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法分析灌胃给药后甘草提取液在大鼠体内的入血成分。方法:大鼠灌胃给予甘草提取液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分析,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甘草提取液、给药血清和空白血清进行数据采集。结果: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及质谱碎片裂解规律,结合文献相关信息,共鉴定出13个入血原型成分,依次为Tachiogroside B、夏佛托苷、7,4'-二羟基黄酮、6″-O-乙酰甘草苷、芒柄花苷、甘草查尔酮B、金圣草(黄)素、异甘草素、芒柄花黄素、皂皮酸、黄宝石羽扇豆素、甘草酸、半甘草异黄酮B,主要为黄酮类、有机酸类、苷类和香豆素类。结论:该研究通过UPLC-Q-TOF-MS/MS分析技术,明确了甘草提取物中含有的13种入血原型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南药学》2018,(4):451-458
目的利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研究北青龙衣醇提物在大鼠肝组织中化学成分分布。方法灌胃给予北青龙衣醇提物后,采集肝组织,用含0.1%甲酸水溶液(A)-含0.1%甲酸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正、负2种离子模式采集数据,通过Peakview 2.0/masterview 1.0和Metabolitepilot数据分析软件,通过对比同位素丰度比、保留时间,精确母离子质量数和二级碎片鉴定北青龙衣在大鼠肝组织中成分。结果从大鼠肝组织中鉴定了39种化学成分,包括27个原型成分和12个代谢产物,其中包含10个二芳基庚烷类,10个黄酮类,14个萘醌类,5个三萜类成分。结论初步确定了北青龙衣醇提物在大鼠肝组织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为北青龙衣体内成分及组织分布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并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ESI-Q-TOF-MS/MS)对延胡索水提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超声法制备延胡索水提物,Zorbax Extend-C18(50mm×2.1mm,3.5μm)反相HPLC梯度洗脱分离各主要成分,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对色谱流出物进行离子化,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进行归属,结合所得图谱数据及文献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延胡索水提物中的28个化合物,其中包括生物碱类18个、有机酸类4个、甾体类3个、蒽醌类2个、核苷类1个。结论 HPLC-ESI-Q-TOF-MS/MS具有高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和简捷快速等特点,可用于延胡索水提物的定性分析,有望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铁皮石斛中次生代谢产物在不同月份的变化规律,为铁皮石斛资源的精细化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结合分子网络技术快速鉴定铁皮石斛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并对连续12个月的铁皮石斛样品中酚类、黄酮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9类56种次生代谢产物,其中酚类、黄酮及萜类的相对含量均在11月达到最高。结论 11月可作为铁皮石斛的最佳采收期,该研究有助于铁皮石斛资源的精准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宛艾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以促进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并结合文献报道对宛艾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EC-C18(3mm×150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1。结果:鉴定出宛艾中23个化学成分,其中黄酮及黄酮苷类12个,苯丙酸类9个,香豆素类1个,其他1个。结论:本研究阐明了宛艾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精确、高效,适用于宛艾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定,为宛艾的深入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9,(23):3232-3239
目的:分析消肿止痛液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及将其二次开发为软膏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法对消肿止痛液有效部位(经D101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40%乙醇洗脱部位)进行成分分析。色谱条件为采用Hypersil GOLD a Q C18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进样量4μL,柱温30℃;质谱条件为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ESI+/ESI-)下进行检测,扫描范围100~2 000 Da,碰撞能量45/-45 e V,扩展碰撞器能量10/15 e V。获得图谱后收集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保留时间和多级碎片离子信息,通过与对照品质谱信息及参考文献比对进行化学成分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在ESI+、ESI-检测模式下分别鉴定出9、39个。其中,酚酸类成分10个、苯丙素类成分8个、蒽醌类成分9个、黄酮类成分3个、生物碱类成分7个、鞣质类成分5个、其他类成分6个。结论:UPLC-Q-TOF-MS法可快速、高效、准确地鉴定消肿止痛液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该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酚酸类、苯丙素类、蒽醌类、生物碱类和鞣质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抗鼻炎类制剂中3种咪唑啉类化合物(盐酸萘甲唑啉、盐酸羟甲唑啉、盐酸赛洛唑啉)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的快速筛查方法。方法:滴鼻液、鼻炎喷剂、鼻炎膏等不同类型样品经提取过滤后,通过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色谱柱(2.1 mm×50 mm,1.8 μm)在5 min内完成有效分离后,采用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进行筛查分析。结果:3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10.0~26.3 ng·mL-1,在低、中、高3个浓度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6%~104.0%,相对标准偏差1.68%~4.6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为抗鼻炎类制剂的高通量快速筛查提供了可靠实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泻白散的体内入血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分析。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灌胃水,给药组大鼠灌胃2 g/mL(以生药量计)泻白散溶液,给药体积均为11.3 mL/kg,每日2次,连续3 d。末次给药1.5 h后,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将血清处理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采集正、负离子模式下的相关数据,利用自建二级质谱数据库并查阅相关文献对泻白散入血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7种泻白散入血成分,其中6种来源于君药桑白皮,7种来源于臣药地骨皮,12种来源于佐使药甘草,分别为地骨皮甲素、绿原酸、tachiogroside B、astringin、新甘草苷、甘草素、壬二酸、异甘草苷、glycyroside、芒柄花苷、癸二酸、parthenolide、刺芒柄花素、18β-甘草次酸、6-姜酚、棕榈酰胺、芥酸酰胺,这些化合物主要是黄酮类、生物碱类和有机酸类成分。结论本研究初步确定了泻白散的17种入血成分,这些成分与泻白散的作用相一致,可能是泻白散的药效物质。 相似文献
11.
《中南药学》2019,(5):656-661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对绵茵陈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以Acquity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和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采用ESI电喷雾源正离子模式检测。通过自建数据库与UNIFI自带数据库结合检索得到初筛化合物,人工复核各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子质量、特征碎片等信息,并结合对照品信息和文献信息对其进行验证。结果共鉴定出41个化合物,包括13个黄酮类、6个香豆素类、11个有机酸类和11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9个化合物为在绵茵陈中首次发现。结论对绵茵陈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的分析,为绵茵陈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36-39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Q-TOF-MS)分析利拉萘酯原料中主要杂质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 C18(2.1×10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m L/min;离子源:ESI离子源;扫描模式:正离子扫描。结果根据各降解杂质的二级质谱图以及高分辨数据,利拉萘酯原料中主要存在6个有关物质,主要来源于原料中间体和降解产物。结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分离主成分利拉萘酯与有关物质,为利拉萘酯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工艺优化及贮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建立UPLC-Q-TOF-MS分析头孢美唑钠原料中有关物质及其可能结构的方法。方法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头孢美唑钠原料中有关物质进行分析。采用Agilent XDB-C18 RRHD色谱柱(2.1mm×100mm, 1.8μm),以乙腈-0.1%甲酸水(13:87)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0.15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结果 在原料药中共检出并推断出12种有关物质的化学结构,并解析了其裂解规律。结论 该方法快速、可靠、高效,适用于头孢美唑钠原料中有关物质的检查和结构解析,可为其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发现阿司匹林抵抗(AR)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讨AR可能机理。方法:以金黄地鼠的AR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考察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及置换检验分析等,确定AR血清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组金黄地鼠血清中有脱氧胆酸、硬脂酸、松香酸、谷氨酰胺、肌酸等11个特异性代谢分子。结论:脱氧胆酸、硬脂酸等11个成分可作为AR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示AR致病机理可能与脂肪酸生物合成、二次胆汁酸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有关,这为进一步研究药物改善AR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生、炙甘草的化学成分差异,为阐明甘草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甘草生熟异用的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生、炙甘草中成分进行检测,通过将所得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相对分子量等信息与METLIN、安捷伦MassHunter PCDL Manager离线成分鉴定工作站等数据库以及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后,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初步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观察样本的整体分布趋势;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法对差异性化合物进行筛选[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0和|P(corr)|≥0.5为标准],并分析差异性化合物的含量变化。结果:从生、炙甘草中初步鉴定出了31个共有化合物。PCA分析结果显示,生、炙甘草样本均能够较好地分离。OPLS-DA分析结果显示,在生、炙甘草中共筛选出了15个特征差异性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化合物1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2个;甘草蜜炙后甘草黄酮A、甘草素以及光甘草定等8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甘草黄酮醇、甘草宁A等5种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中南药学》2019,(6):825-830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对西洋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分离各主要成分;电喷雾电离源负离子模式检测,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对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灌胃给予大鼠3 g·kg~(-1)西洋参粉,收集血清样品。采用UPLC-Q-TOF-MS分析并鉴定西洋参粉提取物及入血成分。结果通过质谱信息并结合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提取物中共鉴定了22个化合物,大鼠含药血清中共鉴定了8个入血成分。结论 UPLC-Q-TOF-MS可较全面地对西洋参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进一步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和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摘 要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 四级杆 飞行时间质谱串(UPLC-Q-TOF-MS)法快速筛查健胃消化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9种化学物质。 方法: 样品以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后,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柱 (150 mm×2.1 mm,1.8 μm) 色谱柱分离,以甲醇 10 mmol·L-1乙酸铵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检测模式,以保留时间、精确质量数匹配,结合二级特征碎片离子,实现快速定性筛查,一级准分子离子峰定量检测。 结果: 9 种化学物质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9 0,检出限为0.49~1.66 ng·ml-1,平均回收率均在85.86%~113.04%范围内,RSD 均低于7%(n=9)。 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健胃消化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9种化学物质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9,(23):3240-3245
目的:建立不同来源大黄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中差异成分进行定性鉴别。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建立30批大黄药材(掌叶大黄20批、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各5批)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Q-TOF-MS)法定性鉴别3种来源大黄的差异性成分。结果:30批大黄药材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609~0.960之间。经PLS-DA分析,大黄药材样品按来源明显聚集为3组,3组样品间差异性成分共有18个,经UPLC-Q-TOF-MS鉴别为白藜芦醇-4′-O-β-D-(6″-O-没食子酰)-葡萄糖苷、莲花掌苷、大黄酸-8-O-葡萄糖苷、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4-(4′-羟苯基)-2-丁酮-4′-O-β-D-(2″-O-肉桂酰基-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等。结论:建立的方法可有效区分3种不同来源大黄药材,并对其差异成分进行鉴别,为多来源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