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亲属探视护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的影响.[方法]将101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随意探视,观察组51例进行亲属探视的护理干预.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测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效果评定病人的精神症状.[结果]观察组病人入院2周、8周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NOSIE评分中激惹、抑郁及精神症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属探视护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情有一定影响,适当选择探视时机探视,对改善病情有明显的辅助效果.  相似文献   

2.
肖丹 《当代护士》2016,(6):99-100
总结亲属探视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治疗的影响,认为亲属探视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治疗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对亲属探视时间和安慰方式的护理干预进行探究,帮助亲属与患者建立正常的、良好的探视模式。一方面医护人员需要对家属探视予以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医护人员需要科学地引导家属探视,从而提高精神病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精神病人亲属探视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汝兰 《护理学报》2000,7(1):21-22
为探讨对精神病人亲属施以护理干预在巩固患疗效,促进康复,预防复发方面的效果,笔对48例首镒住院男性精神病人的探视亲属,通过墙报,壁画,精神卫生教育卡等形式,并采取双向问答解疑式方式,讲清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家庭护理,遵医复诊等方面知识。结果显示,有效的护理干预,增长了首次住院精神病人亲属的精神卫生知识,改善了亲属与病人的情感交流,而新属的支持和帮助对于巩固和提高疗效,预防复发,提高患  相似文献   

4.
李秋军 《中国康复》2003,18(4):260-260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2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动态进行分析、评估。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恐惧、焦虑、违拗、对环境不适应、孤独无助、不配合治疗、不愿住院等不良心理;采取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寻求家庭和社会支持等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心理均获改善。结论:对首次住院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正确的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防止意外.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住院依赖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强化行为训练及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于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末,采用自行设计住院病人依赖行为调查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干预组住院依赖病人例数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地改变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的住院依赖行为。  相似文献   

6.
对精神病病人探视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住院精神病病人探视后病情变化的观察,认为不适宜的探视可加重病情或致疾病复发,甚至发生意外事件。做好对探视者的宣教、严密观察探视后病人的病情变化,采取适当的护理和管理措施,是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利于病人疾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在社区和家庭中,家属既是监护者,又是照料者,目前关于精神疾病家属照料负担的研究国内已有很多报道,这种照料负担对家属来说已构成一定的应激,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本文对出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进行了为期1a的跟踪心理干预,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病人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改良护理标识对于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改良护理标识进行管理,改良护理标识分为3大类,即患者识别标识、治疗护理标识和治疗环境标识。对每一类标识的颜色、形状、字样、挂放位置、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统一要求,并纳入护理质量控制范围。结果患者的自杀未遂、类自杀、自伤、冲动、伤人、外逃、藏药、拒绝进食、拒绝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对护理标识接受度及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规范应用护理标识可以有效降低封闭病房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情绪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灿 《当代护士》2008,(8):77-7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情绪影响。方法对223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予以心理干预。2组亲属在干预前后分别给予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定,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负性情绪,使其更积极地协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护理标识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我院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护理标识护理,治疗组患者行改良护理标识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标识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结果 护理过程中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1.33%)高于治疗组(4.67%)(P=0.0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89.33%)低于治疗组(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标识粘贴情况的评分[(82.16±2.17)分]低于治疗组[(95.18±3.14)分](P=0.000).结论 改良护理标识应用于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中,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SDS、SAS量表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入院3d内及1mo后对陪护亲属进行测评;并将亲属分为干预组(n=31)和未干预组(n=31),对干预组进行临床干预。结果 62例住院患亲属3d内SDS、SAS评分均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显低于未干预组(P<0.05)。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陪护亲属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临床干预是有效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入组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儿亲属定期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 心理干预前与国内常模比较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干预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不遵医行为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不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陪护亲属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a。结果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长,出院疗效好,1a内复发率低(P<0.05或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实施护理干预是有效预防复发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情绪障碍的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 ,病情迁延 ,复发率高 ,社会功能下降明显的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所造成的总体负担在所有疾病中居首位。因此 ,给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而家属的心理状况以及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患者的态度及患者的预后[1] ,我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首次被探视后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观察1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首次被探视后的病情变化,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结果 首次被探视后72例(45%)出现病情反复,针对性地护理能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结论 加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首次被探视后的观察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对治疗和治疗行为遵从的程度,也就是患者对医嘱用药等治疗措施的遵从执行程度,治疗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维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控制精神症状和预防病情的复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又直接影响其作用的效果。为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我们对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了全程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俐芬  王向林  许金龙 《全科护理》2013,11(21):1923-192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同时不符合排除标准的10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精神科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对照组结合简单娱乐活动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试,并以NOSIE第32项得分高低来评估干预疗效。[结果]基于NOSIE的测评,观察组干预后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性表现及抑郁情绪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而对于衰退症状,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未见明显差异,观察组干预的有效率为78%,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激惹、抑郁等消极情绪,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提高病人自尊心,改善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调查表( GQOLI )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82.52±4.31)分,高于干预前(71.34±2.74)分和对照组干预后(79.14±4.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0,13.20;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病人家属探视频率对病人的影响。方法自制问卷,对160例病人和160位家属进行探视状况调查。结果35.2%北京病人及42.86%的外地病人在住院期间处于极少探视或无探视状态。48.75%的病人在无探视时出现负性情绪,76.25%的病人探视后心情愉快。53.75%的家属没有意识到病人心理需求的重要性。结论住院精神病病人家属探视率低,医护人员需对家属进行心理辅导,转变家属对病人和对探视的态度,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关怀有利于病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20.
余拾香  陈欢  黄艳 《当代护士》2018,(8):145-147
目的分析研究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选择68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一组设为实验组,34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一组设为常规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组间BP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BPR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比较76.5NOSIE评分,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1%(32/34),常规组为76.5%(26/3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满意效果,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