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即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定康复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即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定康复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苏瑞芳 《全科护理》2011,9(13):1147-114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30例14 d以内进行康复护理,非早期康复组30例15 d~30 d进行康复护理。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ADL评分采用改良Barthe指数(MBI)评分。[结果]早期康复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均优于非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康复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非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8月入住中山市西区医院内科的6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经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经护理干预后的BI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早期康复组经护理干预后的Barthel指数法(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要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病人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有效减少了病人预后肩痛、肩关节脱位、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住院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观察组进行综合康复护理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庭成员照顾脑卒中偏瘫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病人包含有家庭成员照顾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病情稳定48h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病人及家庭照顾者进行康复指导、制订康复护理计划、现场居家康复护理、定期家访等措施,教会、督促其落实康复训练计划,比较两组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活动能力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脑卒中病人全面康复,对脑卒中造成的肢体功能瘫痪的恢复至关重要,更好地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30例14 d以内进行康复护理,非早期康复组30例15 d~30 d进行康复护理.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ADL评分采用改良Barthe指数(MBI) 评分.[结果] 早期康复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均优于非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康复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非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姜娜  胡还甫 《护理研究》2013,(28):3127-3129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穴位按摩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一2012年4月入院的12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康复组病人进行运动想象结合穴位按摩康复及常规护理,对照组病人进行穴位按摩及常规护理;分组时和2个月后分别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2个月后康复组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动想象结合穴位按摩康复及常规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thos服饰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锦州市某医院收治的5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2例病人,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康复护理,观察组26例病人,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康复训练全程穿戴Athos服饰。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于康复方案实施后第30天、第60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康复训练第30天、第60天,两组病人WHOQOL-BREF、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hos服饰结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莹 《全科护理》2013,11(17):1538-153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13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病人的ADL,并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ADL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病人在护理后ADL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病人的ADL。  相似文献   

11.
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2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以Barthel指数(BI)评定ADL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及BI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给予三级康复护理.入组时及6个月末比较两组ADL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入组时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末康复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级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AD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远程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照顾者压力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远程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病人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远程护理组病人出院后给予远程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远程护理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照顾者压力指数改善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远程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照顾者压力,提高照顾者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锻炼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及音乐疗法,观察两组病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thel指数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及音乐疗法,能有效减轻其抑郁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促进病人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潘素兰 《全科护理》2012,10(32):2977-2978
[目的]探讨统筹康复管理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及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从入院到出院并延伸到家庭的康复管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两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统筹康复管理影响脑卒中病人的远期疗效,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按摩足底反射区及关节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偏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均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体住护理,另外实验组入院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按摩足底反射区及关节训练 ;采用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FugL-Meyer量表评价病人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缺损功能.[结果]病人BI、NIHSS、Fugl-Meye评分实验组各个时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组干预后各个时点BI、NIHSS、Fugl-Mey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早期按摩足底反射区及关节训练能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神经缺损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学科团队协同管理下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病人救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的急性脑卒中病人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团队协同管理下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心理状况、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舒适度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病人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病人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协同管理下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病人抑郁、焦虑情绪,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意念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将9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意念康复。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结果]康复治疗4周后研究组病人BI评分及FI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意念配合传统的康复锻炼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obath技术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肩痛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将68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obath技术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法(U-FMA)、Barthel指数(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两组干预后U-FMA、BI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后U-FMA、BI、VAS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Bobath技术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优于一般常规护理,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偏瘫肩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周爱军 《全科护理》2012,10(6):491-49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病人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的状况。[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