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血浆交换疗法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前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浆交换疗法又称血浆清除疗法,是指清除患者血浆中有害物质的一种新疗法。我院近两年对4例重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简称MG)进行了7次血浆交换,使患者病情迅速改善,顺利的渡过手术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10余年来,治疗性血浆清除或血浆交换疗法已成为某些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医院利用 Haemo-netics 30型或50型、IBM 2997型及国产 HF·OI 型血细胞分离器开展血浆交换疗法(以下简称换浆),也有用手工方法换浆取得较好疗效者。为了有效地运用换浆疗法,下面就换浆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并发症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10例患者连续接受血浆交换(PE)疗法,用于治疗对既往大剂量IV型糖皮质激素无反应的急性重症视神经炎(ON)。本研究10例中有7例PE治疗后视力提高,在以后的随访中,3例患者持续提高,2例维持原状,1例再次下降。作为一种增强治疗,PE对重症ON患者可能有效,但要保证有对照组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重症视神经炎的血浆交换疗法10例@RuprechtK.$Department of Neurol ogy, Julius Maximilians University, Josef Schneider Str. 11, 97080 W ürzburg, Germany Dr @KlinkerE. @DintelmannT. @杨建刚…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血浆交换疗法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笔者对2例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尚不能控制病情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采用血浆交换疗法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例1,陆××,女,21岁,患者4个月前出现面部皮疹,1个月后间断发热,入院前1周持续高热,体温达39℃,伴双膝关节疼痛。入院时体检,急性病容,表情淡漠,面部蝶型红斑,右臂及双侧大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伴高粘滞综合征(HVS)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法:对50例多发性骨髓瘤伴高粘滞综合征的临床、免疫分型以及其对治疗愈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高粘滞综合征的发生率占Ig G型MM42%,Ig A型MM的44%,6例非分泌型无1例并发高粘滞综合征。50例中13例血浆蛋白电泳M蛋白≥50%者采用血浆交换疗法,同时联合化疗,此外加用血管扩张药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尤其对红细胞呈缗钱状,不能准确进行输血配型者更适用。结论:控制原发病、联合化疗是治疗的关键,随着MM的好转,高粘滞综合征可减轻或消失。M蛋白明显增高时及早做血浆交换疗法是极有益的,高粘滞综合征出血时,不宜用止血剂,应给予大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应用血浆交换、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和激素不同治疗的4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单膜血浆交换或双膜血浆吸附治疗的24例患者和16例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中的11例患者,临床表现迅速改善。在免疫球蛋白治疗组中有5例患者和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全部5例患者,临床改善不明显。结论血浆交换或吸附的治疗效果最好,免疫球蛋白的治疗作用次之,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伴高粘滞综合征(HVS)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法:对52 例多发性骨髓瘤伴高粘滞综合征的临床、免疫分型以及其对治疗愈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高粘滞综合征的发生率占IgG型MM 的42.3% ,IgA 型MM 的44% ,10 例非分泌型无1 例并发高粘滞综合征。52 例中13 例血浆蛋白电泳M 蛋白≥50% 者采用血浆交换疗法,同时联合化疗,此外加用血管扩张药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尤其对红细胞呈缗钱状,不能准确进行输血配型者更适用。结论:控制原发病、联合化疗是治疗的关键,随着MM 的好转,高粘滞综合征可减轻或消失。M 蛋白明显增高时及早做血浆交换疗法是极有益的,高粘滞综合征出血时,不宜用止血剂,应给予大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探讨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简称AIDP或GBS)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②方法 GBS患者46例进行脑脊液化验,肌电图及头颅CT、MRI检查,并给予病因及对症治疗.③结果 GBS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对称性四肢软瘫,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特异性诊断依据,主要治疗方法是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和血浆交换疗法,其预后较好.④结论 GBS应早期诊断,尽早予以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或血浆交换治疗是治疗的关键,对于出现呼吸麻痹的患者,一定要早期气管切开,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9.
大疱性类天疱疹(BP)多首选皮脂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在二者治疗失败的情况下,我们采用血浆交换疗法、美能、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交换联合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给予血浆交换联合丙种球蛋白静注,观察其用药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1天后,痊愈14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0%。结论血浆交换联合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具有较大临床实际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后再次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升平  王冬娜  夏蓓 《北京医学》2008,30(11):670-672
目的 比较宫内节育器手术取出失败后再次手术的3种手术方式.方法 2005年1~12月在我院门诊取环失败入院患者92例,其中取器失败1次61例,2次26例,3次5例.随机分为官腔镜下引导取环组(30例)、中弯钳盲取组(32例)、B超引导下取环组(30例).结果 宫腔镜下引导取环组1例环异位子宫浆膜层下,行腹腔镜下取出;中弯钳盲取组2例未完整取出后行宫腔镜取出,2例异位子宫浆膜层下行腹腔镜下取出;B超引导下取环组1例环异位子宫浆膜层,1例嵌顿子宫肌层,极小部分穿出子宫肌层行腹腔镜取出,余均顺利取出.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手术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感染率、患者接受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宫腔镜下引导取环组安全性高,但费用高;中弯钳盲取组有风险,但较经济;B超引导组介于两者之间.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ICU住院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ICU住院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者为研究对象.将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4岁)、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三组,其中包括青年组患者20例,中年组患者45例,老年组患者55例.通过收集和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脑出血部位和发病原因.结果:三组患者脑出血部位相比,中年组基底节区出血的患者比例高达62.2%,老年组基底节区出血的患者比例高达61.8%,明显高于青年组患者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三组患者的脑叶、脑干、小脑、脑室和多部位出血比例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脑出血病因相比,青年组患者高血压仅占45.0%,中年组高血压患者高达71.1%,高血压患者高达74.5%,中年组和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青年组血管结构病变高达20%,远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病因相比,三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血管结构病变是脑出血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青年组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血管结构病变和高血压,中年组和老年组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高血压,对于脑出血的防治工作应该从青年时期就进行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患者心理症状追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追踪研究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患者入院、出院及出院后3个月三个阶段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对有心理问题的SARS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做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自拟一般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尊量表(SE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作为工具,对114名SARS患者进行追踪调查。结果 1.总分、强迫、恐怖因子分出院较入院时有上升,之后开始下降;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随时间变化,在3个阶段逐渐下降。2.强迫、人际敏感、恐怖问题发生率,出院时较入院时上升,之后开始下降(P〉0.05)。3.自尊在3个研究阶段均是SARS患者心理症状的影响因素;自觉病情严重程度是从入院到出院时的影响因素;消极应对是出院和出院后3月时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是出院后3月时的影响因素。4.电话心理干预后SARS患者SCL-90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分下降(P〉0.05),部分因子分尤其躯体化(P〈0.01)反而上升。结论 1.SARS患者在各期均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且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临床应该持续评估其心理状态,并进行及时干预。2.心理干预后SARS患者心理症状减轻不明显,部分症状反而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追踪研究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患者入院、出院及出院后3个月三个阶段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对有心理问题的SARS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做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自拟一般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尊量表(SE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作为工具,对114名SARS患者进行追踪调查.结果 1.总分、强迫、恐怖因子分出院较入院时有上升,之后开始下降;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随时间变化,在3个阶段逐渐下降.2.强迫、人际敏感、恐怖问题发生率,出院时较入院时上升,之后开始下降(P >0.05).3.自尊在3个研究阶段均是SARS患者心理症状的影响因素;自觉病情严重程度是从入院到出院时的影响因素;消极应对是出院和出院后3月时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是出院后3月时的影响因素.4.电话心理干预后SARS患者SCL-90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分下降(P >0.05),部分因子分尤其躯体化(P <0.01)反而上升.结论 1.SARS患者在各期均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且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临床应该持续评估其心理状态,并进行及时干预.2.心理干预后SARS患者心理症状减轻不明显,部分症状反而加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瘢痕疙瘩患者最优放射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瘢痕疙瘩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 组50例、B 组50例、C 组50例,三组患者放射治疗前均接受手术治疗,A 组患者每次放疗单次剂量为3Gy,B 组患者每次放射治疗单次剂量为4Gy,C 组患者每次放射治疗单次剂量为5Gy,三组患者总剂量为均20Gy,记录三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计算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法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计算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 A 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较 B 组、C 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 组和 C 组两组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2.00%,B 组治疗有效率为88.00%,C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0%,A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 B、C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 C 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B 组有1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C 组有1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0%,A、B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 C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治疗每次剂量为4Gy,总量为20Gy 能够有效治疗瘢痕疙瘩,且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M I Burrell  J Avella  H M Spiro  K J Taylor 《JAMA》1979,242(4):342-343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intravenous cholangiography (IVC), ultrasound andoral cholecys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gallstone pancreatitis, 20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first three days of an attack. The IVC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the common bile duct and gallbladder in 17 (85%) 20 patients. The ultrasound studies showed the gallbladder in all 18 patients in whom the gallbladder was present. The common duct was not seen by ultrasound in any patient and the pancreas was abnormal in all patients. In the three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stones these were identified on both IVC and ultrasound. Common duct stones in three patients were seen only by IVC (two of these patients had concurrent gallbladder stones and one after cholecystectomy). Oral cholecystography was of limited usefulness, although the 50% visualiza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literature sugges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人(AIDS/TB)以及普通AIDS病人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3个月的免疫重建问题。方法 AIDS/TB双重感染患者80例,未合并结核的AIDS患者118例,比较分析HAART治疗后3个月内的临床症状、CD4+T细胞计数。结果在接受HAART后3个月,绝大部分患者CD4+T细胞计数均显著上升,并且普通组比双感染组明显增高(P〈0.05)。免疫重建综合征(IRIS)发生率双感染组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HAART可使患者的免疫重建,AIDS/TB在HAART过程中发生IRIS的风险性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8.
黄俊  张虹  傅君舟 《广东医学》2012,33(1):68-71
目的探讨β地中海贫血对血透患者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改善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伴β地中海贫血血透患者为地贫组,并选择性别、年龄等情况相似的血透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按常规剂量rHuEPO 120~150 IU/(kg.周)治疗3个月;3个月后,如地贫组患者血红蛋白未达标(≥110 g/L),则改用大剂量rHuEPO 200~250 IU/(kg.周)治疗3个月。结果 10例地贫组患者和1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常规剂量rHuEPO治疗期间rHuEPO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每月末地贫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1);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贫血基本纠正,而地贫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虽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但贫血未能纠正。后3个月地贫组患者使用大剂量rHuEPO治疗,血红蛋白水平从第1月末开始明显上升(P<0.01),并持续至第3月末,患者贫血得以纠正;期间除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外未出现不可控制的恶性高血压、内瘘堵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β地中海贫血会影响血透患者使用rHuEPO改善贫血的疗效,大剂量rHuEPO能纠正伴β地中海贫血的血透患者贫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对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 MRI 检查是否伴有无症状脑梗死将患者分为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组与非无症状性脑梗死(非 SCI)组,其中 SCI 组62例,非 SCI 组73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别对两组患者发生脑卒中2周及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并对两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及3年内复发率、死亡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SCI 组与非 SCI 组两周及3个月 VCIND、VD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脑卒中3个月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所占比例仍较高。虽然非 SCI 组两周及三个月 VCIND 发生率较 SCI 组高,但 SCI 组两周及三个月显示出更高的 VD 趋势。与卒中后2周比较,非SCI 组患者总体认知功能显著改善,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 SCI 组与两周时比较,卒中后3个月 SCI 组总体认知功能及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无显著改善,无统计学意义。SCI 组不能抬起上肢、不能独立行走及3年内脑梗死复发率、3年内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 SC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对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显示出更高的 VD 趋势,会进一步加重脑卒中患者认知的损害,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脑梗死复发率及死亡率。在临床上应重视对 SCI 的诊断,并使患者对 SCI的危害得到充分的认识,积极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R F Malacoff  E Frank  V T Andriole 《JAMA》1979,241(17):1807-1810
A 14-year experience with streptococcal endocarditis was reviewed. The effect of single vs combination antibiotic therapy on the relapse rate was found to be comparable. Of 68 patients treated, four patients died during therapy. Two of 46 patients receiving single-agent and none of 18 patients receiving combination therapy experienced a relapse. Duration of symptoms before diagnosis was the main risk factor predisposing to relapse, which occurred in two of 13 patients with symptoms for longer than three months and in none of 51 patients with symptoms for three months or less before diagnosis. Combination therapy offered no advantage over a single agent in the latter group. Optim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ymptoms for longer than three months could not be determined in this study. However, no relapses were observed in this high-risk group when a single agent was given for longer than 21 d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