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是结核病定点医院,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中有关肺结核病人首选化疗方案为:强化期给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及乙胺丁醇(E),每日1次,初治服药2个月,复治3个月(计服药初治60次,复治90次);继续期给予异烟肼(H)、利福平(R)复治加用乙胺丁醇(E),隔日1次,初治服药4个月,复治6个月(计服药初治60次,复治90次);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3年间,我院共确诊肺结核病人2144例,服用抗结核板式药前肝功能全部正常,服药过程中有227例发生肝损害,其中43例因病情严重而住院治疗,现就43例发生严重肝损害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所造成的药物性肝损害.方法 分析94例服用抗结核药物的肺结核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发生时间、损害程度和治疗方法.结果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改变多发于用药后4周内,占56%.停用抗结核药组为中、重度肝损害;未停药组为轻度肝损害.治愈率93.6%(82/94).结论 应重视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及早行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3.
硫普罗宁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凯西莱片)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及门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2例。观察凯西莱片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情况。预防组72例,未预防组70例,预防组在抗痨基础上加服凯西莱片。抗痨基础上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共有4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口服凯西莱片,对照组口服齐墩果酸片。结果与未预防组相比较,预防组谷丙转氨酶(ALT)〉40U/L发生率和ALT升高时间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方面,治疗组ALT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凯西莱片对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疗效,特别降酶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少且易于耐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患者121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我院1152例结核患者中,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出现121例药物性肝损害,分析肝损害出现的年龄、初复治情况、乙肝病毒感染关系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中,≥60岁的老龄、复治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患者出现肝损害的发生率较〈60岁、初治及HBsAg(-)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给予保肝、降酶等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效果好。结论对高龄、复治及乙肝病毒感染肺结核患者,是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高危人群,应密切观察肝功能情况..旱发明.、旱预防、早治疗肝桶窖.以利干顺利旁威抗结核化疗疗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们收治肺结核患者478例,给予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多集中在抗结核治疗后的前2个月,以恶心、食欲不振、厌油、乏力、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者占61.8%(42/68).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者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6.7%(11/68).无因药物性肝损害而死亡的病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停用抗结核药物并行保肝等治疗后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7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的化学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肝功能损害(药物性肝损害,DILI),其发生概率大约8%。本资料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48例,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72例,发生率6.87%;现回顾分析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和发生时间分布情况,以预防、减少DILI的发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一例抗结核治疗引起肝损害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方法 用Child-Pugh 改良分级法对患者进行评分,结合临床表现制定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疱疹消退,病情好转,调整治疗方案后继续抗结核治疗。直至肺结核痊愈出院。结论 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肝损害等并发症,有效的护理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出现时间,程度及对策。方法:对本院1996年10月-2002年12月老年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过程中出现肝损害42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多发生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第一个月以内,经保肝治疗及调整治疗方案大部份病人可达到不中断化疗,从而对控制结核的流行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老年肺结核应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出现早,只要严密动态观察肝功变化。根据其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大部份病人可以不中断抗结核治疗,对控制结核流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83例应用间歇短程板式抗结核病药物致肝损害106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肝功能异常发生在1个月内占73.6%,发生在2个月内占20.3%,轻者不停用抗结核药物而加用护肝治疗,重者停用抗结核药物,加强保肝治疗,106例肝损害患者中98例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完成原治疗方案,8例肝功能好转,经调整抗痨方案,完成抗结核治疗。合并肝炎病毒感染、嗜酒患者抗痨期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及时掌握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并采取相应措施可确保抗结核治疗方案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导致的疾病。DILI通常起病较急,临床表现多变,以急性肝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12.
<正>肝脏不仅是处理体内正常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同时还是所有药物代谢和转化(即解毒)的器官[1]。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药物经消化道、呼吸道、静脉等途径进入机体,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导致的肝脏损害。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用药频率增加,各种药物对老年人肝脏造成的损害日益突显,老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有所增长。为此,本文对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解放军第302医院非感染性肝病诊疗中心收治的72例老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钟庆 《临床医学》2002,22(11):47-47
近年来 ,结核病发病率增高 ,抗结核药的应用随之增多 ,抗结核药导致肝损害的病例数明显增多 ,现对我科收治的 2 8例抗结核致肝损害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抗结核药致肝损害 2 8例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18例。这当中有肝病史和乙肝标志物阳性者 12例 ,嗜酒者 5例 ,严重结核病患者 6例 ,老年患者 3例 ,营养不良者 2例。用药前查肝功均正常 ,均给予SHRE(Z)抗痨 ,诊断符合肝损害的国际标准 ,即血清AST >2×ULN。1.2 临床表现 :10例患者出现肝炎的典型表现 :乏力、纳差、厌油、…  相似文献   

14.
抗结核药致肝功能损害的防治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春艳 《现代护理》2002,8(10):782-783
据 1996年结核病流行病调查估计显示 ,我国结核病疫情在呈回升势头 ,而且形势十分严峻。由于结核发病率的增高 ,抗结核药的使用随之增多 ,抗结核药引起肝功能损害也会明显增多。所以在抗痨期间预防和护理肝功能损害情况已日益受到重视。1 抗结核药致肝功能损害的防治1992年WHO指出 ,最近 10多年结核病的化疗多采用短程化疗 (DoTs) [1] ,我国卫生部 1996年发布的传染性肺结核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 ,不论初治还是复治 ,都采用异烟肼(INH)、利福平 (RFP)和吡嗪酰胺 (PZA)为主的组合治疗方案。这三种药物的联用 ,无疑会增加肝…  相似文献   

15.
<正>剥脱性皮炎又称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物疹,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出现大面积大疱、水疱以及红斑、糜烂、尼氏征阳性,并伴有大量渗出,极似烫伤样外观[1]。严重者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等而死亡[2]。药物作为半抗原引起的肝损害称为过敏性肝损害,当伴有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时可以确诊[3]。我院2009年1月-2014年8月收治14例全身剥脱性皮炎伴过敏性肝损害的患者,给予严密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结核病化疗中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与疗程关系。分析危险因素,探索防治方案,提出对策,方法分二组观察(治疗组、预防应用组),治疗组:观察Ⅲ型肺结核应用链霉素(S),利福平(R)、吡嗪酰胺(PZA.P)、异烟肼(H)组成的短程化疗方案2SRHP/4RH,每月检测肝功,若ALT、AST上升者即在原化疗基础上加用易善复1#TiD2—3月。预防应用组:在同样抗结核方案下,同时加用易善复I#TiD,预防性应用.每月检测肝功,比较二者肝损害的发生率与疗效。结果治疗组抗结核治疗后肝功异常发生率为24.66%,其中ALT、AST超过正上限二倍者7%,服药第5,6月时虽经易善复治疗尚有2.5%轻度升高。而预防性治疗组肝损害总计12例次(2.5%),按月计发生例次为3、4、4、1、0,0例。其中超过正常上限2倍者仅1例。提示预防应用组疗效优于治疗组。从发生肝损害年龄组观察56岁以上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最高,46—55岁组次之,故老年患者抗结核治疗尤应注意肝损害。乙肝标志物(HBsAg)阳性者16例,出现肝损害者15例,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嗜酒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比较高且ALT、AST上升较明显。持续时间也较长。据治疗组观察,发生ALT、AST升高者多见于用药后2个月,以后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121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一般护肝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7,15,30d,丙氨酸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复常率为78.69%,91.8%和100%,对照组治疗7,15,30d,ALT、TBII。复常率分别为31.67%,71.67%,90%,治疗组ALT、TBIL复常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2岁,油漆工人,因乏力、恶心、呕吐7d于2003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于10月5日在一封闭的大铁罐内涂刷含“醇酸树酯漆、丙酮、二甲苯、汽油”等有机成分的油漆,持续4h,当晚即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极度乏力,食欲明显下降。休息数日未见好转,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并发现尿色加深如浓茶,遂来诊。既  相似文献   

19.
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附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谷胱甘肽广泛分布于各种细胞内 ,尤其在肝细胞内含量最为丰富 ,具有促进肝脏功能、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脏酶活性、促进肝脏解毒和合成功能。我院于 1997年 2月~ 1998年5月使用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18例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16~ 85岁 ,大于 6 0岁共 14例。基础疾病均为侵润型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判断标准 :1与使用抗结核药物有明显的时间相关性 ;2该抗结核药物已被证实有肝毒性 ;3用抗结核药物期间 AL T比原来升高大于 2 0 % ,或由正常转为异常 ,或出现黄疸 ;4可基本…  相似文献   

20.
不同国家、地区报道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率不同,不同抗结核药物引起DILI的概率也不相同。在我国吡嗪酰胺与利福平是最常见的导致DILI的药物。DILI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和年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并发症等。抗结核药物发生DILI的主要机制包括中毒性肝损害和变态反应性肝损害。发生DILI后需密切观察,可给予停药,充分的休息,积极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抗结核方案。预防性保肝治疗目前正在研究中。抗结核过程中应当关注导致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避免导致肝损伤的其他因素,更全面地保护肝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