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HBV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5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步检测乙肝5项、HBV-DNA。结果:HBV-DNA在湿热内蕴型中复制最为活跃,肝肾阴虚型次之,在脾虚湿盛、肝气郁结两型中最低。结论:乙肝后肝硬化常见的证型依次为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肝肾阴虚及脾肾阳虚,均以血瘀为基础证型。HBV复制与肝硬化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指标与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T3、T4、rT3、FT3、FT4及TSH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 共有肝肾阴虚、肝气郁结、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脾肾阳虚5个证型组.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脾肾阳虚组血清T3、FT3水平降低,rT3水平升高,较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肾阳虚组T4、FT4水平较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5个中医证型组TS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与肝硬化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杨廷旭  李应东 《新中医》2014,46(10):57-60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3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获得肝气郁结证为主32例,脾虚湿盛证为主20例,湿热内蕴证为主21例,肝肾阴虚证为主19例,脾肾阳虚证为主15例,血瘀证为主25例。观察不同证型门静脉主干(PV)、脾静脉(SV)、血管内径D(cm)、平均血流速度V(TAMX)、血流量Q(mL/min);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级,肝功能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结果:随着肝炎肝硬化病情的加重,中医证型由肝气郁结、脾虚湿盛、湿热内蕴向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逐渐演变,患者PV的D逐渐增宽,Q逐渐减少,V逐渐减慢;SV的D、Q及V变化不大;门静脉瘀血指数和脾静脉瘀血指数逐渐增加。肝气郁结证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A级为主,且MELD评分以小于10分为主;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证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B级为主,且MELD评分以小于10分为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血瘀证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C级为主,且血瘀证MELD评分以30分以上为主。结论:PV血流动力学参数、肝功能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可能作为肝硬化一个客观性量化指标来指导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并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评价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沈瑞南 《河南中医》2012,32(1):43-44
目的: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各中医证型与血清GLO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GLO检测。结果:常见的证型依次为湿热内蕴型、肝气郁结型、脾虚湿盛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GLO水平在肝肾阴虚型中最低,与其他四型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GLO对于判断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病情、疾病所处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血清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步检测血清TBIL、TP、ALB、AST、ALT及PT。结果:肝功能各指标水平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PT水平在各型中的排序为肝肾阴虚〉湿热内蕴〉脾虚湿盛〉肝气郁结,TBIL为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脾虚湿盛〉肝气郁结,ALB为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脾虚湿盛〉湿热内蕴。ALT在肝气郁结、湿热内蕴两型中较高,AST在湿热内蕴、肝肾阴虚两型中较高。AST/ALT在肝气郁结型中最低,脾虚湿盛型次之,湿热内蕴、肝肾阴虚两型中较高。结论:肝功能各指标水平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超声声像图、门脉血流动力学和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15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超声声像图、门脉血流动力学和肝功能分级的差异。结果:血瘀证肝硬化患者肝左叶上下径最小,除脾肾阳虚证外,显著低于其他各证型(P<0.05);湿热内蕴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直径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和血瘀证各组门脉直径(P<0.05),血瘀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低于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和湿热内蕴证肝硬化患者(P<0.05),肝气郁结证肝硬化患者血流量显著高于脾肾阳虚证和血瘀证肝肾患者(P<0.05);肝气郁结证和湿热内蕴证以A级为主,且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P<0.05),而脾肾阳虚证和血瘀证肝硬化者C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湿热内蕴证肝硬化患者(P<0.05);肝气郁结证肝硬化患者总蛋白(STP)水平显著高于血瘀证肝硬化患者(P<0.05),肝气郁结证和湿热内蕴肝硬化患者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P<...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各中医证型与血清GLO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GLO检测 .结果:常见的证型依次为温热内蕴型、肝气郁结型、脾虚湿盛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GLO水平在肝肾阴虚型中最低,与其他四型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GLO对于判断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病情、疾病所处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4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血瘀证6个证型,并与同期1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对照,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肝炎肝硬化各证型之间TIMP-1、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及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炎肝硬化各不同证型TIMP-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IMP-1的值在各证型的变化由高到低依次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脾虚湿盛证〉湿热内蕴证〉肝气郁结证,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HA、PC-III与湿热内蕴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瘀证HA、PC-III、LN、IV-C均较湿热内蕴证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功能Child-Pugh A级以湿热内蕴证最为常见;C级较多出现在肝肾阴虚证、血瘀证、脾肾阳虚证中,较其它各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IMP-1、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证型量化指标,用于评价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证型严重程度,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同步检测HA、PCⅢ,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A水平肝肾阴虚证组最高,肝气郁结证组最低。PCⅢ水平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肝气郁结证。结论:肝炎肝硬化单纯血瘀证、脾肾阳虚证临床少见,大部分兼有血瘀证。HA、PCⅢ对于判断肝硬化病情及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可用于指导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0.
房訾晴  陈婷 《新中医》2020,52(11):188-191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腹部超声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依据中医证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证型的超声图像表现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肝气郁结证组、脾虚湿盛证组、湿热内蕴证组的肝左叶上下径显著长于瘀血阻络证组(P<0.05),瘀血阻络证组的脾长径与后径显著长于其它证型(P<0.05)。肝肾阴虚证组、脾肾阳虚证组、瘀血阻络证组的门静脉内径显著大于湿热内蕴证组(P<0.05),肝气郁结证组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大于瘀血阻络证组(P<0.05)。6组的肝静脉内径及肝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证组、脾肾阳虚证组、瘀血阻络证组的胆壁毛糙比例显著低于湿热内蕴证组(P<0.05);湿热内蕴证组的腔内回声不均比例显著高于其它5组(P<0.05);肝气郁结证组、脾虚湿盛证组、湿热内蕴证组的形态比例失调、被膜锯齿状、弥漫回声增高比例均低于肝肾阴虚证组、脾肾阳虚证组、瘀血阻络证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型随着病情发展呈现变化,且其超声特征、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其可为临床评估病情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简单便捷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评估指标,进一步揭示各中医证型所蕴含的肝脏炎症情况。方法:纳入165例经肝穿刺活检术证实的CHB患者,参照《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进行辨证分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hs-CRP在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炎症1级和2级分别与3级、4级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化1期与4期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s-CRP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r=0.321,P<0.001)、纤维化程度(r=0.211,P=0.007)呈正的秩相关关系。血清hs-CRP水平在各中医证型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湿热内结、瘀血阻络血清hs-CRP水平高于其它组(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及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能成为CHB患者病情评估的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多层螺旋CT形态学改变,及其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规律分布的关系,为肝硬化中医证型分类量化标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126例6种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的肝脏CT形态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26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肝脏CT分为3个类型:节段型(72例,占57.1%)、均匀型(39例,占31.0%)和结节型(15倒,占11.9%);湿热蕴结证与肝脏CT均匀型、肝气郁结加湿热蕴结讧与肝脏CT节段型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肝硬化多层螺旋CT形态学改变能够反映肝硬化大体病理学特征,为中医辨证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寻中医辨治本病的规律。方法:114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根据主观综合营养评分法(SGA评分)符合营养不良,根据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血清CRP、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S)等指标,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各项参数的关系。结果:MHD组患者血清CRP、FBG、FINS、HOMA-I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主证中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及兼证证中湿热证患者血清CRP、FBG、FINS、HOMA-IR较其他3组均明显增高(P<0.01或P<0.05)。血清CRP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及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在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湿热证表现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COPD并发肺心病中医证型与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应分析方法分析病情程度与中医证型关系。结果COPD并发肺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病情程度差异明显,对应分析显示痰浊蕴肺证偏于轻度,痰热壅肺及气阴两虚证偏于中度,阳虚水泛证偏于重度。结论COPD并发肺心病的中医证型与病情程度具有一定关系,由痰热、痰浊至气阴两虚及阳虚水泛证,疾病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肝脏组织病理分级(G)、分期(S)的关系及对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意义.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0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分析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证型之间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有明显差异,肝郁脾虚型S1、G1、G2较多,湿热中阻型S2、G2、G3较多,肝肾阴虚型及脾肾阳虚型S3、G2、G3较多,瘀血阻络型S4、G3、G4较多.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理分级、分期与中医证型有良好的相关性.随着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的逐渐加剧,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加重,中医证型由实至虚,由气及血,久病入血入络是其最终的病理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分类,并观察其中医证型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代谢综合征各组患者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中医各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hs—CRP增高现象,其值随证型的演变而变化,肝阳上亢〈痰浊阻遏〈痰瘀互结〈阴虚热盛〈阴阳两虚〈气阴两虚(P〈0.05)。结论hs-CRP的水平可反映代谢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可将hs—CRP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炎血清FN、Col Ⅳ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宝 《光明中医》2011,26(1):12-15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血清纤维化相关指标纤维连结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80例原发性慢性肾炎病人和6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FN、ColⅣ的水平。结果①慢性肾炎患者血清FN水平分别与BUN、Scr水平呈负相关;血清ColⅣ水平分别与BUN、Scr水平均呈正相关。②中医本虚证型中肺肾气虚证型在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炎患者中构成比最高,而脾肾阳虚证型在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炎患者中构成比最高;血瘀证在慢性肾炎中医标实证型患者中构成比最高。③在慢性肾炎本虚证型患者中,肺肾气虚证型患者血清FN表达水平降低最少,脾肾阳虚证型患者在肾功能不全组中血清ColⅣ水平增高最明显;在慢性肾炎标实证型患者中,湿热证型患者血清FN水平降低最明显,血瘀证型患者血清ColⅣ水平增高最明显。结论推测慢性肾炎患者中医证型与其血清FN、ColⅣ水平的表达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证型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血脂进行分析,探讨脑动脉硬化不同中医证型与血脂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98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对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脂进行检验。结果:痰浊阻滞的发生与血清总胆固醇(T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显著负相关(P<0.05)。气机郁滞与甘油三酯(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脑动脉硬化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主要与痰浊阻滞和气机郁滞等实证相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不同证型的血清蛋白质谱的变化及生物学基础。方法:收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3例及正常人36例并辨证分型,采用SELDI-TOF蛋白芯片技术对不同证型的血清蛋白质表达谱进行研究。结果:在慢性肾衰中医各证型的整体研究中,17个蛋白峰有显著差异(P0.001),通过层次聚类分析显示中医各证型之间聚类性质差异较小;通过对中医不同证型作两两比较发现,脾肾气虚组与脾肾阳虚组之间得到2个差异蛋白峰(P0.01),脾肾气虚组与阴阳两虚组得到4个差异蛋白峰(P0.01),脾肾气虚组与脾肾气阴两虚组之间得到5个差异蛋白峰(P0.01),脾肾阳虚组与阴阳两虚组之间得到4个差异蛋白峰(P0.01),脾肾阳虚组与脾肾气阴两虚组之间得到4个差异蛋白峰(P0.01),阴阳两虚组与脾肾气阴两虚组之间得到2个差异蛋白峰(P0.01);运用PCA分析显示,各证型组之间的差异蛋白峰能较好把各组相区分。结论:采用SELDI-TOF-MS蛋白芯片技术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不同证型血清蛋白质谱变化对探讨中医证型的生物学基础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不同分为四组:气血亏虚组、肝肾阴虚组、痰浊上蒙组、风阳上扰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Hcy及血脂检测,对比不同证型患者的Hcy、血脂水平,分析血清Hcy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四组的血清Hcy及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上蒙组的血清Hcy水平>气血亏虚组>肝肾阴虚组>风阳上扰组;痰浊上蒙组的TC、TG、LDL C水平均显著高于另外三组(P<0.05)。四组的H型高血压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上蒙组的H型高血压占比>气血亏虚组>肝肾阴虚组>风阳上扰组(P<0.05)。结论:血清Hcy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各证型的血清Hcy水平有一定差异,临床可将血清Hcy水平检测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及治疗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