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是治疗角膜内皮疾病很有潜力的一种方法,目前仍停留于动物实验阶段,主要难点是供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培养和维持、细胞载体和手术技巧等问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角膜内皮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用角膜内皮镜检查角膜内皮炎患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分析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改变。结果角膜内皮镜检查26只患眼,显示内皮细胞密度降低,细胞异形性比率增高。其中10只眼在抗病毒治愈后随访期间无复发,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未见进一步下降。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是角膜内皮炎的主要感染源,可引起角膜内皮细胞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组织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体外培养角膜内皮细胞取得成功,由此而探索出一种新手术——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术。这种手术是将体外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或直接获取供眼健康的角膜内皮细胞,移植到受体眼已去除自身内皮细胞的角膜上,保证了受体角膜有足够健康的内皮细胞并减少了排斥反应。最新研究结果为通过-5mm宽的巩膜隧道切口,以后弹力膜作载体,把健康活性角膜内皮细胞移植到受体眼。该方法手术切口小,无缝线,移植后的内皮细胞完整无损,贴附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已有临床成功病例的报道。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术将为角膜病患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脱水保存角膜基质为载体培养角膜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袁进  周文天  周辉  周世有  顾建军  陈家祺 《眼科》2006,15(3):165-168
目的探讨以脱水保存角膜基质/后弹力层为载体培养角膜内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内皮细胞移植膜的可行性及其机理。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和脱水保存角膜基质/后弹力层。方法兔角膜经中性蛋白酶37°C孵育5min,去除内皮细胞保留后弹力层和角膜基质,无水氯化钙脱水后低温保存,使用前磷酸盐缓冲液复水。纯化的角膜内皮细胞接种于基质载体的后弹力层上进行体外培养,直至生长融合为细胞单层,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在不同时间点(1、2、4、6d)收集植片进行HE染色和电镜检测,分析组织结构的变化。主要指标角膜内皮细胞在脱水保存角膜基质/后弹力层载体上形成单层时间和生长特性,组织工程化角膜内皮细胞移植膜的三维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角膜内皮细胞在载体上快速贴壁生长并增殖,体外培养6~7d即融合成单层,复合角膜内皮组织由基质/后弹力层和单层扁平内皮细胞组成,与生理状态下的角膜内皮组织相近。电镜下组织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间连接紧密,细胞为多边形,胞核清晰,具有正常兔角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结论角膜内皮细胞能够在干燥脱水保存基质/后弹力层载体上良好生长,并形成形态结构与正常角膜内皮组织相似的细胞单层,为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提供了新的载体选择。(眼科,2006,15:164-168)  相似文献   

5.
临床角膜标本150例经锥兰,茜素红活体染色后测定角膜周边与中央内皮细胞的相对密度以及进行内皮细胞核形分析。结果表明,25例19周至34周胎儿的角膜中央和周边内皮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别(P>0.05),而19例新生儿至53岁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角膜中央与边缘的测定数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胎儿角膜内皮细胞的细胞核以椭园形为主,角膜周边与中央区的细胞核形状比较相似,都处于不稳定的核形结构。出生后至成年的角膜内皮细胞核形趋于稳定,以园形为主,但在角膜缘总仍散在不稳定的椭园形细胞核,它揭示成年体角膜缘部的内皮细胞仍有部份保留着分化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角膜透明性的维持决定于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内皮细胞膜上的钠泵不断地进行着离子转运,从而维持角膜的正常水合状态,这种由离子转运所产生的电位差(跨角膜内皮细胞膜电位)直接反映着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本研究通过测定跨角膜内皮细胞膜电位评价角膜保存液的保存效果。方法使用Ussing灌流小室分别测定了新鲜兔去上皮角膜片和保存于MK液、K液和高钾保存液不同时间的兔去上皮角膜片的跨角膜内皮细胞膜电位。结果新鲜兔角膜跨角膜内皮细胞膜电位值是0.4~0.5±0.1mV;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3种保存液所保存的角膜片电位值均出现下降,二者呈线性关系。当保存至d12时,高钾保存液所保存的角膜其电位值最接近新鲜角膜。结论高钾保存液维持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作用优于MK液和K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角膜中央厚度采用角膜内皮细胞计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之间的差异性.方法 分别应用角膜内皮细胞计和超声角膜测厚仪对79例(79只右眼)的中央角膜厚度进行测量,对两组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应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测的角膜厚度均值为(541.10±26.65)μm,角膜内皮细胞计检测的均值为(532.91±24.44)μm.后者显著低于前者(P<0.001),两者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893,P<0.001),回归方程角膜内皮计测量值=(89.89+0.819)×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值.角膜内皮细胞计测量值低于超声测厚仪测量值.结论 角膜内皮细胞计和超声角膜测厚仪均能为我们提供角膜中央厚度值.临床应用时应知道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用同一种仪器随访患者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角膜内皮细胞对维持角膜透明和脱水状态具有重要作用,体外成功培养对研究角膜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角膜组织工程开展的基础工作之一。但是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受其增生能力、培养条件和细胞鉴定等多种因素限制,成为角膜生物学及角膜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增生、培养和鉴定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LASIK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197例(370只眼)行LASIK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3个月行角膜内皮镜检查,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密度的变化。结果 LASIK术后随访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亦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LASIK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损伤,不会造成角膜中央部内皮细胞形态改变和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角膜葡萄膜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在治疗前后相关参数的变异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眼科2012-10/2013-12收治的角膜葡萄膜炎患者52例52眼,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细胞仪测量角膜内皮细胞的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病组内皮细胞水肿明显,变异大;治疗时间越短,内皮细胞恢复越好,细胞丢失越少;反之,愈合时间越长,正常六边形细胞比率越小,变异系数较大。治疗前后各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病程直接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配戴角膜接触镜超过5年以上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戴镜种类分成四组,每组又以年龄划分为亚组(20~60岁,每十岁一组),与相应年龄段的无戴镜史的人群比较。使用KonanSP-8000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测量和许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和六角形细胞频率(64A(%))。结果 PMMA镜片、低含水量软性镜片和低Dk值RG  相似文献   

12.
生长因子与角膜内皮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一声 《眼科研究》1999,17(4):314-316
角膜内皮细胞是维持角膜透明的关键细胞成分,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和形态异常可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而降低视力。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生长因子可增加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槿刺激内皮细胞再生,促进伤口愈合。肽类生长因子影响着多种细胞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移行和存活。  相似文献   

13.
角膜内皮细胞是维持角膜透明的关键, 青光眼本身及其治疗措施可能会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损伤。非生理状态下的眼压会破坏角膜内皮细胞的结构及其泵功能;引流装置的植入及其位移会损伤角膜内皮细胞;治疗过程中房水微环境的改变会影响角膜内皮细胞的营养供给;抗青光眼药物的毒性作用也是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之一。(国际眼科纵览, 2022, 46:541-546)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正常兔角膜和PRK切削深150μm角膜1wk后,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PRK切削深150μm无血清培养1wk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大小不一,部分细胞边界染色较宽,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RK切削深150μm有血清  相似文献   

15.
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ie PY  Chi H  Zhang Y  Zhu GM  Liu J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8):680-683
目的评价近视眼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角膜测厚仪和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测量和观察132名青少年近视眼患者(264只眼)配戴角膜塑形镜(透氧系数为100)前和戴镜期间的角膜中央和旁周边部的角膜厚度,以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和形态学改变。结果无论采用夜戴方式还是日戴方式配戴角膜塑形镜3年以上,角膜中央及旁周边部厚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无明显降低(P〉0.05),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和细胞变异系数均无明显增大(P〉0.05),角膜内皮细胞六角形比率均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用高透氧材料的角膜塑形镜进行科学的角膜塑形治疗,对角膜代谢的影响轻微,长期配戴用于控制近视发展基本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角膜内皮细胞在各种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形态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青光眼患者34例52眼及同期住院患者中的正常眼32眼作为对照,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面积等各项指标,用Goldma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并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测量指标及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急性发作史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060±314)个·mm-2,显著低于正常人的(2876±341)个·mm-2,并且细胞面积增大(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806±253)个·mm-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704±430)个·mm-2,二者均与正常人的内皮细胞平均密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角膜中央厚度平均为569.7μm,明显大于正常人的536.0μm;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角膜中央厚度平均为541.0μm,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为540.7μm,二者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显著低于正常人,细胞平均面积增大,角膜中央厚度明显增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及角膜中央厚度均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胎儿角膜内皮细胞数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角膜的透明性是实现视觉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角膜内皮细胞层解剖形态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则是保持角膜透明的关键。近年来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多以成人为对象,少量以新生儿或幼儿作为起始年龄,且多以单位面积内皮细胞个数(密度)为指标研究其变化规律,尚未见以细胞总数且从胚胎时期进行观察的报告。我们对88只胎儿角膜进行基础学测量,计算出不同胎龄的后弹力膜表面积,另对163只胎儿、新生儿眼球进行了单位面积内皮细胞计数,结合文献,对人一生中内皮细胞数目变化进行了讨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应用非接触型内皮显微镜对正常人204只眼角膜内皮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随年龄增大而减少;平均面积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男女内皮细胞和左右眼内皮细胞无明显差异;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是年龄越大,多形性越明显,黑区出现率越高。角膜的透明性与其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术前了解内皮细胞状况,有助于减少大泡性角膜病变的发生。本文研究结果与近来国内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裂隙灯显微镜镜面反光照射法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观察的应用,以期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6月就诊于我院,经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检查发现内皮细胞形态变异,数量减少至700个/mm2以下的患者10例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形态正常的健康者12例,对比裂隙灯显微镜镜面反光照射法与内皮细胞计数仪内皮照相两种方法观察内皮细胞形态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利用裂隙灯显微镜(40倍)的镜面反光照射法均可拍摄到清晰的角膜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的患者,由于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直径变大,并可见融合变形细胞;对照角膜内皮计数仪检查可见细胞融合增大。同样用裂隙灯显微镜镜面反光照射方法观察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隐约可见细小六边形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数量越多,边界越难以清晰辨别。对照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裂隙灯显微镜放大倍数减少到16倍时,内皮细胞数量小于700个/mm2者仍可以观察到内皮细胞,但正常人的内皮细胞则无法分辨。结论利用裂隙灯显微镜镜面反光照射法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密度进行观察,是一种有效而快捷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20.
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引起的失明可通过角膜移植来治疗.人们通过体外培养角膜内皮细胞并使其增殖,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移植和角膜组织工程学研究.目前常用的分离角膜内皮细胞的方法是从供体上撕除后弹力层和角膜内皮层,利用酶消化作用使角膜内皮细胞分离.常用的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各种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细胞增殖,但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长期传代后仍难以维持正常的细胞形态和功能.基因转染技术建立了永生化角膜内皮细胞系,有关细胞周期、信号通路和离子通道的研究成果也促进了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各个环节的最近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