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凤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2):913-914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中不缝合腹膜对手术时间和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阑尾切除术中不缝合腹膜810例与缝合腹膜320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缝合腹膜组相比,阑尾切除术不缝合腹膜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伤口感染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阑尾切除术中不缝合腹膜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值得临床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阑尾切除术不缝合腹膜预防切口感染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对 15 5例急性阑尾炎在行阑尾切除后 ,采用不缝合腹膜的方法 ,预防切口感染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性 12 1例 ,女性 34例 ,年龄 7~ 6 8岁。除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外的急性阑尾炎以及慢性阑尾炎的手术病例。1 2 手术方法 麦氏切口进腹 ,将腹膜外翻保护切口 ,常规切除阑尾 ,根据腹腔内污染情况进行清拭或局部冲洗 ,不缝合腹膜 ,任其敞开 ,用 4#丝线 ,间断缝合腹内斜肌筋膜 2针 ,再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 ,肥胖者缝合 2~ 3针皮下 ,缝合皮肤。1 3 结果 切口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表明 ,关腹时腹膜的严密缝合可造成腹膜组织局部缺血 ,坏死增多。我院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不缝合壁层腹膜是否影响阑尾切除术后效果。资料方法1、一般资料1998年1月~2000年7月 ,我科行阑尾切除术215例 ,其中采用缝合腹膜103例 (下称缝合组 ) ,未缝合腹膜112例 (下称未缝合组 ) ,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麦氏切口 ,术后灭滴灵 ,氨苄青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抗炎 ;如术后第4天体温≥38.5℃ ,改用头孢类抗生素 ,除腹膜是否缝合不同外 ,余均同样手术操作。缝合组平均年龄30.3岁 ,未缝合组平均年龄29.…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单纯结扎阑尾残端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于东莞市凤岗医院接受阑尾手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取荷包缝合方式进行阑尾残端处理,观察组实施单纯结扎阑尾残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术后肛门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但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CD4+/CD8+、CD3+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CD4+/CD8+、CD3+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的17.1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86%)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5)。结论 单纯结扎阑尾残端... 相似文献
5.
李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999,(2)
我院于1987年1月~1997年12月共手术治疗阑尾炎623例,在手术关腹时均不缝合腹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不缝合腹膜组623例,男304例,女319例,年龄10~72岁,平均35岁。对照组为1985~1986年本院常规缝合腹膜的阑尾炎手术病例112例,男57例,女55例,年龄13~69岁,平均33岁。操作方法:常规切除阑尾,根据腹腔内污染情况进行清拭或局部冲洗,切口下两则腹膜用摄子给予拉拢,不予缝合,任其敞开,用“0”号丝线间段缝合腹内斜肌筋膜,用“1”号丝线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缝合皮肤。腹腔污染严重者,按常规放置烟卷引流。抗生素的使用及拆线时间按常规。… 相似文献
6.
7.
阑尾切除残端荷包缝合与单纯结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200例阑尾切除,残端的处理分别用荷包包埋缝合及单纯结扎进行了比较观察,认为疗效都是满意的,其并发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是,单纯结扎操作费时少,而且有利于肠道出血的 相似文献
8.
选取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阑尾切除术残端荷包包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结扎法治疗。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在切口感染、肠粘连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腔脓肿及肠瘘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阑尾切除术残端荷包包埋与单纯结扎各有利弊,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率仍高达10%。为了降低切口感染率,我院子1986年1月~1987年12月对所有130例阑尾炎患者作了不缝合腹膜与缝合腹膜预防切口感染的对比研究,发现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86例,女44例。年龄4~72岁,其中15岁以下7例,16~39岁90例,40岁以上3例。不缝合腹膜组34例,其中坏死性阑尾炎11例,化脓性阑尾炎8例,穿孔性阑尾炎4例,单纯性阑尾炎6例,慢性阑尾炎5例。缝合腹膜组96例,其中坏死性阑尾炎27例,化脓性阑尾炎26例,穿孔性阑尾炎7例,单纯性阑尾炎14例,慢性阑尾炎22例。二、结果:切口感染的标准是术后切口内有脓液产生,观察时间追踪到术后一个月。不缝合腹膜组感染2例,其中坏死性、穿孔性各1例,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的处理方法.方法 取2004年12月~2007年7月行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148例.其中应用结扎缝合阑尾残端的64例,钛夹夹闭阑尾残端的12例,应用套扎线行阑尾残端套扎的72例.将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应用结扎缝合阑尾残端的64例患者基本恢复良好,钛夹夹闭阑尾残端的12例患者中4例出现下腹不适,其中1例术后即出现腹痛、发热,1例行二次手术.应用套扎线行阑尾残端套扎的72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套扎线行阑尾残端套扎是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阑尾残端手术处理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31例(占9.6%)阑尾残端处理较为困难的病历资料,分析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本组疗效满意。平均住院时间8.2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阑尾残端的处理要视阑尾残端及盲肠壁组织病理改变情况而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我院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共行阑尾切除术4 48例 ,其中 5 2例处理阑尾残端时较为困难 ,占11 6 %。现将处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2例中 ,男 34例 ,女 18例 ;年龄 8~ 6 7岁 ,平均 2 6岁。术前诊断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2 5例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2 7例。根据残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196例阑尾炎病人,在行阑尾切除时,阑尾残端结扎后用其系膜覆盖,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96例,男112,女84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8岁,术后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2例,慢性阑尾炎2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5例,阑尾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17例,手术时间最长45 min,最短15 min,平均21 min. 相似文献
14.
本组78例,男26例,女52例。化脓性阑尾炎17例、阑尾穿孔4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6岁。都行阑尾顺行切除术。术中除阑尾残端荷包包埋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不做荷包埋入缝合法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989年5月~2007年1月收治的1 340例各种类型阑尾炎均采用不做荷包埋入缝合法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用丝线结扎加缝扎.结果:全组平均手术时间42分钟,1 318例(98.36%)切口1期愈合,21例(1.57%)发生切口感染,1例并发脑梗死死亡.除死亡病例外,均痊愈出院,随访5个月~10年,发生粘连性肠梗阻5例.结论:不做荷包埋入缝合法阑尾切除术操作简便,可处理各种类型阑尾炎,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对传统阑尾切除术的合理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两种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荷包缝合法进行包埋处理,实验组采用可吸收夹或高分子结扎钉进行直接夹闭处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就只是对阑尾残端结扎加荷包包埋,与阑尾残端单纯结扎不行荷包包埋这两种术式进行临床对比。方法:2004年12月至2005年11月底本治疗组收治本29例阑尾炎患者。年龄特征10岁到69岁,其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29例病人按时间顺序随机编入残端单纯结扎组12例(组1)和残端结扎加荷包包埋组17例(组2)。对病人手术前后的白细胞计数,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天),肛门排气时间(天),手术时间(分),住院时间(天),手术后的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共29例病人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两组病例在性别构成比,年龄,术前后白细胞数,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没有差别(P>0.05)。而在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上有差别(P<0.05),组1阑尾残端单纯结扎不行荷包包埋明显优于组2阑尾残端结扎加荷包包埋。结论:残端单纯结扎与结扎后用荷包缝合埋入相比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缩短(P<0.05),还可避免行荷包缝合包埋时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输卵管结扎术,原则上不应与阑尾切除同时进行,尤其在基层开展绝育术时更不宜推广,但对于合并慢性阑尾病变者通过本文作者的体会是可行的。本文重点讨论了病例选择、手术切口方式、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田新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4):339-339
传统的阑尾切除根部处理分三个步骤:结扎阑尾系膜的血管,结扎阑尾根部,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该处理方式有较多方法上的缺陷及并发症的发生.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一针一线"处理阑尾根部的方式共42例,随访4个月~3年,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89年3月~1995年7月,我们用结扎法闭合肺切除支气管残端50例,疗效显著。结合文献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肺切除术后支气管盲端粘膜的观察。提示某些肺切除支气管残端用结扎法闭合,对减少胸腔污染、残端的严密程度及愈合有其优越性。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0~72岁,平均36岁。病史3个月~10年,以咳嗽、咳痰、发热、哈血等为主要症状。肺癌26例,肺结核15例,炎性假瘤3例,肺囊肿3例,肺脓肿、肺大泡及肺动、静脉疾各1例。1.2手术方法分离病肺支气管约1.0cm,对其周围组织无须过分游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