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诊断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6例食管黏膜病变者行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比较食管病变及着色范围,对黏膜不染色区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EMR),诊断为鳞状细胞癌者经超声微探头检查证实为黏膜内癌,予以黏膜下剥离切除。结果46例患者中,15例患者存在18处黏膜不染色区,其中上皮单纯增生3处,轻度不典型增生4处,中度不典型增生6处,重度不典型增生4处,鳞状细胞癌1处。结论卢戈氏液染色法是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实用的方法,可提高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已设定的本地区40-69岁符合条件的普通居民1000人,用1.2%卢戈氏碘液10-15ml进行胃镜下食管粘膜喷洒染色,在阳性部位进行组织粘膜活检.结果 常规胃镜检查发现中晚期食管癌6例,早期食管癌0例,非典型增生8例.镜下经卢戈氏碘液染色后显示:食管粘膜正常着色者626例,呈深棕色染色者32例,342例表现为对碘不染或染色不良.经病理活检证实,中晚期食管癌6例,早期食管癌10例,轻度非典型增生3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食管炎286例.染色后早期食管癌和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染色前P<0.05.结论 内镜筛查结合卢戈氏碘液染色可显著提高早期食管癌及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色素胃镜在食管早癌及异型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70例胃镜检查发现可疑食管黏膜病变者,用2.0%卢戈氏碘液染色后取活检,结合病理分析,探讨内镜下病变部位碘染色改变与活检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170例患者中有139例呈现碘不染色,活检病理诊断食管癌36例,异型增生39例;碘淡染及碘不染色者仅有6例异型增生,余均为慢性炎症。内镜下碘不染区异型增生及食管癌共75例,检出率高于碘淡染及碘正常染色区(χ2=16.283,P<0.05)。结论:色素胃镜能鉴别食管黏膜病变,指导活检可提高食管早癌及异型增生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卢戈氏液染色诊断食管乳头状瘤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智  郝玲  熊俊光  丁惠芬 《重庆医学》2005,34(1):116-116
目地为了评价卢戈氏液内镜下食管黏膜染色对诊断食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食管乳头状瘤患者进行食管黏膜染色及形态观察,并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食管乳头状瘤碘染色后呈浅染,与早期食管癌不染可相鉴别,结合内镜下形态改变可确诊为食管乳头状瘤.结论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有助于食管乳头状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卢戈氏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1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姜安来  江荣 《中原医刊》1999,26(6):27-27
对168例早期食管癌可疑患者进行内镜下卢戈氏染色,结果食管粘膜出现不染色区16例,活检、病理诊断鳞癌10例,腺癌1例;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5例。提示内镜下食管粘膜卢戈氏染色可以更确切地获得形态学的判断,而且指导准确活检,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切除术中卢戈氏液染色判断食管切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才  章五一 《中原医刊》2006,33(15):28-29
目的评估食管癌切除术中卢戈氏液染色判断食管切缘有否残留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食管癌切除术中,用卢戈氏液染色,观察切除食管切缘粘膜之染色结果,对比病理检查之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中,2例食管切缘粘膜卢戈氏液染色阴性,病理检查食管切缘癌浸润1例,食管切缘部分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16例食管切缘粘膜卢戈氏液染色阳性,病理检查食管切缘均未见癌。结论食管切缘卢戈氏液染色判断有否残留癌,其方法简便直观,快速实用,且准确率较高,可作为食管癌切除术中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技术在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接受内镜检查时发现食管黏膜有可疑病变者进行2%碘染色检查;记录碘染病灶的染色程度、部位、大小、形态等;并行多点活检;然后将着色结果与其对应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5例病人碘染色淡染和不染诊断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的准确性为67.74%。碘染色不染诊断食管癌准确性为66.67%;诊断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准确性为22.22%。结论:内镜下碘染色技术可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内镜下食管有可疑病变的186例患者随机分为染色组和对照组各93例。用2%卢戈氏碘液对染色组进行食管黏膜染色检查,并于不染色、淡染色区取活检。对照组不行碘染色.仅根据临床经验取活检。结果:染色组不染色、淡染色共计50例(53.8%),活检发现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食管癌8例(8.6%),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15例(16.1%)、9例(9.7%)。对照组93例活检发现早期食管癌1例(1.1%),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6例(6.5%)、2例(2.2%)。两组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值得雅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色素内镜在上消化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7例病人行常规胃镜检查,对可疑病灶进行染色,食管行卢戈氏碘液染色,胃黏膜行靛胭脂-美兰双重染色,并作出染色后诊断,取活检标本或手术切除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 在42例食管异常染色病例中,8例不着色者均为食管癌,浅着色者33例,其中不典型增生21例(63.6%...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卢戈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内镜下卢戈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可行性。方法:168例患者经内镜下喷洒卢戈氏液对食管粘膜染色后观察,并取不染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168例患者中有123例食管粘膜呈不规则片状不染或着色不良,经病理检查发现食管鳞癌16例,腺癌4例,各种程度的不典型增生52例,不同程度的炎症51例。正常着色者25例,深染者14例与散在小点状着色不良者6例中病理结果为轻度慢性炎症35例,未见明显异常者10例。结论:内镜下卢戈液染色是提高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卢戈氏液染色诊断食管早期癌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卢戈氏液内镜下食管粘膜染色对食管早期癌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 990 4例申请胃镜检查而内镜下肉眼未发现食管病灶的患者行食管粘膜染色 ,并对不染区多点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食管早期癌 7例 (上皮内癌 1例 ,粘膜内癌 4例 ,粘膜下癌 2例 )。不同程度非典型增生 60例 ,不同程度慢性炎症 2 0 5例。并发现有食管症状者碘不染区出现率明显高于无食管症状者 (P <0 .0 5)。结论 卢戈氏液染色能及时诊断食管早期癌  相似文献   

12.
周海港  范雄芬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202-1202
目的探讨内镜下Lugol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和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内镜下将Lugol液喷洒在286例患者的可疑食管黏膜上,在不染区及浅染区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论286例患者中,染色后214例阳性,其中6例早期食管癌,2例进展期食管癌(病理及手术证实),不典型增生68例(重度不典型增生7例)。结论内镜下Lugol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和不典型增生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及分析55例可疑食管早癌病变的病理结果,探讨卢戈氏碘色素内镜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所进行的可疑食管早癌病变的病理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病例中,卢戈氏碘色素NBI技术的漏诊率为0%,检出率100%,普通内镜漏诊1例高度异型增生和12例低度恶性倾向性病变,检出率76.3%;单纯NBI对早癌及高度异型增生未漏诊,但漏诊9例低度恶性倾向性病变,检出率83.6%;碘染未漏诊所有病变(检出率100%)。结论卢戈氏碘色素内镜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技术在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接受内镜检 查时发现食管黏膜有可疑病变者进行2 %碘染色检查; 记录碘染病灶的染色程度、 部位、 大小、 形态等; 并行多点 活检; 然后将着色结果与其对应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 5例病人碘染色淡染和不染诊断食管癌 与癌前病变的准确性为6 7 . 7 4 %。碘染色不染诊断食管癌准确性为 6 6 . 6 7%; 诊断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准确性 为2 2 . 2 2 %。结论内镜下碘染色技术可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镜下卢戈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40例胃镜下食管有可疑病变者行卢戈液染色,观察着色情况并取材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 40例卢戈液染色有24例(36处)不着色区或淡染区,经病理诊断食管黏膜内癌2处,不典型增生20处,Barrett食管8处,单纯增生6处.结论 胃镜下卢戈液染色能提高早期诊断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联合超声小探头诊断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食管可疑病变先后用3%卢戈液和0.5%美蓝喷洒病变黏膜,观察病变染色程度及范围.对卢戈液不染或淡染-美监染色病变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超声小探头探查病变浸润深度.结果卢戈液不染或淡染-美蓝染色217例,病理为食管早期癌89例,不典型增生128例(轻度34例,中度68例,重度26例),卢戈液小染或淡染-美监染色诊断食管早期癌及不典型增生准确率为100%.超声小探头显示116例浸润至黏膜上皮层,37例浸润至黏膜肌层,30例浸润至黏膜下层,6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上皮内癌18例,黏膜肌层痛32例,黏膜下癌39例.与其对照,超声小探头鉴别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的准确性为89.9%(80/89). 结论 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联合超声小探头有助于提高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对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发现的376例疑似病变,用2%的碘液喷洒染色,对不染色和浅染色区进行多点病理活检,并对照碘液染色前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变化。结果经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染色前内镜诊断食管早期癌为18例,碘液染色后内镜发现经病理确诊为39例,染色前内镜诊断中度~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23例,碘液染色后内镜发现病理确诊为11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检查中碘液染色可显著提高早期食管癌和异型增生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美蓝染色)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有食管症状但内镜下肉眼观察未见食管明显黏膜改变或可见浅表病变的患者病灶进行2%美蓝染色,对呈现蓝色区域和非蓝色区域进行多点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107例患者均成功行2%美蓝染色。其中美蓝深染色33例(30.8%),病理确诊为食管癌4例,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19例(重度不典型增生8例),食管炎10例;美蓝浅染色42例(39.2%),病理确诊为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1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食管炎31例;无明显蓝色区域32例(30.0%),病理确诊为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2例,食管炎30例。对1例食管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行内镜下治疗,随访1年余,病情未进一步发展。结论美蓝染色内镜有助于发现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碘染色在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胃镜下将2%复方碘液洒在食管黏膜上,根据上皮细胞着色情况判断病变部位,对不染色区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该组106例病人中,有94例呈阳性,其中早期食管癌4例(3.8%),进展期食管癌3例(2.8%),均呈完全不染色像;轻度不典型增生17例(16.0%),中重度不典型增生25例(23.6%)均呈不同程度的淡染或不染色像,慢性食管炎45例(42.5%),呈不同程度的淡染色像.结论食管黏膜碘染色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卢戈氏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的3924例中检出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36例患者(0.92%)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男性26例(72.22%),女性10例(27.78%),男女比例为2.6:1.50~60岁24例(66.67%),食管中下段35例(97.22%).充血型及病变面积<2 cm的糜烂型食管癌中,黏膜内癌和黏膜下层癌分别为80.00%和20.00%;病变面积>2 cm的糜烂型食管癌中,黏膜内癌和黏膜下层癌分别为30.76%和69.23%;斑块型食管癌中,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分别为42.86%和57.14%;乳头型食管癌中,黏膜内癌和黏膜下层癌分别为100.00%和0%.结论 内镜下的卢戈氏液染色可明显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