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8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晗 《医药导报》2002,21(7):429-429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的疗效.方法:150例AURI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用利巴韦林10~15 mg•kg 1•d 1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25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组86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15~20 mg•kg 1•d 1,静脉滴注,qd.均以3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52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2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3.5%),对照组5例(7.8%).结论:西咪替丁可作为AURI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2.
穿琥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穿琥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用穿琥宁注射液10~15 mg•kg 1•d 1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用利巴韦林10 mg•kg 1•d 1静脉滴注.疗程3~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对照组总有效率68.0%.结论:穿琥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进行单盲对照试验,治疗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10 mg•kg 1•d 1,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1~2 mg•mL 1,分2次,q 12 h,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60 min,3~7 d后改为阿奇霉素口服;对照组用红霉素15~30 mg•kg 1•d 1,用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1 mg•mL 1,静脉滴注.两组均以治疗7~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3 d显效率分别为72.5%,37.5%;7 d治愈率分别为50.0%,23.7%;10 d治愈率分别为95.0%,77.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30.0%,并且对照组2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与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起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施玉梅  陆志芳 《医药导报》2002,21(12):793-794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细菌性痢疾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50~100 mg•kg 1•d 1,q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阿米卡星,4~8 mg•kg 1•d 1,qd,静脉滴注.对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痊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抗感染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47,P<0.01).结论;对年龄小、重症、耐药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宜建议使用头孢曲松.  相似文献   

5.
陈骧 《医药导报》2002,21(4):224-225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146例诊断为秋季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给予西咪替丁15~20 mg•kg 1•d 1,分两次静脉滴注,山莨菪碱0.5~1.0 mg•kg 1•d 1,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按常规剂量使用.对两组病程、治疗效果、副作用等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总病程、显效率、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未观察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西咪替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桂芹 《医药导报》2003,22(11):793-793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疗效.方法:29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用IVIG 400 mg•kg 1•d 1,iv,连用5 d;对照组14例,用地塞米松0.5~1.0 mg•kg 1•d 1,连用5~8 d,继以泼尼龙维持.其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48 h内总有效率86.7%,对照组21.4%;治疗组肌力、行走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平均18.6 d,对照组30.3 d,两组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IVIG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顾教伟  王大斌  王勇 《医药导报》2012,31(5):599-601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左乙拉西坦口服,20 mg•kg-1•d-1,1周内逐步增加到30~40 mg•kg-1•d-1,最大剂量2 000 mg•d-1,平分两次服药;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口服,0.03 mg•kg-1•d-1,每1~2周增加0.025~0.050 mg•kg-1•d-1,最大0.15 mg•kg-1•d-1。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及《副作用量表》(TESS),于治疗后第8周末及第16周末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8,16周末,治疗组运动抽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6周末治疗组发声抽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ES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8.
丁咯地尔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9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度HIE患儿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10 mg•kg 1•d 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30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0.125 g•d 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30 mL静脉滴注,qd,均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9%,80.5%(P<0.05);治疗组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的恢复、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和临床症状的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咯地尔对中度HIE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李华  杨淑青 《医药导报》2003,22(11):821-821
目的:观察雷米普利治疗无心力衰竭和慢性呼吸病史的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诱发咳嗽的临床评价.方法: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雷米普利5~30 mg•d 1,同时加服硝苯地平15~30 mg•d 1或硫氮酮30~90 mg•d 1,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15~30 mg•d 1,或硫氮酮30~90 mg•d 1.观察两组中出现的咳嗽反应.结果:雷米普利诱发咳嗽的发生率达到19.3%,其中28例为干咳,且与吸烟史关系密切,对照组无一例出现咳嗽.结论:临床口服雷米普利时应禁止吸烟.  相似文献   

10.
叶竹梅 《医药导报》2008,27(4):419-420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佐治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方法 将11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 两组均给予止咳、退热处理,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10 mg•kg-1•d-1,静脉滴注,qd,3~5 d.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400 mg•kg-1•d-1,连用3 d. 1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组退热、止咳、平喘、肺部音吸收时间及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 结论 丙种球蛋白佐治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两种方案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峰 《医药导报》2002,21(9):586-587
目的:评价单剂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将2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剂组(15例)和多剂组(11例).单剂组给予丙种球蛋白2 g•kg 1,一次静脉滴注;多剂组给予丙种球蛋白400 mg•kg 1•d 1,静脉滴注,连用5 d.两组都加用阿司匹林口服.结果:总发热时间单剂组(9.7±3.1) d,较多剂组(11.4±5.3) d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剂组EKG异常占10.7%,较多剂组24.8%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剂组冠状动脉损害占18.1%,较多剂组25.3%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剂丙种球蛋白能有效地防治川崎病患儿的心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CTX PT)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RNS)临床疗效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 2R)水平变化.方法:RNS共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接受CTX PT治疗,每2周1次,总累积量为100~150 mg•kg 1.对照组用环孢素(Cys A),5~6 mg•kg 1•d 1,bid,1个月为1个疗程,如无效可增加至10 mg•kg 1•d 1,再治疗3个月无效后可停药,有效者6个月后停药.治疗组用ELISA方法测定给药前后血清sIL 2R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缓解期分别为(36.2±3.6),(11.6±3.8)个月,缓解率分别为72.0%,26.7%(均P<0.01).治疗组6,18,48个月复发率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CTX PT后血清sIL 2R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CTX PT对小儿RNS临床疗效较好,sIL 2R水平可作为监测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薛英  黎七雄  李爽 《医药导报》2012,31(2):150-152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顺铂(DDP)所致大鼠肾氧化损伤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各8只:DDP+TMP 50 mg•kg-1•d-1组和DDP+TMP 100 mg•kg-1•d-1组分别腹腔注射TMP 50和100 mg•kg-1•d-1,连续5 d;对照组和DDP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均5 mL•kg-1。给药第3天,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腹腔注射DDP,8 mg•kg-1。实验第5天收集代谢笼中大鼠24 h尿,测尿蛋白含量;处死大鼠后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24 h尿蛋白、肾皮质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ST)活性及肾皮质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与DDP组比较,DDP+TMP50 mg•kg-1•d-1组和DDP+TMP100 mg•kg-1•d-1组大鼠24 h尿蛋白分别下降41.45%和65.33%;BUN分别下降18.12%和57.51%;SCr分别下降14.39%和48.89%(P<0.05或P<0.01);与DDP组比较,DDP+TMP 100 mg•kg-1•d-1组大鼠肾皮质MDA、NO含量及NOS活力分别降低36.73%,45.39%,22.86%(P<0.05),GSH含量和SOD、GST活性分别为DDP组的1.33,1.66,1.57倍(P<0.05)。结论TMP对DDP所致大鼠肾氧化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安胶囊的不同制剂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工艺制剂的脑安胶囊(新型及传统型)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新型脑安胶囊低剂量组(40 mg•kg 1)和高剂量组(80 mg•kg 1),传统型脑安胶囊低剂量组(40 mg•kg 1)和高剂量组(80 mg•kg 1),阿司匹林组(300 mg•kg 1);实验药物经口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3 d后取血测定血小板的聚集率.结果:新型脑安胶囊高剂量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超过传统型脑安胶囊高剂量(P< 0.01),两种脑安胶囊高剂量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超过阿司匹林(P< 0.01和P< 0.05).结论:新型脑安胶囊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传统型脑安胶囊.  相似文献   

15.
克拉霉素等三联疗法根治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小芳 《医药导报》2003,22(3):169-170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法莫替丁、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治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2例确诊为Hp感染阳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克拉霉素7.5 mg•kg 1,bid,阿莫西林20 mg•kg 1,tid,法莫替丁0.5 mg•kg 1,bid;对照组用甲硝唑7.5 mg•kg 1,tid,阿莫西林及法莫替丁的用法同治疗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0.3%,对照组67.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症状改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均少见.结论:克拉霉素、法莫替丁、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疗效好,患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去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埮  陈志斌 《医药导报》2003,22(2):84-85
目的:观察去纤酶对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进展型脑梗死65例,分为治疗组35例,应用去纤酶第1天10 kU,第3,5天各5 kU•d 1,均静脉滴注,以后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80 mg•d 1,肠溶阿司匹林50 mg•d 1,po.均治疗15 d.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评估,观察凝血因子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4.3%,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显效率23.3%,有效率40.0%(P<0.05).结论:去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王龙  向永胜  蒋锐  范稹 《医药导报》2011,30(6):730-732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感染与成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发生的关系,及更昔洛韦对RITP的疗效。方法成人RITP组患者70例,正常成人组68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人巨细胞病毒、Epstein Barr病毒、人微小病毒B19、人类疱疹病毒的感染情况 。将成人RITP患者70例分为两组,甲泼尼龙组34例,第1~3天给予甲泼尼龙20 mg•kg 1 •d 1,第4~6天给予甲泼尼龙10 mg•kg 1•d 1,其后给予泼尼松1 mg•kg 1,po,qd。联合组36例:除给予甲泼尼龙(用法同甲泼尼龙组)外,同时予以更昔洛韦5 mg•kg 1,每隔 12 h 静脉滴注1次,连续14 d。结果成人RITP患者外周血中人巨细胞病毒、Epstein Barr病毒、人微小病毒B19、人类疱疹病毒的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4.3%,25.7%,40.0%,48.6%,均高于正常成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相关RITP经抗病毒治疗后,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病毒感染可能是成人RITP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这类患者应该常规行病毒学实验室检查,对于病毒相关RITP,除糖皮质激素治疗外,应积极抗病毒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贺艺  徐岚  何成  黄丽琼 《医药导报》2011,30(4):459-462
目的 探讨顺铂+氟尿嘧啶(FP方案)和顺铂+多西紫杉醇(DP方案)同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放、化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 方法125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FP组65例及DP组60例. FP组:顺铂40 mg&#8226;(m2)-1第1~4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1.0 mg&#8226;(m2)-1第1~5天静脉滴注,28 d为1 个周期,共用2个周期. DP组:多西紫杉醇135 mg&#8226;(m2)-1,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40 mg&#8226;(m2)-1,第1~4天静脉滴注,28 d为1个周期,共用2个周期. 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FP组近期有效率为78.5%,DP组为9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P组和DP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2.4和31.7个月,2 a生存率分别为84.6%和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均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为主,发生率及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耐受. 结论 FP方案和DP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均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DP方案近期效果较FP方案更好,缓解率更高,可作为中晚期宫颈癌较理想的化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项宇坚  王金龙 《医药导报》2002,21(12):770-770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加小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28例ITP患儿,分为3组,单用糖皮质激素8例(A组),泼尼松1.5~2.0 mg&;#8226;kg 1&;#8226;d 1,分3次,po;糖皮质激素加小剂量IVIG 200 mg&;#8226;kg 1&;#8226;d 1 12例,共5 d(B组);糖皮质激素加大剂量IVIG 400 mg&;#8226;kg 1&;#8226;d 1 8例,共5 d(C组);观察3组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和控制出血时间.结果;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B组与C组疗效相仿.结论;糖皮质激素加用小剂量IVIG治疗ITP疗效确切,且较经济.  相似文献   

20.
王爱茹 《医药导报》2011,30(3):325-326
[摘要]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与奥卡西平(OXC)对新诊断良性癫伴中央 颞区棘波(BCECTS)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新诊断BCECT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LEV组和OXC组各23例。LEV组给予LEV,开始剂量5 mg&#8226;kg-1&#8226;d-1,分2 次服用, 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5 mg&#8226;kg-1&#8226;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40 mg&#8226;kg-1&#8226;d-1;OXC组给予OXC,开始剂量10 mg&#8226;kg-1&#8226;d-1,分2 次服用, 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10 mg&#8226;kg-1&#8226;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45 mg&#8226;kg-1&#8226;d-1,两组疗程均6~12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LEV组实际完成治疗22例,因经济原因退出1例,癫发作完全控制18例 ,出现不良反应4例,其中食欲下降、嗜睡各2例, OXC组实际完成治疗21例,因皮疹退出2例,癫发作完全控制17例 ,出现不良反应3例,其中头晕2例,嗜睡1例。结论LEV与OXC治疗BCECTS疗效相仿,但LEV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缺点是价格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