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误诊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中误诊的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炎4例,脑梗死4例,低钾麻痹3例,重症肌无力2例,多发性肌炎2例,脑干脑炎5例,误诊为颈椎病、腰椎病2例,全身性疾病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3例。结论:临床上应详细询问病史,充分认识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症状的复杂多样性,反复认真做好全身检查和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IDP)早期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7月~2008年1月被误诊断的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神经电生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因早期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易被误诊为其他原因诱发的周围神经疾病,其中以嵌压型周围神经疾病多见。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但应动态观察临床症状及电生理检查的变化,从而减少误诊率,以便早期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尉国师  周海核  唐力 《河北医学》2013,(12):1845-1846
目的:了解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误诊、漏诊原因,提高首诊正确率。方法:按照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纤维肌痛综合征分类诊断标准,对误诊病例,性别、年龄、职业、首诊单位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诊误诊率为87.25%(P〈0.005)。结论:误诊原因分析,PF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不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较难,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漏诊(占68.35%)的主要原因;目前无特异临床检查,常规检查无客观异常表现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占12.25%);临床观察不仔细,询问病史不详细,缺乏对病史的深入了解和细致体检(占5.78%),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POEMS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二例确诊的POEMS综合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经过,并作文献复习。结果:本病特点为多发性神经病、M蛋白和皮肤改变。结论:应全面认识POEMS综合征,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X综合征心绞痛误诊原因及误诊疾病,方法 对X综合征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特异性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被误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6例,心肌梗死前综合征5例。食道溃疡2例,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3例,肋间神经痛3例,胸膜炎1例,结论 X综合征心绞痛误诊原因及病种较多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张旭  缪晚虹 《吉林医学》2008,29(11):908-909
目的:分析角膜内皮炎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被误诊的角膜内皮炎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分型及治疗。结果:误诊为角结膜炎3例,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例,误诊为白内障术后炎性反应1例,误诊为盘状角膜基质炎4例,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3例,误诊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4例。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痊愈,其中2例复发。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本病的认识不足,缺乏细致的检查。结论:加强对角膜内皮炎的认识,正确掌握不同类型角膜内皮炎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的关键点,对患者仔细检查,可有效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综合治疗效果,回顾分析5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中多以四肢对称性软瘫以及颅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电生理检查进行早期确诊以及使用血浆置换或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性治疗对该病的预后具有很大的作用。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发展快,易误诊,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脑脊液中抗幽门螺杆菌(Hp)空泡毒素(VacA) IgG抗体,探讨Hp感染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以“Guillain-Barre syndrome”、“Helicobacter pylori”为关键词搜索1916-2015年收录在Pubmed上的文献,入选3篇有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VacA IgG抗体相关研究(共40例,但3例分型不明确,剔除)进行分析.结果 56.76%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脑脊液VacA IgG抗体阳性,各亚型包括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轴索性运动神经病、眼肌麻痹-共济失调-无反射综合征的阳性率为分别为64.7%、25.0%和66.7%.但各亚型组患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后可能会诱发格林巴利综合征,但发生率无亚型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阶段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原因。方法:分析近5年住院的27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的病历资料。结果:认为本病早期阶段症状特异性少,早期阶段有49例分析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伤寒,钩体病,急腹症,急性泌尿系感染,脑炎,白血病,分析了误诊原因。结论:早期阶段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率高,提出了防止误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守辉 《广州医药》1997,28(3):34-35
通过对术前均误诊、术后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12例的临床分析,指出误诊原因是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X线放射检查及纤维胃肠镜检查与胃癌、慢性溃疡及大肠癌相似,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该病手术切除加化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腹腔结核4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穗华 《广东医学》1998,19(8):618-619
目的:探讨腹腔结核误诊的原因,提高腹腔结核的诊断率。方法:对41例误诊的腹腔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分别误诊为其他12种疾病,原因有病史资料不详,疾病本身病理改变多样性;该病临床表现多变,缺乏特异性,此外,本病发病率较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亦是误诊的原因之一。结论:对该病只有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全面分析,认真鉴别,方能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2.
部分不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早期可表现有病理征阳性及不对称肢体瘫痪,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引起重视,不能因此体征而排除格林巴利综合征,当诊断有疑问时,要尽早进行肌电图、脑脊液等相关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方法 对24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误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进行综合分析,寻找误诊原因。结果 其误诊原因为:把心电图ST-T改变简单地诊断为常见病冠心病,以偏概全,对本病缺乏了解,缺乏全面细致的查体。  相似文献   

14.
POEMS综合征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OEMS综合征的误诊原因,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2003—2005年该科收治2例POEMS综合合征,并结合收集的88例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OEMS综合征为一少见病。该组90例主要误诊疾病为吉兰.巴雷(Guillain—Barre)综合征47例;多发性骨髓瘤7例;结核病7例;结缔组织病6例;多发性神经病5例;肝硬化5例;黑棘皮病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误诊时间为3—57个月。结论:POEMS综合征临床较少见,病情复杂呈慢性过程,并涉及多个系统,临床症状渐次出现,早期极易误诊。其正确诊断在于全面分析临床资料,严格遵循一元论原则,对可疑病例要进行动态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5.
蔡琍璇 《广东医学》2006,27(10):1545-1546
目的分析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探讨其误诊原因,以便临床上早期确诊。方法对首诊误诊36例先天性梅毒进行临床分析及误诊原因总结。结果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缺乏特异性,故易漏诊或误诊。本文观察临床上易误诊为脓疱疹、湿疹、尿布疹、真菌性皮炎、硬肿症及剥脱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和肝炎综合征,支气管肺炎、白血病、败血症、先天代谢性疾病等。结论对新生儿及婴儿出现各种皮疹、黄疸、水肿、贫血、出血、鼻炎和原因不明肝脾肿大,应高度怀疑先天性梅毒,行进一步检查,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X综合征心绞痛误诊原因及误诊疾病。方法 对X综合征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发病机理 ,特异性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0例患者被误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 6例 ,心肌梗死前综合征 5例 ,食道溃疡 2例 ,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 3例 ,肋间神经痛 3例 ,胸膜炎 1例。结论 X综合征心绞痛误诊原因及病种较多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POEMS综合征的诊断水平,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例POEMS综合征患者进行误诊分析.结果:4例中1例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误诊为系统性硬皮病,1例误诊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误诊为癌性神经病.结论:本组临床特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容易被误诊和漏诊.治疗上可给予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丙种球蛋白等,疗效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的原因及防范误诊的策略。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例代表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分别被误诊为肺炎、骨质疏松、贫血、肾炎。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高的误诊率,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POEMS综合征的认识及诊断水平,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通过对本例患者诊治过程的回顾,对于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例病人被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POEMS综合征是临床上少见的多脏器损害疾病,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被误诊和漏诊,临床上对可疑病例需进行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20.
刘改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437+1508
目的: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特点进行诊断,并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具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以及晕厥等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多样,缺乏特异性。45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中误诊22例,误诊率为48.9%,造成高误诊率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疾病因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易出现误诊现象。加强对该疾病的临床认识,可以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