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组织学前列腺炎(H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癌(PCa)患者临床特点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513例BPH和PCa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最大尿流率(MFR)及是否出现急性尿潴留。结果:273例BPH患者中,合并HP 186例(68.13%);240例PCa患者中,合并HP 45例(18.75%);两组HP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BPH组相比,BPH合并HP组患者tPSA、PSAD和前列腺体积显著增大(P均0.05),最大尿流率减小(P0.05),发生急性尿潴留的概率增高(P0.05)。但是,两组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PCa组相比,PCa合并HP组患者tPSA和PSAD显著增大(P均0.05);其他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P可能在BPH和PC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HP与BPH的的关联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合并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BPH患者100例.按是否合并前列腺炎分为单纯组(34例)和合并组(66例).比较2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PSA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差异,同时分析B超检查对BPH合并前列腺炎的检出情况. 结果单纯组患者年龄为(66.5±6.4)、合并组为(69.9±7.2)岁;单纯组平均前列腺体积为(47.5±26.7)、合并组为(71.4±39.3)ml.单纯组患者PSA和PS-AD中位数分别为3.40和0.08 ng/ml,合并组分别为8.07和0.12 ng/ml;平均IPSS分别为19.9和22.2.2组患者平均年龄、前列腺体积、PSA与PSAD值及IP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体积与炎症浸润程度及腺体破坏程度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29,0.25,P<0.01).PSA与前列腺炎浸润分级和破坏分级均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319和0.214,P值均<0.05).PSAD与浸润分级具有相关性(r=0.212,P<0.05).B超诊断BPH合并前列腺炎的敏感性为21.2%,特异性82.4%. 结论 BPH患者多伴前列腺炎,且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主;合并前列腺炎的患者临床检测指标明显高于单纯BPH患者.B超对BPH合并前列腺炎的检出能力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FOXA1与前列腺癌(PCa)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关系。方法:收集前列腺癌患者(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21例)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OXA1和Ki-67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该分子阳性表达率与肿瘤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和CRPC的相关性。结果: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中FOXA1表达率明显高于BPH患者(100%vs 71.4%,P0.01),FOXA1的表达阳性率与Ki-67表达阳性率正相关(P0.001),与CRPC无明显相关性(P=0.391),但与Gleason评分(P=0.027)和肿瘤临床分期(P=0.002)相关。结论:FOXA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增高,晚期前列腺癌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在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表达,探讨HPV16/18与PCa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相关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PCa和73例BPH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和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HPV16/18的感染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75例PCa标本中16例HPV16/18阳性,阳性率为21.3%;73例BPH标本中7例阳性,阳性率为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PCR结合RDB技术检测显示,75例PCa标本中HPV16阳性17例(22.7%)、HPV18阳性13例(17.3%),其中有4例HPV16/18均阳性;73例BPH标本中HPV16阳性6例(8.2%),HPV18阳性3例(4.1%),无共同阳性例数,两者HPV16/18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免疫组化和PCR结合RDB 2种方法,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69)。HPV16/18感染与PCa临床病理参数中的临床T分期、Gleason评分、临床危险因素等级有一定相关性(P均0.05),而与年龄、PSA值、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参数无相关性。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PCa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PCa)组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转录因子FOXO1的表达情况,探讨FOXO1与PCa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53例PCa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标本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53例BPH病理标本,采用组织芯片方式收集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FOXO1表达情况,分析FOXO1表达同PCa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BPH组织中FOXO1呈高表达,PCa组织中FOXO1表达显著低于BPH组织(39.6%vs.86.8%,P0.05),中低危PCa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危PCa组织(P0.05)。FOXO1表达与PCa PSA水平、病理T分期、淋巴结转移、Gleason评分显著相关(P0.05),Gleason评分越高FOXO1水平越低,PCa组织中FOXO1表达与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切缘阳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OXO1在PCa组织中异常低表达,与PCa侵袭转移相关,FOXO1表达与PCa PSA水平、病理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Gleason评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SA持续异常患者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及适应证. 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1年9月首次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良性病变但PSA持续异常的患者90例,其中BPH、正常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炎症患者组(BPH组)6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组10例,前列腺不典型小腺泡增生(atypical small acinar proliferation,ASAP)组14例.年龄43~86岁,平均71岁.PSA 3.1~168.0μg/L,平均17.6 μg/L.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触及结节26例.采用模板定位经会阴重复穿刺活检. 结果 本组90例根据重复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57例,PIN或ASAP组5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28例.其中BPH组发现PCa为14例(21.2%),PIN组发现PCa为6例(60.0%),ASAP组发现PCa为8例(57.1%),BPH组与PIN组、AS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组重复穿刺活检诊断为良性组的平均前列腺体积为(65.9±22.6)ml,DRE阳性7例,PCa组为(50.4±20.8) ml,DRE阳性5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组和ASAP组的患者重复穿刺活检结果显示年龄、PSA值、PSAD值、前列腺体积、DRE阳性例数在重复穿刺后诊断为良性组、PIN或ASAP组和PCa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PSA持续异常患者行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可以提高PCa的诊断率.首次穿刺诊断为BPH的患者,前列腺体积越小及DRE结果阳性者,若PSA持续升高,应强烈建议重复穿刺活检.首次穿刺诊断为PIN或ASAP的患者,不论年龄、PSA、PSAD、前列腺体积和DRE结果如何,均应建议重复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PH患者合并前列腺炎与膀胱出口梗阻(BOO)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BPH患者300例.年龄47 ~ 93岁,平均69岁.按是否合并前列腺炎分为单纯BPH组136例,PSA(4.9±8.3) μg/L,前列腺体积(41.4±18.1)ml,IPSS评分(21.9 ±7.0)分;合并前列腺炎组164例,PSA(7.0±8.5) μg/L,前列腺体积(48.7±20.7) ml,IPSS评分(27.5±5.1)分.比较两组尿动力学检查梗阻指标的差异.结果 单纯BPH组与合并前列腺炎组的Qmax分别为(8.8±4.8)ml/s和(6.3±3.7) 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分别为(96.7±33.0)cm H2O(1 cm H2O=0.098 kPa)和(113.2 ±39.8)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rams-Griffiths(A-G)指数分别为77.7 ±31.9和93.9 ±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hafer分级值分别为3.3±1.5和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炎症(OR=2.66,P=0.002)、前列腺体积(OR=1.37,P=0.000)、Qmax(OR =0.72,P=0.000)与Schafer分级有相关性.结论 前列腺炎会加重BPH患者BOO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PH患者组织学前列腺炎与PSA、前列腺体积、PSA密度(PSAD)、IPSS、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的相关性。方法:手术切除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的BPH患者673例。按照是否伴有组织学前列腺炎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BPH伴组织学前列腺炎;B组:BPH不伴有组织学前列腺炎。比较两组患者PSA、前列腺体积、PSAD、IPSS、Qmax及PVR。结果:A组PSA水平为(5.64±2.48)μg/L,前列腺体积(43.66±13.11)ml,PSAD 0.129±0.048,IPSS(24.72±5.39)分,Qmax(6.94±3.23)ml/s,PVR(124.90±49.80)ml;B组PSA水平为(4.97±1.99)μg/L,前列腺体积(40.41±11.44)ml,PSAD 0.123±0.034,IPSS(23.40±6.21)分,Qmax(7.75±3.52)ml/s,PVR(112.73±50.03)ml。A组PSA水平、前列腺体积、IPSS和PVR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Qmax明显低于B组(P<0.05);PSA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学前列腺炎能明显增加患者的PSA水平、前列腺体积、IPSS和PVR,降低患者Qmax。但是组织学前列腺炎与PSAD无关;组织学前列腺炎是影响BPH临床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前列腺血清特异抗原(PSA)升高而常规超声检查未见可疑病灶的患者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方法对56例因PSA升高而常规超声未见可疑病灶的患者在穿刺前行经直肠前列腺CEUS检查,统计和分析穿刺点活检结果和造影剂异常分布区(CAD)之间的关系。结果 56例患者中11例(共35个穿刺点)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PCa),其中7例患者部分阳性穿刺点落在CAD区域(共20个穿刺点阳性其中15个点位于CAD区域,另外5个点不在CAD区域);有4例患者共15个阳性穿刺点均不在CAD区域。56例患者,CAD区域共有99个穿刺活检点,其中15个点穿刺病理证实为PCa,CAD区域的敏感性42.86%(15/35),特异性84.00%(441/525),阳性预测值15.15%(15/99),阴性预测值95.66%(441/461)。在所有造影的病例中CAD区域检出PCa的阳性率是非CAD区域的3.9倍(15.15%vs 3.9%,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穿刺点分布与CAD分布有相关性(r=0.661)。PCa与CAD的体积有明显的相关性,与良性组相比,PCa组有更大的CAD体积(1.01±0.13mL vs 0.37±0.14mL,P0.05)。PCa与PSA呈正相关(r=0.961),与前列腺的体积呈负相关(r=-0.842)。结论对于血清PSA升高但常规超声未发现明确的前列腺异常病灶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PCa可疑病灶的检出。但是,要完整的显示PCa的微血管特征需要更多次数的超声造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梗死、前列腺组织学炎症、前列腺增生类型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急性尿潴留(AUR)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初诊BPH合并AUR与无AUR患者共102例,其中AUR组49例,无AUR组53例。比较两组之间前列腺梗死、前列腺组织学炎症、前列腺增生类型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间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总体积(PV)。结果:AUR组血PSA较无AUR组明显升高[(8.2±4.6)μg/L vs(4.3±5.5)μg/L,P<0.05),两组患者年龄、IPSS、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增生类型与AUR无相关性(P>0.05),前列腺梗死和前列腺组织学炎症可增加BPH患者AUR发生机率,存在前列腺梗死的BPH患者发生AUR的概率是无前列腺梗死者的5.620倍(P<0.05),存在前列腺组织学炎症的BPH患者发生AUR的概率是无炎症者的2.362倍(P<0.05)。结论:前列腺梗死和前列腺组织学炎症可能是BPH患者发生AU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ERβ)在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差异,评估慢性前列腺炎与ERβ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Irani等设计的四分数量表对60例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标本进行分组,根据炎性细胞浸润前列腺组织情况将标本分为炎症积分1分组到3分组,然后行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β的表达。结果:60例标本中炎症积分1分组24例(占40%)、2分组21例(占35%)、3分组15例(占25%),各组之间年龄及前列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积分2分组和3分组相比1分组ERβ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分组与3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合并炎症积分越高ERβ表达越少,因此认为ERβ表达减少可能与前列腺的炎症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TNF-α、IL-6在单纯BPH与合并组织学炎症的BPH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两组BPH患者在临床指标上的异同,探讨炎症与BPH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TURP术的90份BPH患者标本,用HE染色法将90份标本染色后分单纯组(A组)35份与合并炎症组(B组)55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NF-α、IL-6在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记录90例患者临床指标PSA、体积、年龄、尿流率等数据结果。全部患者均病理检查回报为BPH。结果:B组55例均为慢性炎症,构成比为0.61。与A组相比,B组患者前列腺体积较大,PSA水平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年龄和尿流率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TNF-α与IL-6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IL-6和TNF-α表达结果相关性分析:前列腺体积与患者年龄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30,P0.001),前列腺体积与炎症程度也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0和r=0.609,P0.001);患者的PSA水平与炎症程度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72r=0.487,P0.01),而患者PSA水平与年龄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65,P!0.1);通过偏倚相关分析控制年龄因素的影响后,炎症严重水平与BPH体积仍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大部分BPH患者合并有前列腺炎症,并且以慢性炎症为主。合并炎症的BPH患者PSA水平相对较高,前列腺体积相对较大,但是在尿流率和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TNF-α两种促炎性因子可能对BPH和PSA的分泌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C3A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C3A在54例前列腺癌和1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表达状况。结果:LC3A蛋白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在前列腺癌中胞质强阳性率为90.7%,在BPH中的胞质强阳性率为1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发现前列腺癌中22例核着色(40.7%),LC3A胞质表达与细胞核表达无相关性(P0.05)。LC3A表达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胞质r=0.297,P=0.029;胞核r=0.288,P=0.034)。LC3A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雄激素受体(AR)及术前患者血清PSA及结合PSA(cPSA)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LC3A在前列腺癌及BPH组织间质中的纤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也见着色。AR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为74.1%(40/54),在BPH的阳性率为64.3%(9/14)。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3A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分化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组织学前列腺炎对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PKEP)的影响程度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23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组:138例BPH伴组织学前列腺炎患者(炎症组)和93例单纯BPH患者(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增生腺体剥离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IPSS评分以及尿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对照组剥离时间分别为:(55±20)min和(37±1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5例发生前列腺包膜穿孔,对照组无穿孔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0±90)ml和(105±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8例需术中输血,对照组无输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对照组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分别为63例和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尿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学前列腺炎是导致PKEP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间隙连接蛋白家族中Cx26、Cx32、Cx43在前列腺癌(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与PCa生物学行为关系,探索其在P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PCa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收集我院近4年存档的PCa石蜡标本31例、BPH 23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回顾性研究Cx26、Cx32、Cx43在PCa和BP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半定量研究Cx26、Cx32、Cx43的表达与PCa、BPH的临床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①Cx26、Cx32、Cx43在BPH、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与74.2%(χ2=0.541,P0.05)、78.3%与61.3%(χ2=1.763,P0.05)和87.0%与38.7%(χ2=12.730,P0.01),Cx43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BPH中显著降低。②Cx26、Cx43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r Cx26=-0.476,P0.01;r Cx43=-0.484,P0.01);Cx32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无相关性(r=-0.242,P0.05)。③3种Cx表达与年龄、血清PSA浓度及组织中PSA表达强度无相关性,且3种Cx间的表达亦无相关性。结论:Cx26、Cx32、Cx43在BPH和PCa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Cx43在PCa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也许可作为PCa除PSA外的另一标志物以及PCa生物治疗的新靶点,Cx26在PCa进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前列腺炎(CP)的临床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我科于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87例BPH合C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合并CP,将所有患者分为CP组(124例)和非CP组(163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EPS白细胞数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差异。然而根据有无接受抗CP治疗,进一步将CP组患者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PSS和QOL评分的变化。结果与非CP组相比,CP组患者发病年龄更迟、血清PSA值更高、前列腺体积更大、IPSS及QOL评分更高(均P0.05),但EPS白细胞计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PSS及QOL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IPSS及QOL评分未明显改善(P0.05)。结论 BPH常合并CP;与单纯BPH相比,BPH合并CP具有发病年龄迟、血清PSA更高、临床症状更为严重的特点;在常规BPH治疗的同时予以抗CP治疗,可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脂联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联素(adiponectin)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在肥胖、前列腺癌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例正常前列腺组织、16例BPH组织和41例前列腺癌组织(高、中、低分化者分别12、16、13例).结果:三种组织中均可见脂联素的表达,均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内,基质无着色.脂联素在正常前列腺组织、BPH组织以及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强度的校正后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 (0.337±0.022)、(0.322±0.031)、(0.207±0.033)、(0.191±0.023)、(0.190±0.031).正常前列腺组织和BPH组织间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脂联素表达强度显著减弱,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间脂联素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体重指数(BMI)值与脂联素表达强度的相关性r=-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脂联素在肥胖以及前列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脂联素的表达强度与肥胖、前列腺癌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但尚不能判断其与前列腺癌的Gleason分级和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RevoLix2μm激光手术系统治疗BPH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0例BPH患者进行了RevoLix2μm激光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均行IPSS评分。利用国际勃起功能障碍问卷-5(IIEF-5)和自制统一的射精障碍调查表,分别于术前、术后半年了解患者阴茎勃起功能情况、性欲、射精情况及对性生活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IPSS有明显改善,从(25.12±3.21)分下降为(6.26±2.12)分,(P〈0.05)。术后患者均保留性功能。IIEF-5术前评分为(23.50±3.12)分,术后半年为(22.40±4.62)分;术前有性欲者占81.67%,术后半年占85.0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射精异常者占23.33%,术后半年射精异常者占71.67%,术后射精功能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前对性生活满意者占65.00%,术后占70.0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voLix2μm激光手术系统治疗BPH有效安全,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阴茎勃起功能、对性生活满意程度及性欲无明显影响,其影响主要为射精障碍。术中操作仔细,防止损伤影响阴茎勃起的神经血管柬,术后处理得当,可减少或擗龟对患者的性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进行对比研究,评估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9月收治BPH患者70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其中PVP组35例(研究组),PKRP组35例(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返院由专人负责复查,记录术前和出院后3个月的临床观察指标,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最大尿流率(Qmax)、男性性功能四项(MSF-4)以及并发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冲洗液量、实验室检查、住院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问、膀胱冲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IPSS、QOL、Qmax均得到显著改善,MSF-4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VP组和PKRP组分别有2例(7.0%)和3例(10.0%)术后发生前尿道狭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尿失禁。结论:PVP是一种治疗BPH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3个月内)疗效及安全性与PKRP类似,长期疗效有待随后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20.
表浅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同期电切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65例表浅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患者,31例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A组);34例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B组)。比较两组膀胱癌复发率、复发时间、复发肿瘤升级率及前列腺部尿道种植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8.9(12-38)个月。复发时间A组平均15.8月,B组平均13.7月。A、B组术后复发率、复发肿瘤升级率及前列腺尿道种植率分别为35.5%vs 41.2%,27.3%vs 21.4%,3.2%vs 2.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增加前列腺窝种植的风险,对膀胱癌术后复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