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测肝内小病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目的评估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测肝内小病灶能力.方法对103例有肝脏局灶性病变(直径均≤2 cm)的患者行DWI、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分别计数DWI与常规MRI检出≤2 cm肿瘤结节的个数.计算在DWI与T2WI上病灶与肝组织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并予以比较.结果 DWI共显示肝内小病变425个,T2WI显示217个,增强MRI显示211个,T1WI显示155个,DWI显示的小病灶的数目明显多于T2WI、增强与T1WI (P<0.05).在DWI及T2WI序列,小病灶与肝组织之间的CNR分别为10.45±3.16和7.58±2.60(P<0.05).结论与常规MRI比较,DWI能更敏感地检测肝内小病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脏MRI多期动态增强中,动脉双期、门静脉期、延长期磁共振T1WI图像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用西门子1.5T Area syngo D13超导型磁共振对32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MRI检查。平扫序列:T1W1采用Flash多次屏气,T2WI采用Haste-fs加多次屏气,动态增强采用T1WI扫描序列。结果:32病例发现肝血管瘤病灶57个,T1WI上呈低信号,T2WI均呈高信号或明显高信号表现。动态增强显示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随时间延长,强化区逐步向病灶中心渗透性强化,直至瘤体完全强化。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中,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很好显示肝血管瘤,结合其他成像序列,对肝脏血管瘤诊断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显示能力及较佳b值选择。方法对22只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多b值DWI成像及T2WI成像。计算不同图像中肿瘤信噪比(SNR)、肿瘤与肝脏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号强度比(SIR)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WI成像能显示T2WI所显示的所有肿瘤。DWI显示病灶范围与T2WI无统计学差异(F=0.048,P>0.05)。DWI图像中肿瘤SNR、肿瘤与肝脏CNR及SIR随b值升高而降低,均高于T2WI图像,与T2WI间有统计学差异(FSNR=58.012,FCNR=47.743,FSIR=12.353,各组P<0.05)。b值600s/mm2与900s/mm2间肿瘤SNR、肿瘤与肝脏CNR无统计学差异,其他各b值间肿瘤SNR、肿瘤与肝脏CNR均有统计学差异。b值300、600、900s/mm2间及300与2000s/mm2间肿瘤与肝脏SIR无统计学差异,其他各b值间肿瘤与肝脏SIR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5T磁共振可以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DWI成像,b=900s/mm2是DWI成像较佳b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检查技术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 Signa 1.5T磁共振机对35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MS病例进行T1WI、T2加权扫描(T2WI)检查及DWI检查;并将3种序列所见进行比较。结果①T2WI像共发现病灶455个,T1WI发现病灶378个,DWI检见病灶295个;②T1WI所显示病灶的信号多为低或略低信号,T2WI的病灶显示为高信号,DWI在急性期病灶显示为略高信号,在慢性期可显为等信号或低信号。结论常规磁共振的MS病灶阳性检出率T2WI优于T1WI;DWI可以明确评定MS病灶是否为急性期,是诊断MS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2010-03—2015-10收治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78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临床影像学资料,计算肝脏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肝实质ADC值,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肝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占位性病变ADC值/肝实质ADC值均显著低于肝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占位性病变ADC值/肝实质ADC值均显著低于肝转移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用于肝恶性肿瘤临床检出率显著高于T2WI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特别是小病灶检出价值较高,可作为常规肝脏磁共振检查辅助手段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梯度回波T2成像(GRE-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采取磁共振扫描,行T1WI、T2WI、FLAIR以及GRE-T2WI联合DWI序列成像扫描,对比各个序列成像的敏感性,并分析各序列检出病灶数量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结果:GRE-T2WI联合DWI序列成像病灶检出数量高于其他序列,P0.05;GRE-T2WI序列对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检出率高于其他序列,P0.05;DWI序列对非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序列,P0.05。结论:GRE-T2WI联合DWI序列成像有利于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灶检出率,能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客观的影像学资料,诊断价值显著,可作为磁共振检查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硬化再生结节和肝癌结节的磁共振表现。方法选取55例肝硬化再生结节及肝癌结节患者,对所有患者均给予磁共振(MRI)检查,比较分析肝硬化再生结节和肝癌结节的磁共振表现。结果磁共振检查发现,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有小结节(直径≤3 mm),也有大结节(直径≥3 mm),T1加权成像(T1WI)呈现的信号强度等于或稍高于正常肝组织;肝内结节区域弥漫分布,T2加权成像(T2WI)呈现大小不同程度的低信号,周围是正常肝组织或者纤维间隔,呈现相对高信号;增强扫描发现患者病灶动脉期无强化、无假包膜,门静脉期与延迟期较周围肝实质信号略低。肝癌结节患者多表现为多发结节及大结节,T1WI呈现的信号强度等于、稍高或稍低于正常肝组织,T2WI信号强度均呈现较高信号;增强扫描大多数患者病灶动脉期信号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信号强化减弱,低于周围肝组织。结论肝硬化再生结节和肝癌结节的磁共振表现存在差异,提示磁共振可辅助鉴别诊断患者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Gd-EOB-DTPA增强磁共振动态多时相成像与基于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小肝癌的检出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肝癌患者的MR资料,所用序列包括T1WI、T2WI,LAVA增强MRI(基于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患者均先行磁共振检查(T1WI、T2WI、Gd-EOB-DTPA LAVA动态增强),之后行b值为0,10,30,60,100,150,200,400,600,1 000 s/mm2的e DWI(T1WI、T2WI、e DWI)检查。对于所有小肝癌病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每组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确定27个小肝癌病灶,磁共振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0.846和0.956,e DWI分别为0.581和0.863,其中,磁共振的AUC和约登指数均明显大于e DWI。结论Gd-EOB-DTPA增强MR在检出小肝癌的准确性均优于e DWI。  相似文献   

9.
0.35T磁共振平扫诊断肝血管瘤的序列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场磁共振(MR)诊断肝血管瘤的最快捷简便的扫描方法.方法 用低场0.35T磁共振机分别对已经确诊肝血管瘤6个月以上的病例21例进行常规TIWI、T2WI、轴位水成像及水抑制序列扫描.结果 本组21例,共69个病灶.所有病灶均显示出肝血管瘤的MR表现特性,并能与其他病变相鉴别.结论 0.35T磁共振平扫2~4个序列即可对肝血管瘤做出准确而快捷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不同序列成像对兔VX2肝微小肿瘤病灶的检出率.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内种植VX2肿瘤,分别在种植肿瘤后7天、14天行MR SE T1WI、FSE T2WI、GRE T2*WI、GRE T1WI平扫和SPIO增强扫描,记录不同检查序列所显示的肿瘤数目,比较显示率,确定SPIO增强MRI最佳扫描参数.结果 15只兔肝内种植VX2肿瘤后共有15个肿瘤生长,成功率100%.种植后7天肿瘤<5 mm,SPIO增强序列GRE T2*WI、GRE T1WI可显示所有的肿瘤病灶,显示率为100%,明显优于MRI平扫,SPIO增强SE T1WI及FSE T2WI序列,GRE T2*WI序列有更好的肿瘤-肝实质信号对比.14天后,肿瘤生长到1~2 cm, 除GRE T2*WI序列平扫显示率增加外,其他各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显示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SPIO增强MRI的GRE T2*WI、GRE T1WI序列对兔肝脏VX2微小肿瘤具有同样的高检出率,进行SPIO肝脏增强MRI检查时,GRE T2*WI序列是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其中超急性期(<6 h)4例,急性期(6~72 h)37例,均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Dark-fluid及DWI检查。结果 DWI显示病灶、病灶边界以及范围均优于常规T1WI、T2WI、Dark-fluid像;41例在DWI像上均表现为异常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结论 DWI结合ADC图对诊断急性脑梗死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发现常规T1WI、T2WI、Dark-fluid像上不能发现的超急性期脑梗死,DWI与T2WI、ADC图结合能判断不同时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CT阴性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CT为阴性而临床可疑为DAI的患者在外伤后3 d内常规在3.0T磁共振行SWI和常规序列T1WI、T2WI、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比较它们对DAI的检出率和检出病灶数目,评价SWI在诊断中的作用。结果:SWI可清楚显示27例DAI的颅内异常小出血灶,检出率达79.41%,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对DAI检出率分别为20.5%、26.47%和41.17%;SWI、T1WI、T2WI、FLAIR各序列检出微小出血量分别为261、39、61、89,SWI与T1WI、T2WI和FLAIR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SWI对DAI出血性病灶的检出具有极高的敏感性,能够检出更多、更小病灶,且病灶显示更加清晰,在临床上可疑为DAI的患者应尽早行SWI序列扫描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肝脏恶性肿瘤扩散加权成像与T2加权成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肝脏扩散加权成像(DWI)和T2WI反映肝脏恶性肿瘤扩散特征、病理特征及肿瘤范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肝脏恶性肿瘤44例48灶(肝细胞癌30例30灶,肝转移瘤10例14灶,胆管细胞癌4例4灶),比较DWI与T2WI图像液体(脑脊液,胆囊胆汁)和肝脏恶性肿瘤的信号,肿瘤/肝脏信号强度比(SIR),对比噪声比(CNR)以及肿瘤范围,测量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在b=600 s/mm2的图像中,所有病例的脑脊液均显示为低信号.肝脏恶性肿瘤多表现为高信号,其信号分布特征与T2WI不同;肿瘤的信号强度和瘤/肝SIR,DWI与T2WI不相关;DWI信号强度与ADC值呈负相关.DWI的病灶对比噪声比高于T2WI,二者差异有显著性.DWI显示病灶范围与T2WI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600 s/mm2的肝脏DWI图像受T2穿透效应影响较小,能够较好地反映肝脏恶性肿瘤的扩散特征.DWI肿瘤对比噪声比更高,有助于病灶边界的确定.DWI反映的肝脏恶性肿瘤的扩散特征,可作为其影像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3D T1WI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T1WI动态增强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54例乳腺疾病患者的59个病灶经T1WI动态增强成像,分析每个病灶的强化曲线类型、定量分析T1WI动态增强的早期强化率和达到强化峰值的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应用T1WI动态增强成像序列,良、恶性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分布有特异性,良性病变多为I、II型,恶性病变多为IV、V型,表现为III型曲线的病灶大部分为恶性病灶,少部分为良性病灶;信号强度增加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63,P=0.015),但两者的早期增强程度范围有很大的重叠,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仅为30.7%;良、恶性病变增强信号达到峰值时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450,P=0.000),且二者之间重叠很少,诊断的敏感性为93.4%,特异性为69.2%。结论:T1WI动态增强的强化曲线类型、早期强化率在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差,病灶强化的峰值时间在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提高乳腺MR成像诊断的准确性,减少组织穿刺活检率。  相似文献   

15.
3.0T磁共振SWI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M)诊断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3.0T磁共振SWI序列,回顾性分析经DSA或病理证实的42例颅内CM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常规磁共振cMRI (SE-T1WI、FSE-T2WI)、传统T2*WI和CT进行对照.结果 42例CM患者,SWI共检出病灶156个,T2*WI 121个,cMRI 94个,CT 73个.对相同层面同时显示的52个CM病灶的面积进行测量,SWI平均2.1 cm2,T2*WI平均1.9 cm2,cMRI平均1.6 cm2,CT平均1.5 cm2.CM在SWI序列上主要表现为多发"黑点"征,或"爆米花"样高信号周围包绕"铁环"征.结论 SWI对颅内CM诊断敏感性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常见脑血管畸形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探讨MRI场回波(FE)序列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DSA或MRA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采用0.5T超导MR机行常规T1WI、T2WI及FE序列检查,部分病例加用MRA成像序列.统计观察各序列的病变性质及数目,评价FE序列的诊断价值。结果FE序列发现病灶明显优于T2WI和W1WI。结论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脑血管畸形病变的最有力的工具,FE序列对显示脑血管畸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发现常规T2WI不易发现的较小的畸形病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磁共振影像技术及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肿瘤的影像诊断不仅仅是局限于影像表现,如何将肿瘤病灶的特性进行定量成像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技术已经成为磁共振检查的常规序列,各加权序列图上信号强度的大小仅能间接反映组织的特性。T2 mapping成像技术是定量成像技术中的一种,具有客观性、较好的可重复性及稳定性,在骨关节炎和心肌水肿中的运用和研究较多。随着技术的发展及体部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近年来也逐渐开始被应用到体部肿瘤方面的研究,作者就T2 mapping在体部恶性肿瘤中的定量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肝外胆管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中b值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不同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外胆管癌的显示能力,确定肝外胆管癌DWI的较佳b值;并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肝外胆管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5例肝外胆管癌患者术前行DWI (b=100、300、500、800、1000 s/mm2) 和常规MRI.测量肿瘤的ADC值,计算多b值扩散成像和T2WI图像中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号强度比(SIR)等数据;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病理分级,比较不同b值时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3例肝外胆管癌由DWI检出,DWI诊断肝外胆管癌的敏感度为92.00%.随着b值的升高,肿瘤的SNR和肿瘤与正常肝脏的CNR逐渐下降,而肿瘤的SIR逐渐升高.b值为800 s/mm2时DWI图像肿瘤与正常肝脏的CNR、肿瘤的SIR和SNR均高于T2WI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的增高,肿瘤ADC值逐渐变小.结论 b=800 s/mm2是肝外胆管癌扩散加权成像的较佳b值,可以得到良好显示的肝外胆管癌DWI图像;病灶ADC值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动态增强与DWI于肝结节性病变及小肝癌诊断中的运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诊治的3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肝结节性病变23例,小肝癌9例;对所有患者行3.0T磁共振动态增强和DWI检查,评价两种诊断方法及其联合诊断的运用价值。结果:同3.0T磁共振动态增强、DWI对比,二者联合检查在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诊断中的准确率(87.5%)、敏感性(95.2%)、特异性(72.7%)、阳性预测值(87.0%)、阴性预测值(88.9%)均明显升高。结论:3.0T磁共振动态增强与DWI联合检测用于肝结节性病变及小肝癌诊断的价值高,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脑白质成像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Philips 1.5 T MR成像仪先行常规T1WI、T2WI以及DW成像对脑膜瘤33例扫描观察,在上述扫描完成后,加磁共振脑白质成像(WM-only)序列(平扫或/增强)及T1WI增强对上述占位病变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脑膜瘤的初步影像诊断,再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常规T1WI、T2WI对颅内33例脑膜瘤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达20例,符合率60.60%;DW成像结合T1WI、T2WI相符23例,符合率69.70%;WM-only结合T1WI、T2WI、DWI相符30例,符合率达90.91%。结论磁共振脑白质成像通过观察脑膜瘤信号、边界、边缘、以及瘤周水肿情况,结合常规MRI能更好诊断脑膜瘤。磁共振脑白质成像可观察脑膜瘤对周围脑组织尤其是脑灰白质浸润情况,判定与鉴别脑膜瘤。磁共振脑白质成像结合T1WI、T2WI和DWI对脑膜瘤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