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米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上的应用及其术后镇痛药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高效能的麻醉药雷米芬太尼自1997年由Glaxo Wellcome厂制造问世以来,国外虽有一些临床应用报告,但在小儿外科麻醉临床上国内尚未见报告。本文就雷米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上的应用及其复苏后镇痛药的配合使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膀胱镜检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需进行膀胱镜检术的男性患者,一组采用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静脉麻醉为研究组;另一组采用传统的尿道粘膜表面麻醉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在手术疼痛、膀胱镜置入阻力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膀胱镜检术,能完全解除患者的手术疼痛,有助于手术顺利操作实施,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建科 《当代医学》2007,(17):64-64
目的 研究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膀胱镜检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需进行膀胱镜检术的男性患者,一组采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为研究组;另一组采用传统的尿道粘膜表面麻醉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在手术疼痛、膀胱镜置入阻力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膀胱镜检术,能完全解除患者的手术疼痛,有助于手术顺利操作实施,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颅内肿瘤术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雷米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旨在提高颅内肿瘤术的麻醉水平。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需实施颅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雷米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联合雷米芬太尼组,每组28例患者。三个小组在麻醉诱导上没有任何区别;在麻醉维持上,雷米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联合雷米芬太尼组在插管之后都采取静脉泵注的方式,持续供给该组患者0.2μg/(kg·min)雷米芬太尼。舒芬太尼组则要在患者切皮之前对其注射0.1~0.15μg/kg的舒芬太尼。此外,对所有患者的SpO2、BIS、ETCO2、HR、MBP等指标进行术中监测与分析。同时,对三组患者的T1(呼吸恢复时间)、T2(睁眼时间)、T3(拔管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所监测到的SpO2、BIS、ETCO2、HR、MBP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联合雷米芬太尼小组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舒芬太尼组,其雷米芬太尼的用量也明显少于雷米芬太尼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雷米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联合雷米芬太尼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这两组均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颅内手术中舒芬太尼联合雷米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优于这两种药品单独使用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少,苏醒快,并且效果稳定,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瑞芬太尼 (Remifentanil,REM)亦称雷米芬太尼,为芬太尼家庭最新成员,于1977年底通过临床验证.瑞芬太尼是纯μ受体激动剂,是哌啶的衍生物,由于其独特的药代、药效动力学特点,在临床麻醉上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喉罩-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 64例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随机均分为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雷米芬太尼组)与喉罩-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组(氯胺酮组).静脉快速诱导置入喉罩后,雷米芬太尼组静脉泵入雷米芬太尼0.15μg/kg·min及丙泊酚6~8 mg/kg·h维持麻醉,氯胺酮组患者静脉泵入氯胺酮0.08~0.1 mg/kg·min及咪达唑仑0.15~0.2 mg/kg·h维持麻醉.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后雷米芬太尼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而氯胺酮组不明显,腹腔充气后,两组MAP及HR比充气前上升明显(P<0.05)而氯胺酮组上升更明显.雷米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5),且氯胺酮组术中肢动、呛咳屏气及术后躁动明显多于雷米芬太尼组(P<0.05).结论 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诱导苏醒迅速、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且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雷米太尼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需妇科腹腔镜诊疗手术患者50例,均实施全身麻醉.以TCI靶控输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平稳,清醒完全.结论 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雷米太尼复合麻醉具有安全、精确、麻醉可控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超短效的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子宫肌瘤凝固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麻醉应用效果,探讨其在该类手术中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选择凝固刀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应用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对照组).应用组静注雷米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0mg/kg,继而以丙泊酚4 mg/(kg·h)+雷米芬太尼0.3μg/(kg·h)输注.对照组静注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 mg/kg,继而以丙泊酚4 mg/(kg·h) +芬太尼0.6μg/(kg·h)输注.观察两组患者HR、SpO2、MAP在诱导前(T0)、注药后3min(T1)、10min(T2)及停药后5min(T3)的变化,同时记录呼吸频率下降情况、术中体动反应、注入诱导剂量后至针刺无反应的诱导时间、停药后至呼之睁眼时间和停.结果应用组、对照组在T0~T3时的HR无明显差异;T1~T3与T0比较,对照组MAP明显下降(PT1<0.05,PT2<0.05,PT3<0.05),应用组的MAP下降的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麻醉过程中患者在麻醉诱导时间、SPO2、呼吸频率下降项目上无明显差异(Pα>0.05),应用组术中体动小于对照组(Pβ<0.05)、停药后至呼之睁眼时间、停药至完全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γ<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子宫肌瘤的凝固刀手术,起效快、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老年LC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CI)的麻醉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需行LC治疗的老年患者78例,均分为分析组和对比组两组,给予分析组手术者采取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比组则应用恒速输注法,分析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分析组丙泊酚总用量为(310.2±19.3)mg,雷米芬太尼总用量为(809.1±24.9)μg,均少于对比组总用量的(399.4±14.8)mg、(999.2±30.5)μg(P0.05);术中两组平均HR、MAP均发生变化,T2时的HR、MAP均低于T1(P0.05),对比组明显低于分析组(P0.05);两组在初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LC中,应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能够增强麻醉操作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喉显微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和雷米芬太尼组,各38例.仅给予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预注右旋美托咪啶,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麻醉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情况显著优于雷米芬太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明显低于雷米芬太尼组(5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涛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4):475-475
腰椎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腰椎手术及麻醉的风险都较大。本观察将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腰椎手术,并与芬太尼作比较,旨在探讨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TIVA)在腰椎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羟丁酸钠在小儿麻醉慢诱导保留呼吸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4~11岁ASA Ⅰ级的患儿,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F组)和芬太尼复合羟丁酸钠组(F组),两组均给予术前用药及局部表面麻醉,两组药物注射速度均大于60 s,注药后90 s由固定麻醉医师行气管插管,观察插管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两组均能完成气管插管,RF组和F组插管满意率分别为80%和50%,RF组比F组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在保留患儿呼吸的条件下进行气管插管,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羟丁酸钠均能提供较好的气管插管条件,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芬太尼组(F组)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诱导,在手术开始前追加芬太尼6μg/kg,以后根据时间适量追加。雷米芬太尼组(RF组)用咪唑安定、雷米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诱导,全麻维持以雷米芬太尼0.5μg/(kg.min)进行维持。结果:RF组在插管前即刻到切皮后30 min时,SBP和DBP下降显著。咽喉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F组(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具备苏醒迅速的特点,适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14.
周远航  唐江华 《西部医学》2011,23(4):698-699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与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使用后的恢复情况。方法 86例择期腹腔镜手术女性病人随机分成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P组,n=43)与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I组,n=43)。手术结束后停止麻醉药物静脉注射和吸入。记录并比较患者苏醒期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组病人停药后的拨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名字时间、应答生日时间均小于I组(P〈0.05)。两组在麻醉恢复室内停留的时间相近(P〉0.05)。P组烦躁的发生例数明显高于I组(P〈0.05)。两组病人围术期其它不良事件发生的频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与雷米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比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有更快更好的短期恢复效果,适合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异氟醚麻醉下雷米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术野质量以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和硝普钠组控制性降压.对比两组麻醉前及控制性降压期间血压、心率、血糖、皮质醇浓度及术野质量.结果 两组控制性降压期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麻醉前(P<0.01).雷米芬太尼组控制性降压期间平均动脉压、心率值均低于硝普钠组(P<0.05).雷米芬太尼组术野质量明显好于硝普钠组(P<0.05).两组控制性降压期间与麻醉前对比血皮质醇值均低(P<0.01),血糖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中雷米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可达理想的降压效果,术野质量高,有效抑制了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张静  毛安琼 《中外医疗》2016,(2):135-136
目的 分析雷米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头颈部及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头颈部及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雷米芬太尼进行麻醉,实验组采取雷米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维持时间以及苏醒时间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麻醉维持时间为(108.12±7.47)min,对照组患者的麻醉维持时间为(89.58±9.50)min,且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头颈部及甲状腺手术患者采取雷米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使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6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Ⅰ组(n=34)接受芬太尼-丙泊酚麻醉,Ⅱ组(n=34)接受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麻,分析评估两组的麻醉处理效果。结果两组在T0、T4时点的MAP、HR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Ⅰ组,Ⅱ组在T1、T2及T3时点的MAP、HR值上均较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实施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能够有效维持患者血压、心率的稳定,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雷米芬太尼麻醉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2及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7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给予雷米芬太尼与芬太尼进行麻醉。结果术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2及自然杀伤细胞较诱导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对照组提高程度更为显著,P0.05;白细胞介素-12及自然杀伤细胞观察组提升程度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实施雷米芬太尼麻醉,能够有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并促进IL-12与NK细胞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肝癌射频消融术(RF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例病人28次实施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每小时2.5~3μg/kg速度静脉泵注雷米芬太尼,手术开始时给予异丙酚1~1.5 mg/kg负荷剂量后以微量注射泵以每小时1.5~2 mg/kg的速度持续输注,术毕停药;观察麻醉过程中的镇静、镇痛效果,苏醒期的清醒及不良反应。结果:20例病人28次在实施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接受射频治疗,麻醉效果均满意。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的静脉麻醉,能达到治疗过程中的完全无痛,而且安全、起效快、恢复快、苏醒迅速、副作用少,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常见方法之一。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因其具有镇痛效果好,苏醒迅速的优点,现已应用于临床胃镜检查,但其对呼吸及循环的抵制较为明显。本研究观察少量麻黄碱与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配伍用于纤维胃镜检查的麻醉,重点观察其麻醉效应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