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1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特征[1],目前认为与感染、遗传、环境、免疫和精神因素有关[2].病变主要位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本病多见于20岁~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李柳芝  ) 《全科护理》2008,6(18):1653-1654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4岁以内病人占大多数,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其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我科于2002年-2006年共收治12例川崎病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4岁以内病人占大多数,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其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1].我科于2002年-2006年共收治12例川崎病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4岁以内病人占大多数,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其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1].我科于2002年-2006年共收治12例川崎病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赵立平  王立华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F0003-F0003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其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心肌梗死是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取代了风湿热,成为儿童期重要的获得性心脏病。本病好发于婴幼儿,80%以上患儿小于3岁,男孩多于女孩。  相似文献   

6.
紫癜是一种常见的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3岁~14岁的儿童,特点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开始出现皮肤及黏膜紫癜,并有发热、头痛、不适及食欲缺乏,偶以腹痛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黏膜脱垂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女性尿道黏膜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本病发病的原因与诱因,总结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结果]12例女性患者中,6~8岁5例,52~75岁7例.有腹压增高诱因7例,绝经期后女性7例.12例均采取手术切除脱垂黏膜.术后伤口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未见复发,无尿道外口狭窄及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腹压增高可能是本病诱因,尿道发育不良、损伤、绝经期雌激素水平降低、全身衰弱、尿道周围组织萎缩、松弛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尿道外口脱出环行或半环行肿物为本病主要诊断要点.脱垂黏膜切除术是本病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燕苏  杨燕妮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136-1137
鳞癌又称表皮样癌,是发生在皮肤、附属器或黏膜的恶性肿瘤。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生与环境有关,长期日光曝晒和慢性刺激是主要发病潜因,外伤、放射线照射、焦油类衍生物亦可诱发本病。鳞状细胞癌在中国最为常见,约占皮肤癌的90%左右。皮肤癌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其中基底细胞多见于40岁以上者,鳞状细胞癌多见于50岁以上者,20岁以下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炎性泄殖腔源性息肉(ICP)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病理科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于2014-01—2021-12收集的7例诊断为ICP的临床资料、病理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切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ICP患者,男性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肛管肿物,可伴反复出血。镜下见由直肠黏膜的柱状上皮、肛管移行带(ATZ)上皮与肛管鳞状上皮被覆,常伴柱状上皮糜烂、脱落。直肠黏膜腺体形态多样,呈拉长、扭曲、分支或轻度锯齿状,黏膜表面可见形态复杂的绒毛状结构。位于黏膜固有层及黏膜肌层的平滑肌及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层厚增加,平滑肌排列紊乱,可使腺体隐窝内陷于黏膜肌层中形成异位腺体。免疫组化Desmin显示黏膜层隐窝间的平滑肌组织呈不连续且无多级分支结构,并指向黏膜表面。结论 ICP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肛管病变,属于黏膜脱垂相关性炎症性息肉中一个亚型,确诊主要依赖发病部位及病理学形态。需要与各种发生于肛管上皮移行区的病变相鉴别,尤其是肛管腺癌。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1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勤  陈梅 《新医学》2000,31(12):737-738
1引言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主要病理改变系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各系统均可受损,病理损害范围广,临床表现各异,常易误诊。现将我科 1995年至 1999年收治的不典型川崎病13例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 男8例,女5例,男:女=1.6:1;发病年龄3个月至五岁半,其中 3个月至 3岁 10例, 3岁以上至五岁半 3例。2.2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持续 5日以上 13例,双眼球结膜一过性充血 13例,口唇潮红、咽黏膜充血13例,口唇皲裂12例。全身多形性皮疹 12例,其中…  相似文献   

11.
王丽萍  赵新萍 《护理研究》2003,17(6):348-349
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方法 ,而大剂量的放射治疗对口腔黏膜有直接损伤作用 ,特别是同时接受化学治疗或大剂量使用抗生素的病人 ,极易发生口腔黏膜溃疡 ,影响进食 ,加之病人免疫力降低 ,易发生严重感染 ,从而影响病人的正常治疗 ,导致治疗中断及失败。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采用依曲康唑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口腔黏膜真菌性溃疡的病人 30例 ,经临床观察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病人均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 ,其中鼻咽癌17例、舌癌 6例、牙龈癌 4例、扁桃体癌 3例 ,年龄 18岁~ 70岁 ,平均…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在对102例鼻咽癌患者行放疗期间加强口咽黏膜损伤的预防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6例,女36例,49~75岁,平均62岁。临床分期:Ⅱ期56例、Ⅲ期28例、Ⅳ期18例。放疗第3周末时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咽黏膜损伤。根据WHO黏膜反应分度  相似文献   

13.
正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表现为皮肤及黏膜损伤,呈松弛性大疱。大疱容易破裂,全身出现类似烫伤的外观,皮肤表皮大面积剥离,严重时患者内脏也可受到侵犯,常累及口腔、咽、食管及肛门、外生殖器黏膜等,以食管复发性大疱最为常见,吞咽困难是主要的食管症状[1]。我科于2014年1月收治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伴食管黏膜剥脱致食管破裂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19岁,因"咽喉异物感伴恶心、呕吐、呼  相似文献   

14.
符继荣 《护理研究》2007,21(27):2492-2493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目前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是宫腔镜下肌瘤电切除术。较大的肌瘤电切除后出血较多,止血较为困难,容易发生大量的灌注液吸收入血,导致血容量过多及低血钠综合征等。为此,我院在电凝止血的基础上,将双腔氟雷氏尿管应用于Ⅰ型、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的电切后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0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27岁,平均37岁。Ⅰ型黏膜下子宫肌瘤119例,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161例,肌瘤大小最大5cm,最小2.5cm,平均4cm。术前病人化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测定、肝功、生化检查,各项指…  相似文献   

15.
食管黏膜剥脱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全面掌握中国人“食管黏膜剥脱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规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方法以“食管剥脱”、“剥脱性食管炎”、“食管管型”、“食管黏膜血肿”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5年(模糊匹配)的近26年文献,相关论文全文下载,逐篇阅读,核对内容,将重复报道的病例资料予以合并,登记临床资料,最后进行归并、分析,并将我院诊治的1例病人资料也纳入研究。绮果共检出136例病人,其中有个人资料者78例,综合资料者58例;男77例,女59例(男女之比1:0.77);年龄6—82岁,以20—60岁占多;115例为平素健康人群(85.3%),急起发病;113例中109例有诱因;主要临床症状有咽喉及胸骨后疼痛或不适123例,呕吐、呕血118例,呕吐管型111例,由诱因到管型吐出的时间≤4h者46例中有41例(89%);急诊内镜检查55例,黏膜剥脱、缺失伴创面出帆为主者43例,以食管黏膜血肿为主12例;病理结果:80例病人共作了81次剥脱黏膜的病理检查,80%以上为非炎性;预后:治愈134例,死亡2例,随访80例,均无后遗症,内镜随访47例,食管黏膜短期修复,无粘连或狭窄。结论“食管黏膜剥脱症”好发于中青年无基础疾病的人群,件别差异不明显,几乎都有诱因,但有时诱因甚轻微,发病急,以咽喉及胸骨后疼痛、呕吐、呕血、呕吐管型为主要临床症状,急诊内镜可见黏膜剥脱、缺失伴创面出血或黏膜血肿,剥脱黏膜绝大多数为非炎性,治愈率高,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儿童食管炎是一种较常见的食管损害 ,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入食管 ,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经长时间作用于食管黏膜导致食管炎 ,尤其是食管下段黏膜引起炎症。 1993~ 2 0 0 2年 ,我院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炎 12 5例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男 74例 ,女 5 1例 ,年龄 3个月~ 14岁 ,其中≤1岁 14例 ,~ 3岁 2 4例 ,~ 7岁 31例 ,>7岁 5 6例。1.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呕吐、胸痛、嗳气、腹痛及咽喉不适。不同年龄的临床特征见表 1。表 1 不同年龄的临床特征例 (…  相似文献   

17.
胃血管球瘤5例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10a我院诊断的胃血管球瘤5例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例,女4例,年龄28~56岁(平均38.5岁)。主要表现症状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其中1例有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为间质瘤或平滑肌瘤,术中见肿物位于胃窦或胃体壁内,向黏膜面或浆膜面突起,其中2例可见黏膜小溃疡。  相似文献   

18.
正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诊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典型表现为高热数日后掌趾面红肿胀痛,躯干出现大小不一斑丘疹,眼结膜充血,口唇红肿、干燥、皲裂甚至出血,舌面常呈杨梅舌,口腔黏膜充血,口腔溃疡可能时间长,患者十分痛苦~([1])。因此,口腔护理对川崎病患儿身心舒适和整体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川崎病口腔的病情观察及一般护理急性期常见症状为口腔、咽黏膜弥漫性充血,要及时观察  相似文献   

19.
2009-03/2009-04我实习科室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3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5个月5岁。所有患儿均有皮疹,以手掌、足底、臀部及大腿两侧多见,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后不留痕迹。有26例出现口腔黏膜疹,主要见于舌及两颊部,病初口腔内出现大约4 mm水泡样黏膜疹,  相似文献   

20.
背景:修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的移植物很多,包括异体巩膜、羊膜、口腔黏膜和游离皮瓣。其中自体口腔唇黏膜属于黏膜组织,具有一定的黏液分泌功能,上皮细胞增生速度快,修复好,同时自体唇黏膜不会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目的:观察自体唇黏膜移植修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后眼座暴露的效果。方法:2006-01/2010-10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后出现眼座暴露11例(11只眼),男6例,女5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4岁。5例行单纯自体唇黏膜修补,6例取出眼座,进行自体唇黏膜移植+结膜囊成形。移植后观察唇黏膜存活情况,结膜囊深度,睑裂高度和外观。结果与结论:随访1~12个月唇黏膜生存良好,与球结膜融合。结膜囊大小深度正常,双侧睑裂高度基本对称,外观满意,11例患者均无羟基磷灰石再暴露并发症发生。结果显示采用自体唇黏膜移植可以有效修复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后眼座暴露,能较好地满足患者外观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