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晚期血吸虫病临床与病理诊断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临床资料和组织学检查之间的关系,本文分析46例来自疫区的经临床诊断为晚血患者的临床和组织学资料。组织学资料显示,22例患者(47.8%)为血吸虫肝纤维化,合并慢活肝者达16例(34.8%),8例(17.4%)为结节性肝硬变。后二者患者中,肝内HBsAg阳性率(分别为62.5%和87.5%)和谷丙转氨酶(GPT)反复异常率(68.8%和100%)均高于前者的18.2%和18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临床资料和组织学检查之间的关系,本文分析46例来自疫区的经临床诊断为晚血患者的临床和组织学资料。组织学资料显示,22例患者(47.8%)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合并慢活肝者达16例(34.8%),8例(17.4%)为结节性肝硬变。后二者患者中,肝内HBsAg阳性率(分别为62.5%和87.5%)和谷丙转氨酶(GPT)反复异常率(68.8%和100%)均高于前者的18.2%和18.2%(P<0.05),且病理变化多见碎片状坏死和桥状坏死(可能主要由HBV感染所致)。提示目前在疫区临床诊断的晚血患者中,某些患者合并有慢活肝,某些患者本身患的即是结节性肝硬化而被误诊为晚血。因此,对临床诊断为晚血,但具有HBV感染标志和谷丙转氨酶反复异常者,应警惕合并慢活肝或结节性肝硬变的可能。重视其鉴别诊断,对于改善晚血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与乙型肝炎关系的配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晚期日本血吸虫病与肝炎的关系。 方法 采用 1∶ 1,1∶ 2配对病例 -对照研究的方法 ,两对照分别为慢性血吸虫病病人和正常人 ,共配 2 13对。调查被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血吸虫病与肝炎患病情况、家属患肝炎情况 ,同时检测乙肝 5项指标。统计分析用 SAS6 .12版软件 ,方法为 χ2检验与条件 L 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除 HBs Ab外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炎患病率、家属肝炎患病率、HBs Ag、HBc Ab、HBe Ag、HBe Ab、大三阳、小三阳的阳性率 (2 3.94 %、15 . 96 %、2 9.11%、37.0 9%、15 .0 2 %、38.5 0 %、4 .2 3%、19.72 % )均显著高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9.39%、5 .6 3%、14 .0 8%、16 .90 %、7.5 1%、2 0 .19%、0、7.89% )和正常人 (7.5 1%、5 .16 %、15 .0 2 %、2 0 .19%、1.88%、19.2 5 %、0、9.86 % )(P均 <0 .0 5 ) ,经 L ogistic回归分析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大三阳和 HBe Ag阳性率的比值比 (OR)值分别达 2 0 .934和8.0 0 (晚血与正常人 1∶ 1配对 )。 结论 晚期血吸虫病与肝炎关系密切 ,可认为两者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报道102例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与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之间临床和肝活组织病理学的联系。全部病人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均无明显肝炎病史,其中有输血史者23例;因巨脾、脾功能亢进而住院作脾切除术。临床方面包括临床表现、肝功能、血象等。78例作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测。结果,全部病人均有慢性肝病表现。血清乙肝标志一项以上阳性者,78例中有51例(65.38%)。病理学方面结果,诊断为血吸虫病者65例,其中单纯血吸虫病12例,血吸虫病并发肝炎者53例。诊断为肝炎者88例,其中单纯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与晚期血吸虫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74年,我们调查964例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患者,1983年作随访观察,结果显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晚血患者预后较差。 一、方法 1974年检查964例,男、女比例为1:1.45。年龄22~72岁。巨牌型918例(95.2%),其中已切脾79例(78.3%);腹水型43例(4.5%);结肠增殖型1例(0.1%);株儒型2例(0.2%)。HBSAg阳性81例  相似文献   

7.
8.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与病理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侠  张志清 《肝脏》2000,5(4):251-251
本文对 30 8例慢性乙型肝炎按照 1995年第 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进行临床与病理对比分析 ,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材料和方法一、病人选择30 8例为近 5年我院收治的经过肝穿刺病理检查及临床资料完整的慢性乙型肝炎。其中男性 2 78例 ,女性 30例。年龄2 0~ 6 2岁 ,平均 (32± 11)岁。临床诊断轻度 98例 ,中度 15 0例 ,重度 6 0例 ,所有病例均无黄疸。二、实验室检查有关实验室检查在肝穿刺检查前 1周内进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总胆红素 (TBil)、白蛋白 (AL…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年来血吸虫病的回升,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也有增多,临床上晚血病人合并乙型肝炎(下简称乙肝)的经常可见,且转归又差。为此1990年和1991年我们对633例晚血病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对象来源于临床确诊的晚血病人,诊断分型按《血吸虫病防治手册》标准进行,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厚型(简称结增型)、侏儒型4型。 对确诊的每一个晚血病人进行HBsAg的定性检测,方法为RPHA法。 结果与分析 共检测晚血病人633例,其中男性412例,女性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cccDNA定量与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HBVcccDNA定量与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48例CHB肝组织HBVcccDNA定量、肝组织和血清HB VDNA定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同时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检测肝细胞中HBcAg表达。分析肝组织HBVcccDNA与组织和血清HBV DNA、HBeAg、肝细胞内HBcAg水平及肝脏炎症活动度的关系.结果1.肝组织HBVcccDNA定量与组织和血清HBV DNA定量呈正相关(r=0.837,P〈0.001;r=0.627,P〈0.005);2.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与肝细胞内HBcAg半定量呈正相关(r=0.618,P〈0.005);3.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尤明显相关(P〉0.05):4.HBeAg阳性较抗-HBe阳性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肝组织和血清HBV DNA定量高(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是评价HBV复制最直接可靠的指标,在CHB的诊断和抗病毒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但与肝组织炎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250例住院晚血患者进行B超、肝功能、HBsAg等检查,观察晚血合并HBV感染与晚血分型、肝功能异常、肝癌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250例晚血患者中HBsAg阳性者占58.4%。晚血合并HBsAg阳性者的ALT升高率(46.6%)、黄疸发生率(23.3%)、肝癌发生率(17.8%)和死亡率(23.3%)均明显高于单纯晚血患者(P<0.05或P<0.01)。结论 晚血合并HBV感染在血吸虫病损害的基础上加重了对肝脏的损害,促进了肝脏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88例肝内乙肝抗原阳性的晚期血吸虫病手术患者进行肝脏病理和临床分析,发现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有四种肝脏病理类型:单纯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13.6%);肝纤维化合并慢性肝炎(18.2%);肝纤维化合并静止性肝硬化(29.6%)和肝纤维化合并活动性肝硬化(38.6%).88例患者中,43例(48.9%)无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指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与肝脏病理变化程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1975至1995年我院对临床诊断为晚期血吸虫病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行肝左叶组织活检218例,其中病理诊断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以下称血肝)110例,门脉性肝纤维化(以下称门肝)和坏死后性肝纤维化(以下称坏肝)106例,慢性肝炎并血吸虫卵沉着1例,肝血色病1例。本文就216例临床诊断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6例晚期血吸虫病诊断依据:a.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b.有血吸虫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状和体征;c.血吸虫病原或血清学检查阳性。血肝ilo例中男86例,女24例,年龄13-60岁;其中农民66…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脾切除术对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和晚血合并乙型肝炎生存的影响,我们从1985~1999年,对晚血和晚血合并乙肝患者行脾切除术34例进行随访,现将生存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晚血患者组18例,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37岁,平均年龄47岁。晚血合并乙肝患者组16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最大49岁,年龄最小33岁,平均年龄44岁。晚血患者组术前 14例作IHA、ELISA检查均为阳性,4例作直肠活检均发现血吸虫卵。晚血合并乙肝患者均为 HBsAg阳性、…  相似文献   

15.
血吸虫病与乙型肝炎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血吸虫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并存的现象在国内外血吸虫病流行区比较常见。近十几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他们从流行病学、临床和病理等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国外研究情况 不少研究报告认为,与一般人群相比较,曼氏血吸虫与日本血吸虫感染者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率显著地较高,而主要寄生于膀胱静脉丛的埃及血吸虫感染者则无此种发现。  相似文献   

16.
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4年间共收治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187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87例中,男性129人,女性58人,年龄最大82岁,最小25岁,其中腹水型105人,巨脾型42人,腹水同时伴巨脾34人,结肠增殖型6人。所有患者均反复病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国舟山群岛慢性HBV感染者的基因型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180例两代以上生活在舟山群岛的当地居民,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均阳性的各类慢性肝病患者,男147例,女33例,年龄(39.0±11.3)岁,HBV携带者(ASC)17例,CHB轻度57例,中度48例,重度9例,重型肝炎(SHB)6例,肝炎后肝硬化(LC)39例,HCC 4例。采用PCR结合Taqman MGB探针技术,对血清中HBV基因型进行分型检测,同时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肝功能。对其中的129例患者做肝组织活检。结果舟山群岛慢性HBV感染者HBV基因型C型135例,占75.0%,B型40例,占22.2%;B、C混合型5例,占2.8%,未见有A、D型。随着病情加重,C型所占比例逐渐增高,在ASC、CHB、LC和SHB中C型分别占41.2%(7/17例)、75.4%(86/114例)、87.2%(34/39例)、100%(6/6例);在HCC中,B、C基因型各占2例。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中,99例C基因型患者,中、重度炎症(G3~4)有84例,占84.8%,30例B基因型患者G3~4有7例,占23.3%,z=6.47,P<0.01。C基因型在中、重度纤维化(S3~4)的分布与B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中、重度肝脏病理损伤中C型病理改变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较好;而在轻度肝脏病理损伤中,B型病理改变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较好,C型符合率较差。结论中国舟山群岛HBV基因型为C、B及BC混合型,以C基因型占优势,C基因型的病理损伤程度较B型严重。  相似文献   

18.
血吸虫病与乙型肝炎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与乙型肝炎的关系及其流行规律。方法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控制区和非流行区的城市和农村人群采用Dot-ELISA检测血吸虫CAb、CAg及ELISA法检测HBV5项指标。结果3个试区受检者HBV阳性率分别为20.2%、29.1%、32.1%,控制区和非流行区显著高于流行区。3个试区城市比较,非流行区(32.5%)高于流行区(11.7%)和控制区(16.7%);3个试区农村比较,以控制区最高。流行区和控制区农村高于城市,而非流行区农村和城市相同。在流行区农村,血吸虫感染阳性人群HBV阳性率(23.4%)与未感染血吸虫人群阳性率(24.3%)无显著差异,但发现合并感染都集中在CAb形成的人群中。结论各地HBV感染与环境因素及该地区对疾病的认识与预防有关。血吸虫病与乙型肝炎似乎无明显的内在联系,但有外在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与临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提高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对2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生物化学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AL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球蛋白(GGT)]与病理分级分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如乏力,纳差,厌油,腹胀,鼻/牙龈出血及肝掌,蜘蛛痣,脾静脉增宽,胆囊炎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密切相关;TBil,ALT,GGT上升及Alb,A/G比值,PTA下降均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加重有关。6项指标中,轻度慢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为63.8%-79.0% ,其次为重度慢性肝炎,为40.0%-62.5%,符合率最低的是中度慢性肝炎,为10.0%-28.2%。结论:临床诊断时要高度重视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可适当放宽临床分度中有关中度异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20.
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患者常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高达30%~60%。此类病人在肝功能失代偿时,血吸虫病血清免疫学检查常呈阳性反应,其临床意义如何,国内报道不多。对我院近年收治的53例混合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以其提高对临床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