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血压(EH)患者脉压(PP)、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入选EH 126例,根据PP水平分为≤60、61~89、≥90 mm Hg 3组,测定患者颈动脉IMT、斑块及血浆TNF-α水平.结果 随着PP增大,颈总动脉内径(CCA)、平均颈总动脉IMT及斑块的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3组EH患者TNF-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P越大血浆TNF-α水平越高(P<0.01~0.05).直线相关分析颈动脉IMT与PP呈显著相关(r=0.749, P<0.01),IMT和PP与血浆TNF-α水平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7、0.412(P<0.05).结论 PP是EH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血压参数,宽PP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预后的危险因子.TNF-α是促进EH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重要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2.
杨文 《实用老年医学》2007,21(6):383-385
目的进一步明确纤维蛋白原(F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本文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观察了118例高血压患者血浆F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互关系。结果不同水平血浆FB组中颈动脉钙化斑发生比例、IMT、高血压病程、年龄和血浆胆固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FB的多因素Linearregression分析发现IMT和高血压病程是FB的相关因子(P<0.01)。结论血浆F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IMT相关,FB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 对1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53例健康受试者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及血浆hsCRP测定,对测定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IMT、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sCRP血浆水平与IMT年龄呈正相关(r=0.342,P<0.01).结论 hsCRP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68例,并设立对照组43例,分别测定血浆HCY水平及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CY水平及IMT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且HCY与IMT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HCY血症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IL-18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就诊的男性OSAHS患者52例,年龄26~77岁,分为轻度组16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18例,另选对照组18例.对其中OSAHS组中20例中重度患者进行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治疗,并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采用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OSAHS组的IL-18水平分别为(352±76)ng/L、(600±84)ng/L和(798±110)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76)ng/L,且OSAHS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别.重度OSAHS组颈动脉IMT较对照组和轻度OSAHS组明显增厚.血浆IL-18水平与颈动脉IMT、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6、0.865,P均<0.001),与最低脉搏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r=-0.664,P<0.001).CPAP治疗后OSAHS患者血浆IL-18水平明显降低,颈动脉IMT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OSAHS患者颈动脉IMT增厚,血浆IL-18水平升高,两者密切相关.血浆IL-18水平升高与OSAHS严重程度相关,OSAHS相关炎症反应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相关.CPAP治疗能够改善患者AHI和最低脉搏氧饱和度,降低血浆IL-18水平.  相似文献   

6.
7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非AS组,测定血浆内脂素水平.结果 显示,2型糖尿病AS组内脂素水平高于非AS组[(44.95±10.14对34.52±9.08)μg/L,P<0.05],均高于对照组[(24.46±7.18)μg/L,均P<0.05],并与IMT、腰臀比、内脏脂肪厚度、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年龄、病程、HbA_(1c)及内脂素是影响颈动脉IMT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首次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5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使用美国GE公司MycoCard○RReaderⅡ型超声诊断仪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内膜中层厚度(IMT)将患者分为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6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64例。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观察组左颈总动脉IMT和右颈总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Hcy高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Hcy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4例及健康对照者29例,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技术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NS)、铁蛋白(FT)、转铁蛋白(TRF)水平,采用生化法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及血清铁(Fe)、铁总结合力(TIBC)、血脂水平.结果 显示,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血清FT水平、HOMA-I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二者与颈动脉IMT无相关性(P>0.05).认为胰岛素抵抗和铁超载可能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但在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9.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以及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ASVD)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患者97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CY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颈动脉壁内膜-中膜厚度(IMT)、动脉斑块积分检查.结果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动脉斑块积分呈正相关,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无关.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危险因素无直接关系,血清HCY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羟苯磺酸钙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颈动脉IMT,测定血浆FIB,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羟苯磺酸钙干预治疗对患者颈动脉IMT及FIB的影响。结果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及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羟苯磺酸钙干预治疗可以减缓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的增厚,使FIB明显下降。结论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及血浆FIB水平显著增高,羟苯磺酸钙干预治疗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情况能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严重程度.新近研究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Fg)是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1,2].本文通过测定CHD患者颈动脉IMT、动脉硬化斑块发生情况和血浆Fg水平,并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做相关性分析,从而深入探讨颈动脉IMT、斑块发生情况和血浆Fg水平与CAS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活化蛋白C(AP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10月收住的非透析高血压肾病患者110例为高血压肾病组,另入选未伴有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为单纯高血压组(n=112),同期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112),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APC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4h尿白蛋白等其他生化指标。结果单纯高血压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高血压肾病组升高更显著;单纯高血压组AP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高血压肾病组降低也更为显著(均P0.05)。高血压肾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h尿蛋白、血肌酐和颈动脉IMT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均P0.05)。颈动脉IMT和尿蛋白不同水平的亚组分析显示,随着IMT增厚,APC浓度下降,而hsCRP浓度上升(均P0.05);同时,随着尿蛋白的增多,APC浓度下降,hsCRP浓度上升,IMT增厚(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肾病患者颈动脉IMT水平与hsCRP(r=0.465)呈正相关,与APC(r=-0.588)呈负相关(均P0.05)。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PC(β=-0.502)、年龄(β=0.321)、hsCRP(β=0.356)是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APC水平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瘦素(Leptin)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997-012003-06对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MH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浆Leptin水平,及其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结果MHD患者血浆Lept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IMT及斑块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MHD组患者血浆L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取对数值)水平与平均IMT(r=0·619,P<0·001;r=0·792,P<0·001)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颈动脉IMT的因素有血浆Leptin(对数值)及TNF-α(对数值)。结论MHD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高Leptin血症是MHD患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和肽素(copepti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共16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按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32例)、内膜增厚组(45例)、斑块形成组(49例)和管腔狭窄组(34例),测定并比较各组病人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血尿酸(SUA)、血浆copeptin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IMT的相关性。结果与颈动脉正常组比较,管腔狭窄组和斑块形成组LDL-C、FBG、SUA、copeptin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管腔狭窄组的LDL-C、FBG和copeptin水平均高于内膜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与LDL-C、FBG、SUA、copeptin水平呈正相关(P0. 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颈动脉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浆copeptin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刘艳  李秀昌 《山东医药》2008,48(34):65-66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心血管病患者(冠心病、高血压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和健康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内径、颈动脉斑块,并计算颈动脉僵硬指数(β)、颈动脉斑块积分和颈动脉Peterson′s弹性指数(E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胆红素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血管病患者IMT、颈动脉β、EP升高,血清胆红素降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β、EP与胆红素呈负相关.提示血清胆红素降低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检查,并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与此同时,以超声检查结果为依据,将患者分为斑块形成组、IMT增厚组和IMT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晨起空腹血浆Hcy浓度。并对血浆Hcy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Hhcy发生率和血浆Hcy浓度均显著增加,同IMT正常组相比,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的血浆Hcy水平和HHcy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同IMT增厚组相比,斑块形成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提升,但是在HHcy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斑块形成的48例患者中,易损斑块组血浆Hcy浓度为27.69μmmol/L,HHcy发生率为81.82%,非易损斑块组的血浆Hcy浓度为23.47μmmol/L,HHcy发生率为53.84%,易损斑块要比非易损斑块高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分析可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因素是Hcy浓度升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Hcy水平有着之间关系,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高。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是HHcy。  相似文献   

17.
<正>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是一个反映早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在人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是一种血管损伤性氨基酸〔1〕。Hcy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高Hcy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2〕。本研究旨在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IMT与血浆Hcy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超声检测观察组(131例)和对照组(54例)的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测定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高血压组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IM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血压增高有关.提示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的结构和功能,观察辛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8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检测体质指数(BMI)、腰围、血脂、空腹血糖、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斑块指数、颈动脉顺应性、颈动脉扩张性及颈动脉僵硬度.比较辛伐他汀治疗4周、24周及48周后各指标及颈动脉超声参数的改变.结果:治疗4周后,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LDL-C、hs-CRP水平下降;颈动脉顺应性、颈动脉扩张性及颈动脉僵硬度已有明显改善,但颈总动脉IMT、斑块指数无明显变化.治疗24周后,颈动脉顺应性、颈动脉扩张性及颈动脉僵硬度进一步改善;血浆LDL-C、hs-CRP水平进一步下降;颈总动脉IMT、斑块指数有明显改善.治疗48周后,血浆LDL-C、hs-CRP水平与治疗24周相比,无进一步下降,但颈总动脉IMT、斑块指数仍能进一步改善.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使用辛伐他汀短期能有效改善颈动脉的功能,长期治疗有消退颈动脉斑块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取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两组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有无动脉粥样硬化。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Hcy血症(Hcy>15μmol/l)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23例高Hcy血症患者中,血浆维生素B12下降15例,叶酸下降12例,两者同时下降7例。血浆Hcy水平与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24、-0.719,P均<0.01)。观察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489,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其与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呈负相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