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丽媛  赵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0):818-819
目的:探讨中国人缺血性脑卒中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Leu33Pro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技术和分子杂交技术对北京地区2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GPⅡb/Ⅲa基因Leu33Pro多态性的检测和分析。并与279例北京地区的非卒中对照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GPⅡb/Ⅲa基因Leu33Pro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GPⅡb/Ⅲa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膜糖蛋白及其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血小板是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参与者,其功能是通过其表面的受体糖蛋白来实现的,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基因多态性能够改变其抗原性,从而影响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活化反应。本文将对目前进行深入研究的几种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多态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张志  刘萍 《中国临床医学》2016,23(6):857-858
正近年来,我国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血栓形成易导致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心肌梗死、心绞痛,是CHD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始发因素~[1]。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覆盖在血小板质膜表面,在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2-3]。目前已发现GP的5种血小板膜受体;GP与受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复合体,调节血小板性血栓的形成,其中GPⅡb HPA-3基因具有重要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哈尔滨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platelet membrane glvcoproteinⅠbα,GPⅠbα)基因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Bri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多态性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哈尔滨地区汉族人,137例经脑CT或MRI及临床检查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其中男73例,女64例;105例查体者作为对照组,应用PCR技术进行VNTR多态性检测。结果脑梗死组中有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中检测出五种基因型,分别为BC、BD、CC、CD、DD。未发现含A等位基因的个体,也没有发现B等位基因纯合子。脑梗死组GPⅠbαVNTR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09)。B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OR=3.16,P= 0.0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不是影响脑梗死的独立因素。结论哈尔滨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与脑梗死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国北方地区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基因多态性与脑血栓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ELP)技术检测100例脑血栓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GPⅢa的P1A的多态性。结果所有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均为PIA1/A1基因型,PIA2基因型的检出率为0%。结论我国北方地区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基因多态性与脑血栓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顾萍  王静  张帆  姚如恩  傅启华 《检验医学》2013,28(9):770-774
目的通过对98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及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探讨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患者GPⅡb/Ⅲa基因中5个外显子的9个多态性位点,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结果98例患者中只检测到GP11b基因的第26外显子存在T18809G变异,导致Ile843Ser多态性,产生HPA-3aa/ab/bb血型的3种基因型。此3种基因型均与血小板抗体产生相关,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98例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52.0%,1468袋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为77.8%,其中65袋配合性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为83.1%。3种基因型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小板特异性及相关性抗体的存在是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免疫性因素,GP11b基因上的HPA-3多态性与血小板输注无效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数目可变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300例健康人及110脑梗死患者基因型。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d以上,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只检测出GPⅠbα三种等位基因B、C、D,没有发现A基因型。阿司匹林敏感(AS)患者CC基因型比阿司匹林半抵抗(ASR)患者更多见。结论中国东北地区仅检测出B、C、D三种基因型。GPⅠb VNTR多态性CC基因型的出现对于低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小板GPⅠbα基因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在哈尔滨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状况及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技术对正常对照组200名和脑梗死患者组200例进行检测,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将脑梗死组进一步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77例)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组(123例),分析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血小板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存在3种等位基因B、C、D,未见A等位基因。发现5种基因型BC、BD、CC、CD、DD,未见BB纯合子。脑梗死组及脑梗死各分组与正常对照组间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12和0.572)。结论 哈尔滨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等位基因以C、D为主,基因型CC、CD、DD多见。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与脑梗死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 a807C/T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Ⅰa 807C/T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200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d以上,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阿司匹林敏感(AS)组。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检测各组GPⅠa 807C/T多态性。结果AR组,ASR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AS组(P<0.005);AR组,ASR组的(TC TT)基因型的频率也均高于A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膜GPⅠa T807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显著相关(OR=3.76,95%CI:2.87~9.58)。结论血小板膜GPⅠa T807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相关联,可能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一种遗传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GP)IaC807T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河南汉族脑梗死患者为缺血组,11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PCR-RELP法检测2组GPIaC807T基因多态性,体外胶原诱导法检测2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河南汉族人群GPIa基因第807位存在2种等位基因(C和T)和3种基因型(C/C、C/T、T/T);缺血组T807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GPIaT等位基因携带者较C等位基因携带者体外胶原诱导下血小板达30%聚集前的延迟期缩短(P0.05);缺血组T基因携带者血小板达30%聚集率前的延迟期较对照组缩短(P0.05);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膜GPI-aT807等位基因可能是河南汉族脑梗死患者的遗传危险因素,作用机制可能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迅速启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
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因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从遗传因素的角度去确定可能的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基因多态性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血栓性疾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重要作用。当血管内皮损害暴露内皮下组分时血小板就会被活化 ,发生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活化反应是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功能而实现的。目前进行深入研究的有下列四类血小板膜糖蛋白见图 1。图 1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活化反应(Feg:纤维蛋白原 ;Fn:纤维连接蛋白 ;Coll:胶原 ;Ec:内皮细胞 )1.糖蛋白 (GP)Ib -IX作为粘附蛋白vWF受体参与血小板粘附于受损血管壁的反应。2 .GPIa Iia作为胶原蛋白受体亦参与血小板的粘附反应。3 .GPⅡb Ⅲa作为…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是构成动脉血栓的重要成分之一 ,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是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 (GP)来完成的。 1996年Weiss等[1] 首先报道了血小板膜GPⅢaPLA2 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相关 ,随后对GPⅠb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展开了广泛的研究。GPⅠbα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 ,第一个被确定的多态性为编码巨球肽区域的 39个碱基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 (VNTR) ,但是VNTR多态性是否为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目前尚未确定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我们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血小板膜GPⅠbα受体表达及VNTR亚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国人缺血性脑卒中与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Ⅲa基因Leu33Pro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PCR技术和分子杂交技术对北京地区 2 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GPⅡb/Ⅲa基因Leu33Pro多态性的检测和分析 ,并与 2 79例北京地区的非卒中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GPⅡb/Ⅲa基因Leu33Pro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GPⅡb/Ⅲa基因Leu33Pro多态性可能不是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86例ICVD患的APOE基因型,并与66例同龄健康对照比较。结果:ICVD组APOE基因型ε4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位基因ε4可能是ICVD的一种遗传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16.
某地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GPⅠbαVNT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DNA测序分析技术,对119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11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基因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分析。结果该地区汉族人群中不仅存在B、C、D等位基因和CC、DD、CD、BC、BD基因型,而且还发现了A等位基因和AC基因型;其中以C、D等位基因和CC、CD基因型为主;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例组血小板膜GPⅠbαVNTR CC基因型和CD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汉族人血小板膜GPⅠbαVNTR CC基因型和CD基因型与缺血性脑梗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曹永卿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120-1123
血小板糖蛋白受体Ⅱb/Ⅲa复合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已比较深入。现将近些年的相关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小板在椎基动脉缺血性眩晕(VBI)发病中起的作用及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GMP140)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VBI病人进行血浆GMP140浓度及血小板表面GMP140分子数测定。并同时行TCD检查。结果 VBI病人血浆GMP140水平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GMP140的异常率为70%;TCD异常率为67%;血浆GMP140测定结合TCD检测,异常率85%。结论 VBI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I a 807C/T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筛选200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d以上,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阿司匹林敏感(As)组.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 PCR-SSP)方法检测各组GP I a 807C/T多态性.结果 AR组,ASR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AS组(P<0.005);AR组,ASR组的(TC+TT)基因型的频率也均高于A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膜GP I aT807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显著相关(OR=3.76,95%CI2.87~9.58).结论 血小板膜GP I a T807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相关联,可能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一种遗传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了解天津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膜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与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方法对全部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并抽样测序验证.结果 首发病例组ab 35.1%、aa 32.0%、bb33.0%、a等位基因49.5%、b等位基因50.5%;对照组分别为23.7%、51.1%、25.2%、63.0%、37.0%.b等位基因频率IS组与对照组分别是55.3%、37.0%,P=0.000.首发组与复发组等位基因比较有显著性,其中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50.5%、64.2%,P=0.023.结论 血小板膜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与天津地区汉族人IS发生及复发相关,bb基因型可能是该人群IS的危险因素及复发高危因素,b等位基因可能是该人群IS发病及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