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有治疗作用的膳食,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药膳也是药,不同的年龄适用的药膳当然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药膳是将中药与食物相配伍而形成的饮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可以说,中国传统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3.
蔚宁 《自我药疗》2013,(7):39-39
按照中医的说法,所谓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同样能够防治疾病。“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今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食品清单中的食、药品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因不良习惯,不科学饮食而丢失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药食同源之百合山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燕 《首都医药》2005,12(6):43-44
昔日神农尝草木,开拓食物来源并发明医药,故有“药食同源”之说。《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可见神农时代药物与食物是不分的,无毒者即可食,有毒者当避之。随着人们经验的积累,认识的提高知道生姜可暖胃、薄荷可清热、蜂蜜可润肺、菊花可明目。昔日古人将食物与药物并论,他们认为食物虽品种繁多,但均属五色、五味以及寒热补泻之性的范畴,与药物应用道理并无二致,这一思想在众多古医籍中多有记载。《神农本草经》中收集的365种药中,其上品都是药食同用的。唐代孙思邀所著《千金药方》中把食治专立一…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药膳在中国菜中一直独具特色,其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内经》中记载了"半夏秫米汤",《金匮》中记载了"当归羊肉汤"。从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到明代《本草纲目》、清代《随息居饮食谱》等上百本著作均有记述,均主张"药补不如食补"。药膳寓药于食,寓性于味,融药物功效与食物美味于一体。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  相似文献   

6.
如何定义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二是指中药与食物之间是“同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药食同源”与食物“四性” 传统医学最重要的一项主张就是“药食同源”,认为有些药就是食物,而基本上食物都具药性和药用价值,通过“食补”、“食疗”治疗某些疾病,比吃药好得多。由此,也将中医理论中药物具有“四性”、“五味”的观点引入到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认为食物同样具有“四性”、“五味”,每一种食物性味的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同。因此,人们有必要了解不同食物的性味,以便“辨证”饮食,才能够适当搭配,趋利避害,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丹阳 《首都医药》2007,(14):52-52
古今医家一致的认识是“药食同源”,《山海经》一书中记有药品110余种,其中不少既是药物也是食物。现对两种常见的瓜果类食疗药物进行药理述要。  相似文献   

9.
<正>李时珍的养生学说博大精深,药膳养生是其精华所在。药膳,简而言之就是把食物与药物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在一起,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色香味俱全的特殊菜肴。通常以蔬菜、肉类、蛋类、乳类及水产品等为主要原料,配以适当的药物。这是中医"药食同源""医养同理"的理论产物。  相似文献   

10.
药膳食疗     
《家庭医药》2003,(3):58-58
中医有医食同源之说,即食物可以药用,药物也可以食用。“医”与“食”是分不开的,甚至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早在周朝时,医学共分四科,其中就有“食医”一科,在预防疾病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药膳食疗的重要价值,不仅可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还可作为“扶正祛邪”及“强身”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上古时代药食同源,食物和药物很难严格区分.随着经验的积累,人类对食物和药物的选择和区分渐趋严格,部分动植物完全成为食物,部分动植物成为药物,还有部分动植物药食兼用.从<山海经>中记载了70余种动植物可食用,又能疗疾的情况看,春秋时期以前人类就已注意到食疗了,而唐代将药用或药食兼用的动植物作为膳食用于医疗保健则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洋药物主要成分研究概况(Ⅰ)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远在公元前1027年姬周于《尔雅》内,编释虫、鱼、鸟、兽、畜等五章,可谓对动物研究的极早记录,其中虫类所载的几种名称,即指现在的蟹类而言。“药食同源”的提法揭示了食物在疗病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我国沿海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早已使用了许多可供食用的海洋生物并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如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以乌贼骨作丸饮以鲍鱼汁治血枯的记载。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海洋药物约10种。它以养命、养性、治病三种功效将药物归并为上、中、下三品,如上品中的牡蛎至今仍…  相似文献   

13.
药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自然界抗争中形成的一朵奇葩,起源于“药食同源”,形成于秦汉以后,成熟于唐宋,昌盛于明清。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注重寻求养生长寿之道,药膳正好满足人们“花钱买健康”的需要,迅速发展起来。笔者就目前药膳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思考,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这不是《西游记》中传说的人参果,也不是古代帝王苦苦寻觅的“长生不老药”,它是药食两用的水生补品——芡实,又被誉为“水中人参”.  相似文献   

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容与饮食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食物除供给人体必需的营养外,还具有营养肌肤、护肤美容的作用,若辅以具有美容护肤作用的中药,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二者相辅相存。它既有不同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食品,是一种既有药物疗效,又有食物  相似文献   

16.
余秀峰 《北方药学》2015,(10):193-194
目的:简析药食同源预防保健——健康补助品的应用与研究动向.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药食疗法,服用一些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数和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结果:观察组在接受传统的药物治疗联合药食同源的保健品服用之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恢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药食同源食品作为一种健康保健补助品,在医学上具有很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我国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将药食同源的概念不断发展,为医学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药食溯源     
如何定义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二是指中药与食物之间是"同源"的关系. 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这就是食物疗法或饮食疗法,可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或不同的病情,选取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疗作用的食物,通过合理的烹调加工而制成"食疗"佳品. 那么药与食的"同源"关系又是怎么回事呢?大家知道,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和针灸.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矿物,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食物.  相似文献   

18.
药食同源的赤小豆与绿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我国古代医家很早就发现,中药中有很多天然药物是可以作为日常食品供人们享用的。其中,百姓日常饮食中的“药食同源”的代表之一就是同属豆科植物的赤小豆与绿豆。 赤小豆,又名赤豆,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相似文献   

19.
“医食同源,药食同根”,饮食和药物对于疾病治疗的作用效果常能相辅相成。但有些食物和药品同时服用却会降低药物疗效,甚至对身体产生危害。而患者往往容易忽视,特别是蔬菜、水果和饮品等。  相似文献   

20.
药食同源抑或商家噱头中医自古有"药食同源"的说法,民众也向来喜欢食用有保健性质或中药成分的药膳。近年来,不少保健食品打着"药膳养生"的旗帜,如阿胶枣、茯苓饼、薄荷糖、龟苓膏、酸梅汤……这些保健品打着小吃的名义,卖得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