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护理科研临床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将2003~2004年在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157名本科护生按所实习的医院不同分为实验组(47名)和对照组(110名),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临床护理实习,实验组在进行临床护理实习的同时,进行临床护理科研能力培训。即组成护理科研指导导师组。制订专项教学计划。由教学督导负责落实。结果 两组论文成绩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对本科生临床护理科研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临床教学中的科研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科护生临床护理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金爽  李瑞兰 《护理学杂志》2006,21(14):60-62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护理科研临床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2003~2004年在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157名本科护生按所实习的医院不同分为实验组(47名)和对照组(110名),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临床护理实习,实验组在进行临床护理实习的同时,进行临床护理科研能力培训,即组成护理科研指导导师组,制订专项教学计划,由教学督导负责落实.结果两组论文成绩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本科生临床护理科研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临床教学中的科研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PBL教学法用于培养本科护生临床科研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用于培养本科护生临床科研能力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48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4人)和实验组(24人),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由导师一对一指导;实验组首先分3个阶段采用PBL小组方式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83.3%护生认为PBL教学形式很好.结论 PBL教学法更利于提高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和创新的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软系统方法论(SSM)对实施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导师制的作用。方法以SSM为指导,结合PESTEL分析,深入分析本科护生导师系统中的不良结构问题。结果 SSM通过调查学习和比较来寻求问题的逐步改善,可以弥补传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不足。结论 SSM在系统因素复杂的新时期可为实施本科护生导师制提供有益的启示,对拓展问题范围、扩大知识设计、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团结梯队和弹性绩效评价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三阶段教学法培养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本科生(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对我系1999级158名学生,随机抽取30名学生为实验组,128名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改进课程设置,成立学生科研小组,毕业科研训练等方式,改革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对照组除第1阶段与实验组相同外,以后按常规法教学。结果实验组毕业论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χ2=5.87,P<0.05)。结论三阶段教学法可有效地提高护理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理研究》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探索《护理研究》教学改革方案提供借鉴。方法自行设计《护理研究》教学效果调查表,对12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科研能力、科研精神及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护生学习前后对科研能力、科研精神自我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课程教学的总体评价尚好(82.5%)、认为最难的授课内容为科研设计(57.1%)、现阶段65.9%护生认为开展科研活动的主要困难是因不在临床而收集资料困难、91.3%认为在其他课程中渗透科研知识很有必要、88.9%认为提高护理科研意识和能力的较好方法是参与课题研究。结论护理研究教学效果较好,利于提升护生的科研能力和意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本科护生科研能力.方法 将2010年临床实习四年制本科护生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导师制完成护生科研能力培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SCI论文讨论法培养护生科研能力.结果 实验组对科研感兴趣、愿意加入科研小组、经常查阅相关文献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科研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本科护生岗位定位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在校本科护生所具有的能力及自我定住与医院的岗位定位之间的差距,为医学院校护理本科教育和临床护理工作及在校本科护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获取数据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目前医院时本科护生无明确定位,本科生相时专科生无明显优势,在护理技能、教育、科研、管理及人文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决定本科护生最后的定位;本科护生对自己定位偏高,而实际能力又未达到医院要求;在职本科护士职业热爱感不强。英语水平低、科研能力弱。结论 医学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针对在校本科护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临床护理管理者应提高本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增强护士的职业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在校护生应关注社会需求,正确定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开展早期、团队、导师制科研能力培养实践的效果。方法对本科护生开展早期团队导师制科研能力培养实践,于2015年4月、2016年3月分别纳入2014级、2015级护生共107人,分为17个科研小组,跟随导师进入临床并开展科研活动。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护生入组时、1年后、2年后各级阶的科研能力进行测评。结果 2014级和2015级护生不同时间科研能力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早期、团队、导师制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科研能力,达到了所设置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方法 对2003级(153人)、2004级(130人)护理本科生实施分阶段和指标量化的科研训练,并将创新性科研训练纳入2004级教学计划中,于选题、资料收集、数据录入与统计、撰写论文各阶段实施考核,其成绩占2学分.结果 2003级89.5%学生参加了科研训练,5.9%参与了全部过程,19.6%撰写了科研论文,发表18篇;2004级100%参加了科研训练,34.6%参与了全部过程,85.4%撰写了科研论文,发表50篇.2004级学生在科研训练的各个环节中的参与人数多于2003级(均P<0.01);训练后2004级各种科研能力均高于2003级(均P<0.01),科研思路优于2003级(P<0.01).结论 创新科研训练能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并对科研教学起到监督作用,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PBL教学法对护理本科专业课教育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对护理本科专业课教育环境的影响,为护理本科专业课教育环境的设计和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护理专业4年级本科生118人,2001级(54人,PBL组)采用PBL教学法,2002级(64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用教育环境评估量表(DREEM)评价两组教育环境,闭卷考试成绩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PBL组DREEM总分为151.1±20.0,传统组为136.8±1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BL组DREEM各下位量表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P<0.05);且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组(P<0.01).结论 PBL教学法能显著改善护理本科专业课教育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沈红五 《护理学杂志》2006,21(10):56-58
目的探索适合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带教模式。方法将2001级和2000级护理本科生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模式带教,实验组采用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即每名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由1名临床专科导师负责其本科室专科知识方面的指导,1名全程导师负责其实习全过程的督导及检查工作,护理部在学生实习结束前进行带教满意率测评及实习效果评价,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对医院带教很满意率、学生护理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论文书写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双导师制可提高带教质量,是受学生好评和欢迎的带教模式。  相似文献   

14.
护理本科生双导师制带教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沈红五 《护理学杂志》2006,21(19):56-58
目的 探索适合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带教模式.方法 将2001级和2000级护理本科生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模式带教,实验组采用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即每名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由1名临床专科导师负责其本科室专科知识方面的指导,1名全程导师负责其实习全过程的督导及检查工作,护理部在学生实习结束前进行带教满意率测评及实习效果评价,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对医院带教很满意率、学生护理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论文书写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双导师制可提高带教质量,是受学生好评和欢迎的带教模式.  相似文献   

15.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护生)临床实习不同时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寻找影响应对方式的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个人资料问卷、护生压力源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进入临床实习的9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毕业分配情况"一直是护生的首要压力源;"带教教师对护生的态度"是临床实习前期和中期的第2位压力源,后期的第3位压力源;"自我价值感"是护生临床实习前期和中期的第3位压力源.临床实习中护生不同时期消极应对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专业喜好影响护生的应对方式(P<0.05).结论 护生临床实习不同时期面对的主要压力源不同,临床实习中护生的应对方式较积极,但受个人资料中相关因素影响.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在临床实习的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为护生提供适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她们的身心健康,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PBL联合工作坊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康复护理学〉为切入点,探讨以问题为导向学习联合工作坊(PBL-Workshop)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60名护理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8名、实验组32名.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从教学准备、教学实践和教学反馈3个阶段采用PBL-Workshop教学法教学,从学生综合成绩、师生满意度和专家评定3个方面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学生和老师对PBL-Workshop教学法认可度高(均P<0.05);专家对PBL-Workshop教学法给予充分肯定.结论 康复护理教学中引入PBL-Workshop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高职护生临床学习环境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临床学习环境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高职护生临床学习效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582名高职护生采用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及临床学习环境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的临床学习环境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团队文化、学习参与性及任务定住、创新性、个性化维度评分为(22.24±4.33)~(25.64±3.91)分;高职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与高职护生学习任务定位、实习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法、操作动手机会等呈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重视高职护生的参与性、创新性和个性化.定期对高职护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可帮助其明确学习任务的定位,增加高职护生对当前临床学习环境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和评价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方法对23名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专家进行咨询,初步构建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一、二、三级指标;在全国16所高等院校便利抽取297名在读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等统计指标对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调整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形成专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文素质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4,重测信度为0.808,条目的平均CVI为0.913;各维度得分与上级指标分值的相关系数均较大而与其他因素得分的相关系数较小;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评价体系结构效度较好。结论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价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Reliable assessment of nursing workload is necessary for the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staffing of intensive care units. The Nursing Care Recording System (NCR11) scores both the nursing contribution to patient care and those related to medical procedure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work was to compare NCR11 scoring with th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 (TISS) and Nine Equivalents of Nurse Manpower use Score (NEMS) and to examine the 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NCR11 scoring. METHODS: Bias and precision of workload scores (NCR11 vs. TISS or NEMS) were assessed for 6126 consecutive admissions (23910 ICU-days) at three intensive care units. Inter-rater reliability was analyzed by having nurses at nine ICUs score workload using NCR11 for three dummy intensive care patient cases presented over a 3-year period. Variability in scoring was analyzed using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RESULTS: Agreement between NCR11 and TISS or NEMS was poor and limits of agreement were wide.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NCR11 and TISS or NEMS scores differed between units. Variability in NCR11 scoring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10.4% to 5.9% between dummy cases 1 and 2 and remained low for patient case 3. CONCLUSION: The NCR11 does not measure the same elements of workload in the ICU as do TISS and NEMS. Inter-rater reliability with NCR11 is good, showing little variation in scoring between nurse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