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烧伤瘢痕整形病人的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年轻女性烧伤瘢痕整形病人25例进行心理干预,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病人干预前后病人的焦虑和抑郁变化.[结果]病人治疗前后SAS、SDS值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前无配偶病人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有配偶病人(P<0.05).[结论]对烧伤瘢痕整形的年轻女性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李莉 《全科护理》2013,11(10):884-88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烧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病人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观察组病人心理干预后第10天SAS、SDS评分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缓解烧伤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年轻女性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影响。 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2015年1~12月26例烧伤瘢痕整形的年轻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接受过认知行为干预的24例烧伤瘢痕整形的年轻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Zung焦虑(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自评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采用体象障碍自评量表(body image rating scale,BIRS)评价患者对体象认知的偏离度,同时比较2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SDS、BIRS评分低于对照组(t=8.246,P=0.009; t=7.018,P=0.016; t=10.748,P<0.001);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0,P=0.019)。 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纠正年轻女性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对体象认知的偏离度,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对促进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裴静  覃少珍  王曲 《全科护理》2012,10(8):681-68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男性乳房发育症病人抑郁和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行局部麻醉手术的男性乳房发育症病人,术前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后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病人的心理情况。[结果]52例男性乳房发育症病人护理干预前SDS和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男性乳房发育症病人的抑郁和焦虑心理,使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郭彩治  刘晓瑞  林惠端 《全科护理》2012,10(25):2322-232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不孕症病人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定,分别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病人SAS、SDS评分。[结果]病人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P〈0.05),焦虑、抑郁发生率下降。[结论]焦虑、抑郁是不孕症病人常见的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可缓解不孕症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6.
程金敏  周娟  但德莉 《全科护理》2014,(12):1089-1090
[目的]对白血病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其对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白血病病人及家属的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对白血病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其对白血病病人抑郁及焦虑情况的影响。[结果]白血病病人及家属的SAS及SDS评分较常模明显增加(均P0.01),其中病人的SAS评分较家属明显增加(P0.01),白血病病人及家属的SAS、S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心理干预后家属的SAS、SDS评分明显下降(P0.01),同时病人的SAS、SDS评分较入院时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白血病家属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对家属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可使病人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改善,促进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相似文献   

7.
魏雪红  李卫强 《全科护理》2013,(29):2703-2704
[目的]调查肠易激综合征(IBS)病人的心理焦虑、抑郁状况,并针对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8例住院IBS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并将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IBS病人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IBS病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在护理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缓解病人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手术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术前加强心理护理,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4例CHF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和SD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CHF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宣教、放松内心意象法、加强社会支持、正确指导性生活、药物治疗等,然后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评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给予护理干预后抑郁、焦虑水平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刘希红  邵燕  杭琤  严婷 《护理研究》2011,25(32):2957-295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负性情绪障碍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将ACS病人分为男、女两组,每组24例,心理干预前后分别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躯体症状自评量表(SSS)评定,并对各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前ACS病人SDS评分、SS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干预后女性ACS病人SDS评分与男性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S评分虽较心理干预前显著下降,但仍高于男性病人(P<0.01)。[结论]不同性别ACS病人的负性情绪存在一定差异,女性病人抑郁、躯体化障碍较男性更为明显,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有效地缓解其负性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病人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将66例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SDS、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心理护理后恶性肿瘤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杨国春 《全科护理》2013,(25):2327-232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病人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骨折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手术治疗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对骨折术后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吴岭  沙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28-482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配偶进行心理干预。在干预后第6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效果。结果结直肠癌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心理干预后,结直肠癌患者配偶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的减轻结直肠癌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5.
张春元 《全科护理》2011,(24):2185-218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病人心理护理干预的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心理问题突出的4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对该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干预前后该组病人心理状态。[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前该组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干预后焦虑、抑郁的程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不良心理情绪,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丽蓉  崔妙玲  赵琳 《护理研究》2013,27(10):922-924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RET)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COPD稳定期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实施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分别评估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SAS评分、SDS评分和SGR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SAS评分、SDS评分及SGR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缓解COPD病人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进行6个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两组在血液透析开始时及6个月后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总分和SD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SAS总分和SDS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MHD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8.
李绒  石海燕 《护理研究》2013,27(3):200-201
[目的]探讨通过心理护理路径改善肺癌晚期病人首次化疗时产生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肺癌晚期化疗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路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观察两组病人化疗前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心理护理路径前,两组病人的SAS、SDS、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护理路径后干预组SAS、SDS、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晚期首次化疗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路径,能改善其不良情绪,顺利完成首次治疗,增加信心,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形成因素及药物与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对112例烧伤患者根据其焦虑或抑郁症状给予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其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结果:药物及心理干预治疗前后SAS评定分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评分为(59.15±4.12)分,治疗后评分为(45.36±3.24)分,治疗后评定分值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后者明显优于前者;SDS评分治疗前后分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评分为(53.42±3.65)分,治疗后评分为(48.75±2.12)分,治疗后评定分值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后者明显优于前者。结论:焦虑和/或抑郁症状是烧伤患者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之一,抗焦虑和/或抗抑郁药物及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烧伤患者的焦虑和/或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0.
刘丽  安丽伟  刘璐  姚海燕 《护理研究》2012,26(7):625-62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病人首次透析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1月60例首次接受血液透析的老年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入院后第2天及透析后第2周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病人的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首次血液透析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