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对急诊科门诊手术室进行标准化的护理管理,保证手术室的护理质量,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从医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手术器械、药物、物品等重点管理环节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和监督,加强了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工作各环节的有效落实。经过8年的临床护理管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明显减少了护理事故和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急诊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1853例眼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科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配备不完善,知识和技能单一,法律意识淡薄;手术室监督意识薄弱,后勤保障欠缺;以及医疗制度不够完善。结论保证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必须加强护理人员和护理安全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完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探讨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的优化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过去2年的门诊手术室管理资料及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实施门诊手术室消毒优化管理,严格落实执行《内镜清洁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对门诊宫腔镜进行彻底清洗、严格消毒和精心保养,我院的门诊手术室消毒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结论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落实优化管理措施,对提高门诊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分层分组管理概念是一种企业管理概念,即按照能力和职责不同对工作人员进行分层分组管理,逐级安排工作任务,以实现工作效益最大化。该理念已在护理管理中付诸行动,范业辉~([1])将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结果显示该模式实施后护理技能水平、无菌意识、消毒隔离能力及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我院手术室自实施分层分组管理后,护理水平显著提升,现将详细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8年1月开始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分组管理,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手术室26名  相似文献   

5.
崔洪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18-118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树立目标,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根据具体问题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全员参与,改进和完善门诊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制度,对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规范化护理管理实施后,物品准备完备率、消毒合格率、患者满意率均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规范化的护理管理可使门诊手术室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并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讨论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防范措施。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和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没有实施安全管理的手术室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对比两组资料的差错概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后的出错概率以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采取人性化管理理念后手术室护理工作情况与2009年1月~2010年5月开展人性化护理管理时进行对比研究,着力于改善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态度,增强其职业责任感,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结果开展人性化护理管理之后,手术室护理差错及纠纷减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改进后减少了医患和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手术室中实施安全文化管理,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减少手术室的护理风险,降低手术室的护理缺陷,保证手术安全。方法:在某院的手术室实施安全文化的护理管理,全面开展安全文化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安全文化护理管理的实施前以及实施后患者、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危急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运用护理安全文化可使护理差错的发生率降低很大,1年来没有发生严重护理差错及纠纷事件,一般差错由2009年的150起下降到2010年的56起。在实施安全文化管理后,患者、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危急患者的抢救成功的机率都有显著的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都有大幅度的降低,相比较存在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安全文化管理运用到手术室中,可有效的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8,(2):282-283
目的:分析门诊手术室交叉感染的风险因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医院门诊手术室发生交叉感染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所致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及风险因素,并提出防范对策及时整改,并与整改后的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医院门诊手术室交叉感染的控制情况做了比较。结果:分析后发现医院门诊手术室发生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及风险因素可能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消毒隔离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有关,通过针对性整改后门诊手术室交叉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消毒隔离管理、加强手卫生规范以及加强院感管理与监测对降低医院交叉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我院门诊注射室自2009年以来采用舒适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11.
陆琴  陈琼  胡喜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49-149,152
目的:评价分析患者对本院2009年度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的认可度。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在本院手术室治疗的患者共计120例,每月10例,就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和手术室护理最需改进的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仍然存在显著不足,"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服务态度"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缺陷严重,急需注意。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在护理服务质量方面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正>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对于手术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智能型风险管理是一种预见性护理模式,通过建立系统的风险管理举措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性。研究~([1])表明智能型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率,对于规避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智能型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室应用智能型风险管理前(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对照组98例)、应用后(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观察组110例)收治的20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照组98例,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手术室护理资料,分析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用药风险、工作失误、环境不过关。结论分析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重点关注风险,给予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此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程度,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郭蓓蓓 《北方药学》2013,(3):164-164,39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室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结果:72例患者中除1例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病情危重,患者死亡外,其余均抢救成功,成功率98.61%。结论:手术室护士要做好急救护理工作,以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查对制度1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方法 注重护理查对制度的落实,针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采取相应积极措施.结果 门诊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是预防发生护理纠纷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大增加了手术安全系数,杜绝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通过实施护理查对制度,健全了门诊手术室护理质控体系,有效防范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邱俊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343-344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自2009年1月以来对我院手术室23名护理工作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每个月分别对患者及手术医师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患者满意度及手术医师满意度均呈现出明显稳定的上升,到2010年底,患者满意度高达98.7%,医师满意度高达93.7%。结论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医师及患者均满意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手术器械和物品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提高手术安全系数。方法从环境、人员、管理制度方面进行规范和改革。结果患者感染率由2005年0.596%降至2009年0.206%;医务人员感染率由2005年0.092%降至2009年无感染发生。结论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各项工作职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吕春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639-640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门诊输液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制定护理防范措施。结果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服务态度较差,沟通技巧缺乏,专业技术操作掌握不熟练,空气环境污染,输液用药复杂等。防范对策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科学系统的门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本院自2013年1月起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对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前后1年内医师、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与加强手术室安全文化建设前1年对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后1年内医师、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使医师、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和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杨娟  刘倩倩  李辉 《河北医药》2024,(5):794-796+800
目的 分析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人员50例,2022年1~6月未进行分层管理培训模式,2022年7~12月行分层管理培训模式。对比分层培训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意识、专业考核成绩、医师满意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分层培训管理后操作技能、手术室管理、手术配合、安全隐患认知、风险意识、安全隐患管理态度、护理文件书写、专业知识以及总分均高于分层培训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培训管理后患者满意率、医师满意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分层培训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应用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