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槐耳浸膏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槐耳浸膏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理,为槐耳浸膏在临床上治疗肝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MHCC97H肝癌细胞株分别与DMEM,槐耳浸膏(1 mg/ml,3 mg/ml,5 mg/ml,10 mg/ml)及5-FU(10μg/ml)作用24 h、48 h、72 h,在流式细胞仪上分别测定其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槐耳浸膏组在每一时段上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凋亡率的升高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槐耳浸膏高浓度10mg/ml组的凋亡率与5-FU组相当。槐耳浸膏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槐耳浸膏能明显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为临床治疗肝肿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贺慧华  吴涛 《新医学》2022,53(5):344-348
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前列,目前进展期肿瘤的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传统放射及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大,难以达到满意疗效。近年来,中草药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备受关注。槐耳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广泛应用于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槐耳涉及的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延缓肿瘤血管的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以及逆转肿瘤的耐药性等。目前已作为一种抗肿瘤辅助用药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文就槐耳制剂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对裸鼠异种肺癌移植瘤模型的抑瘤作用。方法:构建裸鼠异种肺癌移植瘤模型,给予该模型鼠槐耳清膏处理。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槐耳清膏(剂量分别为1、3、5、7 g/kg)、0.9%NaCl溶液各0.2 mL灌胃,每3 d给药1次,持续给药3周。观察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及裸鼠体质量变化,比较瘤体质量,显微镜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和Ki-67阳性细胞比率。结果:裸鼠接种肺癌细胞14 d后,接种部位均出现肿瘤生长。槐耳清膏1、3、5、7 g/kg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1.73±12.99)%、(6.68±11.34)%、(46.24±9.17)%、(35.05±12.15)%。与对照组相比,槐耳清膏5 g/kg(P=0.0044)和7 g/kg(P=0.0215)剂量组抑瘤率显著升高。槐耳清膏5 g/kg体质量组瘤重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67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槐耳清膏3、5、7 g/kg剂量组肿瘤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其中7 g/kg组Ki-67阳性率最低(24.8%,P0.001)。结论:槐耳清膏能抑制裸鼠体内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4.
槐耳颗粒联合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槐耳颗粒联合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方法将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槐耳颗粒联合肝癌介入治疗)与对照组(单纯肝癌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3.7%,对照组为47.4%,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槐耳颗粒联合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近期疗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槐耳清膏抑制人成骨肉瘤Saos-2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 对数期生长人成骨肉瘤Saos-2细胞分为槐耳清膏2、8、16 g/L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槐耳清膏2、8、16 g/L和生理盐水进行处理,分别于处理12、24、36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基因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槐耳清膏16 g/L组12、24、36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3.30±0.10)%、(43.20±0.53)%、(51.70±0.76)%,8 g/L组分别为(7.10±0.08)%、(34.90±0.33)%、(37.40±0.35)%,2 g/L组分别为((1.20±0.12)%、(2.97±0.11)%、(5.30±0.17)%,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30±0.11)%、(1.10±0.09)%、(1.50±0.15)%),除8 g/L组24 h时与36 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槐耳清膏16 g/L组在12、24、36 h细胞CXCR4基因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低于槐耳清膏2、8g/L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槐耳清膏8 g/L组低于2 g/L组和空白对照组,2 g/L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槐耳清膏2、8、16 g/L组36h时CXCR4基因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低于12、24 h,24 h时低于12h时(P<0.05).结论 槐耳清膏在体外能抑制人成骨肉瘤Saos-2细胞的增殖、生长和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同抑制血管生成、调节CXCR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槐耳颗粒对原发性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应用槐耳颗粒对预防原发性肝癌(HCC)术后复发转移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1例,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在术后加用槐耳颗粒冲剂60g/d,共6个月;对照组术后6个月内不用抑癌药物。留取2组患者术前、术后10d及术后6个月外周血,用ELISA和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与HCC复发转移密切相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NK数值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2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VEGF值为(361.9±242.5)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463.8±263.3)μg/L(P〈0.05),而且随访期间转移复发率(40.9%)明显低于对照组(61.7%)(P〈0.05)。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值在随访期间的恢复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活性改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随访(22.7±7.2)个月,对照组(22.9±10.7)个月;治疗组患者累计生存率81.82%(36/44)明显高于对照组63.83%(30/47)。结论 槐耳颗粒冲剂通过改善HCC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和下调患者血清VEGF的表达,可降低HCC术后转移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槐耳清膏处理肺腺癌细胞,细胞增殖活性利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 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相关基因表达利用免疫技术检测。结果 CFSE 染色结果发现槐耳能够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nnexin V‐FITC/PI 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发现槐耳能够促进肺腺癌细胞凋亡,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免疫蛋白印迹实验结果发现在肺腺癌细胞中,槐耳能够抑制相关基因 EZH2、β‐catenin 和 bcl‐2的表达。结论在肺腺癌细胞中槐耳清膏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 EZH2/β‐catenin 信号通路,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免疫反应的产生首先是由抗原提呈细胞(APC)捕获抗原,经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号传递给T,B淋巴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因此,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提呈直接关系到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的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显著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诱导免疫应答。在肿瘤免疫过程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着主导作用。T细胞的致敏、激活、扩增依赖抗原提呈细胞,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不是被肿瘤细胞提呈而是被APC提呈,而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最具免疫治疗活力的抗原提呈细胞。因而,它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其抗肿瘤作用目前主要在实验研究及临床I,Ⅱ期应用中。本文主要对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槐耳清膏对体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能力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槐耳清膏对SW480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并探求最佳作用浓度;将体外培养细胞随机分为常氧组(NC组)、低氧组(HC组)和低氧槐耳组(HH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槐耳清膏对SW480细胞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1 mg/mL时抑制率最大(66.7%),与氟尿嘧啶组(浓度为10μg/mL)相比无统计学意义。HH组和HC组VEGF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分别为4.71±0.07,4.54±0.02和1.19±0.03(P〈0.05),但HH组与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C组,分别为0.66±0.03和0.38±0.02(P〈0.05),HH组较HC组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分别为0.37±0.03和0.66±0.03(P〈0.05)。结论:槐耳清膏可抑制SW480细胞增殖,1 mg/mL时抑制率最大。其机制为槐耳清膏下调细胞内VEGF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0.
董一莉 《实用医学杂志》1995,11(10):698-700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聋哑症患者,追问病史,不少患者有应用耳毒性药物史。姜泗长报道: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听力语言残疾患者1770万,为五类残疾人数之首,其中聋(哑)儿600余万,且每年以2~4万人的速度递增。刘铤指出:这庞大的聋儿队伍里1/3甚至1/2是药物致聋者。这些数字提醒临床工作者,应引起高度重视。1 耳毒药物的种类 耳毒药物种类很多,据报告约有90余种,如抗生素、利尿剂、水杨酸盐、抗疟药、细胞毒类药物等。其中以氨基甙类抗生素最为重要,由于此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目前多用于治疗各种感染,如不严格掌握而滥用、多用,常可导致耳聋。耳毒药物的毒性作用各有偏重,现就临床部分常用药物的耳毒性反应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本身存在或分泌的特异性物质,迄今所知的肿瘤标志物中,绝大多数不但存在于恶性肿瘤中,而且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这些肿瘤标志物并非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产物,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明显增多。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是目前医学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肿瘤发生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基因内(genetic)和基因外(epigenetic)的变化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化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因为各种肿瘤中都基本上能发现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改变。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中,必然引起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和分布的变化。在肿瘤免疫过程中,免疫相关的因子也会发生量的变化。肿瘤表面抗原是研究进展较快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槐耳浸膏对体外骨肉瘤MG63细胞的凋亡、转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槐耳浸膏(0、1.0 mg/ml、2.0 mg/ml和4.0 mg/m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骨肉瘤MG63细胞24 h、48 h和72 h。采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方法( CCK-8法),测定槐耳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槐耳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槐耳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槐耳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组相比,2.0 mg/ml和4.0 mg/ml浓度的槐耳作用于骨肉瘤MG63细胞24 h、48 h、72 h后可以抑制细胞的活力( P均<0.0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槐耳可以将大鼠MG63细胞周期阻滞于G2期( P均<0.01),可以促进大鼠MG63细胞凋亡( P均<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槐耳可以抑制MG63细胞的迁移能力( P均<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槐耳可以抑制MG63细胞的侵袭能力( P均<0.01)。结论槐耳可以促进骨肉瘤MG63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3.
肿瘤始终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抗肿瘤植物药是当前肿瘤化疗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现将目前临床应用及其进展简述以下。  相似文献   

14.
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s,OAE)是一种客观的非损伤的耳蜗功能检查法,OAE测试能反映耳蜗外毛细胞及传音结构的功能状态。本文介绍了耳声发射的类型及其特点,详细介绍了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结合笔者在临床应用实践,介绍了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槐耳颗粒抗肿瘤机制及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女性癌性死亡的二号杀手。由于各种乳腺癌的发展及生物学行为不同的特点,其治疗方式及疗效不尽相同,需要根据肿瘤的不同病期及生物学特征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基因靶向、中医及免疫调节等。如何最大效益的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成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治疗方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陆青媛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119-3120
目的:对比分析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槲芪散或槐耳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再给予槲芪散治疗;对照组42例,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再给予槐耳颗粒治疗.口服槲芪散或槐耳颗粒的时间为期24周.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后1年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再联合使用槲芪散可以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有效率、生存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槐耳颗粒对索拉非尼耐药的肝细胞癌(HCC)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梯度浓度槐耳颗粒处理HCC细胞,分析槐耳颗粒对索拉非尼耐药的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效果。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微小RNA-31-5p(miR-31-5p)与sprouty相关EVH1域蛋白1(SPRED1)的可能互作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HCC细胞中miR-31-5p、SPRED1的表达;采用CCK-8、克隆形成、划痕愈合、Transwell以及流式细胞术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采用RNA免疫沉淀(RIP)实验和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1-5p与SPRED1的结合关系。结果 槐耳颗粒可以显著抑制索拉非尼耐药的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R-31-5p在HCC中高表达,而槐耳颗粒可以下调miR-31-5p的表达,抑制索拉非尼耐药的HCC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诱导细胞凋亡;miR-31-5p可靶向抑制SPRED1的表达。SPRED1在HCC中表达下调,过表达SPRED1可以逆转miR-31-5p过...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初Wohlgemuth首次记述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清和尿液淀粉酶增高至今,诊断酶学历经了上百年的发展。血清酶活性测定已成为监测细胞器官损伤及肿瘤生长的重要手段,为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了极为有用的信息。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因对血清酶实验结果的片面认识。不当评价,干扰影响诊断治疗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引发医疗纠纷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是体内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1] ,免疫反应的产生首先是由抗原提呈细胞 (APC)捕获抗原 ,经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号传递给T ,B淋巴细胞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因此 ,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 ,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提呈直接关系到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的诱导 ,树突状细胞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显著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 ,诱导免疫应答。在肿瘤免疫过程中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着主导作用。T细胞的致敏、激活、扩增依赖抗原提呈细胞 ,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不是被肿瘤细胞提呈而是被APC提呈 ,而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最具免疫治疗活力的抗原提呈细胞。因而 ,它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其抗肿瘤作用目前主要在实验研究及临床Ⅰ ,Ⅱ期应用中。本文主要对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黄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77-2379
八珍汤亦为八珍散,出自元代<瑞竹堂经验方>,全方由人参30 g、白术30 g、白茯苓30 g、当归30 g、川芎30 g、白芍药30 g、熟地黄30 g、炙甘草30 g组成,因其皆乃补气补血药中珍贵之品,故名八珍.方中人参、熟地为君;当归、芍药、白术、茯苓为臣;川芎为佐;甘草为使.此八味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所致头目眩晕、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心悸怔仲、食少纳呆等症,临床应用广泛.现将八珍汤在临床各科应用及其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