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失眠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给失眠的定义是有入睡困难,持续睡眠障碍或睡眠后没有恢复感,每周3次并持续至少1个月。导致明显的不适或影响了日常生活,非神经系统疾病、使用精神药物或其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2.
本文检索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2006年1月以来发表的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试验药物治疗时间〉4周的临床试验进行分析,报道老年人失眠药物长疗程治疗的发展概括。  相似文献   

3.
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以扎来普隆10mg/d,对照组予以唑吡坦10mg/d,整个试验期间均不合并其他催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定疗效,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RS总分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SDRS评分在治疗后各阶段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扎来普隆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口干、头昏、口苦、恶心、头痛等,程度较轻,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失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失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 方法 入选老年患者259例,分为健康对照组74例、单纯高血压组71例、高血压并存失眠组114例,其中高血压并存失眠组按失眠病程分为<5年、5~9年和≥10年.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收集其HRV时域指标(SDNN、SDANN和ASDNN)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存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降低(F=12.02,10.54和4.27,P<0.01);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并存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降低(P<0.01).高血压并存失眠组中失眠5~9年和≥10年组的SDNN和SDANN均较失眠<5年降低(F=8.63和4.54,P<0.01);失眠≥10年的SDNN较5~9年进一步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失眠可加重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失眠年限延长,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心内科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失眠的老年患者14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睡眠情况调查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失眠原因调查,并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干预。统计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观察患者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患者失眠的因素主要为疾病原因,占23.08%;其次为心理压力大、环境因素,分别占21.63%、19.71%。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少于护理干预前,睡眠时间长于护理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前患者PSQI评分为(11.23±4.32)分,护理干预7 d后为(8.23±2.99)分,护理干预14 d后为(5.83±1.32)分,干预14 d后PSQI评分低于护理干预7 d后,护理干预7 d后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对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失眠原因进行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失眠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因其可影响代谢、内分泌、免疫等,甚至引发或加重多种内科疾病,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许多研究显示,失眠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失眠对上述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海南省某医院住院的317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评估。结果 317例老年患者中,PSQI平均得分(9.73±2.14),睡眠障碍不良率高达94.3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的老年患者睡眠质量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建议社会和家庭应广泛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帮助老年人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提供参加社会活动的场所和机会,鼓励多参加社会活动,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穴位按摩和针灸等医疗服务以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失眠症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目前国内外治疗失眠症主要药物及其研究进展。方法重点检索《中国药学文摘》1999年~2004年如《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院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等国内主要10余种医药期刊发表的有关文章。结果从检索的文献中发现治疗失眠症的药物研究近年来取得很大的进展,主要有苯二氮卓类药物和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吡唑嘧啶、咪唑吡啶人选择5-HT再摄取抑制剂曲唑酮等)以及其它催眠药包括(细胞因子、褪黑素及中药)等。结论新型催眠药为失眠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1有关睡眠知觉障碍诊断的研究现状 睡眠知觉障碍(以前通称主观性失眠)是指睡眠状态感知不良,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足或增多、根本不能入睡。虽然患者主诉失眠或白天过度思睡,但并无睡眠紊乱的客观证据。主诉睡眠不好是所有类型失眠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患者夸大其入睡困难和低估其睡眠维持时间是普遍现象,这一点在睡眠知觉障碍患者表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老年睡眠呼吸障碍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睡眠呼吸障碍诊治进展黄席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100730)黄席珍教授睡眠呼吸障碍包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低通气综合征及慢性肺部疾患,如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神经肌肉疾患等引起睡眠时呼吸浅慢或暂停等一系列的生...  相似文献   

11.
帕罗西汀治疗老年人慢性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人慢性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将90例老年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30例、阿普唑仑组30例和安慰剂组30例,治疗1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临床疗效和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帕罗西汀组的总有效率为93%,显效率为83%,阿普唑仑组分别为83%和53%,帕罗西汀组显效率高于阿普唑仑组(P<0.01)。帕罗西汀组常见副作用有口干、便秘、恶心等,不影响治疗。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老年人原发性失眠症疗效确切,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2.
咪达唑仑和艾司唑仑治疗高血压患者长期失眠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咪达唑仑(midazolam)和艾司唑仑(estazolam)治疗高血压患者长期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高血压140 mm Hg( 1 mm Hg=0.133 kPa)≤收缩压<180 mm Hg,舒张压<110 mm Hg或在治疗中的高血压患者伴有长期失眠,入选217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咪达唑仑组(113例)睡前口服咪达唑仑片7.5~15 mg.艾司唑仑组(104例)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1~2 mg.均按需服用,第2天起床后15 min内完成睡眠日记的记录.完成8次睡眠日记(在1个月内)的记录或1个月后结束随访.研究者收集患者的病史日记,并对患者再次进行疗效评估,测量血压和心率,记录不良事件.疗程为期4周.结果 (1)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咪达唑仑组血压下降11.8/7.3 mm Hg,艾司唑仑组血压下降9.1/5.6 mm Hg,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睡眠评估总得分均较治疗前减小,各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咪达唑仑组治疗后在入睡时间、觉醒次数、睡眠评价、日间困倦方面均优于艾司唑仑组, 总得分前者小于后者, 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睡眠时间和做梦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主要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和恶心, 咪达唑仑组发生率小于艾司唑仑组,分别为3%和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需服用咪达唑仑和艾司唑仑治疗高血压长期失眠安全,且可能有辅助降压疗效;但咪达唑仑在入睡时间,觉醒次数,睡眠评价,日间困倦等改善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13.
电针神门、四神聪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电针神门、四神聪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PSG)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轻中度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电针神门、B组电针四神聪、C组电针神门+四神聪,治疗前后行PSG检测。另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B组治疗前后比较,PSG部分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治疗前后比较,PSG各项数据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PSG大部分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A、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A、B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PSG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C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调脑神与调心神作用相当,但机理各异;二神共调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心神、脑神共调。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PurposeInsomnia affects the elderly population significantly. The Indian elderly population is growing rapidly and the epidemiology of insomnia needs to be studied in detail in this group.MethodsAn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standard questionnaire on 304 male and 200 female Indian elderly patients presenting to the geriatric clinic of the Sir Sunderlal Hospital of the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 Banaras Hindu University,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and nature of insomnia in this population. The mean ag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66.47 (±6.855) years. The distribution of insomnia in the various groups (based on sex, occupation, residence, habit-forming substance use, depression) was compared using the Chi-square test with SPSS version 16.0.ResultsInsomnia was present in 32% of the study population.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increasing age and insomnia (p = 0.035) but no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s were appreciable (p = 0.173). Early insomnia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common pattern of insomnia identified (39% of total affected). Most of the cases were of chronic insomnia (89.45%) and associated with some comorbidity (100%).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ere the most common comorbidity (27.3% of patients with insomnia). Further, positiv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insomnia and the place of living (p = 0.034), habit-forming substance use (p = 0.045) and depression (p < 0.001).ConclusionThe nature and attributes of insomnia in the Indian elderly are identified by this study. The scope for cause-finding studies is highlighted and points regarding adequate intervention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法对肾虚精亏、痰瘀内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就诊的失眠患者138例,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者32例、未能按规定服药者5例、自行退出者4例,最终纳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伴失眠患者97例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化痰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疗程均为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干预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分别为(0.97±0.31)、(1.09±0.44)、(1.2±0.6)、(0.8±0.3)、(1.5±0.5)、(0.0±0.0)、(0.39±0.15)、(3.2±0.9)分,治疗前分别为(2.25±0.31)、(2.17±0.67)、(1.7±0.5)、(1.7±0.4)、(1.6±0.3)、(1.8±0.5)、(1.77±0.72)、(10.0±1.2)分,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余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分别为(1.51±0.21)、(1.11±0.33)、(1.4±0.6)、(1.4±0.5)、(1.5±0.5)、(1.1±0.4)、(1.98±0.59)、(8.0±1.3)分,治疗前分别为(1.98±0.51)、(2.20±0.27)、(1.5±0.6)、(1.4±0.6)、(1.6±0.7)、(1.1±0.4)、(2.11±0.61)、(10.8±2.3)分,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观察组行为毒性、植物神经系统、其他及总分分别为(0.11±0.08)、(0.05±0.03)、(0.05±0.03)、(0.19±0.03)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48±0.17)、(0.48±0.18)、(0.49±0.19)、(1.42±0.35)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法可改善肾虚精亏、痰瘀内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睡眠质量,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上海市新型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现况。方法 选取2018年5~7月参加“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心血管疾病专病队列研究”项目“高血压队列建设”课题的上海市廊下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符合纳排标准者共2224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人口学信息和睡眠相关信息等资料;分析研究对象的睡眠状况及其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差异。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9.4±6.9)岁,男性占38.9%,高血压治疗率为77.3%,控制率为26.1%,治疗控制率为33.1%。研究对象中有睡眠障碍者占59.0%。男性睡眠时打鼾(50.6%比38.3%)、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42.3%比31.3%)者占比高于女性;而女性夜间睡眠时间较短(6.7h比6.9h),合并失眠症状(47.3%比38.2%)及日间疲乏(12.3%比6.8%)者的比例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对象合并睡眠障碍的比例随着体重指数的升高而升高,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者有睡眠障碍的比例分别为51.7%、62.2%和63.1%;睡眠时打鼾和有OSA的比例在超重和肥胖者中显著高于体重指数正常者(P<0.05)。结论 新型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治疗率较高,但治疗控制率仍不理想且普遍合并睡眠问题。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重睡眠健康,以期进一步改善血压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国产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4例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常规治疗组 (44例 )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 ,卡维地洛治疗组(5 0例 )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 ,心力衰竭初步控制后加用卡维地洛 5mg ,2次 d ,缓慢逐增至 10mg ,2次 d。评估治疗前后心功能、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 ,并进行对照。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后比较 ,卡维地洛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减慢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收缩末内径明显缩小。结论老年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常合并脂肪代谢紊乱,而脂肪代谢紊乱主要发生在白色脂肪组织.Chemerin是近几年发现的脂肪因子,Chemerin及其受体(CMKLRl)在白色脂肪组织中高表达,调节脂肪细胞生长发育及代谢,是老年OSAHS患者脂肪代谢紊乱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通过对老年OSAHS和高脂血症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进行检测,探讨OSAHS患者脂肪代谢紊乱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