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杨教授治疗帕金森病失眠经验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主要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致不寐,久则因虚致实,虚实夹杂。治疗上重在分清标本虚实,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活用补泻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伟 《国医论坛》2000,15(6):4-5
补法与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张仲景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针对疾病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补泻,确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补泻方法。如其在治疗纯虚或纯实证时,或见虚重补,见实重泻;或无虚用补,无实用泻。对于虚实夹杂证,或以实为主治重补虚,或以虚为主治重泻实,或大胆专补专泻,或施以补泻并重。  相似文献   

3.
张师论眩,首辨虚实,虚者当责脾气亏虚、肝血不足、肾精亏虚;实者乃肝郁化火、瘀阻脑络、痰湿中阻、肾浊上犯所致。其中强调痰湿中阻与肾浊上犯致眩的区别。眩晕一病纯虚、纯实者鲜见,多虚实夹杂为患,治宜补虚泻实,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4.
薛静燕 《新中医》2006,38(10):88-89
痛证常见于妇科经带胎产疾病。妇科痛证病因较复杂,但基本病机不外虚实两端,即“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二者往往错杂为患,形成虚中夹实、实中夹虚、虚实夹杂的不同证候。笔者遵循治痛证的基本法则,实者以通为用,虚者以补为主,虚实夹杂则通补兼施,临证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痛之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实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认为多系统萎缩病机本源为本虚标实,因虚致实,综合病机为脾肾亏虚、肝郁邪阻,基本病机为肾虚髓空、脾虚失运、肝郁失达、邪气内阻;临证治疗当遵循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的原则,具体论治当补肾填精、培元固本,健脾益气、强肌化源,疏肝解郁、调畅气血,辨证祛邪、补虚泻实;临证选方用药可参考肉苁蓉丸、补中益气汤、柴胡疏肝散、越鞠丸、栀子豉汤等辨证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标实是在本虚基础上发展而致.临床中既可见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及肾虚、脾虚、心肾不足、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本虚证候,又可见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标实证候;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复杂多变,治疗以"通"、"补"为原则,但需审度证候虚实偏重或虚实并重,而补中寓通,通中寓补或通补兼施.我在多年临床中体会,本证老年患者多数伴有腰膝酸软、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或夜尿频数等肾虚证候.因此补肾之法不可忽视,当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益气补肾以治本,活血化瘀以治标,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取得很好疗效.兹结合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脏腑娇嫩 ,脾胃薄弱 ,一旦有病 ,每虚多实少或虚实夹杂。因此 ,治疗小儿脾胃病应以健脾为主 ,不易轻用攻伐。临床常用补益之法 ,但也不可骤补 ,必须补中寓泻 ;满证宜消 ,但不可俱消 ,必须消中兼补 ;湿证宜燥 ,但不可太燥 ,必须燥中寓濡 ;阴虚宜滋 ,但不可过滋 ,必须滋中潜化。方可谓治疗小儿脾胃病之法。1 善调脾胃之偏 宜补中寓消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中医治疗小儿脾胃气虚证 ,主张先扶助脾胃之气 ,并逐步增加补药以调之。如早补、过补 ,往往有碍脾气的升发 ,反致虚而不耐补。故善调脾胃者 ,必须补中兼消 ,刚中…  相似文献   

8.
张梅风 《北京中医》2000,19(3):59-60
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标实是在本虚基础上发展而致.临床中既可见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及肾虚、脾虚、心肾不足、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本虚证候,又可见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标实证候;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复杂多变,治疗以"通"、"补"为原则,但需审度证候虚实偏重或虚实并重,而补中寓通,通中寓补或通补兼施.我在多年临床中体会,本证老年患者多数伴有腰膝酸软、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或夜尿频数等肾虚证候.因此补肾之法不可忽视,当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益气补肾以治本,活血化瘀以治标,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取得很好疗效.兹结合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文中探讨白塞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并辨证论治,认为本病属虚实夹杂之证,湿热互结、瘀血阻络为实,是其标;脾失健运、相火不位为虚,是其本。临床根据该病的病因病机特点运用补虚泻实法,采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益气健脾、补虚伏火之功能的白塞补泻汤治疗。  相似文献   

10.
唐宋教授擅治失眠,汲取众家所长又兼有创新,辨证用药,具有"证分虚实、方兼标本"的鲜明特点。失眠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之别,或三者夹杂存在,临证补虚与安神并重。失眠实证有痰饮、湿阻、实热、气滞、血瘀之异,临证注重急则治其标,以祛邪为先。虚实夹杂者,常根据虚实不同,兼顾祛邪、补虚、安神,标本兼治:实邪较甚者,以祛邪为主,稍佐补虚安神之品;正虚为甚者,以补虚、安神为主,稍佐祛邪之味。通常失眠一症以虚实夹杂者居多,临证须把握整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程丑夫教授论治中风后遗症经验。程教授认为,中风后遗症病机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虚、气血虚为发病之本,瘀血、痰浊为标;治以补虚扶正、健脾补益气血为基础,泻实祛邪,注重活血通络、祛痰。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中风后遗症分为肝风痰热证,脾虚肝旺、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分别选用导痰汤、醒脾汤、补阳还五汤加减,可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总结周安方教授运用泻肝补肾法治疗男科疾病的经验.认为肝实肾虚是男科疾病的基本病机,但肝实与肾虚较少孤立存在,二者常常互为因果,互相影响,虚实夹杂,肝肾同病.从而形成“肝实肾虚”相兼的病机特点.鉴于男科疾病属纯实纯虚者少,而以虚实相兼者多.因此,临床上必须根据其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补泻并举,虚实同调;又因其实多虚少,因此,又当泻实为主,补虚为辅.  相似文献   

13.
家父王少华 ,在多年教学、科研、医疗工作中 ,取得了不少成就。我侍诊其侧 ,深知其在辨证上有过人见解 ,在论治上更具独到之处。现介绍其运用消补兼施法治疗闭经经验如下。1 病机述略闭经有虚实两端。血虚闭经者 ,先是不足于血 ,无血而下成闭经 ;继之血不足则气亦不足 ,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则血瘀 ,形成虚中夹实。血实闭经者 ,通常因病程较长 ,导致久病后实中夹虚。对于这类虚实夹杂证候 ,消之则伤正 ,补之又碍邪 ,惟有消补兼施 ,或寓消于补 ,或寓补于消 ,才能恰到好处。2 选方遣药2 .1 寓消于补方之一 :十全大补汤。此方除八珍汤以气血双补…  相似文献   

14.
文章总结刘燕池教授治疗阳痿早泄的临床经验。刘老认为该证病机多属于虚实夹杂,虚证多为肾虚,实证多为气郁、湿浊、痰凝、血瘀。在治疗时当首辨虚实,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虚实夹杂者,补泻兼施。补肾分阴阳,勿过补,以平为期,恢复肾中阴阳平衡即可;陈述了收涩类药物应用的重要性;治疗时,当以人为本,情绪紧张者,疏其情志;分析了临床用药时还要重视剂量的精准,才能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刘燕池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经验。刘老认为该证病机多属于虚实夹杂,虚证多为肾虚,实证多为肝郁痰阻。在治疗时当首辨虚实,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虚实夹杂者,补泻兼施。补肾当以补肾中精气为主;陈述了疏肝解郁类药物应用的重要性,治疗时,当以人为本,疏其情志;强调了脾胃健运的重要性,酿生痰饮者可进一步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6.
陈媛妮  苏慧森 《河南中医》2012,32(5):653-653
闭经不外乎虚、寒、气三因,应以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虚实夹杂者当补中有通,攻中有养为治疗大法.笔者以八珍益母汤治疗气血虚弱型闭经1例,气血双补,活血调经,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至虚有盛侯,大实有羸状"一般表现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假实真虚,假虚真实。对"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的理解,大体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去认识,一为虚实的夹杂证,一为虚实的真假证,认识不清,处理不当,即会犯"误补益疾"及"反泻含冤"的原则错误。  相似文献   

18.
何永生教授认为IgA肾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主张以虚实为纲,扶正与祛邪并举,分期、分症、辨体质施治,注重日常护理,并将活血祛瘀贯穿其中,寓止血于活血养血中,止血不留瘀,活血不伤正。  相似文献   

19.
对“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的理论提出质疑。根据个人的临床实践 ,结合临床病例提出邪气盛既能致实 ,亦能致虚 ;精气夺既能致虚 ,亦能产生虚实夹杂证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高扬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97-1098
薛一涛教授认为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脏自病或它脏病引起,病位在于心,涉及肺、脾、肾诸脏,尤其与肾脏关系密切。在临床治疗中,薛教授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以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为治疗大法。由于本病多虚实夹杂,临证时要注重审查病机的虚实变化,各有侧重,或以补虚为主,或以泻实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