的角度去解释情志疾病。  相似文献   

13.
百家园     
杜文东 《中医杂志》2001,42(3):187-188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有关七情内伤病因学说的思想内涵相当丰富和精彩,对七情致病特点作了精辟的阐述,其中有关七情的致病特点可简要归纳为内伤性、同一性、特异性、相兼性、传变性、个体性、重笃性七种。随着当前世界文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因社会适应不良导致情志病证空前上升,人类疾病谱正在发生改变,心身疾病不断增加,情志因素在病因学中的地位被越来越多的医家所重视,对七情致病特点的探讨和研究势必有助于心身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5.
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的实践中,将用药的基本情况总结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为七个方面,即为七情,其中单行是指单味药物治病,不与诸药共剂,故不属配伍的内容,其余六者,都说明有药物配伍关系的,是临床遗药组方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拟就中药七情配伍的有关内容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257-262
马钱子性味功效明确,临证应用疗效突出,因其毒性大制约了药用价值,为了安全高效应用于临床,可通过配伍达到增效减毒目的。尽管马钱子现代药理研究及化学成分确切,但缺乏规范化配伍模式,本文通过挖掘分析常用对药应用情况,遴选出16味与马钱子最具中药七情配伍特征的中药:活血药乳香、没药、苏木,解表药麻黄、生姜,平肝息风药全蝎、地龙、僵蚕,补血药当归,泻下药大黄,清热凉血药生地、赤芍,补虚药甘草、白术、肉桂、麻油,分析七情配伍应用机制发现抗炎、镇痛、止痉、抗凝、抗血栓、抗肿瘤、免疫调节、减毒效果理想,且存在最佳配伍比例功效最大化的特点,可见药理作用效应下的靶向作用有利于拓展临床遣药组方思维,能够客观呈现七情配伍的安全合理高效性及科学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七情内涵及致病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现有七情概念与致病特点论述的剖析,认为七情是人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其致病特点可以从发病途径及部位、病机变化、临床表现和七情之间关系四个方面予以概括。  相似文献   

18.
桂枝味辛甘,性温和,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温通经脉、温阳助气、平冲降逆、利肝肺两气之功效。《伤寒杂病论》所载323首方剂中用桂枝配伍的高达77首,其中《伤寒论》中37首,频次之高可显其重要性。既言桂枝“配伍”,就不可不提“七情”理论。“七情”配伍,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配伍方式。用“七情”之理回看《伤寒论》中关于桂枝的记载,发现桂枝药性柔和,不归属毒性之品,张机(字仲景)用桂枝配伍多为相须相使之类。且“七情”配伍多以“药对”形式出现,如同类相须配伍之“桂枝-麻黄”药对、“桂枝-附子”药对;相使相成中寒热并用的“桂枝-石膏”药对、散收相配的“桂枝-芍药”药对、阴阳同补的“桂枝-地黄”药对、润燥并用的“桂枝-胶饴”药对、动静相宜的“桂枝-知母”药对和“桂枝-阿胶”药对。药理研究发现,桂枝水煎剂中的成分具有很好的解热、镇痛、抗炎、扩张血管等作用,当临床遇其适应证时,单味药物已有很好疗效,但当桂枝与其他药物组成药对时,两者药物偏性又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适应证也更加广泛。临床上桂枝药对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病、皮肤病等。文章就七情理论对临床常用...  相似文献   

19.
情志又称情感.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精神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人的情感变化既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又受内心精神世界的制约,所谓有感而发。中医学经过长期的观察与验证,将人体的情志活动归纳为怒,喜、忧,思,悲,恐、惊,并称之为七情。以此作为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依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调摄情志的方法主要有:自我约束、疏泄排遣、转移分散、以情胜情、以药调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