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积极的抗心衰治疗及给予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连服1周,然后改为0.2g,每日2次,连服1周,以后每日1次维持.结果2例因毒副作用停药,其余38例中,30例有效,有效率为78.9%,心率自(98.12±14.50)/min降至(63.10±8.86)/min,P<0.01,QTc自(410±42)ms增至(526±74.8)ms,P<0.01,无猝死病例.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72例病人均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1周后改为0.2 g,每日2次,再1周以后改为0.2 g,每日1次,以后每日0.1~0.2 g维持治疗.结果 近期疗效显著28例(38.9%),有效27例(37.5%),无效17例(23.6%).远期疗效,随访1年,72例患者心功能变化:显效38例(54.3%),有效30例(42.9%),无效2例(2.8%).随访期间1例在用药6个月后出现一过性T3、T4升高,停药1个月后自行恢复正常,无1例因使用胺碘酮出现心功能恶化.结论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慢件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5例,应用胺碘酮治疗,对多发、多源或成对室早患者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1周后改为0.2g,每日2次,再1周后改为0.2g,每日1次,以后每日0.1~0.2g维持.有阵发性或持续性室速或R-on-T患者,先静脉应用胺碘酮,再同时口服胺碘酮,方法同上.观察用药4周后控制心律失常的效果、心功能变化和副作用等.结果 治疗4周后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85.5%,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6.8%,副作用发生率为15.4%.QT离散度(QTd)由(67.02±10.83)ms减至(43.04±9.87)ms(P<0.01).结论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1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2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稳定后,室性心律失常仍持续存在者应用胺碘酮0.2 g,每日3次,连服1周后改为0.2 g,每日2次连服1周,以后以0.2 g每日1次维持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校正后Q-T间期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12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Ⅰ级以上79.5%,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77.7%。治疗期间校正后Q-T间期延长,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用维持量12周后,校正后Q-T间期接近治疗前(P>0.05)。用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17.9%,窦性心动过缓3.6%,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0.2g口服,每8小时1次,连续8周.结果:用药2周后,总有效率64.5%;用药8周后,总有效率78.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穆林  金湘  高瞻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4):143-14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0.2 g口服,3次/d,连续8周.结果:用药2周后,总有效率为64.5%;用药8周后,总有效率为78.5%,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窦性心率由(97.35±16.21)次/min减至(62.85±5.31)次/min(P<0.01),OTc由(411±25)ms增至(486±56)ms(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少、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连服1周;然后改为0.2g,每日2次,连服l周;之后以0.1~0.2g,每日l次维持,维持4周或长期维持。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2例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72.9%。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药后有6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2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应用胺碘酮0.2g每日3次口服,连服1周,然后改为0.2g每日2次,连服1周,以后每日0.1—0.2g,每日1次维持治疗,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变化。结果24例患者中,20例心功能改善Ⅰ级,心律失常得到纠正。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口服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入院后均接受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口服胺碘酮0.2g,3次/d,7天后改为0.2g,2次/d×7天,以(0.1~0.2)g/d维持治疗。结果:治疗14天后显效55例(68.75%),有效23例(28.75%),无效2例(2.50%)。治疗总有效率97.50%。QTc由(411±25)ms增至(486±56)ms(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高,副作用少。在严重CHF患者中,可作为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10.
甄建廷  马艳美 《中原医刊》2006,33(13):69-7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6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后加用胺碘酮0.2g,每日3次,连服1周后,改0.2g,每日2次,连服1周,以后,以0.2g每日1次维持,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56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1级33例(58.9%),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48例(85.7%),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双手震颤,1例出现一过性T3、T4升高,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结论在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红  陈文博 《吉林医学》2011,32(23):4793-479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取自住院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给予常规抗CHF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胺碘酮片治疗,0.2 g/次,3次/d,1周,再0.2 g/次,2次/d,1周后改为0.1~0.2 g/次,1次/d维持治疗,临床观察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心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本组96例治疗4周,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总有效率82.3%,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86.5%;治疗4周,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75.0%,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84.4%;心率显著降低,QT间期延长。出现窦性心动过缓4例,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在治疗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0、2,每日3次,连服一周后改为0.2,每日2次,再用一周之后,每日1次维持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57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1级占52.6%,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73、8%,其中显效16例(28.1%),有效26例(45.7%),心率显著下降(P〈0.01),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停药后恢复。结论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李东皖 《河北医学》2007,13(3):268-27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4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8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两周后观察总有效率63%,治疗8周后观察总有效率78%,心功能改善明显,窦性心率HR由(97.35±16.21)/min减至(62.85±5.31)/min﹙P<0.01﹚QTc由﹙422±36﹚/ms增至(520±69)/ms(P<0.01)QTd由(64.17±9.37)/ms减至(29.42±7.03)/ms(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3例老年慢性心衰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积极的病因治疗和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稳定后加用胺碘酮0.2g每日2次,连服10d,之后改为0.1~0.2g每日1次维持,参松养心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待心律失常消失后1周停药,疗程为5~10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律、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63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1级占57.1%,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81%,其中显效23例(36.5%),有效28例(44.4%),心率显著降低(P<0.01),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有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5例出现恶心、呕吐、便秘,1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结论:在积极病因治疗和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4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口服胺碘酮0.2 g,每日3次,连服5~7天,然后改为0.2 g,每日2次,连服l周,之后以0.1~0.2 g,每日l次维持,疗程8周,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84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1级者占84%,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74%,其中显效39例(46%),有效24例(28%),心率显著降低,QT间期延长。用药后有4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4 1例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经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稳定后加用胺碘酮 0 .2g ,每日 3次 ,连服 5~ 7天 ,然后改为 0 .2g ,每日 2次 ,连服 1周 ,之后以 0 .1~ 0 .2g ,每日 1次维持 ,疗程为 12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 4 1例患者中 ,心功能提高 1级占 5 1.2 % ,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 75 .6 % ,其中显效 12例(2 9.3% ) ,有效 19例 (46 .3% ) ,心率显著降低 (P <0 .0 1) ,QT间期延长 (P <0 .0 5 )。用药后有 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有 1例出现双手震颤 ,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结论 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43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为Ⅱ~Ⅳ级,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组。结果: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0%(18/20),胺碘酮治疗组的总有效率60.87%(14/2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胺碘酮及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或美托洛尔,不良反应无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应用胺碘酮0.2 g,每日3次口服,连服1周;然后改为0.2 g,每日2次,连服1周;以后每日0.1~0.2 g,每日1次维持治疗,听诊患者的早搏次数及观察心电图记录(或心电监护).结果 48例患者中,室性早搏次数减少70%以上者36例占75%.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王贵奇 《吉林医学》2010,31(19):3069-307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口服胺碘酮0.2 g,3次/d,连服1周后改为0.2 g,2次/d,连服1周后则以0.1~0.2 g,1次/d口服维持治疗。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过治疗4周后,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对窦性心律者心率、Q-Tc间期、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改善有显著效果(P<0.01)。结论:胺碘酮纠正心力衰竭患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20.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96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口服胺碘酮0.2 g,3次/d,连服5~7 d,然后改为0.2g,2次/d,连服1周,之后以0.1~.0.2 g,1次/d维持,维持4周或长期维持,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96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I级者占80.2%,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72.9%,其中显效42例(43.7%),有效28例(29.2%),心率显著降低,QT间期延长.用药后有6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