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RNA疗法通过将外源性的RNA引入特定细胞来调控基因表达,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疾病治疗策略。然而,由于存在体内稳定性差、难以高效进入靶细胞等问题,RNA药物的递送需借助合适的药物递送系统。与病毒载体相比,非病毒载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介绍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系统、生物偶联递送系统以及外泌体递送系统这3种可帮助RNA疗法进入临床的非病毒载体递送系统,并对其技术进展和难点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3.
基于固体脂质的纳米粒(Solid lipid - based nanoparticles,SLBNs)作为新型药物传递系统比常规的药物传递系统存在优势。通常,基于固体脂质的纳米粒可以分成两种形态,即固体脂质纳米粒(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SLNs)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s)。但固体脂质纳米粒与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基质的组成上不同,本文就基于固体脂质的纳米粒的制备技术、表征方法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基于固体脂质的纳米粒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作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基因药物,在蛋白质替代疗法、疫苗、基因编辑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安全高效的mRNA递送系统是其临床转化成药的关键。脂质和聚合物载体因其结构多样、制备简便等优势,被广泛用于mRNA递送。两者均能有效负载mRNA并保护其不被降解,促进其被靶细胞摄取,快速逃逸并释放mRNA,提升mRNA递送效率。通过对不同类型脂质和聚合物载体在mRNA递送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设计新型mRNA递送载体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5.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在动植物中存在的通过双链RNA诱导同源特异性序列转录后基因沉默的过程。虽然小干扰RNA (siRNA) 较单链反义寡核苷酸显示出更好的稳定性与基因沉默效果,但是作为新型的基因治疗药物,靶向递送siRNA是药物进入临床应用最主要的环节,siRNA体内有效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它在体内能否高效递送至靶细胞并与靶基因结合。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siRNA的修饰方式与递送载体研究,以提高其体内的稳定性与靶向性。文中主要综述了siRNA的体内靶向递送障碍以及近几年siRNA非病毒递送载体脂质体、阳离子多聚物、纳米粒、胶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开发新型纳米微粒系统用于体内递送小干扰RNA(siRNA)提供参考。方法:总结siRNA体内递送障碍并综述近年来纳米微粒系统介导siRNA体内递送的研究现状。结果与结论:siRNA需要解决肾滤过、吞噬细胞摄取、血清蛋白凝聚以及内源性核酸酶降解等障碍。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纳米微粒系统能有效包载siRNA,改善其体内稳定性,但存在内含体逃逸及不能及时释放siRNA的缺陷;壳聚糖纳米微粒系统包载siRNA稳定性高、包封率达83%~94%、基因沉默效率接近80%;环糊精纳米微粒系统包载siRNA未见严重毒副作用;胶束纳米微粒系统能有效保护siRNA免受核酸酶降解,并能适时释放siRNA;阳离子共聚物纳米微粒系统能有效防止siRNA被核酸酶降解,但转染效率低;脂质纳米微粒系统可显著提高siRNA对靶基因的沉默效果,但存在一定毒性及易引起siRNA脱靶效应。部分荷载siRNA的纳米微粒系统用于临床试验已得到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但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联合应用多种递送系统传送siRNA可能是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药物可基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针对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进行设计,精准调控基因表达,干预遗传病、罕见病和肿瘤等多种疾病,具备强大治疗潜力。然而,当前RNA药物在成药性方面仍受到众多因素制约,面临包括稳定性、半衰期、免疫原性、组织靶向性、细胞摄取和内涵体逃逸等多方面的挑战。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几种RNA药物,主要包括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 mRNA)、小干扰核糖核酸(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和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总结了其体内作用机制和面临的挑战,概述了包括化学修饰、配体偶联、纳米载体在内的多种克服RNA体内递送瓶颈的递送策略;从制备及应用等方面,详述了RNA纳米递送载体中的脂质纳米粒、高分子聚合物载体及外泌体。本文旨在为发展高效安全的体内RNA递送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促进RNA药物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8.
脂质微粒作为基因药物载体,用于全身药物递送,目前已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其中,脂质纳米微粒(lipid-based nanoparticles,NP)药物载体,在进行基因药物递送时,为克服体内的各种生理屏障,粒径需在100 nm以下,本文将重点介绍这类NP的配方和组装。NP作为一种核酸药物的脂质微粒递送载体,与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区别主要在于粒径大小,NP的粒径通常在100nm以下。影响NP粒径的主要因素包括脂质的构成、脂质与核酸的比例,以及制备方法等。NP所递送的核酸主要包括质粒DNA,siRNA,反义寡核苷酸。 相似文献
9.
透皮药物递送系统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给药途径,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具有顺应性高、无首过效应等优势。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得透皮药物递送系统的药物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大,并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形成了一种极具价值、令人期待的新型给药方式。目前常用于透皮药物递送系统的纳米制剂包括纳米乳、脂质纳米囊泡、脂质纳米粒、聚合物纳米粒、纳米晶体、溶致液晶纳米粒等。介绍了皮肤屏障和透皮递送的常用促渗方法,综述了各类应用于透皮药物递送系统的纳米制剂及其与物理促渗方法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纳米制剂在透皮递送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肺部疾病的治疗和难溶性药物替代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的基本类型、制备方法及在肺部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提高肺部相关疾病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效果。结果 NLC包括无定型、不完全晶体型、多重结构型3种形态,制备方法包括高压均质法、溶剂分散法、熔融乳化-超声法、乳微法等;NLC可使药物活性成分更易被包载,储存中药物外泄减少,物理稳定性更好,能控制药物靶向释放,提高难溶性药物的饱和溶解度;一定程度上降低给药频率,减少给药剂量和减弱不良反应。结论 NLC为基于脂质纳米粒上开发的一种新型药物传递系统,其载体药物经肺部吸入给药,特别适用于肺部疾病的治疗,是口服和静脉给药途径较有潜力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1.
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因其具有基因沉默效率高、特异性强、靶点范围广等优势,成为极具潜力的治疗药物,然而因其难以自主入胞、靶向性差等问题,临床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细胞外囊泡作为一种天然纳米级膜囊泡,被证明是siRNA药物递送的优良载体,可保护siRNA免受核酸酶降解,并增强细胞摄取和胞内转运能力,在提高siRNA生物活性和细胞/器官选择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细胞外囊泡介导的siRNA递送策略进行综述,并讨论影响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和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siRNA药物的递送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纳米粒是药物递送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仍存在体内循环时间短,易被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和清除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天然细胞膜成分和纳米技术的结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一种由纳米粒核和细胞膜壳组成的新型仿生系统极大地改善了纳米粒的性能。用细胞膜修饰的纳米粒具有独特的功能,如延长血液循环时间,提高主动靶向和增强细胞内化等功能。本文综述了细胞膜修饰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的最新进展及其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新型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为其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33篇,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新型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能够克服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一些不足,并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药物的包封机理和释放特征。结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一种新剂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势,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共30余篇,从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用于经皮给药系统的优势、药物在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的分布形式及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经皮给药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以增强药物稳定性,能在皮肤表面产生包封效应,增加皮肤水合作用,具有药物靶向性。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是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经皮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5.
核酸药物作为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备受关注,但生物学稳定性差、易被体内核酸酶降解、生物利用度低、靶组织内聚集浓度低等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新的药物递送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核酸药物的稳定性及靶向递送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核酸药物的研发进展。尤其是多肽蛋白类递送载体,已成为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介绍核酸药物递送载体多肽修饰的两种主要方式——共价缀合和非共价络合,重点综述近年来多肽缀合物和复合物以及多肽修饰的载体在核酸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探讨多肽介导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新型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两亲性脂质分散在水性环境中自发形成各种几何形态构成的药物输送载体正成为制剂载药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是一定浓度的两亲性脂质分散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含双连续水区和脂质区的闭合脂质双层“蜂窝状(海绵状)”结构,该独特的内部双水道结构和巨大膜表面积使其能够包封各种不同极性和剂量的药物,具有多样化的药物包裹性。作为药物载体,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还具有载药量大、保护多肽蛋白类药物和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可口服、局部黏膜和注射等多种途径给药,在多种剂型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展望了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新型药物载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6):518-523
目的本研究作者旨在制备载siRNA的YSA肽修饰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siRNA/YSA-NLC)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通过YSA与DSPE-PEG_(2000)-Mal发生反应生成DSPE-PEG_(2000)-YSA;采用熔融-超声法制备NLC;以合成的DSPE-PEG_(2000)-YSA对NLC进行表面修饰,制得YSA-NLC,与siRNA复合,制备siRNA/YSA-NLC复合物。采用MCF-7细胞对DSPE-PEG_(2000)-YSA的用量进行筛选,并对优化后的siRNA/YSA-NLC进行表征。结果 DSPE-PEG_(2000)-YSA在NLC中的用量为6%;siRNA/YSA-NLC的粒径为(114.26±11.35)nm,多聚分散度(PDI)为(0.287±0.043),Zeta电位为(6.16±2.79)mV,包封率为(82.31±2.41)%;在4~8℃条件下放置30 d,粒径、PDI和Zeta电位无明显变化;YSA-NLC对siRNA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血浆中24 h内仍能保持稳定。结论选定和制备了具有良好体外理化性质和瘤靶向能力的YSA-NLC递送siRN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脂质纳米粒DLin-LNP,以EGFP-mRNA为模型药,考察DLin-LNP对于mRNA的体外递送能力。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DLin-LNP, 并进一步制备 DLin@mRNA,对纳米粒进行表征,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脂质纳米粒胞内的分布情况,以RM-1细胞为模型考察胞内转染情况。结果 成功制备了脂质纳米粒DLin-LNP,其粒径为(151.1±2.1) nm,空载电位为(23.7±0.5) mV。DLin-LNP在RM-1细胞中转染mRNA效率较高,其毒性远低于市售脂质体Lipo8000,且 DLin-LNP脂质纳米粒稳定性好。结论 DLin-LNP具有高转染效率和安全性,且稳定性好,可作为mRNA递送载体,为后续脂质纳米粒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