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高原睡眠障碍的基本调查情况,包括海拔高度对人睡眠的影响,高原环境对睡眠的影响,高原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防治高原反应所致睡眠障碍的策略以及高原睡眠障碍的相关问题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
日本对睡眠障碍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和习惯现象,睡眠模式的变化和睡眠质量的改变对健康影响较大。重点介绍了睡眠质量的评价、睡眠障碍预防和护理援助的措施及睡眠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和习惯现象,睡眠模式的变化和睡眠质量的改变对健康影响较大.睡眠障碍即夜间入睡困难,睡不安稳,经常醒来或清晨早醒.睡眠障碍在老年住院病人中较多见.良好的睡眠不仅是缓解疲劳、恢复体力,保证工作、学习精力的需要,而且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和正常新陈代谢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巍 《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2):29-30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数量、质量或时间发生紊乱,包括失眠、过度睡眠和异相睡眠[1]。良好的睡眠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维持生命必须的能力来源。而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睡眠障碍的发病率很高,约80%~95%[2-4]。睡眠障碍不仅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免疫  相似文献   

5.
<正>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它对人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当人的睡眠出现障碍时,机体内环境将发生紊乱,从而导致正常的生命活动和行为受到巨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病死。对于孕妇这一类特殊人群,睡眠质量对其自身健康、妊娠的结局及胎儿的安危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孕妇妊娠期睡眠障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对孕妇妊娠期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睡眠对人类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人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1]。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对人类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普遍认为当睡眠的质和/或量的发生异常,或者睡眠与觉醒节律发生异常的时候,即可称为睡眠障碍[2,3]。根据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ICSD)可将睡眠障碍疾病分为八大类:(1)失眠;(2)睡眠相关呼吸障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方法对190例睡眠障碍的精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女性,≥40岁的病人,无业、工人、农民及离婚(分居)、丧偶的人容易发生睡眠障碍,发生睡眠障碍的百分率分别为58.42%,65.79%,86.42%及51.58%。睡眠障碍与精神症状有着密切的联系,占了84.73%。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入睡困难-起点失眠和睡眠表浅-睡眠维持困难,分别占37.89%和30.00%。结论精神病人睡眠质量较差,做好病人睡眠的观察,安全护理,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利于病人的睡眠。  相似文献   

8.
杨海侠  黑莲芝 《护理研究》2009,23(9):2489-2489
失眠是指入睡障碍和睡眠维持障碍^[1]。脑卒中病人因各种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及情感障碍易产生躯体和心理的不适而致失眠。若睡眠质量差,易影响机体的修复和运动功能康复,为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对我科2006年6月-2007年9月住院脑卒中失眠病人78例进行认知行为的干预性治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人心理承受力与睡眠障碍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各人群睡眠障碍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全国18省市分层抽取健康人13 080人,发放中国心理承受力量表和中国睡眠障碍量表,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1)中国城市人群睡眠障碍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农村(P0.01)。2)独生子女的运动性异样睡眠因子、非运动性异样睡眠因子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1),独生子女嗜睡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除嗜睡因子外,已婚者的其他睡眠障碍因子分显著高于未婚者(P0.01);除非运动性异样睡眠外,男性睡眠障碍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女性(P0.01)。3)对中国人心理承受力量表分析显示:意志力、家庭支持和自信心等因子分城市显著低于农村(P0.05);独生子女人际交往和家庭支持因子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和自信心因子分已婚者显著高于未婚者(P0.01),而家庭支持因子分已婚者显著低于未婚者;问题解决、意志力和自信心因子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家庭支持因子分男性显著低于女性(P0.01)。4)中国心理承受力各因子与睡眠障碍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中国人心理承受力量表问题解决、意志力、家庭支持、自信心因子进入日间功能的回归方程,对该睡眠障碍有显著预测作用;意志力进入失眠的回归方程,对该睡眠障碍有显著预测作用;问题解决、意志力、家庭支持进入嗜睡的回归方程,对该睡眠障碍有显著预测作用;问题解决、意志力、人际交往、家庭支持进入运动性异样睡眠和非运动异样睡眠的回归方程,对该睡眠障碍有显著预测作用(P=0.000~0.05)。结论中国不同人群的心理承受力和睡眠障碍存在差异,心理承受力与个体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其对睡眠障碍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日本对睡眠障碍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和习惯现象,睡眠模式的变化和睡眠质量的改变对健康影响较大,重点介绍了睡眠质量的评价,睡眠障碍预防和护理助的措施及睡眠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睡眠障碍为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根据资料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会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睡  相似文献   

12.
失眠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诊断失眠症是睡眠中断或睡眠时间减少引起的睡眠障碍 ,失眠属于睡眠困难和伴有精神神经性疾病的睡眠障碍中的亚型。国外大多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每年大约有 3 3 %的人出现过睡眠障碍 ,有1 7%为严重的失眠 ,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失眠的主观诊断 :①睡眠生理功能障碍 ;②白日疲乏、头胀、头昏等症状是由睡眠障碍干扰所致 ;③仅有睡眠减少而无白日不适 (短睡者 )不视为失眠。失眠的客观诊断标准是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来判断 :①睡眠潜伏期延长 (长于 3 0分钟 ) ;②觉醒时间增多 (每夜超过 3 0分钟 ) ;③实际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13.
睡眠障碍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等的病理、生理过程。大量数据显示睡眠障碍问题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但目前对于儿童睡眠障碍问题的研究与成人相比较少。睡眠障碍会对儿童生长发育、学习记忆、免疫功能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增加远期抑郁症发生的风险。鉴于目前睡眠障碍问题越来越严重,且对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日益突出,全面了解常见的儿童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和睡眠障碍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上儿童睡眠障碍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睡眠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疾病,其常见原因之一为应激。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致睡眠异常的研究颇多,关于慢性应激致睡眠障碍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慢性应激致睡眠障碍一直深受临床医师关注。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慢性应激致睡眠障碍的机制、危险因素、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慢性应激致睡眠障碍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与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世界中医药》杂志社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一类项目"全国睡眠障碍临床治疗高级培训班"(项目编号:2014430202015)将于2014年8月22-24日(周五-周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举办。进入21世纪以来,睡眠疾患受到全世界各国医学和社会学界的高度关注。睡眠健康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关系到个人幸福、组织效率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而睡眠障碍的问题更为突出,中国有45%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治疗已经不容忽视。目前,睡眠障碍治疗  相似文献   

16.
杨海侠  黑莲芝 《护理研究》2009,23(27):2489-2489
失眠是指入睡障碍和睡眠维持障碍[1].脑卒中病人因各种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及情感障碍易产生躯体和心理的不适而致失眠.若睡眠质量差,易影响机体的修复和运动功能康复,为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对我科2006年6月-2007年9月住院脑卒中失眠病人78例进行认知行为的干预性治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失眠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8):6900-6900
失眠症是睡眠中断或睡眠时间减少引起的睡眠障碍,失眠属于睡眠困难和伴有精神神经性疾病的睡眠障碍中的亚型[1]。失眠是人们最容易得的一种病,但如果只是偶尔或短暂性的发生睡不着觉的现象,且情况并不严重,那就不应该将自己的睡眠状况定性为失眠,否则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据统计,目前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约有3亿,睡眠不良者竞高达5亿人。  相似文献   

18.
引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 ,它占去了人生约 1/ 3的时间。睡眠对人的体力、精力的恢复和机体的生长发育等具有重要作用 ,失眠作为一种正常的睡眠障碍 ,给不少患者的身心带来困扰 ,它使人的重要节律紊乱 ,活动能力降低[1] 。严重者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失调 ,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有调查表明美国成人中 5 2 .3 %有睡眠障碍 ,在日本全国人口中服用催眠药物者占 10 % ,因此 ,满足病人休息与睡眠的要求 ,对维持生命活动 ,促进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护理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职责。现将 6 2例老年病人睡眠障碍的护理报告如下。1 临…  相似文献   

19.
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良好的睡眠对维持生命活动,保持体魄健康,促进机体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睡眠与人的生理、心理功能密切相关,睡眠紊乱直接威胁到人的身心健康。我国正常人群睡眠障碍发生率为9.38%,国外正常人群睡眠发生率为10.2%。  相似文献   

20.
睡眠障碍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十分常见,稳定期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往往生活能力和社会行为下降,以致影响生活质量。睡眠障碍对老年COPD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已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从稳定期COPD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睡眠障碍对COPD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COPD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